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全程补充糖和水分
在运动全过程中,由于体能消耗和出汗排毒等原因,身体会流失大量的热能和电解质,因此需要及时补充糖分和水分。
1补充糖分
糖分又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供给人体能量,以保持体温、维持全身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大脑是人体中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约占总消耗量的20%,特别是在运动过程中消耗量就更大了。如大脑中含糖量太少,就可能会损害脑功能,甚至发生休克。更加严重的是,大脑功能异常,体内各器官运作就会出现异常,不利于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运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降低排毒效果。因此,在运动前后都要注意糖分的补充。
(1)运动前补糖:普遍认为在运动前的20分钟内补糖效果最佳,既可使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又可使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活力指数提高。在运动前补糖一般宜采用液态糖为佳,多糖食品中可溶性淀粉在运动时的氧化速率较高,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2)运动中补糖:一般采用低渗含糖饮料,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饮用,补糖量不应超过60克/小时,避免对胃肠道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在运动饮料中主要以低聚糖和小分子淀粉为主,这是因为它们的渗透压较低,仅为葡萄糖的1/4,甜度小,吸收也快。因此由低聚糖或小分子淀粉配制的运动饮料可以为机体提供充足的糖。
(3)运动后补糖:运动后开始补糖,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运动后即刻,最晚在6个小时以内,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含量高,糖原恢复效果佳。应当注意的事,很多人在运动后往往急着休息或洗澡,常会错过最佳的补糖时间,最好在运动几乎结束后即刻补充含糖丰富的饮料,以促进机体糖贮备的迅速恢复。
2补充水分
人体在运动中,出汗和呼吸会排出大量的水分。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发体内缺水甚至脱水。
脱水可导致肾脏损害,引起肾缺血、少尿、血尿、形成泌尿道结石等。脱水还会造成血液变得黏稠,脉搏加快,体温增高,对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健康度会造成影响。一般来说,脱水量达到体重的2%时为轻度脱水,表现为口渴;脱水达4%时,会出现严重口渴、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疲劳等;脱水达6%~10%,为重度脱水,会引起恶心、食欲丧失、易激怒、肌肉痉挛、代谢紊乱,甚至出现幻觉、澹妄、昏迷。
(1)运动前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使体内细胞达到最佳的水合状态,迎接运动,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轻装上阵。
(2)运动中补水:运动中大量出汗时,应该采取系统补水的方法。即每10~30分钟补一次水,每次补充200~250毫升的水。
(3)运动后补水:记录运动前后的体重,可以得知运动过程中丢失的汗量。但应该强调运动后的补水不是丢多少就补多少,而是应该尽可能的大量补水,能使机体恢复水平衡。
做好准备运动与整理运动
对于运动锻炼者来说,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人在进行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运动与整理运动,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因此影响锻炼效果,甚至还因为身体未舒展开来而在运动中受伤。所以,在每次进行运动之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运动过程中,人体肌肉需要快速而准确地收缩和放松,心脏也要为适应肌肉的运动需求而紧张地工作,有时心跳次数会高达160~190次/分,剧烈运动时甚至高达200次/分以上,每分钟输出的血量也要比平常的高5~6倍。但是内脏器官相对于肌肉而言,生理懒惰性较强,其机能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立刻进入活动,往往在肌肉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时,内脏器官还没有反应过来,结果不仅影响运动效果,还可能对内脏器官造成伤害。在正式运动前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强化内脏器官的机能,同时还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适感。
同时,正式运动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还可以促进肌肉的代谢,使肌肉内温度升高,以使肌肉的黏滞性下降,对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有帮助,同时还可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操作。准备运动还可以起到调节心理状态的作用。在运动前,人体相对处在一种安静的状态中,而做准备活动可帮助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在最佳的兴奋状态投身于运动锻炼之中。
常用的准备活动
(1)压指、压腕:反复握拳、张开,或对手腕做屈伸、绕环动作,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连续几次后换右手掌心压左手四指。
(2)压肩:面对较高物而站,将双手扶在该物体上,上身前俯,做下振压肩的动作。
(3)压腰:挺胸塌腰坐在垫上,两腿平放在垫子上并向前伸直,深呼吸数次,双臂向前平举,上身向下屈,胸部贴近腿部,双手尽量触摸脚尖,保持该姿势一定的时间。
(4)压腿:面对较高物而站,将左腿抬起后左脚跟置于平面上,双腿同时保持伸直的状态。背部挺直、收髋,将上身向前屈,并向下做压振动作,重复数次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5)压踝:跪坐,上身挺直,双手置于膝盖处,上身用力,使臀部反复振压踝关节。起身,分别用脚外侧、脚尖、脚跟和脚内侧行走。
在做准备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首先,根据运动情况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一般准备活动主要是一些全身性身体练习,主要包括跑步、踢腿、弯腰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所从事的体育锻炼内容相适应的运动练习,如打篮球前先投篮、运球,跑步前先慢跑等。除非进行一些专门性运动和比赛,一般人体育锻炼时只需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即可进行正式的体育活动内容。
其次,准备活动的量和时间随体育锻炼的内容和量而定。由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锻炼量较小,所以准备活动的量也相对较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还未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就疲劳了。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其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气温较低时,准备活动的时间也适当长一些,量可大一些;气温较高时,时间可短一些,量可小一些。
除了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外,运动后还要做好整理运动,帮助机体由紧张逐渐过渡到相对静止的状态。
为什么要做整理运动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要消耗大量的氧,但是内脏器官的工作往往不能满足肌肉工作的需要,因而剧烈运动有时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就会在体内积累一些代谢产物,如乳酸等。这些物质需要在运动后继续增加氧的供应才能逐渐消除,因此运动结束后,呼吸和心跳仍然有加快的现象,为了增加氧的吸收和运输而做整理活动,特别是做一些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深呼吸),就能帮助补偿所欠下的氧“债”使身体恢复得更快。另一方面,剧烈运动时大量血液流向活动的肢体,血液向心脏的回流除靠心肌的收缩外,还要借助肌肉的节律性收缩所形成的挤压作用把血液送回心脏。运动结束后若马上停下来,流向肢体的大量血液失去了肌肉的挤压作用而使心脏回流血量减少,这时相应地从心脏输出的血量也比较少,就会造成暂时性脑贫血而产生头晕、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发生晕倒(休克)现象。如果做一些整理活动,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有利于消除疲劳,同时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反应。
常见的整理运动
整理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走步、慢跑、伸展运动、放松舞蹈、动作和缓的游戏等。但起始的活动应和刚刚结束的运动相衔接,尤其是参加赛跑、滑冰、自行车等比赛项目时,到达终点后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段距离,逐渐减慢速度,然后做腿部屈伸和呼吸等动作,促使下肢的血液能够很快地流回心脏,防止脑贫血的发生。一般说来,整理活动着重于深呼吸运动和较缓和的全身运动。
有助于排毒的运动
慢跑
慢跑是指轻松步调的跑步,速度比较缓慢,节奏也比较轻松。
慢跑有如下益处:规律不间断的慢跑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而肌力与肌耐力是我们平时维持工作与紧急应变能力;持之以恒的慢跑将会使心脏收缩之血液输出量增加、降低安静心跳率、降低血压,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升身体的作业能力;规律的运动可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延缓身体机能老化的速度,并可将其他脏器过滤出的毒素借由汗水及尿液排出体外;处于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若不排除紧张情绪、精神及心理压力,将永远居于劣势,适度的慢跑可减轻心理负担,帮助排除精神毒素,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慢跑虽然运动强度较低,但是同样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即使每天坚持跑步,排毒效果也微乎其微。
1.慢跑时的上身姿势应当端正
双臂的肘关节屈成90°,平行放在身体两侧,手握空拳,拳心相对。慢跑时肌肉和关节应当放松,身体不要向后仰,以免造成腹部肌肉过分紧张,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略微向前倾,手臂前后摆动,双眼平视前方。
2.脚掌落地的姿势格外重要
慢跑时,双腿应当自然向前迈步,而不是向上抬起或者向外斜抬;小腿不宜跨得太远,以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当脚掌落地时应先以脚跟着地,再将身体重心落到前脚掌,最后脚趾用力蹬地面,跨出另一条腿。
虽然慢跑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患有高血压、心脏疾病、气喘等疾病者,应尽量减少从事慢跑运动,跑步期间若身体发生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跑步,休息后身体仍不舒服者,应前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刚开始慢跑要视自己的体能状况,从一千米开始慢慢增加距离,千万不要超过自己体能的限度,否则不仅对身体没有益处,反而更伤身体。
(3)慢跑过程中要适度地调整呼吸和休息,呼吸的调整对体力有莫大的助益,更可增加自己的心肺功能。而适当的休息可调节体力,放松心情,切莫求快,免得欲速则不达;慢跑之前的暖身要足够,适度的暖身可帮助肌肉伸展,让关节活动一下,让自己随时保持在预备的状态中。
(4)慢跑的场所最好是宽敞无障碍的地方,譬如学校的操场或是运动场,这都是理想的地点。
(5)进行慢跑时要选择吸汗透气良好的服装,透气良好的衣服可帮我们把热气快速的排出,还要选择慢跑专用的运动鞋,不仅可以保护双脚,还能帮助吸收跑步中所产生的震力,避免作用力停留在身上,而延长跑步的时间。
(6)慢跑的效果并非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若只是五分钟的热度或是抱着虎头蛇尾的态度来运动,则无法体会慢跑所带来的好处,唯有持之以恒,才能聚沙成塔,有效促进毒素的排出。
瑜伽
“瑜伽”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
瑜伽认为,机体衰老的原因与体内积毒有关。多练习瑜伽姿势,有利于调节荷尔蒙分泌,保证身体各部位及组织健康;通过姿势的变化,可以锻炼、调整腺体的分泌,有利于控制个人习性及心理的平衡,达到头脑冷静、情绪稳定的作用;瑜伽通过激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起到放松和静心作用,有助于保持人体温度、心跳率和血压水平的恒定,增强人体自愈能力,对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病、饮食失衡、关节炎、动脉硬化、静脉曲张、哮喘等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当整体健康得到改善后,身体自然更青春、更有活力。
瑜伽使用腹式呼吸法,通过横膈膜的提升与下降,将吸入的空气尽量多地向上推动,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彻底排出,减少毒素在体内的蓄积。这一呼吸方式能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让头脑保持清晰稳定。如果出现负面情绪,如烦躁、害怕、难过、注意力不集中、困倦等,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良好状态。
有助于排毒的瑜伽姿势。
1.前屈式
前屈式可以同时对许多身体中的能源中心(气轮)和重要器官产生影响,但是其中最受益的是力源穴(又称中心轮或第二气轮)。这个气轮掌管着肾和肾上腺,练习前倾式是平衡和加强这些器官功能的有效方法。
磨豆式
【练习次数】3~5次。
【辅助工具】瑜伽垫。
【练习提示】
(1)将注意力集中在交握的手上,想象自己正在磨豆子。
(2)在动作的过程中,颈背始终保持挺直,双臂保持与垫子平行,双腿紧贴垫子。
(3)推送身体时,应以髋关节为轴心,将身体推送至极限。
【练习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