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700000014

第14章 七言勃兴(2)

总体来说,两晋文人之七言因袭前贤,了无创造。即如傅玄、张载的《四愁》之拟作,陆机《燕歌行》之模仿,都表现出一副可怜的乞儿相。稍可论者,只有熊甫之《别歌》、苏彦之《秋夜长》(八句七言)、王嘉之《皇娥歌》及《白帝子歌》等篇,虽然句句用韵,古拙朴直,总算出于己意而为篇。

晋宋之交出现的《白纻舞歌诗》,在《乐府诗集》中属《舞曲歌辞·杂舞》,继柏梁体的《燕歌行》之后,提供了新的七言形式。晋代三首七言诗《白纻舞歌诗》大致上句句押韵,但有两首曾转韵,其中第二首前部分则四句一转韵,共有三韵:

双袂齐举鸾凤翔,罗裾飘摇昭仪光。

趋步生姿进流芳,鸣弦清歌及三阳。

人生世间如电过,乐时每少苦日多。

幸及良辰耀春华,齐倡献舞赵女歌。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俨霜零。

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蝉鸣。

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

东造扶桑游紫庭,西至昆仑戏曾城。

这首诗歌出现换韵,在句法、字法等方面也有很多新尝试。最突出的是句中重复用字,造成一种节奏复沓的新句式。如晋《白纻舞歌诗》中的“质如轻云色如银”,汤惠休《白纻歌》中的“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沈约《四时白纻歌》中的“如娇如怨状不同”、“翡翠群飞飞不息”,“双去双还誓不移”等等。这些诗句,或隔字叠用同字,或相邻的两个音步中连用同字,《文镜秘府论》称之为双拟对和联绵对。(日)弘法大师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2-235页。

南北朝时期(420-589)是文人七言诗的成熟期。曹丕死后约两个世纪,刘宋诗人鲍照登上了诗坛,七言诗被发扬光大。鲍照之前,南北朝的文人七言诗创作,既无名家,亦无名作。谢灵运、谢惠连的《燕歌行》,刘烁、汤惠休的《白纻曲》与《白纻歌》,都是依声填词的模拟之作,尚未跳出句句用韵的窠臼,了无新意。南北朝时期,除《燕歌行》《白纻歌》外,《行路难》也是创作者写作七言诗时乐用的古题,汤惠休的《秋思引》为鲍照《拟行路难》的先声之作,表现出创新精神,弥足珍贵,诗曰: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思君末光光已灭,渺渺悲望如思何。

诗第三句无韵,与后来的七言绝句韵格一致。诗中情景相融,缠绵悱恻,钟嵘《诗品》将其置之下品,称“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配之鲍照,恐商周矣”。“商周”指不相匹敌。颜延之每薄其诗,称惠休制作乃“委巷中歌谣”,“当误后生”,殊不知这正是惠休的创新之处。惠休似略长于鲍照,常与之交游,故世称“鲍休”。

鲍照(414-466)传诗二百余首,因为“才秀人微”而埋没无闻。钟嵘列其诗为“中品”,并云:

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张协)之诡,含茂先(张华)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晋宋)而孤出。

虽列“中品”,但评价不为不高。鲍照诗歌中最具特色的是杂言和七言乐府,其中七言十首、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二十一首。除《字谜》第二和《夜听妓》外,全部属于乐府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七言的旧体,如《梅花落》《代淮南王》《代雉朝飞》《代北风凉行》《代白纻曲》《代白纻舞歌辞》《代鸣雁行》等,大都以七言为主而杂以三言、五言,即使如《白纻曲》《鸣雁行》等通体七言句句押韵之作,也表现出有异于《柏梁》七言旧体,透露出诗体解放的创作精神。二是以《行路难》中的第一、第三、第十二等篇为代表的七言诗体,是七言诗体式的创格,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七言新貌: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特点是隔句用韵,首句不押韵,一韵到底。《拟行路难》第七、十四、十七首也是如此。

其三

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荣。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特点是隔句用韵,首句押韵,一韵到底。《拟行路难》第六首及《夜听妓》第二首也是这一类。《夜听妓》第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七言四句,可以说是后代七绝的先驱。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说鲍照《夜听妓》:“语皆绮艳,而声调全乖,然实七言绝之始也。”

鲍照的七言诗音节错综,感情奔放,笔力雄健,风格流荡,是文人七言诗发展成熟的标志,其特点有:

其一,通体七言的诗歌,为七言近体诗的发展奠定了模式。从西汉初年文人模仿七言诗起,直至鲍照登上诗坛前的东晋末,六百多年,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歌寥寥无几,无一例外句句用韵。鲍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七言新体诗,为唐代的七言律诗奠定了基础。

其二,鲍照的某些以七言为主而杂以三、五杂言的诗篇,诗句长短错综,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积累了有益的创作经验。如《拟行路难》的第五、第十、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等篇,长短句式结合,造成一种流荡抒情风格,读来饶有韵味,与唐代的七言歌行似无二致。如第十五首: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其三,隔句用韵,打破了七言用韵的原始形态,发挥了七言诗风格流荡的抒情特点。鲍照之前,除汤惠休有第三句无韵的七言四句诗外,其余文人之作均句句用韵。这当然与文人模仿七言之初长句不易驾驭,而以密集的韵脚来调谐诗歌韵律,以缩小音韵上的回旋间隔有关。这种用韵方式,在七言单句或七言短篇中还看不出它的缺陷,而在《柏梁台诗》之类的长篇中则突出了它的局限性。读起来节奏急迫,不利于发挥七言长诗摇曳多姿、缠绵悱恻的抒情特点。鲍照的七言灵活多样,既有每句押韵的,也有隔句押韵又一韵到底的,还可以自由换韵,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出现了诗中换韵的写作方式和以“君不见”开头的句式(十八首中,有七首以此开篇,诗中还有三处以此列在句首),如《拟行路难》第十二: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绕绕最伤心。

膏沫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这首诗不但隔句用韵,且在末四句换韵。

鲍照把隔句用韵又一韵到底的七言诗和杂言诗提上诗坛,为七言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说:“七言之制,断以明远为祖何?前虽有作者,正荒忽中鸟径也。柞棫初拔,即开夷庚,明远于此,实已范围千古,故七言不自明远来,皆夷稗而已。”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古乐府歌行》,《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岳麓书社,1996年,第533页。李重华《贞一斋诗话》也说:“七古自晋世乐府以后,成于鲍参军,盛于李、杜,畅于韩、苏,凡此俱属正锋。”丁福保汇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24页。

鲍照之后,用七言体写诗的人数之众,作品数量之多,艺术成就之高,远远超过了自汉至晋末六百年的成就。如梁代的萧衍、萧纲、萧绎父子就有七言诗近三十篇,其他如萧子显、沈约、吴均等人也有不少七言作品。而且梁以后的七言诗在“永明体”的影响下,逐步摆脱了音乐的束缚,篇章句式日趋整齐,杂言甚少,韵律也向严整方向发展,七言古诗的体式基本定型。

先看萧衍的创作。《玉台新咏》收萧衍七言诗有《歌辞》二首(《东飞伯劳歌》和《河中之水歌》,为七言乐府),民歌《江南弄》七曲,《白纻辞》二首。《东飞伯劳歌》是齐梁诗人写七言喜用的乐府题,只是此题形式较呆板,通常为十句,首一句写景,第二句用“谁家女儿”(或总角、妖丽、妖冶、佳丽、玉颜等)引出人物,末四句写“女儿”年龄几何,这一程式直至盛唐始终未变,句式篇法无普遍意义。但《东飞伯劳歌》的押韵方式是两句连押,两句一转韵,改变了《燕歌行》句句押韵方式。例如古辞(《文苑英华》卷二○六称作者为梁武帝):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

这是一首写闺怨相思的乐府诗,音节流利而多变化,押韵有平有仄,基本协调,可以看出声律论的影响。再如《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这首诗前六句一韵,后八句换韵,且首句押韵。上引萧衍的乐府在节奏、音律和艺术技法上都有明显进步,比如工整的七言、韵脚的运用,就是前代乐府诗所不具备的。

《江南弄》七曲采用七言三言相杂的形式,七言部分句句押韵,三言部分两句一押。七言最后一句与三言最前面一句采用顶真修辞,节奏回环反复,显得更加轻灵。萧衍的七言四句诗有《白纻辞》二首,均是写女性:

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琯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纤腰袅袅不任衣,娇怨独立特为谁。

赴曲君前未忍归,上声急调中心飞。

第一首诗句句押韵,第二首隔句押韵。萧衍的七言诗歌为梁代诗风和创作手法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萧纲的七言诗有乐府《东飞伯劳歌》二首(见《玉台新咏》卷九),七言诗《和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应合诗》《夜望单飞雁诗》,杂体诗《拟古诗》《杂句春情诗》《伤离新体诗》,《歌》一首。《东飞伯劳歌》二首为:

翻阶蛱蝶恋花情,荣华飞燕相逢迎。

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天窗绮井暖徘徊,珠廉玉匣明镜台。

可怜年几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

西飞迷雀东羁雉,倡楼秦女乍相值。

谁家妖丽邻中止,轻妆薄粉光闾里。

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

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余香落蕊坐相催,可怜绝世谁为媒。

同类推荐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热门推荐
  • 特工狂医

    特工狂医

    《农家有女初长成》作者:简言秋链接:,她坦然。挡她路者,一场实验失败,遇神杀神,时代由我控。赌狂:“你要跟我赌,傲又怎样,你还有什么资格跟我赌,在别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成为现代都市天才修真者,你拿什么跟我赌,狂又如何,二十七世纪天才特工狂医重生到二十一世纪杨家废材身上。从医术到赌石,从古玩到赌博,遇佛弑佛。-----------------从一个被人放弃的废材,天都抢不走。”玉狂:“无知,不一样的天地,却只掌握在她手中。”杨苏幻语鉴:医狂:“我要救的人,成就了自己的霸业。好友推荐她的论点:只要她想做的事情,即使天地都不能阻挡,我就解个极品给你看。”别人说她傲。…######别人说她狂,谁告诉你废料中没有极品,她淡笑从此天地因我变,你的资产此刻早已经属于我。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

    一个人,四年前,令你失去唾手可得的学位,四年后,又轻而易举将你推上风口浪尖,退无可退,那这个人,不是你命中的灾星,还会是什么?
  • 幻黛之红楼情劫

    幻黛之红楼情劫

    (引言)花月春风浮生梦短,一生一世一对璧人。血染江山万里如画,黛颦红袖笑看征尘。玉笛横吹,奏响八音引丹凤;银袍劲舞,挥动长剑斩邪佞。黛颦添香,撩乱溶心锁春梦;红袖拂琴,惊碎青岚余芳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那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重新排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红楼梦!林黛玉貌若天仙,古今无双,胜西施之柔,夺貂蝉之媚,如此旷世佳人,怎能芳华早逝,弃读者于不顾?且看林黛玉在《幻黛》中如何解读郎情妾意,如何挥洒快意恩仇!郑重承诺:没有NP,温馨小虐,绝不烂尾,保证质量。推荐红楼好文: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燕歌《红楼之水草缘》飒岚《红楼之水梦情缘》玉冰焰《黛玉新说》步行街《红楼之溶宠玉心》龙游《红楼之玉倾天下》天边天蓝《红楼梦中梦红楼》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荷处是人家~172701817,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作者朋友加入交流!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