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智慧之学
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哲学本身就是“智慧学”或“爱智之学”。英文“哲学”一词philosophy是由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而来的,philein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的意思,这两个词组合起来的含义就是“爱智慧”。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智慧。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他还认为,只有哲学才是追求“头等智慧”的。《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根据这些古老的解释,我们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要给人们以智慧,帮助人们获得知识,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一切。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学问。
所谓“智慧”,是区别于知识或者常识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知道人会生老病死、种子会发芽长大,这是常识;理解生老病死、种子发芽是因为细胞的新陈代谢,这是知识、是科学;而明白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变化,都是联系和发展着的,就是智慧了。概括地讲,智慧包括三方面:首先,智慧是对事物大模样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把握。其次,智慧是对事物复杂性的洞察,在常识性思维没有问题的地方,智慧则能够看出和发现问题并寻根问底;在常识性思维看到一个层次的地方,智慧能展开多个层次;在常识性思维只触及一点的地方,智慧意味着能开辟出一个完整的世界。最后,智慧是对事物变化与发展趋势的预见,它能体现出人是“生活在未来而行动于现在的动物”的本性(康芒斯语)。预见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而智慧是活生生的、扎根于现实生活中的。哲学的智慧也不是从哲学家的头脑中产生的。任何智慧都是在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做着两件事,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与世界关系的展开,以及由此所创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历史性的,都具有时代的特点。哲学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因此,它不能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就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给了使我们的思想得以站立的巨人的肩膀;哲学是一种方法,在源远流长的智慧长河中汲取的营养教会我们明智,继而我们会选择正确的方法。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欧洲的中世纪是个特殊的时代,也被称为黑暗时代。在那个时代,基督教掌控了一切,与此相应,在学术领域基督教神学也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就连以前一向以科学的科学自称的哲学,在那个年代,也只成为神学的附庸,所谓的“婢女”,只是作为神学的工具、注脚。作为“婢女”的哲学在中世纪经历了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因为一些用古希腊哲学来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的护教者被尊称为“教父”而得名,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后一个阶段则因为在一些大教堂和大修道院内讲授神学的经院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埃及教父哲学家奥里根曾明确声称:“如果俗界智人的儿子们说,几何学、音乐、文法、论辩术、天文学是哲学的婢女,那么,关于哲学和神学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同样的话。”这可谓是“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最早提法。以后,经院哲学中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则继承了这一点,明确提出了“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他说:“神学可能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因为神学的原理不是从其他科学来的,而是凭启示直接从上帝那来的,所以,它不是把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下级和奴仆来使用。”实际上,这是教父哲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所共同讨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信仰和理性的关系。他们普遍的看法是信仰高于理性。也就是说,理性只是用来说明信仰的,信仰是第一位的,对于信仰和理性相违背的地方,应该以信仰为准。同样,在神学和哲学的关系上,神学是第一位的。哲学只是工具,是用来说明、证明神学的,如果它与信仰发生冲突,那么要以信仰为准。这是对待哲学和理性较为温和的看法,在有的神学家那里,哲学甚至连“婢女”的位置都没有,他们认为理性和哲学在信仰和神学上是毫无用处的,是应该抛弃的,他们中的代表德尔图良提出:“正因为它是荒谬的,所以我才相信它”,用理性和哲学去证明信仰和神学,不但无用,而且是可笑的。
尽管如此,哲学在神学的笼罩下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唯名论”与“唯实论”的长期较量,也成为后来近代哲学的思想渊源之一。二者所争论的问题是“共相”或者说“一般”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一个概念,是思维抽象的产物。同意前者的称为“唯实论”,同意后者的就是“唯名论”。两者的争论一直贯穿了整个经院哲学,客观上使人们在思维上获得了锻炼,思想上得到了深化。“唯实论”成为近代唯理论的滥觞,而“唯名论”则成为近代经验论的先声。
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又有很多答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从性质来看,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反思的、批判的学问。要理解这个命题关键是理解“反思”,那么什么是反思呢?
反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
反思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例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概括地说,“反思”是对“思”的“思”,也可称为“后”思。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思想为对象而思之。依照黑格尔的说法,反思是哲学认识的方式或方法。
晚年的冯友兰明确指出:“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人类的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认识,所以也可以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之,这就是认识的反思。”冯友兰本人认为,对于人生的系统的反思是最基本的思想。其他种类的思想都是由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演变出来的。
其实,自然、社会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并不是哲学的直接对象,而是间接对象。因为,对于自然、社会、个人及其关系的认识,首先是各门具体学科(或科学)的研究内容,哲学只是对各门具体学科(或科学)的反思,即对具体科学所获得的认识、知识的反思。因此,冯友兰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就二者的区别看,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及其关系问题的思想、知识的认识,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哲学不是初级科学,不是太上科学。冯友兰根据自己对列宁关于认识论、辩证法(即哲学)与各门科学的关系的研究指出:认识论和辩证法不是超乎各门科学之上的太上科学,也不是从这些知识中拼凑出来的科学大纲,而是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所得出的结论。
根据我们上面这些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反思必然意味着批判,因为不对已有的观点进行批判,就无所谓反思。所以哲学同时也是批判的学问。
综观哲学史,有所成就的哲学家都会对前人的观点做出批判,有时甚至会非常苛刻。因而,批判是哲学的一部分,但哲学不等于批判。所以这个定义只能有相对的合理性。
哲学就是哲学的历史
“哲学就是哲学史”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命题,从表面上看这个命题很简单,就是说哲学的历史本身和哲学是一致的,研究哲学史就是研究哲学本身。但他的内涵并不简单,这需要和黑格尔本身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黑格尔在他的名著《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它就是哲学这门科学。”“哲学是理性的知识,它的发展史本身应当是合理的,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史与哲学,两者的内在的逻辑应该一致。就此而言,哲学史即哲学。对于他来说,哲学是对真理的表述,而真正的真理只有一个,所以哲学也只有一个,它应体现在古往今来的一切哲学之中,即体现于哲学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不可分,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如果说真理是全体,那么认识它的哲学也是全体。在这里,不仅真理和哲学是一致的,而且哲学的理解与其历史的理解也是一致的。按照黑格尔的这种看法,我们可以将整个哲学史想象为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它的主题在其开端处就已经奏响了,后来只不过是它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发展部。黑格尔类似哲学领域中的贝多芬。
黑格尔是第一位用哲学史与哲学互证的方法来界定什么是哲学史以及什么是哲学的哲学家。我们还需要了解黑格尔对哲学史和哲学的理解。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是这样阐述哲学史的:
(1)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各种哲学,必作为哲学史系统中的诸环节,以构成该系统;(2)哲学史作为一种系统,自有其内在的演化逻辑;(3)只有把握这一逻辑,才能理解哲学史以及作为其诸环节的各种哲学。而他的《逻辑学》则这样表达自己的哲学:
(1)相继出现的诸概念作为各个环节,构成绝对理念的演化过程;(2)这一演化逻辑本身便是哲学;(3)着眼于该演化逻辑才能把握绝对理念以及诸概念(环节)。
“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论题,如果理解为哲学等于哲学史,只有在黑格尔哲学的框架内才是成立的。黑格尔把整个世界看做绝对精神,把世界的历史看做绝对精神展开、发展并最终达到自我认识的历史。哲学的历史就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历史。
一个命题铸就了一种哲学史观。哲学史刻录着哲学家“爱智”的心路历程,它既包含着哲学家所付出的艰辛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涵盖着他们在曲折彷徨的路径上所犯的伟大错误。而这一切,都是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哲学是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会对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如有人喜欢红花,有人喜欢绿叶,这些看法并不属于世界观。只有对世界的根本的、总的看法才是世界观,比如,世界上有没有鬼神、人死后是否灵魂不灭就属于世界观问题。所谓世界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但需注意的是,不少人对“世界观”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人放置于世界之外,认为世界观就是人站在世界之外对世界的认识。这是一种没有反思意识的表现,只是对外的、对客体的把握,而没有对主体自身和主体实践活动本身进行认识。主客相分,当然是认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把主体和客体截然分开、对立,在批判各种世界观的时候就不会意识到这也是对人自身的批判。
这种理解的偏差使我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等也产生了误解。严格地说,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人人都有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每一个人都会对这个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因为,这种世界观是经验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甚至还常常会自相矛盾。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家却并不是人人能当。将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才能形成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是以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不仅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和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和最普遍的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密切相连,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同时哲学不同于一般科学的地方在于,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是某一个具体领域,而哲学面对的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规律,研究这个规律就成为哲学的任务。哲学要在具体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哲学是“多”中之“一”,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回答是从哲学内容的角度来解答的,这个回答准确地把握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成为对这个问题的最科学回答,也是最经典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