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
从病因和临床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能完全弄清楚的血压升高,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可以多年自觉良好而偶于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压后才会注意到。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情和病程的进展速度,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个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是即使进行全面、细微的体检也一无所获。据悉,40岁以上的患者多属原发性高血压,而我们一般谈到的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也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在各类原发性高血压中,家族遗传性的高血压是最为普遍的。遗传性高血压是由于带有遗传特性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引起的。遗传性高血压往往继发于一些很罕见而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诊断很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一般通过检测基因突变的手段来进行诊断。一般来说,凡是患有轻度高血压,或是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患者,医生会建议你采取一些额外的预防措施。比如,如果你的家族有高血压的遗传因素,那么,你罹患高血压的概率就高得多。无论是原发性的高血压,还是隐性高血压,都需引起注意。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通常是由肾脏病、肝脏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而引发的并发症,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为了及早发现并控制高血压,患者宜清楚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些临床表现:
(1)无高血压病史,30岁以下出现血压升高。
(2)血压突然由正常开始升高,且呈发作性特点。
(3)体重、体态短期内明显变化。
(4)服用避孕药、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的患者,血压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5)胸腹部突然剧烈疼痛,同时大汗淋漓,伴有血压升高,肢体动脉搏动不对称,肾功能减退。
(6)伴有贫血、水肿、夜尿多、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周期性肢体麻痹、发汗、心悸等现象。
(7)查体发现颈部、腹部、背部有血管杂音或腹部有包块,颜面部及下肢水肿。
(8)化验检查有贫血,尿常规示红、白细胞,蛋白及管型,低比重尿等。生化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低血钾、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性酸中毒,24小时尿钾排出增多。
(9)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或双上肢血压有明显差别,其差值超过1.33千帕(10毫米汞柱)以上。
(10)对降压药物反应不佳,或出现恶性高血压反应。
按照收缩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级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三种。
收缩压达到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到达90~99毫米汞柱,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到达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100~109毫米汞柱,为2级高血压;当血压达到110~180毫米汞柱时,即为3级高血压。
一般认为,这种高血压表现为仅收缩压高于正常,而舒张压正常或低于正常,因而脉压增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大动脉硬化、动脉壁顺应性降低时。
当患主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上主要由于心搏量增加,后者尚有主动脉血液返流)等,也常伴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在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及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有其特殊的不利作用,抗高血压治疗措施能降低这类患者的血压。
按轻重缓急分型,高血压可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两种。
1缓进型高血压病
缓进型高血压病亦称良性高血压病,多于中年以后发病,是高血压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特点是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早期高血压的患者可表现有头痛、头昏、头胀、失眠、健忘、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烦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部分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此外,可有鼻出血、月经过多和眼球结膜下出血。后期血压持续在较高水平,伴有脑、心、肾等器官的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2急进型高血压病
所谓急进型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即为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多在青中年发病。早期可以没有自觉症状,或仅有头痛,以清晨为重,并常因极度疲劳,精神过度紧张、寒冷刺激,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诱因,使血压突然升高,舒张压超过130毫米汞柱/17.3千帕以上,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还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心尖搏动明显,心脏扩大,但以肾功能损害最为突出,常有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并可合并微小动脉内溶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时可出现溶血性贫血,往往提示病情危重。
高血压发生的人群不一样。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发生的高血压,具有显明的特点,我们要不同认识与对待。最主要的高血压病多发人群有以下几种。
1老年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将老年人规定为年龄在65岁以上(我国规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的,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退,收缩压升高而来。老年人高血压的标准现已改为和成年人一样,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照这个标准,老年人中可能有一半的人是高血压病患者。所以说治疗和预防血压升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广受关注。
一般来说,老年人高血压具有如下特征:
(1)老年人高血压的收缩压波动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那些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弱所造成的。
(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会在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中逐步升高。
(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病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4)老年人高血压主要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脑卒中的发生也比较频繁。
(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较好,但会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会相当敏感,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
(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初始剂量应比年轻高血压病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病患者长。因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也不应降得太慢,否则就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用不利。
(8)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较低,在药物治疗时容易引发抑郁症,故应避免选用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必须先从寻找病因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痛。高血压病虽然不能彻底根除,但是,寻找病因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如下:
(1)膳食高盐,老年人由于味觉功能减退,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喜食含钠高的食品。
(2)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
(3)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
(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比较高,但不易排出,易引起血压升高。
(5)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增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6)老年人肾脏排钠能力降低。
上述原因往往会同时构成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这就需要老年患者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方法,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着手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2妊娠型高血压女性在怀孕的中后期,可能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疾病(简称妊高症)。一般来说,妊高症的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生长迟滞或胎死腹中。妊高症对孕妇和胎儿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可导致抽搐、脑血管意外等。
经研究表明,容易导致妊娠高血压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年轻、初次孕育者或者高龄。
(2)对妊娠有恐惧感,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功能紊乱。
(3)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母亲有重度妊高征史者。
(4)有肾炎、糖尿病病史者。
(5)有营养不良,重度贫血或者营养过剩,体型矮胖者。
(6)气候寒冷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7)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葡萄胎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妊娠高血压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1)轻度妊娠高血压是指血压≥140/90毫米汞柱,<150/100毫米汞柱,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毫米汞柱,可伴轻度蛋白尿及水肿。
(2)中度妊娠高血压是指血压≥150/100毫米汞柱,<160/100毫米汞柱,蛋白尿在(+)或水肿,伴有头晕,无自觉症状。
(3)重度妊娠高血压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先兆子痫,即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蛋白尿在(++)~(++++)或水肿,伴有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另一种是子痫,指的是患者在妊高症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症状。
3肥胖型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