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600000017

第17章 带着思想读历史 (5)

第四章 带着思想读历史 (5)

刘知几读书

据史书记载,刘知几十二岁时,父亲叫他读《尚书》,但是他说自己读不进去。如果和他讲《左传》里面的文章,他就开心了。刘知几自己说:“始在卯角,读班范两汉”,可见刘知几从小偏科,只读史而不通经。这是走了“偏锋”,不能对学问有大体的了解。这便让他的《史通》有了一大缺点,“薄”,不能像《文心雕龙》那样通透而大气。

欧阳修《新五代史》,正史中的异数

如果将中国的史学划分成一段一段来评价,从《春秋》到《史记》,是史学的一段黄金时代,而时代背景则是春秋战国的乱世;从东汉到唐初刘知几的《史通》,是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时代背景也算中衰,史学发展虽然看起来很繁盛,但是钱穆说它不够理想;第三个阶段是宋。宋代衰弱,但是史学比第二时期要胜。为什么这样说,钱穆以宋代的欧阳修为代表做了解释。

钱穆所要说的,并不是他“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醉翁亭记》,也不是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雅致诗词,而是他的《新五代史》和《新唐史》。

唐代以后,中国人修史都是政府委派,公费编撰。唯有欧阳修的《五代史》,属于他的私家著史。

欧阳修之前,已经有前辈薛居正主编的《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体例和写法都不同于薛史。《宋史·欧阳修传》中的话可以作为他别出心裁的原因:“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这里所说的“《春秋》遗旨”即《春秋》笔法。欧阳修感叹“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他所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寡有“廉耻”的现象写出来,让后人明白是非曲直。

欧阳修的这部《新五代史》,并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发表。在欧阳修去世一个月后,朝廷下诏命他的家人奏上,然后藏进国家图书馆。到了金朝最有汉文化的章宗时,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才逐渐代替了旧史。

用钱穆的话来说,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文比《史记》,而义理近《春秋》。文比《史记》,是因为欧阳修本身就是一个大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要高出列朝史官很多。因而他的文章读起来本身就一种享受。

说他义理可比《春秋》,是因为他对历史的觉悟,著书以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为宗旨。也就是既有精彩的史情,也有诚恳的史意。

五代为期五十四年,但是有八姓十三君,除了梁、唐有三十多年,其他都是短命王朝。而且这些政权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政权独立其外。因此有很多人做过好几个朝代的臣子。这就让史家很难按断代来写世家列传。旧史按照谁死在哪一朝就列为那一朝的臣子,而欧阳修则是列了一个“杂传”,将那些可以入传但又身份复杂的人,挑出来完完整整地讲清楚。在唐是什么,到了梁、后唐、晋、汉、周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写得清清楚楚。

有人说这样写目录不好看,但是这种目录正体现了乱世的特点。

当然,最让钱穆欣赏的,还是欧阳修每以“呜呼”开头的一段议论。一个史家的眼界和修养,全在这评论当中了。欧阳修坚持分清是非,这是对历史的一种负责任,也是对后世的负责任。

欧阳修曾和宋祁一起编修《新唐书》。其中“志”和“表”都是欧阳修所写,也最受后人的称赞。完成之后,照理应该署上一个总编撰的名字,就像《隋书》署了魏征之名,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是他官最大,就归在他名下。《新唐书》的署名,欧阳修坚持分开,因为他说宋祁的年龄比他大,作为后辈,他不敢独享此书。结果,《新唐书》就分开署名,谁写的就署上谁的名。宋祁说,欧阳修是他见过的最谦虚而又尊重别人的人了。后来欧阳修总其成的时候,没有删改宋祁的一个字。

钱穆说,“各人有各人的学问和见解,欧阳修的这种态度,值得钦佩。”当然,欧阳修的书中不只是谦德可风了。他对材料的加工和提炼,才体现出了一个史家应有的风范。宋代得一欧阳修,史学之幸!

历史注脚:

欧阳修

欧阳修的第一个家喻户晓的身份便是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他不仅在文学上深有造诣,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政治上还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而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欧阳修在诗、词、散文上均为一时之冠。他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立编撰《新五代史》。

乱世称帝

《旧五代史》主要是跟着前朝的正史路数,收集了众多材料而成的。但是只归纳材料算不上历史。比如五代中的梁帝朱温,原本在唐朝时被赐姓为朱全忠,后来篡位便做了皇帝。旧史中一开篇就是他的本纪,称之曰“帝”。而欧阳修则是一开始称他朱温,到了唐朝被赐姓以后称为朱全忠,到了梁朝才称为“帝”。

四 评大师读史:交响乐中拉二胡

摘下康有为的学术假面

在钱穆的著作中,《刘向歆父子年谱》属于较早的作品,正是这部作品让他得到顾颉刚的赏识,将他推荐到北京的大学任教。这本书作于1930年,当时康有为已经去世三年,但他对时人的影响还一直存在,钱穆的这部书,可以说就是专门针对康有为的一些观点而做的。

以对晚清今文经学家如谬平、康有为等认定刘歆伪造古文经一呈,令人信服的证据否定了今文经学家的观点,了结了晚清道咸以来的经学今古文争论的公案,在北方学术界一举成名。

“考”即为考证、考察的意思。《新学伪经考》将历代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认为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这种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的做法,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预热。

《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孔子极力描写为一个力主改革的圣人,把大同思想说成是孔子教义的最高境界。这本书其实也是康有为打着孔子的名义,来减少新法推行中的阻力。康有为曾任孔教会会长,并且曾致电黎元洪、段祺瑞,提出祭孔要行跪拜礼,说“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其实,对孔子的尊重也是出于他对自己主张的保护。

康有为的变法动机是为了让清朝强大起来,摆脱压迫和侵略。但用钱穆的话来说,他是急于“史意”而忽略了“史情”。对传统经典的彻底否认,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情况。在一个不牢固的史情之上,史意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他的“大同书”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反而受到很多人的抵制。他的书刚出,就被政府官员勒令销毁。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都是康有为主导主演的历史剧,但唱得并不顺利。毕竟清朝的命运不能靠一个皇帝来挽回,为了变法而伪造历史,这样的做法也站不住脚。

钱穆在他的《历代中国政治得失》中说:“也不能说康有为的理论全不对。他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但康有为只知道皇帝无害于立宪,却不知道满清皇帝的后面是一个部族政权在撑腰。”

钱穆说康有为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他在学术上的影响力还在。“他跑进北平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就在里面叫人再翻印他的《新学伪经考》,果然在北平市上还有很多人买他这书。他在学术思想上还是领导着一个新的方向,然而辨伪过了头,其实是荒唐的。”

因此,钱穆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考据和论证,来揭下康有为这位政治家的学术假面。在《刘向歆父子年谱》中,钱穆以《史记》、《汉书》为基本依据,列举二十八证,反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论点。

不过,钱穆并没有彻底否定康有为的思想。毕竟政治上的进步和学术上的造假,要分开而论。康有为所说的孔子托古改制,钱穆承认古代有托古改制的做法,比如《尚书》中的《尧典》,就是战国人伪造,是战国末年人一个理想政府。但他不能同意康有为拿这话来讲孔子,说孔子以前,根本没有尧舜,没有《尚书》,没有周公。总的说来,钱穆提倡读史辨伪,“但辨伪工夫中寓有甚深义理,不能轻易妄肆疑辨。”维新领袖康有为,还有当初赏识钱穆的伯乐顾颉刚,都是辨伪疑古过了头,钱穆坚持要从学术上来“据理力争”。

历史注脚:

康有为

康有为出身于士宦家庭,是广东望族。康有为最初受到祖父和老师的影响,崇尚宋明理学,随着阅历的增加,他逐渐对理学不满,随后开始接触到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并且游历了香港上海,接触到资本主义,从中学转为西学。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虽然没有考取,但是他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学习西方。回到广东后,他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假新闻”公车上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来,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这是我们历史书上所学的“公车上书”。

但是经过历史学家姜明先生的考证,当时上书反对签定条约的远不止公车们,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仅5月2日那天,就接到七省举人的八批公呈,签名者342人;这样转奏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因此,所谓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作为“历史事件并不存在,顶多只能称作‘公车集会’或‘公车拟上书’而已”。

梁启超,有史才而无史学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不说的人物,他是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在进京赶考的时候,梁启超接触到了康有为,并拜他为师,逐渐成为维新派代表人物,并曾参加了百日维新。

梁启超的身份比康有为更加多面化。康有为在史学上,仅仅只是利用了一把史学,还算不上一个史家;但是梁启超则是在史学上正儿八经地做了研究,而且史学是他诸多研究中成绩最为卓著的一个领域。因此,钱穆只是大概地批评了“门外汉”康有为,但是对于梁启超,钱穆则较为细致地进行了“专家点评”。

虽然梁启超的学术背景较之康有为更加厚实,他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主张也更加具体可行。但钱穆对他的学术作为还是不甚满意。这一点从他们两人的著作表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梁启超于1923年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于1937年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演讲内容汇集成书,书名为《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于1961年在香港做八次演讲,演讲内容汇集成书,书名为《中国历史研究法》。

在历史上,研究同一领域并以一个名字,这不足为奇。范晔著《后汉书》的同时,还有七家著《后汉书》。但是范晔的《后汉书》在理论和艺术价值上都高出同名的书,另外七家的《后汉书》也就没有流传开来。

然而像钱穆这样,有前辈大家著书在前,自己写同名著作在后,前后相差不过几十年的则很少。钱穆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较深,作为一个后来的研究者,他有很多方面不同意梁启超的观点,所以毫不避讳地写了两本同名书籍,也不介意别人拿来作比较。

同类推荐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前,叶可凡是优雅脱俗感情至上的完美主义者,婚后,丈夫林东对她从当初的百般宠溺呵护有加到怀孕生子时以工作应酬为理由沉溺于声色犬马场所...面对他带来的感情伤害,她渐渐变得敏感多疑爆躁易怒,歇斯底里几近偏执...不仅如此,婆媳矛盾、孩子问题、第四种感情的犹疑……更是让他们的婚姻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争吵、冷战、纠缠、愤怒,直至发展到两人动不动就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疲惫绝望后的叶可凡向林东提出离婚,却又因不忍让儿子受到伤害而迟疑。进退两难之际,另一个男人欧皓然出现……怎样的际遇和心路历程,让叶可凡最终把握住自己婚姻和生活的走向,赢得真正幸福的生活。《婚姻救赎》实体书已出版上市,当当网、卓越网,各大中城市新华书店均有售。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是19世纪初叶德国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童话作品。
  • 非礼皇上

    非礼皇上

    她脚踩黑白两道,执掌庞大势力!一朝穿越,却被处处欺压?且看她咸鱼翻身,一鸣惊人!***“皇后胆敢非礼朕,其罪当诛、当即赐死!”某男为铲除眼中钉,可谓费尽心思。她妖娆一笑,迅即掷出锋利小飞刀,“咻咻”几下将男人身上衣衫割成碎片,还不忘上下其手将他狼吻一番:“看清楚,这才叫非礼?”***他终于明白:他能抵挡她惊世的美貌,却难挡她浑身的胆识和超人的谋略;他的心,已被俘虏。“欣儿,欢迎继续非礼我。”他洗得香香,摆好姿势,大抛媚眼儿。她厉眸淡扫,飞腿而去:“滚!”***硝烟乱世,浴火明珠,锋芒毕露;宫廷斗志、江湖称雄、沙场泣血,她是巾帼英雄、女中儿郎。烈火中的爱,马背上的情,刻骨铭心、荡气回肠……﹍﹍﹍﹍﹍﹍﹍《迷人小王妃》:《皇宠》:《小小火辣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纵情弃妃

    纵情弃妃

    好痛!我一阵疼痛自我的下巴处传来,让我不由睁开了眼睛,却只撞见一双仿佛静夜星辰般璀璨而明亮的眼睛,不由愣住。他是谁?明明我那时正在车子上和一个男人打情骂俏,可是忽然,仿佛遭到了车祸,一阵猛烈的撞击后,我就晕了过去……接着我醒来,便面对着这个男人……压下心里疑惑,我紧紧地盯向那个男人,只见眼前的这个男子,真的是极品中的极品!他的双眉看起来修长秀美,却又是凌厉之极,恍若两柄锐利的柳叶刀。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商女嫡妃,诱拐断袖夫

    商女嫡妃,诱拐断袖夫

    穿越是一种时尚潮流,狗血是一种生活方式…当苏轻妍被古董砸穿成云蜜之后才知道,追赶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一睁开眼,面对一枚超级大帅哥,可惜丫的居然是“断袖”!伤!回到云府,遭遇各种阴谋和诡计,幕后黑手是亲生爹娘!靠!步入商界,花样百出到叱咤风云,揍兄姐反爹娘夺家产!斗!想借个种,千方百计选个优质男,洞房才知是那断袖狼!泪!*婚后生活,鸡飞狗跳,精彩不断,“断袖”夫君,好生威猛!◇◆◇看似:纯良白兔VS温柔小绵羊,友情万岁!实则:腹黑狐狸VS野蛮大灰狼,深情无悔!*【本文一对一,男女双强,身心干净,绝对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