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000000018

第18章 张之洞“湖北新政”

“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时对张之洞的评价。仅此一语,就足可以体会张之洞的历史地位。张之洞在晚清历史上是驰骋天下的风云人物,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或“四大重臣”。又由于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正当壮年,在督鄂17年间,发展经济、振兴实业、广开新学、改革军政,由此造就了湖北的人才鼎盛、财力富足、社会发展,使湖北成为当时推行洋务新政、举足轻重的中心地区,又使张之洞成为湖北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督之一。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父亲张锳,曾任贵州兴义府知府。同治六年(1867年)张之洞年方30,任湖北学政。光绪七年(1881年),44岁时,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遂即补授山西巡抚。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侵略越南,边疆告急。张之洞上疏建议战守,请严督滇、桂之战,急修边疆之防。清廷召张之洞晋京,陈抗法事,多所谋划,被任命署理两广总督,数月后实授两广总督。这一年,张之洞47岁,在当时的总督大员中属于少壮派。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卢汉铁路,自卢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北。他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卢汉铁路是“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而中国大利之萃”。朝廷准奏,计划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筑。因修卢汉铁路之际遇,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这一年,张之洞52岁。

1889年张之洞督鄂,是湖北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界标。台湾著名学者苏云峰所谓“张氏抵鄂之年,应为湖北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起点”,实为经典之论。

当时湖北发展之最著者为汉口,据统计,至张之洞督鄂前,外商在汉口开办的原料加工厂有如下数家:1863年俄商开办的顺丰砖茶厂,1866年俄商开办的新泰砖茶厂,1872年英商开办的汉口砖茶厂,1874年俄商开办的阜昌砖茶厂,1875年英商开办的金银冶炼厂,1876年英商开办的汉口压革厂,1876年英商开办的隆茂打包厂,1880年英商开办的平和打包厂,1887年德商开办的美最时蛋厂,1887年德商开办的礼和蛋厂。张之洞督鄂期间(1889—1907年),汉口及湖北的现代化进程在各方面次第展开,汉口国际性城市的轮廓开始显现。

首先,汉口的传统商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并由内贸型的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从传统商业方面来看,以汉口的米谷年均流转量为例,张之洞督鄂前的1881―1890年为67362担,1891—1900年即增长为507630担,1901—1910年更增长为1073185担。增长幅度明显,成为国内最大的米谷集散中心。日本学者根岸佶在《清国商业综览》中亦称:“从汉口沿长江而下至上海、华南、华北,以及逆汉水而上至陕西、甘肃,调出大量米谷来看,无疑汉口集散的米谷数量要比上海、芜湖多。”从国际贸易商埠方面来看,汉口的直接对外贸易,1908年曾达到37223831关平两,在全国四大商埠(上海、武汉、广州、天津)中位列第三。汉口的间接对外贸易,1910年曾达到135299167关平两,在全国四大商埠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上海。1911年3月4日《民立报》声称:“汉口商务在光绪三十一二年间,其茂盛较之京沪犹驾而上之。”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此一时期外商的大举进入也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1892年在汉的洋行户数为45户,人数为374人,1901年洋行户数为76户,人数为990人,1905年洋行户数达到114户,人数达到2151人。除洋行外,还有许多外国商号。1905年,汉口洋行和外国商号最多时达250家,其中日商居首,有74家,英商57家,德商54家,美商22家,法商20家,俄商8家,丹商5家,比商、印商各3家,瑞商2家,葡商、菲商各1家。

其次,汉口的近代民族工业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商业独秀到工商并重。张之洞先后创办汉阳铁厂(1890年)、湖北枪炮厂(1890年)、湖北织布局(1890年)、湖北缫丝局(1894年)、湖北纺纱局(1895年)、湖北制麻局(1898年)等11个近代企业,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同时,张之洞倡办实业,亦促进了民办企业的发展。1897年民族资本家宋炜臣兴办的汉口燮昌火柴厂,年产火柴1亿盒,是全国最大的火柴厂。据统计,至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其三,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汉口和湖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年)、矿务学堂(1892年)、自强学堂(1893年)、湖北武备学堂(1897年)、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1898年)、湖北师范学堂(1902年)、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年)、女子师范学堂(1906年)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在“游学”方面,湖北是晚清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到1905年,仅留日学生就达1700余人,居全国之冠。张之洞督鄂期间,湖北已成为新式教育的中心和国人瞩目之区。一如端方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所奏:“近日中外教育家,往往因过鄂看视学堂,半皆许为完备。比较别省所立,未有逾于此者。”在张之洞早年担任学政时,他主要是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革,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强调以通读经史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举措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机构,以湖北的经心书院和四川尊经书院为代表。清代的传统教育机构主要是学寓与书院,乾嘉以后,由于经费不足,教官失职,不少地方学寓逐渐停废,书院成为主要教育机构。但这些书院大多数只是考课,没有讲学色彩,与经世致用学问脱节。为此,张之洞开始重视引导书院讲求实学,于1869年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阁设立经心书院,拔其优秀者,读书其中,所研习的多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标榜实学,注重经世致用。1870年学政任期已满,在卸任回京之际,张回首三年来在湖北的行为,确实付出不少心血,也得到湖北士人的好评,不禁为自己公务劳苦而早生白发有一番感慨:“人言为官乐,哪知为官苦。我年三十四,白发已可数。”

1903年秋,湖北巡抚、护理湖广总督端方根据张之洞所定《章程》,饬令拨官款,在省城武昌阅马场创办幼稚园,这是湖北、也是中国第一所幼稚园,开我国幼儿教育之先河。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首次招收80名5~6岁的女童,限一年卒业。以后续招4岁上下幼童,定2年毕业。幼稚园采取班级的形式开展保教活动,开办章程明确规定它是新教育体系的初阶,办院内容是重养不重学,以培养小儿自然智能,开导事理,涵养德生,以备小学堂之基础。中国的第一所幼稚园也是在张之洞的谋划下创办。

其四,外国银行来汉设立分支机构,国内银行开始出现,汉口成为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汉口开埠之初,尚无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1861年英国汇隆银行在汉口设立分支机构,开外国银行在武汉开设分行之先河。此后以迄张之洞督鄂前,先后有英国麦加利银行(1863年)、英国汇丰银行(1866年)、英国有利银行(1866年)、法国法兰西银行(1876年)、英国丽如银行(1877年)、英国阿加刺银行(1880年)等在汉口开设分行。张之洞督鄂期间,随着汉口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英国银行外,德国的德华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日本的正金银行等也纷纷来汉设立分行。同时,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中国银行(1905年)、大清银行(1906年)、浙江兴业银行(1906年)等也在汉口开业。这些现代性的金融机构与传统的钱庄、票号、钱铺等民间金融机构共同构筑起汉口的金融大厦,成为湖北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另据已有的研究,20世纪初,湖北的金融业进入兴盛时期,至1925年,武汉的本国银行发展为32家,与当时的140家钱庄和15家外国银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机构也相继设立。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的本国银行成为管辖行或区域行,金融活动和资金流通的领域日益扩大。

其五,交通运输业空前发展,奠定了武汉现代交通运输的基础。张之洞由广东移督湖广的直接原因就是卢汉(卢沟桥至武汉)铁路的修建,所以张之洞对修建铁路用力甚勤。在张之洞的督办下,1906年,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长1200余千米的卢汉铁路通车,并改称京汉铁路。京汉铁路的贯通,不但使武汉的货物流通更加畅快,而且使武汉的地位更加凸显。一如孙中山所说:“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铁路之外,此一时期的水路交通运输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863年(一说为1862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惊异号”进入汉口港,开辟沪汉航线后,英、法、德、日等国的轮船公司也以汉口为中心,开辟长江航线,经营轮运。1905年,日本大阪商船会社又开辟了汉口至神户、大阪的直达航线,使汉口港成为国际港。至清末,由汉口驶向国外的轮船,已可直达德国的汉堡、不来梅、荷兰的鹿特丹、埃及的塞得港、法国的马赛、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意大利的热诺瓦等。而1875年招商局在汉口设立轮船公司,则标志着民族轮船运输业在汉口的立足。以轮运为主导的水路开辟,使长江航道变成黄金水道,也使武汉自古以来的水运优势跃上一个新的阶位。

张之洞督鄂期间,汉口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的迅速发展,是武汉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示。

张之洞督鄂时期,汉口形成了她的风骚独领的特色,由商业名重天下到全方位综合发展。由此,汉口及湖北也铸就了她的历史辉煌。窥察历史,我们所能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呢?就其要者,可以归结为三:

第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武汉地处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古代与近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凭借汉水、长江之利,可以内进外出、通江达海,成为商业贸易的集散地。这就是《汉口小志·商业志》已经指出的:“汉口贸易年见繁盛,盖以运输便利也,此地为中国全国之中心,水路四通八达,……中国内地商务,实以此地为要冲。”1949年出版的《武汉概况》也明白表述:“汉口为国内主要的物资集散城市,向有‘九省通衢’的称号,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甘肃、陕西、云南、贵州物产,都集中于汉口而为分配,九省需要物资亦经汉口取给。商圈的广大,国内很难找出第二处。”可以认为,明清时期商业的繁盛,主要是凭借了这种条件。张之洞督鄂期间商贸的扩大与国际性商埠的形成,也与此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当时的国际贸易以间接性贸易为主、以直接性贸易为辅,也是限于地势)。

第二,张之洞有能力、有魄力,得到清廷的信任和支持,能干他想干的事。换句话说,没有张之洞也就没有晚清汉口及湖北的发展。学者赵德馨、周秀鸾在其《张之洞与湖北经济的崛起》一文中用“人来政兴”概括是贴切的。1861年汉口开埠,是一个历史的契机,但汉口开埠后,却没有像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那样发生显著的变化。到1889年张之洞督鄂前,武汉竟没创办一家官办企业(1884年,湖北总督卞宝曾筹建湖北机器局,但胎死腹中),也没兴办一所近代性的学堂,即使是有传统优势的商业也无法与后来比拟。这显然不是历史厚此薄彼,而是主政者使然。实际上,关乎此点,时人已经注意到,1890年7月11日的《捷报》上有文:“武昌无疑将成为中国极重要的城市之一,因为自从张之洞调任湖广以后,已将他原来打算在广州进行的一些庞大建设计划全部移到了武昌。”近代武汉的发展滞后与经济的第一次腾飞视主政者为转移。

第三,制度创新是关键。所谓的全国范围的“晚清新政”或湖北一区的“湖北新政”都有一个制度创新问题。新的事业或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政治机制予以保证。张之洞任职两广时,即已筹谋“效西法、图富强”的新政,只是没有督鄂时的力度大。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通史·民国卷》中所载,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出于工作需要而设。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从新设机构的性质来说,属于教育、文化的机构3个,属于财政金融的机构5个,属于军警司法的机构6个,属于农工商及交通管理一类的机构最多,达23个。这明确标示出张之洞兴办实业的努力。有些机构的设置,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如1902年为推广新学制而设立的“学务处”,比清廷的有关规定早了一年多。新机构的设置,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张之洞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了水患,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武汉市的城市规模。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为武汉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离鄂,其在鄂门生、僚属在蛇山南腰建抱冰堂以资纪念。因张之洞晚号抱冰,取《吴越春秋》“冬常抱冰,夏还握火”语意以自励,故取是名。1953年曾进行修葺。砖木结构,台基石砌,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九脊四坡顶,檐下环以外廊,造型优美,结构精巧。

张之洞在为官之余,也称得上是一位学问家。其所著《书目答问》,至今仍是近代目录学的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书。所著《劝学篇》,光绪帝发布上谕称是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着将所备副本四十部,由军机处颁发各督抚学政各一部,俾得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由于清廷的赞许,这本书风行海内。

张之洞的才学还表现在大量的奏折上。清廷在经过了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战争以后,不得不“变通政治”,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成立督办政务处,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遥为参预”。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连续上了三道奏折:《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这就是有名的《江楚三折》。第一折,是关于办学堂、废科举事,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二折,提出了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筹八旗生计、裁屯卫、裁绿营等建议。第三折言采用西法,提出了广派游历,练外国操,广军实,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等建议。《江楚三折》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具体化,如废科举、兴学堂、奖励留学、设商部、学部、兴办实业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传张之洞曾为今蛇山奥略楼撰有一联曰:“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如用“缔造多从江汉起”移赠张之洞本人,倒是十分贴切的。

(陈锋曾衡之)

同类推荐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绝色爹爹

    绝色爹爹

    只有二十二岁的少将军竟然有一个十三岁的私生女,九岁就能种下种,难道她爹爹是超人?这也就罢了,他竟然宠的这个女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几乎到了宠溺的极限。一道圣旨下来,吴国来和亲的绝色公主,放着太子皇子不嫁,非要嫁他,他竟抗旨不尊,为了什么?大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从此柳承铭和柳纯儿这两个名字也就名扬天下了,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名扬天下分两种,一种是美名,一种是臭名,没有悬念,他们绝对是后者!【领养区】一号女主---柳纯儿由亲亲2422771313领养!一号男主---柳承铭由亲亲加菲猫520领养!男配一号---莫岩由亲亲隋欣彤领养!推荐漠漠的现代宠文《盗婚--邪性老公》:http://m.pgsk.com/u/2614090771这是漠漠刚注册的新浪微博,亲亲们有空可以去戳一下的,其实我也没时间玩,汗滴滴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神弑之心月不归

    神弑之心月不归

    一个被上天诅咒的孩童,却偏偏不甘向命运低头,决心逆天改命。机缘下,他窥探到了天机,从此,以邪载道,奋勇前行!上古神器中盘根错节着不可逾越的宿命,阴差阳错中早已注定了浩劫的无情降临……然而,宿命的纠缠可否划清,几世的情缘能否再续?乱世中的英雄,又可否弑神灭圣?
  •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邪王娶妻,废材五小姐

    【新文已发布,点击其他作品!】她,金牌杀手,穿越到了紫家最废材最不受疼爱的痴傻五小姐身上,一双惑世红眸注定了她成为爹爹眼中“流动的绿帽子”!他,神秘莫测,颠倒众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唯独对她这个世人所不齿的草包死缠烂打!“霜儿,今日是我的寿辰,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给我?”他的眼神在她身上上下逡巡,恨不得将她拆骨入腹!她眸光一闪,随手将手边上的雨伞扔向他。“一把雨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
  • 大皇后

    大皇后

    作为皇后,眼光该放得长远一些,须知道后宫这个地方是皇帝的家,一家即是一国,后宫即是朝廷之缩影,一言一行即可天下震动,这才是皇家帝室的权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修真之修仙界

    修真之修仙界

    李浩,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闲人。但是心肠还算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修真界修炼。他身怀上古秘法,精通丹器炼制,而他本身也是一个强大的存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异行僵尸

    异行僵尸

    说—当将臣和鸿钧同时命令大军前往混沌界后————“咻!———”随着眼前一阵白光闪过,同时身体猛地一颤,紧接着众人便感觉自己的脚上传来一阵踩实之感!浑身肌肉猛然绷紧,紧接着众人便左右巡视自己的四周,但随即,众人先是在惊讶了下后,紧接着便一脸戒备之色的看着自己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