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600000005

第5章 遍访九州(2)

司马迁在九嶷山下逗留了一段时间,对当地的长者一一拜访,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很多过往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司马迁看来,上古时候,无确切的文字记载,其历史多来自神话和传说故事,禹、舜二帝之死,神话色彩较浓。

然而,对于司马迁来说,实地考察寻访是他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也是祖上的遗训。于是,他在一个晴朗的清晨出发,沿着山间小路,开始攀登九嶷山,希望在山上能找到一些有关舜帝的遗迹。

当他到达山顶时,正好云雾散开了,整个山体都能尽收眼底。他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不禁感慨非常:果然是名山,似乎充满了灵气,加上远古的传说和凄美的故事,站在山顶,让人生出无限的怀古情愫。

四、追寻历史细节

1。漫游吴越

司马迁下了九嶷山,开始了漫游吴越之地(今江浙一带)。他北上姑苏(今苏州),来到太湖之滨,瞻仰历史留下的巍巍宫室。

从历史书上,司马迁早就知道,在姑苏城西北不远处有一座山,海拔约三十米,山上风景秀丽,透着灵气,因而当年吴军攻打越国的时候,吴王阖庐战死沙场,人民将他的灵柩运回姑苏城后,便埋葬在这座小山的石壁下,其上建一泓清池,为报仇雪恨,将此池起名为“剑池”。几日后,有人看见一只老虎蹲在山崖上,说是在守卫阖庐的陵墓,从此这座山便更名为“虎丘”了。来到姑苏城后,司马迁最先去探访虎丘,凭吊阖庐陵墓,并开始了广泛的走访考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阖庐的行为举动与政绩。

司马迁从历史书上知道,吴国春秋中期的时候还是个默默无闻、被称为“蛮夷之邦”的小国,但阖庐执政以后,由于擅长学习和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大量招用优秀人才,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公元前512年,阖庐在大政治家伍子胥和大军事家孙武的辅佐下,派军队击败了雄踞中原数百年的楚国。然而不久就闻知国内发生内乱。原来吴王阖庐的弟弟趁机勾结越军想阴谋篡位,得到这个消息后,吴王阖庐挥军返回国内平息了内乱,并准备大举进攻越军。越王自知远非阖庐对手,吴兵还没杀来,就急忙撤军回国。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逝,其子勾践新立,阖庐趁机兴师伐越,报六年前助夫差叛乱夺权之仇。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吴越争霸”的故事。

司马迁在姑苏城居住数日,四处搜集了许多历史传闻和逸事,还有很多传说故事,并将这些探访来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记录相互印证和连缀在一起,构成了吴越争霸的完整历史。至于吴越争霸的结局,尽人皆知:越王勾践一举灭吴,吴王夫差拔剑自裁身亡。

不久,司马迁继续渡江北上,经高邮,来到淮阴(今江苏淮阴市南),这里是淮阴侯韩信的故乡,也是他封侯的地方。

司马迁早就知道,韩信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在楚汉战争中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对于韩信的军事才能,司马迁非常敬佩,但是司马迁不是很了解韩信早年的一些生活情形。这次来到淮阴,就是要实地寻访韩信早年的一些遗迹。

因此,司马迁一到淮阴,就四处打听有关韩信在故乡的早年生活事迹。因为韩信是帮汉高祖刘邦攻取天下的干将,加上时代不是很久远,在他的故乡还保留着许多有关他的遗迹。那里的人们还一直在传说着韩信早年生活的故事。

他本是淮阴的一个流荡青年,父亲在韩信出生不久就去世了,等到韩信十岁的时候,母亲也因病离他而去。韩信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像乞丐一样四处流浪,还经常挨饿。有时为了充饥,他就到河里去捞鱼。

有一天,韩信来到河边捞鱼时,实在是饿得不行,就倒在河边了。这时一个在河里洗丝麻的老大娘正好看到了,就从家里拿来一些吃的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老大娘,说:“等以后我有了出息,一定要来报答您老人家!”老大娘听后不但不高兴,反而很生气地说道:“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人,还指望日后报答,这是谁也不会相信的。还是好好的做事吧,活出个男子汉的样儿来!”

不久韩信只好回到城里,希望能混出个人样来,一连几天,他都在城里到处转悠,想寻找一份工作,赚些钱来养活自己。有一天,他正在街上走着时,被城里一个以杀狗为生的青年拦住了,那人不怀好意地说道:“瞧你这副德性,白长这么高了,一点本事都没有,还挎着一把剑,然而除了让人感到讨厌不愿见到你外,你其实是个大废人!”这时那先围观的人群中突然有人说道:“有本事你把那人用剑给杀了!”那杀狗青年得寸进尺,说道:“如果你不敢杀我,那就从你大爷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看了看那青年和周围的人群,就默不作声地走过去,真的从那个屠户的胯下爬了过去。这个故事被广为流传,后来形成了一个成语——“胯下之辱”。这以后,淮阴城里很多人一见到韩信,就嘲笑他是个胆小鬼。

没过多长时间,天下大乱,这就是有名的秦末农民起义。在这次动乱中,各地涌现出很多大大小小的团伙,很多人纷纷投靠。为了在动乱中求得生存,韩信先投靠项羽,但没有得到重用,又投奔刘邦,仍然不被重用,他只好逃离。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不几天,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韩信才得以被刘邦招用,很快被举拔为大将。因此韩信非常感谢萧何和汉王刘邦的知遇之恩。

不久,在刘邦与项羽的争权战争中,刘邦被项羽击败,准备从彭城败逃。这时的韩信却在别处连连挫败项羽军队的进攻,才让刘邦稳住了阵脚。然后,韩信率领一支队伍,经过连续作战,多次以少胜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收复了北部大片失地,让刘邦的实力大大增强了。这使得后来刘邦对项羽的军队进行包围,并在垓下歼灭了项羽。

关于韩信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韩信被萧何推荐给刘邦后,刚开始一直得不到刘邦的重用,加上韩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认为刘邦成不了大器,就跟着一些人逃走。萧何得知这个消息后,丢下手头非常要紧的事情,立即骑马去追韩信。追了很长一段距离,萧何才追上韩信。萧何向韩信拍胸保证让他做高官享厚禄,韩信这才跟萧何回到刘邦的军营里。

然而,刘邦在得知萧何不顾当时军务繁忙而去追韩信,认为是不值得的。还认为萧何是跟韩信一起逃跑,因而非常生气。等到萧何带着韩信回来后,刘邦在高兴的同时责备萧何,他说:“你萧何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逃跑呢?你是我的主心骨,你一走我就没有一点办法了,更何况是在为难的时候。这样做人不厚道!”

萧何连忙说道:“我怎么可以逃走呢?我是去追韩信!”

刘邦很生气地说道:“韩信有什么了不起的,要你丢下紧急军务去追他回来!”

萧何说:“大王,如果你只是想在这南郑一带称王,那么韩信对你来说就是个没有用处的人;但如果你要称霸天下,那韩信就是一个助你完成霸业的唯一的人才!”

刘邦说:“我当然不希望仅仅在这个鬼地方称王称霸!我还想称霸天下!”

“既然这样,那你就要重用韩信,只有这样,韩信才愿意留下来。如果你不重用他,他就会立即逃走的!”萧何很严肃地说道。

刘邦听萧何这么一说,想了想,说:“你既然这样看重韩信,那就听你的吧,升其为将军总行了吧!”

萧何立即说道:“将军的职位恐怕还不行,依我看来,韩信是个做大将军的人才!要不然,他还会离开的。”

刘邦无奈,只得依了萧何的意见,并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在高台上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拜韩信为大将军,并把将印交给韩信。

韩信在掌管兵权后,果然连续获得胜利,大败项羽的军队,为刘邦独霸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刘邦登基后论功行赏,封韩信为侯,将淮阴一带的地方划归韩信管辖。

然而,后来刘邦见韩信的权势越来越大,而且很得当地人民的拥戴,就怀疑他造反,想收回赐给韩信的封地。但又不愿意明说,因此心里很不爽。刘邦的妻子吕雉知道后,就把萧何叫来商议,把刘邦对韩信的担忧说给萧何听,要萧何拿出一个对策来解决这个事情。最后商定的结果就是由萧何出面,将韩信骗到皇宫里来,吕雉预先在周围埋伏了很多武士,等韩信一到,就将他捉住杀掉了。

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的来历。

2。遍访齐鲁

司马迁在韩信的故乡淮阴逗留没有多长时间,就沿淮水继续北上,过泗水直接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在那里,司马迁首先凭吊孔子墓,瞻仰孔子旧居和孔夫子庙,并随时向当地一些有学问的儒者请教,请他们教给他很多当地流传下来的古代儒家礼仪。

一路上耳闻目睹的事实让司马迁深深地感到,虽然过去了三百五十多年的时间,但鲁地依然民风淳厚,人民知书达理,处处显示出礼仪之邦的风范。他无限感慨,这里不愧是孔子的故乡,儒家的发祥地。

在曲阜,很多人对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学术气氛异常浓厚,这使得司马迁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司马迁自曲阜向南,一路上又拜谒考察了有关孟子的名胜古迹,感受到当年孟母为了让孟子好好读书、不受外界败坏儿子的性情而接连多次搬迁的良苦用心。

接着,司马迁来到峄山,在那里他抄录了当年秦始皇到东方巡察后留下的刻石文字,并在峄山脚下的乡间小店里住了三五日,整理他出关数月以来考察探访的成果。

司马迁自邹南下,来到了彭城,这里是秦汉、楚汉战争必争之地,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是搜集秦汉之际历史资料的一个中心,司马迁要下苦功夫在这里好好访问一番。

司马迁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过百岁的寿星。司马迁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逢的大好机会,他从老寿星口中知道了许多项羽青少年时期及起义初期时的珍贵资料。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今河南项城东北),因此他们家就以封地名为家族的姓氏。传至项燕,曾作为楚国的名将,带兵击破秦将李信军二十万。后来家道中落,到项燕的儿子项梁这一辈时,实在不能在那个地方待下去了。于是项梁只好带领着侄儿项羽,远离家乡,到会稽山学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项梁亲自教项羽读书认字。

有一天,项羽向叔父提出:“写字认字有何用处呢?最终也不过是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我不学这个了。”

项梁很不高兴地问道:“那你想学什么?”

项羽面对着叔父答道:“我要学剑!剑不但可以用来自卫,还可以用来防御敌人!”

项羽自幼倔强执拗,他想干的事,谁也拦不住,项梁只好依从他,教他学习剑术。项羽颇有兴致地学了不几日,又决定不干了,他还煞有介事地对项梁说:“剑只能敌一人,我不学了!”说完就将练习剑术用的竹竿抛得远远的。

项梁感到很惊奇地问:“那你又要干什么?”

项羽不假思索地答道:“学万人敌,学那指挥千军万马之术。”

项梁听后,非常高兴地说:“那很好,看来你是个有雄心的男子汉,从现在开始,我就教你学兵法吧。”

项羽感到非常高兴,他说:“我就是要学习兵法,将来做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为我们项家光宗耀祖!”

从此,项羽便专心致志地跟着叔父学习兵法,但是他的悟性不是很高,加上性情急躁,最终学业不精。

有一年,在秦始皇南巡时,当浩浩荡荡的随行队伍行至吴中时,在人群中观看的项羽见其阵容庞大,气势壮观,不禁脱口说道:“我一定要取代他的位置!”

项羽的话刚一出口,项梁就被吓得面如土色,急忙用手捂住项羽的口,说道:“不要胡言乱语,这是要带来灭族之祸的!”

在当时,项梁虽然认为项羽的话是不着边际的狂言,但这件事也让项梁清楚地意识到,项羽是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

司马迁认真地听那个老寿星将项羽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完,从而对项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拜别了老寿星,司马迁离开了彭城,奔向西北,开始访问考察沛郡的丰县一带,也就是今天江苏沛县以东和丰县的大部分地区,那里是汉高祖刘邦及其手下许多文臣武将的故乡。司马迁决定在此停留一些时日,一来可以详细了解汉高祖刘邦在故乡的一些历史掌故,同时也可以稍稍舒缓一下一路的奔波疲劳。

安顿好后,司马迁休息了一天,将这几天的见闻笔记进行一番整理,将自己的思路进行了新的调整。在他看来,这里是高祖刘邦和许多大将名臣曾经生活和起家的地方,一定能够寻访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因此,司马迁打定主意一定要投入充足的精力在这片地区细细探访,以收获更多更好的历史资料。

第二天,司马迁首先拜谒了附近的刘邦故居和他们曾经聚义起家的遗址,多次请当地的老人讲当地的历史,听到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了解到一些真实的细节。

一个老人给司马迁讲道,当年刘邦在这里打了败仗,项羽的军队追了上来,为了能够不被抓住,他飞快地驾车奔跑,在途中,为了减轻车上的重量,几次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从车上推下来,只想让自己活命。

后来,刘邦的父亲和妻子被项羽抓了去,项羽据此要挟刘邦说:“如果你不归顺于我,我就把你的父亲熬成汤喝掉,看你怎么办?”

刘邦回答说:“我和你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把我的父亲熬成汤,也请你分一杯给我喝吧。”

同时,司马迁在沛县还收集很多关于楚汉相争的历史轶事和民间传说。

探访完刘邦的故乡后,司马迁决定开始准备返回都城长安。在返回长安的路上,司马迁顺道转到大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凭吊战国时期的古战场。

公元前一二五年(汉武帝元朔四年)岁末,司马迁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漫游考察寻访的任务,满载丰硕的成果,从大梁向西返回了长安,结束了这次长途漫游。

同类推荐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爱不是童话

    我们的爱不是童话

    她本是舞台上最耀眼的芭蕾公主,但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父母和梦想;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他是平民家庭出生的草根帅哥……
  • 嫡妃重生

    嫡妃重生

    前世她母仪天下掩尽妩媚却落魄而终,魂眼看家国败,民不寮生,她心痛不已!今生她势将那绝世风华转为利箭,扶贤王,选明君,却不料让那个最不起眼的小王爷打乱了。重生回到十年前,同为赐婚前夜一场看似意外的醉酒,这次,她不再反抗。最终落得个惨败之名,却还有人愿意娶她?那个极少有人目睹真容,传说中身有残障的七王爷,那个前世向她求婚被拒的男子,竟然要娶她这个残花败柳!残王淫妃——天下皆是耻笑声!大婚当夜,所有的传说一一应验,他身坐轮椅,她媚眼如妖!云水袖,红纱衣,极尽风情,使尽妩媚!一句:王爷,奴家要,让俊美的七爷当场昏厥.又传言:洞房花烛夜,王妃太勇猛,把王爷给xxoo晕了.片段:敛财篇:管家抺着汗跑来:王爷,不好了,王妃让冬韵阁几位小主回娘家索要嫁妆了。王爷闻言一摇折扇:哦,要的是什么?管家一一道来:福香楼,绣水坊,茶韵居,其它人要带回万两白银.王爷手中的茶杯险些落地:她要这些做何?管家不怕死的说:王妃说,王爷身染重疾,需要这些来治病!王爷手中的茶杯这次真的落了地,咬牙切齿:云千洛,你打着本王的旗号揽尽钱财,看本王不收拾你!抢皇位篇:王爷看着那一堆堆的银票不解的问王妃:“你敛这多钱财做何?”云千洛白了某王爷一眼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些是国之根本。”王爷很郁闷,他的王妃说要辅佐他抢皇位,但他实在对那皇位不屑一顾呀!他要的只不过是她那一眸一笑,一生一世一双人而已!他的妃难道不懂吗?追情篇:六王:洛儿,你若随了本王,本王此生只立你一人为妃,绝不纳妾!云洛:无聊,你爱纳多少妾,管奴家何事?太子:洛儿,如你愿意,这后位非你莫属。云洛:太子,你还是将后位留给别人吧,同时在心里冷哼,这个皇位你怕是坐不上了!小王爷:慕容云洛你敢和他们走试试看!云千洛小手一使劲,把小王爷摁倒在床上,怒骂道:王爷,你这都病如膏肓了,好生歇着吧。某小王一怔,顿时脸色犯白,深咳数下,一点也没了先前的生气!这是一对腹黑男女,扮猪吃老虎,最终开创盛世家园的有爱故事.
  • 师傅

    师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任何企业的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实现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一定的运营框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设计,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这套《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用全书》的编写初衷也在于此。为了让生产主管能够更轻松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我们特编写了此书。这是一本关于生产部门规范化管理的实务性工具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民企教父沈万三

    民企教父沈万三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另外,书中还汇集了一些成功的家教案例及专家谈的一些教育理念,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带来启发和帮助。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呢?在孩子刚入学时,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会有一个适应期,《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王妃来袭,请王接驾

    王妃来袭,请王接驾

    她这种背负无尽情殇之人被上天安排重生原该偷着乐,可一睁眼就遭遇胎动,还弄不清楚孩子的父亲是何许人,便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有人称她是杀手,另有人对她三跪九拜呼王妃——原来,她腹中宝宝的父亲乃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七王爷。这位准夫君诡艳如狐,妖冷如魅,出尘如仙,只端坐不动,也能招蜂引蝶,喜新厌旧更是家常便饭。她带着宝宝入王府,他自称与她素不相识。对此,她倒并无意外,意外的是,他“好心”接纳了她三岁大的宝宝,顺带着“收留”她。他又警告她不要以为自此高枕无忧。王府内的侍妾更是比皇帝妃嫔还多,且个个飞扬跋扈,对她颐指气使。也罢,宝宝需要父爱,她对花心狐狸也实在没胃口,不妨就给他管一管“后宫”。谁知道,她可爱的宝宝也被这万恶的男人教坏了!
  •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其实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茶的起源,到如今,茶已经遍及全世界,成为了风靡世界的饮品之一,甚至还形成了不同风情的茶文化。让我们我们从茶的起源,著名的十大名茶,沏茶,品茶,各国特色饮法,各式茶具等方面让大家品茶拒绝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