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800000013

第13章 传记(2)

乔纳森曾与领袖以前的一位同事交谈过数次,他如今自己也是一位大权在握的内阁部长。此人公务繁忙,闻达显赫,似乎总是生活在公众的聚焦中。无论他与乔纳森作怎样的谈话,他都得在一大群秘书、记者、请愿者和扈从面前进行。事实上,乔纳森从中并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尽管部长曾经与已故的领袖亲密地共过事,但他并不愿意多言,而是一味地颂扬他。也许他的歌功颂德是由衷的—他对领袖无比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他已逝世,而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前辈和导师—然而,不管怎样,部长的咏赞不啻是强力的烟幕,遮掩了一切个人情感的进一步流露。虽然如此,乔纳森仍然经常去找部长。实际上,他非常喜欢这里,觉得这儿的氛围振奋人心。这儿访客连连,谣传和新闻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激动,人们恍惚感到置身于万物的中心。然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部长本人,处在这一切活动的中心,却像某个巨大而神圣的偶像,静如磐石。乔纳森发现他是个魅力四射的人。虽然矮胖秃顶,其貌不扬,而且总是身穿遮盖不了自己松弛肌肉的轻薄白平纹细布服,但是,或许是由于周围人老是奉承谄媚吧,部长拥有了相貌出众的人往往具有的强烈自信。他动作迟缓,声音低沉,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在意谁在听,谁不在听,但迫使听众时刻集中注意力。他的行为举止糟糕透顶:他随时随地搔痒,无所节制地频频打嗝,然而与此同时,他却具有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礼貌,它与他和乔纳森交谈时所使用的流利而又有些怪异的英语相得益彰。

安妮塔讨厌他。在她看来,他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象征她叔叔时代的结束以及国家领导权的更迭。每当她遇见他时—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她偶尔参加的招待会上—她总是粗鲁地对待他。乔纳森曾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场会面。他们是在一次庆贺某人成就的冗长不堪的宴会上相遇的。宴会设在一个大帐篷中,里面放满了租来的椅子,帐篷的一头放置着一张临时主席台,台上坐着几位组织者,一位贵宾是刚从国外旅行回来的前总督—他那肥胖的身上披着花环,还有部长大人,他也戴着花环,不过在上台演说时把它们取了下来。宴会上有一大堆冗长的演讲。披着天然色柞丝纱丽的安妮塔优雅地坐在第一排。第一排可不是低劣的椅子,而是为重要来宾特地租来的舒适的沙发。演说结束后,长桌上摆放了一碟碟为客人准备的小馅饼、坚果和五颜六色的果脯等茶点。食物一上桌,这些点心饮料的周围照例就开始上演一出不体面的争抢闹剧。当然,有身份的客人不必参与其中,因为他们只需坐在那儿,茶点就会递给他们。人们向安妮塔围拢过来,与她握手以示敬意,而更多的人则聚集在部长的周围,向他表达更诚挚的敬意。突然,部长突出重围,跳下了主席台。他块头这么大,如此敏捷确实身手不凡。他双手抱拳,满面笑容,略显秃顶的头上歪戴着国在党白色帽子,朝安妮塔走去。她并没有起身去迎接他,而只是端庄地向他倾了一下头。人们聚集在他们周围,满怀崇敬地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目睹着这两个伟人之间的会面。

“在这里能遇见你真高兴。”部长彬彬有礼地说道。安妮塔转过脸,捋了一下过肩的长发。

“如今我们很难得见到你呀。”部长说。

安妮塔的脸还是没有转过来,维持着原有的姿势。“世道已经变了。”她的回答既简短又含蓄。如果他心有所愿,准会生气。

但是,他没有心存不悦,而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开怀,只是此时他不再直接跟她讲话,而是更多地向站在周围的人开腔,并趁机大唱她叔叔的赞歌。人们纷纷点头附和,于是他干脆就这同一话题滔滔不绝起来,几乎演变成了一场演讲,他周围的人为了不漏掉一个字,聚拢得更紧了。在圈子中央,他边说边自如地走动,引得许多人尾随其后,其中包括几位刚才还在向安妮塔献媚讨好的人。

她为此气愤了好几天。布里奇特虽然当时没有在场,但她在获悉事情的经过后,与安妮塔一样气愤不已,对这号新政客大加辱骂。但是乔纳森不置一词。尽管感觉到他们以期盼的目光注视着他,他却紧闭双唇,面露神秘、倔强的神态。把眼光移往别处。于是,当他们又一次聚首时,安妮塔觉得有必要向他解释实情。她冷静并且耐心地对待他。她说,自从她认识他并且知道了他的计划后,她就想千方百计地让他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势力。他叔叔倡导西方意义上的启蒙主义、自由主义和人类进步,但是继承他的那些政客们对这些思想一无所知,因为他们没受过教育,没有接触过其他更先进的文化。因而,如今整个国家陷入了自我封闭之中,面临着倒退到愚昧时代的危险,而他叔叔穷毕生之力,就是要将国家从愚昧状态中拯救出来。她引用了他某篇演讲中的一段话:“我们必须打开门窗,让其他国土的新知识吹入进来。但是,他们却紧闭一切门窗!”她突然哭了,仿佛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乔纳森十分温和地说道:“可是,这一切必定像您所认为的那样糟糕吗?我倒认为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刹那间,一阵寂静。安妮塔接着说:“我把一切告诉了你,我这几个星期辛辛苦苦想让你了解我们国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看来全都白费了,你还是不明白。”她闭上眼睛,把头微微仰起,一只手放在圆润的喉咙处,显得极为痛苦。她久久地保持那一姿势,乔纳森无可奈何地注视着她。

安妮塔打起精神,睁开双眼,甚至对他挤出一丝微笑。“不,”她以十分镇定的声音说,“让我们再试一下。让我们重新开始,好吗?你真的是非常有必要了解我叔叔的真实面目,包括他的为人,他的立场。只有这样,你的书才能正确公正地评判他。”

“哦?我的书?”乔纳森说,“恐怕我已不想写了。”

“这是什么意思?”

“我真的认为自己不合适来写这本书。正如你所说—我不了解真相。”

“我来这儿不就是为了这个嘛,”她大声说道,“为你释疑解惑,为了帮助你!在我面前你不必害羞畏缩。我愿意帮助你。你的工作就是我的工作。”安妮塔站了起来,开始在波斯地毯上踱步,身上的纱丽悉率作响,首饰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步子坚定而又优雅,双手不停地握紧又松开,“我们必须以世界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描述他的为人,还有那些自称他的继承者的为人。”她静静地站在他面前,眼中透露出兴奋的目光,“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引导我,就把我当成你的助手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之中,甚至开始自己动手写作,一一记下对叔叔的美好回忆—她承认这不是太好,因为就写作而言,她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她的字体圆润迷人,颇似女学生的笔法,风格也略显拘谨,充满学生气。“一天,一阵敲门声响起。叔叔向门口走去,那儿站着一位警察。叔叔心烦意乱。”他读着这些句子时,安妮塔在一旁紧咬嘴唇,盯视着他,他看完后,她羞涩地问:“写得还可以吗?”她看到他一阵踌躇,于是大叫一声:“哦!我知道了—写得很糟糕!”突然,她从他手中夺过手稿,撕成碎片。“但愿我能给你一些思路……”安妮塔充满激情地说。她用手按住心窝,仿佛不让它及尚未表达出的思想迸发而出。然而,这一想法用文字记载思想的过程仿佛确实打开了她的情感闸门,后来,她的追忆始终更为沉痛,更加怀旧。

对于乔纳森来说,拜访部长几乎成了与安妮塔见面的对抗手段。他不再假装拜见部长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单刀直入,纯粹是为了想到那儿去:部长也接受了这一点,就像他接见了其他人一样,而且每次见到他都很高兴。其实,部长似乎挺喜欢乔纳森的,甚至邀请他在清晨五六点时会面,那时他身边没多少人,他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与他交谈。虽然乔纳森不太习惯那个时间段,他总是尽力如约前往,并为此感到十分高兴,因为那时部长家里确实非常安静宁和,部长也显得格外祥和。那是在晨间祈祷之后,他坐在阳台里的一张蒲席上吃着早餐。他大大咧咧,津津有味地吃着,旁边有一个衣衫褴褛、脸长麻子的男侍服侍着。有时候,会从门帘后传来女人们的声音—据说,他有很多女儿,而且庇护着许多寡妇姐妹们—但是,没有一位女人露过面,因为这是一个老式大家庭,只允许妇女待在内堂。

有时候,在这样的清晨时分,部长会和乔纳森谈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他父亲是一个乡村木匠,在他七岁那年去世了。于是,他们全家就搬到了在邻近镇上做同样活计的一位叔叔那里。这位叔叔本身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吃不饱。尽管如此,部长一谈起童年,无不饱含深情:他母亲经常假装不饿,这样就可以把她那份食物分给孩子们;他所上的学校是由一个充满理想情怀的家具商开办的,只教授乌尔都语和算术。他还回忆了自己早期的政治生涯以及与已故领袖会面时的情景。当他第一次跨入那位伟人的家,在门口脱鞋子时,就被那华丽堂皇的陈设所震慑。领袖魅力四射、和蔼慈祥,让他觉得宾至如归。但是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他发现一个仆人用轻蔑的目光看着他放在门口的鞋子,这时他才羞愧地意识到那双鞋是多么的破旧难看。说到这里,部长不由地笑了,轻轻地摇了摇头。

“那他侄女呢?”乔纳森问。

“哦,夫人!”部长又笑了笑,说,“是的,我一向非常畏惧夫人。她是多么的尊贵威严啊!在她面前,我根本不敢抬头,只能一直盯着地面……”他陷入了沉思,然后—也许因为时间还太早,一天的操劳都还没有正式开始—他显得比平时更加爽快率直了:“他们与我们这些人根本不同。就连我们的语言,他们也说不地道。当他用英语演讲时,精彩极了。可是,用印地语的时候—我们有时忍不住想笑。但是那个时候谁在乎印地语呢?那只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用的语言。”他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挠了下他那胖嘟嘟的后颈,“是的,我们是非常崇敬他—他是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导师,我们的舵手—可是现在他已死了,我们倒反而更好办了。我们可以放手大干了。”接着他又说:“有时候我为夫人感到难过,这个国家已不再属于她了,可她又能去哪儿呢?她在这儿仇恨我们,受苦受难。但又能怎么呢?这就是历史。”他耸了耸肩,打了个响亮的饱嗝,以消化早餐。

似乎是为了责备乔纳森的懒散,布里奇特开始写作《从闺房到议会》。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坐在旅馆的休息室里,身旁堆放着一捆捆大裁纸,在置于膝盖上的微型打字机上疯狂地敲打着。到了傍晚时分,她走进安妮塔的房间,请她欣赏自己一天的成果:

“印度妇女在最近的几十年中逐渐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位。现在,不仅有了大量的女医生、女律师,甚至女工程师,而且女性也渗透到了神圣的议会政府大厅。然而,在被尊称为‘现代’妇女的同时,她们首先依然是‘女性’。她们丝毫也没有摒弃其女性气质,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忙碌的医生或立法者,也包裹在传统纱丽的优雅褶裥中,从事着费力劳心的工作。”

开始时,安妮塔只是兴致盎然地倾听着,当布里奇特征询她意见时,她们就刚才已读的内容展开了讨论。布里奇特在页面的边缘忙不迭地、潦草地记着笔记,然后收齐了所有的纸张。她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一声感叹:她可以从安妮塔的知识和经验中获益,是多么幸运啊!最后,为了表示感谢,她亲吻了安妮塔的脸颊,而安妮塔闭上眼睛,脸上透出痛苦的表情,被迫接受了这份礼物。可是,过了一会儿,布里奇特继续朗读着,继续一味地颂扬印度妇女以及她们日渐提高的地位,安妮塔陷入了沉默。后来,布里奇特非要她提提意见,她只是耸了耸肩,双眼凝视着远处,愠怒的嘴变得更为阴沉了。

她将疑惑首先告诉了乔纳森。她说,布里奇特本意是好的,在海外出版这样的书是很有必要,可以让世界对印度的进步有一个良好的印象—然后,她叹了口气,陷入了沉默,打量起自己修长的双手。诚然,过了一会儿,她又继续说道,妇女的解放及其完全的平等是她叔叔最为珍视的理想之一,而且确有女医生,女律师,女议员—“但是”,她犹犹豫豫停下来并开始踌躇。乔纳森接过话头,深表同意:“也有童养媳和寡妇啊。”

“是的,”安妮塔心不在焉地说。很显然,她的心思其实并没有放在她们身上;突然,她脱口而出:“你看我,我已经获得解放,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出乎意料的是,泪水涌出了她的眼眶。她把脸转向一边,将它们擦干,随即凄婉地一笑,说道:“为什么你不写我的传记呢?”有那么一会儿,乔纳森多么希望自己能遂她所愿。

同类推荐
  • 遥远的麦子

    遥远的麦子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综观这几年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举起了鲜明的女权主义旗帜;另一方面,她们处处与这个世界构成一种敌对关系,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尤其是对性别的敌视更是成为她们行文的唯一视角。我们碰到的是这样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一方面,文学是感受心灵创伤最深的艺术门类,许多有才华的女性作家以其独语方式彻底解构了作为主流话语的男性文化视阈,恐怕女人最能以其细腻的艺术感受去表白心灵创伤的痛苦。再就是消解一切文本的价值意义,而作为人,使小说走向极端个人化的写作道路。然而这种表述在不同的女人那里则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方式方法
  • 茶花女

    茶花女

    小说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主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现内心都像茶花一样圣洁美丽的妓女的悲惨故事。小说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关注了情爱堕落的社会问题的题材,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和写实风俗剧的兴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巅峰亮剑

    巅峰亮剑

    雪山高昂着头,冰川排列着队,达坂紧握着拳,阵阵寒风伴随满天飞舞的沙尘,峡谷深涧传来毛骨悚然的回荡,山梁云端迸起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是什么在发怒,这是什么在呼号,这是什么在碰撞,这是什么……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平凡,是每个人的生命原态,它就像横亘在前行路上的栏杆——有的人终其一生难以跨越,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艰辛的生命徘徊;有的人却能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而骐骥一跃,超越平凡达到新的人生高度。
  • 沙床

    沙床

    一夜情?裴紫的年龄比我想象的要大,大概30出头,头发盘在头顶上,连衣裙开胸很低,露出颈脖和锁骨,脖子上戴着项链,看得出来,那件项链出身名贵,款式和做工都非常精致。她的肩膀和胸非常夺目,纯净的雪白,精致高贵,有大理石般的质感,那温润的线条美,让人产生抚摸的冲动。
热门推荐
  • 7-11之恋

    7-11之恋

    蔡某是个艺术工作者,平日作词作曲、写小说拍纪录片,昼伏夜出。每个早上睡前,他会到街角的7-11买罐牛奶配御饭团当早餐,生活平稳规律。生活的变化,从不经意打破扑满开始。成堆的硬币自行玩起了配对游戏。每个早餐32元,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天早晨的7-11之行,他可以游戏5个礼拜。和蔡某分享着早餐秘密的,是7-11的店员小凤。他的规律成了她的习惯,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个早晨的10∶30,2个人若有似无的亲密。
  • 宠爱无边:大神,认栽吧!

    宠爱无边:大神,认栽吧!

    当反应迟钝的网游菜鸟白小白遇见腹黑冷然的大神莫辰,网游菜鸟白小白从此进入了奴隶时代。白小白只觉前途无亮。可是为什么她越来越想这条路黑到底。和某大神一起,一直,走下去。
  • 秋季营养食谱

    秋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本书旨在教育学生要敢于向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和他人交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霸道总裁的乌龙甜妻

    霸道总裁的乌龙甜妻

          他们知道他们是兄妹,但他们还是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对方。          在伦理道德、法律、家人的束缚下,他选择了坚持,但是她却不想看到他为了她放弃所有,所以她选择了离开。          她以为她再也不会回来,她以为她的这一去就是永远,但是却没有想到,她会带着孩子回来参加他的葬礼。          他怎么可以就这样离开了她的世界,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带着孩子回来告诉他,他们不是兄妹,但是他却没有等她。    ——————————————————  新文《娇妻,缠你上瘾》【高干+虐恋+宠溺】打着虐文旗号的宠文啊原名:《狂情大叔猎娇妻》“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一场蚀骨缠绵霸道欢爱,他纵身一跃成为她的男人。怕她逃走,他只能一月复一月的囚禁,使她成了他的私脔!他只是想折断她的双翼,将她关在这金色的牢笼里。在外头,他是好男人,好市委书记,而她只是一个任性的不懂事的高官后代。而在家里面,他是恶魔,她则是恶魔身下的小白兔。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人与自然的奥秘

    人与自然的奥秘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神奇的地球。她广袤丰沃的胸膣,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她巍蛾挺拔的肩膀,承载着亘古绵长的历史重托;她波涛汹涌的血脉,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她的诞生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她的存在就是一幅撼人心魄的美丽传奇……
  •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