登陆注册
3090600000004

第4章 遍访九州(1)

一、生日言志

公元前一二六年(汉武帝元朔三年)二月初八日,是司马迁二十岁生日,按照那时的习俗,在生日的当天,一般要举行隆重的加冠礼。大户人家过生日那天是宾客满堂,有大的排场,同时还请来有身份地位的人为孩子加冠以示成人。这天,司马迁家请来了两位有名的先生——董仲舒与孔安国,他们在上午九点时就相约来到了司马迁的家。

司马谈让司马迁来拜见二位尊师。司马迁奉命匆匆奔向客厅,只见他腰间挎着宝剑,手上拿着书简,对着两位尊师一拜再拜。

接着两位先生共同给司马迁行成人礼。礼毕,司马迁再三拜祖宗。然后到两位尊师面前,毕恭毕敬,接受教诲。

董仲舒首先向他表示祝福,并说道:“希望你勤奋学习,好好钻研《春秋》这部经典名著,发扬光大,让它的精髓流传万世。”

孔安国也谆谆告诫司马迁,只听他说道:“《尚书》成书较早,语言难度很大,一般人难以读懂,你要使其变得浅显易懂。同时这书内容丰富,意义深邃。希望你能深入研读,反复考证,并力图能够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司马迁听得很认真。待两位先生讲完之后,他先拜自己的父亲,感谢他二十年的养育之恩;后拜两位尊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并表示一定要勤奋学习,立志继承祖先遗业,好好研习典籍,并撰写史书。

司马谈打断了儿子的话,颇为严肃地说:“欲写史书,谈何容易!有道是‘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欲写一部有价值的史书,单凭读万卷书,远远不够,还必须行万里路,考察核实,并不断思考,方能有所成就。”

听了父亲的一番教导,司马迁如梦初醒,他深感父亲讲得有理,父亲的意思就是说读书与行路二者是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的,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需行万里路,考察社会民情,探求历史遗迹,开阔视野,增广见闻,勤奋思考,不断有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学问上日积月累,成就一番事业!

董仲舒和孔安国十分赞赏和支持司马迁漫游大好山河,实地考察,以增广见识。

就在这时,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张骞回来了。原来十三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联合北方的大月氏来对付匈奴。张骞带着一队人马出发了,在途经匈奴属地时被抓住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丢掉了性命,张骞后来历尽千艰万险,终于从另一条路回到了都城长安。

张骞回到长安的那天,司马迁的父亲回到家里后,不停地赞叹说:“张骞真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虽然他没有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却带回了很珍贵的资料,那就是沿途各地的民情风俗、地理情况。这对我们了解别国风土人情、进行外交和防御匈奴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让人大开眼界:天下不只有大汉朝及其文明,还有别的国家和其他文明。”

司马迁对父亲带回来的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他很想知道关于张骞及其出使西域的详细情况。于是就要父亲给他谈谈张骞出使西域的详细经过。父亲很耐心地讲道:张骞是个人才,也是个英雄!他很注意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来收集沿途的资料,对西域各国的人情风俗、人口地理和社会状况以及军事实力等都有很详细的记录。在张骞看来,西域各国都是可以联合交往的对象,不仅是在军事上的联合,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这些对大汉朝是非常有用的。

司马迁听父亲这么说,就更想见见张骞。因为他有一个想法,他认为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可能就是汉朝到达西方的最佳路线,他的见闻和经历,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改变中国人的唯我独尊的天下观念。

司马迁通过父亲向张骞发出请求,没过多久,张骞就答应与司马迁见面,愿意跟他谈谈他的见闻。

一见面,张骞就发现司马迁对西域各国很感兴趣,并且表现出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因而乐于将自己的见闻都与司马迁分享。司马迁对张骞所讲的一切都感到惊奇和新鲜,他很想自己亲自去看看。通过这次与张骞的谈话,司马迁非常受启发,一个更大愿望在他的心中产生:自己一定要漫游全国甚至更远的西域各国,要做实地的考察来弥补他在书籍中看不到的知识。

二、实地寻访屈原投江处

公元前一二六年(汉武帝元朔三年)春天,司马迁收拾好行李,告别了亲人,迈出家门,开始了他的漫游实地考察的生活。

司马迁没有舍近求远,他首先游览考察了三秦名胜和阿房宫遗址,来到黄帝陵和秦始皇陵墓凭吊。之后向南,经过河南、湖北,自襄阳乘船沿汉水到达江陵,再顺长江来到洞庭湖南岸。

一路上,司马迁餐风露宿,但还算顺利。司马迁每次遇到了那些年长的人,都很有礼貌地上前行礼,与他们交谈,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通过他们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和历史遗迹,并对交谈的内容做详细的记录和整理,以此不断增广自己的知识。就是在茶余饭后,只要有人的地方,司马迁都会有一些问题提出来请教当时在场的人。他对沿途见到的名山大川进行描绘,对各种历史遗迹尤其感兴趣,把看到的每一处每一点都仔细地做了笔记。

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司马迁就来到了汨罗江边,那里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地方。汨罗江在湖南的罗县境内,那里偏远人稀,但这块地方却因为屈原的到来在历史上成为很多人向往一游的地方。司马迁也是带着好奇和敬仰的心情来到这里。他要在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到汨罗江边悼念诗人屈原,这是他很久以来的心愿。在来之前,他从书上读到了一些关于屈原的历史记载:

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名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很有才华,做过楚国的三闾大夫,曾辅佐楚怀王。他主张国家应该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他曾对楚怀王进谏说,楚国很大,但是国力其实是很弱小的,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国家不按法律办事,没有很好地维护国家的制度,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准则,任何人办事都是随心而为,政府用人不是任人唯才而是任人唯亲,日积月累,人们互相都不信任了,民风败坏,国家的实力受到很大的消弱。现在面临其他强国的威胁,楚国无力反抗。因此要想在当世各国争霸中生存下来,必须尽快实行改革,修订法律,严明法度,规定用人的制度,将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为国家服务。

同时,屈原还在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主张。在外交上他提出了联合齐国以对抗强大的秦国。这些主张都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刚开始将国家的重要事情都与他商议,并任命他为三闾大夫,相当于后代宰相的职位。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勤恳敬业,为楚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一代名臣。

然而,由于他的改革主张触动了当时保守的贵族势力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抵抗;加上同朝官吏的嫉妒,不与他配合,这使得屈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于是,贵族势力和朝廷官吏相互勾结,联合起来,在楚怀王面前不断讲屈原的坏话。

一开始,楚怀王还是很相信屈原的,但是时间一长,加上有人不断上奏说他的坏话,楚王最终听信谗言,罢免了屈原的职位,废除屈原提出的改革主张,再也不相信屈原的进谏,特别是不听屈原的劝告,自己冒险前往秦国商谈议和之事,为秦国所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怀王一死,襄王即位。那些反对屈原的人就趁机在新王楚襄王的面前说他的坏话,楚襄王也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外地。

屈原非常伤心地离开了楚襄王,很快就来到了汨罗江边。在荒凉的江堤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还吟唱着悲歌。他披头散发,容颜憔悴,一副消瘦悲凉的神情,这是他以往不曾有的。但是江边的一个渔夫还是认出了他,吃惊地问他道:“这不是三闾大夫吗?你不在朝中做官,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屈原很悲伤地应道:“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污浊的,唯独我一个人保持着清白;世人都是沉醉不醒的,而我一个独自保持着清醒,所以我被大王赶出朝廷,遭到放逐。”说完,他仰天长笑,那笑声令人心酸,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那渔夫似乎理解他的心情,安慰道:“你没有必要这样一个人坚守,你要像别人一样能够变通、随波逐流才能生存下去呀!所有的人都是污浊不堪,你也可以同流合污,你也可以跟世人一样沉醉昏迷不醒,这样你不就可以和他们相处得融洽,大家相安无事该有多好呢!”

然而,正直善良的屈原怎么可以同意这样的劝说呢,这是同流合污,自甘堕落呀!他正气凛然地对渔夫说道:

“我问你,一个刚刚把头洗干净的人,在戴上帽子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将帽子上的灰尘掸干净?一个刚刚洗完澡的人,是不是一定要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这样看来所有的人都是不愿意将干净的身体弄脏的。所以我宁可投入这汨罗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跟那些小人们同流合污!”

屈原面对着汨罗江水,作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就是那感人泪下的《怀沙》,写完后抱起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了。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后来这一天成为后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日子,就是现在的端午节。每当这一天到来,当地的人们就用竹叶或荷叶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到江中,以此不让江中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一直到今天,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齐聚江边,在那里举行最隆重的庆典,以此来怀念屈原。

对于司马迁来说,这些只是从书上得来的知识,一直以来,他都很想亲自到汨罗江边看看,悼念这位先辈英雄。他现在终于站在屈原当年投江自尽的地方,面对平静的江水,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在他看来,屈原虽然早已葬身江水,可在后人的心中,他仍然活着,并将永远活着!

司马迁坐上一只小船,自由地在江上漂流,然而他的心中在不断地升腾着书上描绘的屈原的悲苦的神情,默诵着屈原所写的《离骚》、《天问》、《招魂》和《怀沙》等诗歌中的句子,泪流满面。

望着远处的江水,司马迁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汉朝前期,他想到了前辈贾谊。贾谊是汉朝文帝时期的重臣,文章写得很好,深得汉文帝的宠信,但是也跟屈原一样,遭到奸臣的谗言,被文帝放逐到长沙。后来他也来到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投水而死。历史的悲剧多年后在这里重演。

司马迁一边乘船漂流江中,一边默诵着屈原的诗句和贾谊的名句,内心充满无限感伤和悲凉,并深深叹息。

这时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将为这两个旷世奇才写一个传记,最好合在一起,让他们的伟大人格光辉照耀后人。这就是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就的那篇《屈原贾生列传》。

三、寻访大禹和舜帝遗迹

到汨罗江畔屈原投江处凭吊后,司马迁乘船越过洞庭湖,进入长江,顺流东下,登上庐山,寻访大禹治水、疏通九江的遗址。

司马迁来到庐山脚下的时候,也是江南的盛夏时节了,天气变得很湿热了。他冒着酷热,登上了香炉峰和汉阳峰。山上气候瞬息万变,有时云雾弥漫,仿佛置身于天宫仙界一般。山下九江,相传为大禹率众所开凿,全都流入彭蠡泽中。眺望着这苍苍茫茫的九江,司马迁不由得想起前不久所考察过的会稽山、汨罗江,大禹、屈原等古圣先哲一同涌入他的脑海。司马迁生于龙门山,自幼为大禹凿龙门等传说故事所感染,所以此番漫游考察,他不怕多走一些路,多考察一些地方遗迹,于是决定在考察完庐山后就上会稽山探访禹穴。

说到禹穴,司马迁就想起曾经读到的有关夏禹的历史记载:原来大禹即位五年后,有一年,到南方去巡察,来到了会稽山。这会稽山原名苗山,当年大禹奉舜帝之命防治九州水患时,曾在这山上招集诸侯,共议治水事宜,从此改名为会稽山。禹到处考察,然后于山上大会诸侯,举行会议。次日,大禹命人备齐禅礼,率领诸侯在会稽山举行封禅大典,以庆贺大功告成。

然而,大禹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了,且病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就早做吩咐,没有得到他的召唤,任何人不得进入他的房间,因而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等到第二天一早,人们进到里面一看,发现禹冠服整齐,仰卧在床上,早已停止了呼吸。于是,人们遵照他的“死于山者葬于山,死于陵者葬于陵”的遗嘱将他葬在会稽山旁,同时还取来一块大石,石上刻有古文字,以作墓碑。葬后又在墓旁建了一座祠庙,庙内刻大禹之像供奉。在墓葬的东边有一口深井,见不到底,这就是禹穴。传说禹穴就是禹陵,司马迁登会稽山时,曾亲自探寻禹穴,细细察看,最后发现此穴是井,而不是陵墓。

又过了一天,告别了会稽山,司马迁来到云雾缭绕的九嶷山,那里有舜帝的陵寝。

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因其九个峰头相似,难以辨识,故有此名。九峰的名字分别为丹朱峰、石城峰、楼溪峰、娥皇峰、舜源峰、女英峰、箫韶峰、纪峰、纪林峰。舜帝陵在山的南面,女英峰下建有舜庙,庙前竖有一块石碑,文字有些早已缺失,后人难以辨识。

相传尧帝传位给舜,同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也嫁给舜,娥皇为皇后,女英为妃子,让姐妹二人共同辅佐舜将天下治理的很好,所有的老百姓都很感激和爱戴她们。然而,舜帝在南巡视察时由于疾病死在苍梧之野,被葬于九嶷山上。娥皇和女英在得知舜帝已死的消息后,二人来到湘江岸边遥望着埋葬舜帝遗体的九嶷山,相拥而泣几天几夜不停止。最后她们二人一同投入湘江而死,她们滴落在江边竹叶上的泪水留下斑痕永久都不退去。人们被她们的爱情和忠贞所感动,为了纪念她们,将娥皇的名字叫做湘君,女英叫做湘妃。

同类推荐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妖孽我休了你

    妖孽我休了你

    宁采儿觉得自己很冤枉,从小被人当成杀手培养也就罢了,好不容易有个爱的男人,却为了金钱和权力而杀她。更可恨的是,无辜的她穿越到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时空也就罢了,谁知一穿越过来就被自己所谓的夫君以通奸的罪名沉湖!刚死了一次,还要再死一次,所有人都当她宁采儿是软柿子吗!哼,敢惹我,我会让你后悔得罪了我!片段一:王爷:你这个贱人!宁:贱人,你说我是贱人,那你是什么,贱人的相公,贱货?片段二:宁:混蛋,居然敢打我,要知道打我宁采儿可是要付出代价的。轰,巨大的爆炸声在整个王府里想起,漓王居住的院子成了一片废墟,漓王艰难的从废墟中爬出来。王爷:飞扬,这是怎么回事?宁:没事,就是试试我的新武器力量够不够,不错不错,还能爬起来,看来威力还不够,得加强,哪天再给你试试!全场倒下一大片、、、、、这王妃、、、、片段三:管家:王爷,不好了王爷:不会是王妃又惹什么祸了吧!管家:王妃把陈大人的儿子给切了!王爷:、、、、、、、、片段四:宁:冷殇漓,他日我若归来,必覆了你这江山!王爷:王妃、、、、小妖创建了两个群,亲们可以进去,在里面聊聊各自的感想,当然也可以给小妖一些建议,谢谢大家。QQ:125849060MSN:http://m.pgsk.com敲门砖(文中任意人物名)
  •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我是谁?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阿修罗!早已闭上双眼的我,已不再知何为光明!我只知道,在无尽的黑暗中,每当我抬起头来,唯一能看见的,就是夜空上闪烁着的一点星光!小星星,你是我眼中唯一的光明!为你,我愿化身阿修罗!
  •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一纸休书,她成弃妇!十年之前,她是天造之才,享受众人仰望。十年之后,她沦落为废材,受尽众人欺辱!父母的冷漠,兄妹的残酷,未婚夫的无情,使她被迫离家出走。她,不甘!铁了心的,逆转苍穹!发誓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悦读成长系列: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慧深还俗

    慧深还俗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