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600000003

第3章 求学时代(2)

孔安国是鲁都曲阜人,字子国,孔子第十二世孙,武帝时官为谏议大夫,临淮太守。他受《诗》于申公,受《今文尚书》于儿宽。鲁恭王刘余不好读书,只喜声色犬马,欲将孔子旧宅拆除,改建为自己的宫殿。当下亲自督工,饬令毁壁,发现壁中有藏书数十卷,全都是蝌蚪文字,恭王全不认识,还给了孔子的后裔,并不再拆除孔子旧宅,且将已毁之壁复原。问题很明显,当年为避秦火,将书简置于壁内匿藏,至此方才发现,被称为“壁经”。“壁经”数十卷,其中便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孔安国以今文校读,奉诏作《书传》、《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书。所以,孔安国也是武帝时解经之大家,司马迁便是向他学习古文经学的故训,以及别择古文资料的古文学,掌握考信历史的方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古典文献学,以及古代历史学。

《古文尚书》则是整个古文学的核心。《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因记上古之事,“尚”古通“上”,所以叫做《尚书》,又称《书经》。所记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期,下至春秋时秦穆公,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虞书》和《夏书》不可能出于当时人记录,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或改写而成。《商书》和《周书》则绝大部分为当时作品,个别篇目成于春秋以后。汉代学者认为是由孔子所编订,后人提出怀疑,认为其中有些篇章成于战国时代,不可能在孔子时就编入此书。比较可信的看法是:这部文书汇编,既不是成于一时,也非出于一人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才最后定型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为整理《尚书》曾花费过大量的心血,付出过艰辛的劳动,确定了该书的雏形。《尚书》有“今文”和“古文”两种。西汉初年,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计二十八篇,称做《今文尚书》。“壁经”中的《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蝌蚪文)——大篆(籀文)书写,所以叫做《古文尚书》。孔安国既能根据“壁经”中的古文《尚书》、《孝经》、《论语》作《书传》、《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不用说,他对古文掌握得十分熟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绝无仅有。司马迁向孔安国学习的除《古文尚书》外,还有古文《春秋》、《国语》、《论语》、《五帝德》、《帝系姓》、《谍记》等。总之,孔安国是司马迁最有益的一位历史文献学导师。

董仲舒和孔安国是两个颇具特色而又十分典型的人物,两相对照,尤各显其风骚。首先从长相上看,董仲舒虽高不过五尺,身单力薄,但组成身体的各部位却十分紧凑,异常协调,处处充满了精明与强悍。他长脸蛋,尖嘴巴,人不算老,却须髯飘飘有致,显示着他的慈祥,标志着他的潇洒。孔安国则细瘦修长,竟至于微有些驼背,令人有“岩岩者易折”之忧。他密髭短须,脸总是绷得很紧,不苟言笑;终日锁眉凝思,仿佛随时都在思考问题。诚然,他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跑马场似的前额,这是聪慧的象征,知识丰富的标志;坦荡的眉宇,展现着海洋般的胸襟,原野似的度量;灼铄的目光,流淌着睿智与机敏,闪耀着极强的洞察力和探索力。其次从性格上看,董仲舒活泼开朗,像一团火,似一江水。孔安国沉稳斯文,山岳一样,清池一般。第三从教授方法上看,董仲舒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连每一个读音、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常常讲得感情投入,眉飞色舞,慷慨激昂;孔安国则只作指导点拨,解惑答疑,非万不得已,很少讲解。即使讲解,也是抓重点,突出难点,绝不泛泛而谈。

司马迁首次拜师入门,是由父亲带着前往的,先向老师献上一份贽礼,表示至死效忠师长之意,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他长跪于地,信誓旦旦地表示决心,愿在恩师的教诲下刻苦攻读,茁壮成长,做一个利国利民的栋梁之材。不等司马迁把话说完,老师便急忙躬身将他扶起,立于一旁。老师询问些知识学问上的问题,司马迁俱都从容一一应答,老师闻后,由衷欣慰。从此以后,司马迁便按计划到两位老师府上聆听讲诵,接受教诲了。

总之,董仲舒和孔安国是司马迁获益最多的两位导师。

通过拜名家为师,司马迁不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增长了才干,更为重要的是他从此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思考的方法。他之所以后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与名师的指导分不开的。

四、结识游侠

司马迁家迁入茂陵城居住不久,有一天,司马迁放学后正往家里赶路,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座石板桥附近,突然发现桥头聚集着一大群人,他们正议论着什么。司马迁放慢脚步,想听听他们到底在议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平日忙忙碌碌的人们都聚拢来。天快黑了这些人都不回家而要在这里闲聊,这是自司马迁来茂陵少见的现象。

于是,司马迁走近人群想探个究竟。只听一个人说道:“你说郭解不会搬到茂陵居住的,怎么他这么快就全家迁了进来呢?”

“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让他不得不搬来!”

这时有人应道:“不管怎么说,像郭解这样的大名人能来我们茂陵定居,对我们来说真可谓是三生有幸,同时也是咱们茂陵人的光彩呀,我们应该高兴并热烈欢迎!有机会我们到他家拜访他!”

“你还不知道呀,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茂陵城里的一些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正在悄悄地做准备,有的还托人传信给郭解的门人,希望能早日见到郭解,说是可以在家里设宴请郭解赏光。这些人都想跟郭解成为朋友。”

司马迁听到这些话语,觉得很惊奇:这个郭解是个什么人物呢?居然这般的神奇,让这些人议论纷纷不止,而且看上去他们是带着钦佩的神情来谈论着他的点点滴滴的。

司马迁一边想,一边向回家的方向走着,发现在道路两旁的树阴下,也有很多人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郭解来茂陵定居的事情。这让司马迁更加感到好奇:郭解是谁?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让茂陵人人都对他这么感兴趣呢?

带着这些疑惑,司马迁快步赶回家。还没进家门,就看到母亲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晚餐,他顾不上吃饭,就问母亲:“母亲,您听说过郭解这个人吗?”

母亲感到很惊讶地问道:“怎么?你也听说郭解来茂陵居住的事情了?”

母亲说着就给司马迁递过来一碗饭。

司马迁边吃边问:“郭解是个什么人物吗?他为什么有如此的影响力让全茂陵的人都来关注他?”

母亲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他是河内人,喜欢结交朋友。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别人开口,他都会尽力去帮忙。也听说他很仗义,从不欺压任何人。这样一来他的名声越传越大,以致很多人都很仰慕他。当地的政府官员都得敬他三分,后来弄得皇上也知道了这个人。于是就下令让他全家搬到茂陵来居住。”

听母亲这么说,司马迁更感到疑惑了。他想:“看来郭解并不是什么有钱的达官贵人,这么一个人搬来茂陵居住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那又为什么让这里所有的人都在议论呢?看来这里一定有什么事情我还不知道?”

司马迁很快地吃完饭,急切地到父亲的书房去等待父亲回来。他想父亲应该知道郭解这个人。然而,他等了好长时间,快到深夜了,父亲仍然没有回来。他就在书桌前的凳子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他该上学了。

他简单地吃罢早饭就匆匆地赶往书院,他想教他的董仲舒先生一定知道郭解这个人了。他来到书院刚坐定,就看到董先生走进来了。还没等司马迁说话,就听见董先生吩咐几个学生背诵一下昨天讲的《春秋》的部分章节。听到学生都能很流畅地背出来,先生感到很高兴。正准备讲新内容时,就听到司马迁站着问道:“先生,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

董先生放下手中的书,说道:“请讲吧,什么问题?”

“弟子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很多人在谈论一个人,这个人叫郭解。我想请教先生,郭解是个什么样的人?”

先生不但没有直接回答司马迁的问题,反而脸色阴沉下来。他对司马迁说道:“小小年纪,不要只道听途说就认为有事情要发生,现在时间宝贵,作为学生你应该以学业为重。郭解的事情从此不要再提了。现在上课吧。”说完就开始继续讲课。

司马迁听先生这么说,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更加对郭解这个人感到好奇。他很想马上就到放学的时间,好回家问父亲。他心神不定地听完了董先生讲解《春秋》的新的章节,他总在想:为什么董先生不肯回答我的问题呢?甚至还不让我提及这个人?

放学后,司马迁飞快地向家里奔去,因为早上离家的时候,听母亲说父亲今天会很早回家。

一进家门,他就看到父亲正在堂屋里坐着。司马迁赶紧过去向父亲提出自己的疑惑。

父亲回答道:“你既然听说了郭解的事情,很想问个明白,我就会给你一个好的答案。但是我想先问问你在学校的功课完成得怎样?”

司马迁回答说学校的功课完成得很好,先生让背诵的文章,他都背得烂熟了。

父亲听到后感到很高兴。

吃罢晚饭,司马迁就来到父亲的书房。一进门就说:“现在可以跟我好好说说郭解这个人吧?”

父亲笑着说道:“看来你这次是真要弄个明白了。那就现在解决你的疑惑吧。但是你在原原本本地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要学会理解和判断,并能做出自己的正确评判。当然要做到这些,除了读很多书外,还得靠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

司马迁的父亲接着就开始介绍郭解这个人的一些具体情况:

原来,郭解是河内人,即今天的河南人,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由于目无法纪,被官府杀死。从此,郭解就流落民间,与下层社会里的一些人厮混在一起很长时间,逐渐养成了一种凶残彪悍的性情。同时也染上了一些江湖习气:寻仇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计后果。这样他就经常成为官府通缉的对象。官府多次抓到他,他要么自己逃脱,要么被人救出,有时是他运气好,凑巧遇到皇上大赦被放了出来。当地官府拿他没办法。

这些都是郭解少年时代的事情,等他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却好像鬼使神差似的一下变样了,变得小心谨慎,并能自我约束,不再莽撞行事了,一下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他开始变得行侠仗义了,帮助别人,就算是救了别人的性命,也不认为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从不要求别人对他的回报。

慢慢地,周围的百姓就觉得他这个人变好了,很了不起,对他开始产生好感和敬意。郭解慷慨救人和行侠仗义的名声在不知不觉中口耳相传,不胫而走。那些崇拜他的人只要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郭解,就背着郭解将对郭解不利的人给杀掉了。这样一来郭解及其崇拜者就形成了一股可怕的势力,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有一天,郭解的外甥在酒店里跟一个人喝酒,那人已经喝醉了,实在不能再喝了,但郭解的外甥非要那人喝不可,那人不肯喝,郭解的外甥就将那人的头按在一个酒缸里。那人拼命反抗,趁着酒性,用刀杀了他,然后逃跑了。郭解的姐姐闻讯赶到那家酒店,听说凶手已经逃跑了。

凶手酒醒后,知道自己惹了大祸,难逃郭解的报复,就主动来到郭解的家里,向郭解说明当天的事情经过。本以为郭解会杀了他为外甥报仇的,哪知道等他说完,郭解却说道:“你在情急之下失手杀了他,实属无奈。我外甥实在是欺人太甚,被你杀死也算是自作自受。你回家去吧,我不会怪罪你。”

然后郭解回家安慰姐姐,自己掏钱埋葬了外甥。

后来还有一件事情更能体现郭解是一个行侠仗义的好汉。有一次郭解走在路上,被一群人挡住去路。听说是郭解,很快其他人都让开了,但有一个人就是不让,并且郭解问他话也不回答。郭解随从的人非常气愤,想过去杀了那人,被郭解拦住了。他还说:“大家都住在一个城市里,应该彼此尊重。现在别人不尊重我,说明我还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有缺点需要弥补。”同时还说那人跟他的关系很不错,大家不要怪罪于他。

后来那人非常感激,他逢人便说郭解真是个仗义之人,深明大义,并且对人友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郭解的名声很快就传扬天下,很多人开始尊敬和佩服他的为人,并追随他。

与此同时,官府的一些人也开始害怕郭解了,因为郭解时常对那些贪官酷吏进行惩罚。那些人非常恨郭解,希望他能离开那个地方。

机会终于来了。刚好那年汉武帝颁布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的富人搬到茂陵地区来居住,这些富人的名单由当地官府先行申报。于是郭解所在的官府就在第一时间将郭解作为富人报到朝廷。不久,郭解一家就接到朝廷的传令,要求郭解将全家搬迁到茂陵居住。

说实在的,郭解家里并不是豪强,也不富裕,最多也是个勉强过好日子的家庭,应该不在被迁之列。但是,在接到朝廷的传令之后,郭解一家就打点行李,按照命令搬家到茂陵地区居住。

可是,郭解的崇拜者在得知郭解是受人陷害而被迫将全家搬到茂陵时,就派人查出那人是当地的县令。于是就偷偷地杀了那个县令。这下可闯了大祸,官府认为是郭解指使人干的。于是就开始抓捕郭解。

司马迁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一些,难怪先生不让自己提及郭解这个人。原来是这样啊!

过了没几天,司马迁放学后路过一家酒店的门口,只见那里聚集了一大群人。司马迁开始以为是谁家办喜事,走过去想探个究竟。正当他来到附近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道:“请大家让一下吧,郭大侠来了!”

这时在酒店门口的人开始向两边让出一条路来,酒店里面也有人出来迎接。只见一个个子瘦小的汉子被一群人簇拥着从中间的那条道上进了酒店。

里面有一个身着光鲜衣服的人立即迎上前来引座,说道:“郭大侠,请里边坐!”

郭解连忙作揖还礼,没有一点大侠的派头。

司马迁没见过郭解,也没想到人们都在谈论的郭大侠竟是如此的平凡和朴素。这时人群中有人低声地说道:“郭大侠跟我想象的大侠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人群中另一个声音应道:“人不可貌相嘛!大侠不一定就是高大威猛的嘛!”

司马迁看到郭解在应酬时不能喝酒,而是用茶水代酒以表敬意。说话时也很平易近人,没有豪言壮语。司马迁想这个郭大侠长相一般,为人还很低调谦虚,但就是有很多人崇拜、器重他,看来一个人要得到好的声誉跟长得什么样子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关键是人品要高尚。

同类推荐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热门推荐
  •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18岁的她被父亲出卖,只得日夜与恶魔相伴。初恋被毁,母亲去世,让她几近崩溃。尖锐的水果刀指向他的胸口,她大喊:“你为什么不去死!”而他只是淡若撒旦般的浅笑:“傻丫头,我死了谁来折磨你呢?”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唐家六少爷

    唐家六少爷

    他是唐氏集团的总裁,唐家大少爷。传言他有病,寡情病。不喜欢女人,也不喜欢男人,要想医好他,完全看天意,只有让他遇上一个能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人,他今生才能真真正正地做一个男人。于是,全天下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解救这个集英俊与财富于一身的男人。她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三流小说家,还是家族里面最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她好心地替他指路,却好心没有好报,他不管她的意愿,在她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把她绑上了礼堂。她反抗无效!她求救无效!每个人都觉得她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可是她并非心甘情愿地嫁给他,因为她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她要逃!逃离这个不多话的霸道男人。(片断一)“我不要嫁给他,我不爱他,我不认识他,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一身婚衫的云初挣扎着大叫,拼命想挣脱那两个强行架住她进礼堂的黑衣人,可是没有人理会她。教堂里坐满了观礼的宾客,每个人都无视她的挣扎,而站在她身边的男人却紧紧地扣住她的腰身。牧师宣读着誓词,哪怕她说了“不愿意”三个字,牧师最后一句“婚礼成立”判了她的无期徒刑。(片断二)睁开惺忪的双眼,云初觉得全身像散了架似的,望着床上那抹嫣红,她气恨至极,她居然被人强逼为妻了,而她居然连她老公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不会认命的!”云初顾不得全身酸痛,爬下床,梳洗过后,离开了新房。她要逃!…“放开我,我不要回去,我要回我的家。”拼命地挣扎的云初只恨自己不是古代侠女,甩不开这些黑衣人。“我的家便是你的家。”唐曜霸道地对着自己的新婚妻子说道。“你是我的妻子,我们昨天结婚了。”…云初额上直冒黑线,为什么她会遇上如此蛮横无理的男人?火爆刑警妻(唐灏)他是唐家二少,不喜欢说话,外人称他为“哑巴二少”。可是显赫的出身,英俊的外表却让他落入女人的圈套,一次的商会酒宴中,他被人算计,迷糊之中以为自己终要失身的时候,却是她救了他,可他连感谢的一句话都来不及说,一副冰凉的手铐却铐在他的手腕上,罪名是:嫖娼!该死!这个脾气火爆的女警,他与她的梁子是结大了。他一定会整到她向他跪地求饶的!契约妻(唐骧)他是唐家三少爷,冷漠无情是他的个性。二十九岁的他,却被奶奶逼婚逼得差点发飙,直到遇见一个女人。初见,她是意欲拆散兄嫂婚姻的假小三,再见,她是被债主追杀的对象,看着她差点被债主逼着嫁给一个痴呆来偿还债务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谋杀现场3

    谋杀现场3

    我们的口号是:谋杀有瘾!推理光荣!(新群号84118648,其它几个都满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站住,不准欺负我:抵债女友

    站住,不准欺负我:抵债女友

    一个是想爱不敢爱的鸵鸟女人,一个是优质到爆的强势男人。<br/>她因为生日的误会做了他的绯闻女友,结果惨兮兮签下了不平等女友条约,被迫着着全班的面送上香吻……<br/>最气人的是,她竟然对这个恶质的家伙动了心,结果N年之后不能摆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