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600000016

第16章 带着思想读历史 (4)

第四章 带着思想读历史 (4)

春秋战国分国写史,太史公把每一国作为“世家”。但到汉代,情况又不同了。如张良封为留侯,但张良并没有把封地传给子孙;萧何封为鄼侯,但也只是封他鄼地,使得“食禄”。留与鄼都部署春秋战国时的那种独立国家,但既然他们被封为侯,太史公《史记》也把他们列入“世家”。

在春秋时,孔子并没有被封一个国,也没有土地传子孙,并且也不像张良萧何般有“爵”位传下,照例入史应该称“列传”。但是《史记》却特别把孔子立为“孔子世家”。这岂不是太史公“自破其例”吗?但到今天,后人看过孔子几千年来对中国传统的影响,才明白太史公见解的伟大之处。孔子的地位列入“世家”绝对不虚。孔子的伟大,也可以看到太史公见识的伟大之处。在太史公的心目中,孔子是全中国历史人物中最伟大的一个,所以他自破其例,作孔子“世家”。孔子的伟大和与其他诸子百家的不同,太史公没有多言,只将“列传”换成“世家”二字,便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先秦诸子方面,孔子作为世家,又有一篇《仲尼弟子列传》,这又是一个特例。《史记》并没有墨子、荀子弟子列传。在战国时,所谓儒分为八,墨分为三,但太史公只写一篇《孟子荀卿列传》,把孟、荀两人合在一起。直到今天讲战国儒家就是孟、荀两家。太史公还写了一篇《老庄申韩列传》,把法家申不害、韩非和道家老子、庄子合成一传,说法家思想是从道家来,这种见解,也是超出他的时代的。

后人批评太史公的书“疏”,粗枝大叶。到了班固的《汉书》,就改称《项羽列传》了。但项羽不是汉代人,把项羽列汉初,也是不妥的。历史与思想,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像太史公《史记》那样写《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只几个题目,就已经可以看出司马迁的不凡之处了。太史公的父亲司马谈最佩服道家,对道家也有极精到的言论,太史公承父遗命来写《史记》,但《史记》里对百家观点,便和他父亲的观点不一样,司马迁把他父亲的见解和他自己的见解都清清楚楚地收在《史记》里,钱穆不禁佩服“这样的史官才是真正的良史”。

历史注脚:

《史记 项羽本纪》

从黄帝到尧舜而下,夏、商、周、秦等本纪,到汉高祖、汉惠帝,这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中间却横插进一个项羽。项羽只是个短暂的过渡人物,不成一个朝代。将他列入《本纪》,后人对此多有批评。但秦二世而亡之后,汉高祖还未即位为皇帝,秦汉之间有五年的皇帝空白。太史公便将这五年给了项羽。但太史公并不称为《西楚霸王本纪》,而连姓带名直称《项羽本纪》,这是太史公的良苦用心。

正史的体例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是我国此后的正史的标准范式。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此后的正史都按照这个体例来创作的。

司马迁与班固:“一龙一猪”

我们常将司马迁和班固合称“迁固”或者“史汉”。《汉书》中我国的第二部正史,也是第一部以朝代为限制的断代史,因此也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黄仁宇曾评价说:“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钱穆也和黄仁宇一样,比较欣赏《史记》,他甚至引用章学诚的话说,两者相比,实是“一龙一猪”。

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180年,等于我们今天到前清道光年间,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两本书问世之后,命运也迥异。

魏晋南北朝时,崇尚骈文,便都看重班固《汉书》,而轻太史公《史记》。宋代以后,才看重《史记》。明代归有光尤攻《史记》,清代“桐城派”也重视《史记》。曾国藩曾把《汉书》的骈体拿来补充进《史记》的散体中。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当时便有不少人为它编写续篇。如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都曾以《史记》为名动笔。班固的父亲班彪也在其中之列。班彪死后,二十几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和司马迁一样,决心继承父业。就在班固着手编撰《汉书》不久,他因“私改作国史”被关进了监狱,家中的书籍也被查抄。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他受委屈而难以自明,便上书辩护。后来汉明帝很欣赏班固的才学,就任命他为兰台令史。成为官方的编辑。

这一点可以看到,司马迁和班固两人随同样曾身陷囹圄,但两者的境遇有天壤之别。一个因为家贫无助而受了宫刑,忍辱负重只为成“一家之言”,一个却在家人的帮助下因祸得福,成了拿政府俸禄的官家。

《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固的妹妹、也是当时的大学问家班昭在她兄长死后独立完成的。

《汉书》在体例上对《史记》有所损益,如《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成为后来正史的范例。

太史公书大部分都是原创,如《魏公子列传》、《平原君列传》、《刺客列传》之类,文字感情饱满,而使人读了无不兴会淋漓,欢欣鼓舞。《汉书》中则是缺乏这样的文字。这也与两位作家的性格有关。司马迁为交情不深的李陵辩护,而班固则投在窦宪门下。两两相比,大不相同。

太史公写人,常会把感情投入到一个身上,让那个人跃然眼前。如信陵君、平原君、聂政、荆轲,往往使人后人读了都想见其人。太史公都是从欣赏的角度来写这些人的,一部《史记》似乎是活的,因为书的背后有一个活的司马迁存在。班固的《汉书》,则是把事情详详细细地都摆在那里,叙事得体,但是没有《史记》活泛。

司马迁的《史记》中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司马迁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归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罢黜百家”之后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写项羽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而刘邦倒是像一个伪君子。而司马迁形容吕后残虐戚夫人,以致她亲生的儿子孝惠帝指斥她“此非人所为”。班固作“汉书”时,有关刘邦的一段,还大致采取司马迁的材料。但是他的《高后记》则隐恶扬善,对戚夫人事一字不提,而只在书末《外戚传》内叙及。

司马迁的狂放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司马迁传》中,班固批评他“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但是两人究竟谁更值得敬佩,钱穆和黄仁宇都把票投给了真性情的司马迁。

历史注脚:

范晔评迁固

范晔在他的《后汉书》里曾批评司马迁班固说:“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说司马迁的文章直率,班固的文章详细,这十字评语,十分有道理。司马迁的文章“直”,直抒胸臆,而事则“核”,经得起考据和批评。当然《史记》里也有事情讲错的,大体言之,文直事核。“赡”就不如“直”,“详”亦不如“核”,班固在处理史料时过于冷静小心,反为不好。

郑樵说班固

宋代郑樵在《通志》里说:“班固浮华之士,全无学术,专事剽窃。”说他“浮华”是因为班固的《两都赋》、《幽通赋》。班固明明是继承父业,但是却没有在书中交代父亲的功劳,而司马迁对父亲则是尊讳有加,单拿这一点论,钱穆认为郑樵称之为“浮华之士”不为过。但说他“全无学术,专事剽窃”,则稍稍过分些。

刘勰与刘知几,谁才算史家

“最近我们的学问是不在中国了,也似乎刘知几比刘勰更时髦。那就无可多讲了。”钱穆的这番话,情近司马迁的“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钱穆对刘勰的同情和赞许,在他批评时人只重视刘知几的现象中表露无遗了。

刘知几的《史通》这部书和《史记》一样,都是个人的著述,因而不受朝廷的干涉,主要是作者个人对历史的见解。刘知几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和纪传体的特点和得失,并认为断代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中国历史上少有“通论”、“概论”之类的著作,而刘知几的这本《史通》对纪传体的各部分体例都作了提纲挈领的分析,对写史的方法和技巧也有论述,因此钱穆说这部《史通》是中国学术史上唯一的一部史学通论。

中国在文学上,上至唐代韩、柳,经宋以下,都不重视注以研究骈文为主并且以的《文心雕龙》,所以一般人多读《史通》,直到近代,人们开始重新研究骈文,才重视起《文心雕龙》,并与“红学”一样,形成了一派“龙学”。

《史通》能够在史学上拥有众多的拥护者,一定程度上和刘知几将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有关。他敬佩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的史家,如董狐、南史;次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的史家,如左丘明、司马迁;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如周代的史佚、楚国的倚相。

经过对史书和史家的一番考究,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要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

史有“三长”之说,被时人称为笃论,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钱穆对史学的标准则异于刘知几。钱穆说史学的工作,主要是考史、论史、著史。《史通》虽然被列为一部评史的书,所谓评史重要是评论这一时代的历史,但《史通》只是评论史书和史家,并不是评论那一时代的历史。

史书记载“史情”,就应该有“史意”。所谓“史情”就是一件事的实际情况,如汉武帝表彰六经、罢黜百家。现代人对这件事的理解是汉武帝为了方便专制,但钱穆认为完全不符合当时历史实情。对每一件史事,要懂得探究它背后的实情,这实情背后就有一个“史意”。

如研究《春秋》,就该认识春秋时代这段历史背后的一番意向,才能真明白到那时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孔子著《春秋》是有史法的,这种史法就来自于孔子对春秋时代之史情与史意,有他的一番极深的看法。

但刘知几的《史通》尽在那里论史书、史法。讨论《史记》怎样写的,《汉书》怎样写的,写得好和坏,尽只是着眼于方法,而忽略了历史背后的实情与意向。这样只论史法,并没有真接触到史学。这在钱穆看来,是肤浅的、皮毛的。

说到底,钱穆认为刘知几的最大不足在于,他对整个历史没有一番清楚明白的看法,没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发表的议论也就是不能切中肯綮的驳议了。

而比较之下,刘勰的《文心雕龙》更得钱穆看重,因为他能注意到学问之全。刘勰注意到了学术的本原,文学的最后境界应该在哪里,这些用心,是刘知几所缺乏的。

因此钱穆说,刘知几只是一个史学专家,他的知识和兴趣,只在史学一门,而刘勰讲文学,却能注意到整个学术的本原,因而刘勰不能仅算一个文人,他是专而又通。只有对整个学术大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高屋建瓴,创作出值得敬佩的作品。这便是钱穆的“史学最高准绳”。

历史注脚:

刘知几和刘勰

刘勰(音协)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祖籍山东,曾在朝中做官,颇有清名。他曾在定林寺中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三十二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这部书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刘知几是唐高宗永隆元年的进士,在朝中担任史官,曾参与《唐书》、武后、睿宗、中宗的实录编撰和修改。他对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不满,于是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同类推荐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重生军营成长记

    重生军营成长记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另一个自己人还是那个人,父母同学朋友全变了可怎么重回高中却没了自由和父母在大院的生活怎么适应总之就是一个女汉子穿越到平行空间的年少时光发现自己成为部队小孩的故事...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炼心

    炼心

    企业内部,总经理有着相对的垄断权力。一个大公无私的企业家,会竭尽全力让企业飞速发展,让员工收入同步增长。可是,总经理在管理企业,谁来管理总经理?总经理玩权,企业资产和企业员工能不在股掌之中?企业中的人、财、物无不在玩弄之列,甚至企业中女员工的姿色,也让居心不良者窥视。
  •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

    被老天一耳巴子发配到古代小山村,亲娘不爱,后爹不疼。打骂是家常便饭,干活是理所当然!大哥立志当土匪,大姐老实挨欺负!亲弟一块石头砸过来:“你们仨不是爹和娘生的,以后不要叫我弟弟,老实干活才给你们口饭吃!”李笑锦冲头一怒,统统上拳头解决。拳头还没挥起来,累的腰酸背痛,饿的头眼昏花,啥拳都白搭!李笑锦咬牙,首要条件:吃饱饭!挣到钱!凭她瓷器巧手还能穷死!?没有本钱,她摔跤拳击新人王可以打的别人送上门来!◇◆——————生意越做越大,银子越来越多,极品越缠越紧。叔伯婶奶小姑子,堂哥堂姐小姨子,三十六计轮番上,七十二变天天见!李笑锦现代被人推一把撞死,本尊被人推一把摔死,怒火爆发,抡圆了胳膊,挨个收拾!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那老实木讷的后爹为了银子,闷不吭声的把她卖给了那个天天欠抽的顽劣子弟!◇◆——————“长相是个美人,行为举止却糟蹋美人!”某男挑剔的看过来,眼底却满是深情。某女一个白眼翻过去,“整日介走鸡遛狗,欺男霸女,不学无术,老娘还看不上眼,俩字,不嫁!”某男看着李笑锦那一堆桃花,气急败坏了,“大不了我让你一天打三顿!?还有哪个男人有我这么好镇压的!”某女赞同的点头,这个可以有!【本文一对一,质量保证,内容虚构,不喜绕道】╬╬╬╬╬╬╬╬╬╬╬╬╬╬╬╬╬╬╬╬╬╬╬╬╬╬╬╬╬╬推荐某牛完结文:农家园林师:穿越而来的唐冰清成了性子懦弱,身子孱弱,被亲奶奶一巴掌拍死的小村姑——蔡花。望着一贫如洗的破茅屋,无辜被欺压的家人,三餐不果腹的情况,一屁股的债务。冷门的园林师,三流的绣活,蔡花鸭梨山大,发家致富任道而重远。◇◆——————练刺绣,卖画作,造园子,种粮食。银子有了!麻烦也来了!于是,蔡花卷起袖筒,开始斗!斗牛鬼蛇神,斗极品亲戚,斗……斗赢一波又一波,但她终究败在那个道貌岸然的腹黑狼身上。友情推荐:调香宗师在田园:
  •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

    许多银行职员活没少干,班没少加,累没少受,可是离优秀却越来越远,如无头苍蝇,在职场中撞得满头是血,最终身心疲惫却两手空空……本书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针对困扰银行职员的“职业疾病”问题,展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讨论,为银行职员开出“治疗药方”。让银行职员能够跳出思想束缚、热情拥抱理想、努力拼搏事业、尽力挖掘资源、巧妙筑起阶梯,描绘自己的银行蓝图,成为不多事、会做事、能成事、领导倚重的优秀员工。
  • 老婆跟我复婚吧

    老婆跟我复婚吧

    她和他老公是商业联姻,注定是一段不能了结的婚姻,老公一次次的背叛让她死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嫁豪门

    不嫁豪门

    西汐参加选美大赛,在进入决赛前夜时遭林氏传媒林若设计,被赞助商墨沧潜规则,离开时因有人将消息放给记者,记者闻讯包围,恰好蓝皓出现,记者误以为西汐和蓝皓之间有绯闻,而蓝皓为了回避和林若的婚约,顺手推舟要求西汐做他一年的契约女友,与此同时,墨沧以帮西汐治好她植物人的弟弟西潮为诱饵,要求她反间其商业对手蓝皓的公司。故事由此展开。实际,西汐的母亲西施本是林若父亲林建当年为了林家有一个儿子的借腹对象,但,西潮却被当年林建的夫人所害,变成植物人。这也意味着西汐同样拥有林氏传媒的继承权,而并非林若一人。阴谋,阳谋,商战上演。
  • 废妾惹桃花

    废妾惹桃花

    现代豪门千金冷书蝶因车祸魂飞异时空,附身南夏国卫王府侍妾姜云蕊身上。前姜云蕊清冷高傲,被人陷害偷窃卫王徐侧妃翡翠手镯而遭三十鞭毒打而死。当姜云蕊的身体里装着冷书蝶的灵魂后,因为她的与众不同,而吸引了众多“桃花”他,卫王夏候锦煜,有花心王爷之称,知道她是被人陷害,竟冷眼看着妻妾之间争斗,不管她的死活,只因他最爱的女子已经为他而死,他以为他今生不再动心,然碰到了被鞭打后苏醒过来的她,不一样的她,令他的心弦慢慢的被拨动了。他,夏候锦霖,一代君主,英明睿智,偶遇不一样的她,一点点的迷失了自己,然执着于儿女情长,如何计谋天下?他,东方邪,南夏国第一世家家主,在算计她的同时,却算漏了自己的心!他,慕容雪飒,出身高贵,她再多的冰冷言辞拒绝,也打消不了他誓必娶她为妻的念头!他,南宫昭延,温和有礼乃谦谦君子,甘心为她抛却第二世家家主身份,却只为了她无意中的一句戏言!他,齐之傲,乃他国之君,夺得了天下,却失去了让他魂牵梦萦的绝色红颜!他,顾斓秋,纵横四海,乃他国冷血战神,某天救了她之后,渐生情愫,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她,不信感情,却被一缕又一缕的悠悠情愫所纠缠,繁华过后,是谁陪看夕阳彩虹,闲听雨打芭蕉?男主腹黑,女主聪明,宝贝可爱,加油收藏阅读哦,谢谢支持!
  •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在两个相互看着不顺眼,凡事对着干的上司之间受夹板气,无论听从哪一个都落得里外不是人;原本以为能商量出解决办法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的口水战;求人办事请人吃饭,结账时才发现没带钱包;应邀到好友家做客,却失手把他最心爱的纪念品弄坏打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王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突发状况,人生处处充满意外,也处处充满尴尬的陷阱。没有人喜欢尴尬,谁都期望自己在事情突发的一瞬间就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但面对突发状况,能真正冷静对待、妥善处理的又有几人?陷于尴尬境地的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过失、他人的旁观窃笑“埋单”?如何运用智慧和应变能力化解尴尬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