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6800000002

第2章 经络与反射区,健康的绿色通道(1)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人体最高综合调控系统,它对脏腑、四肢关节、五官、九窍以及各个穴位都起到连接的作用,想要更好地了解经络,先要知道经络学说的起源。

《黄帝内经》记载: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古人经过无数次诊疗实践发现,人体末端即腕踝附近诊脉处,不仅可以诊断足部、手部的病症,还能对头面以及躯干产生作用。例如,手腕部的脉、穴可以诊断并主治齿痛、面肿等症,而面颊部的脉动处---大迎也能诊断并主治相同症状。再如,足部的脉、穴可诊断并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症候,而背部的脉、穴也能对相似症状起到作用。由此,得出“腕踝附近诊脉处实际上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结论,并将其上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经脉循行线。

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古人“找到”更多的经脉循行线,并将脉口(腕踝部的脉诊之脉)经脉穴(刺灸之穴)以及经脉的诊断以及主治的病症称为经脉病候,从而使简单的经脉循行线发展为最初的经络学说。

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在实际操作中,最常见也是最便于使用的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

关于十二经脉,《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其中“内属府藏”指的是经络在体内属络于五脏六腑(见表),“外络于支节”指的是经络在体外属络于骨骼、筋肉(下一节)。

督脉位于脊背正中间,是阳经的总督,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统领全身阳气,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同时,任脉与六阴经也有密切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十四条经络的分布循行

【循行】起于脘腹部的中焦胃部,属肺,下络大肠,返回向上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后,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向下循行入寸口,走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前方,直下至肘中,顺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动脉处至鱼际,沿大鱼际边缘经,出于大指内侧端。其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示指(食指)内侧端。

【本经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病候】肺胀满、呼吸短促、咳喘、缺盆中痛、手足逆冷、烦心、胸部满闷、掌心发热、小便色变、尿频或尿少、肩背作痛、恶风寒、汗出等症。

【循行】起于示指(食指)尖端桡侧,从桡侧上缘经合谷上行至腕上两筋之间凹陷处,沿前臂上缘、肘外侧、手臂外侧前缘循行至肩峰部前缘,出肩峰的前边向上出于背部至大椎,向前进入缺盆、络肺,属大肠。另一支脉,从缺盆向上走行,经颈部进入下齿槽,过人中沟,止于鼻孔旁边。

【本经腧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病候】牙齿痛、颈部重大、口干、鼻塞流涕、鼻出血、咽喉肿痛、肩痛、上臂内侧痛、示指痛、恶寒等症。

【循行】起于鼻旁,延鼻翼外侧下行入上齿槽中,环绕口唇,在下交会于颏唇沟,沿着下颚角走行上耳前,止于两侧额角;主干线从颈部下到胸部,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部分延胸腹第2侧线下行,至腹股沟处,延下肢外侧前缘下行,止于第2趾外侧端,其分支从膝下三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本经腧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病候】战栗、骭厥病、鼻出血、鼻塞流涕、自汗、口唇生疮、喉痹、膝痛、深浅发热、易饥饿、腹胀、小便色发黄等症。

【循行】起于足大趾,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经足大趾本节后的圆骨,从上行至内踝上8寸后,沿小腿内侧前缘上行至胫骨后方,经过膝部、股部上行入腹部,属脾络胃,通过横膈,向上过咽喉,止于舌下。

分支从胃流注入心中;另一分支分布于胸腹第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

【本经腧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病候】舌根强硬、食后欲呕、饥不欲食、胃脘痛、腹胀、打嗝、身体沉重、心烦、心下引掣作痛、大便稀薄、便秘、尿潴留、小便不利、足大趾不能动、股膝肿胀及逆冷等症。

【循行】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目系,下过横膈膜,属心络小肠,支脉从脏腑相联系的脉络上行夹咽喉,上行连于与双目相联系的脉络。直行的脉从心系上行于肺,横出腋下,沿手臂内侧后缘前行至掌后豌豆骨,进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本经腧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病候】咽干、心痛、干渴、肋胁胀满疼痛、上下臂内侧后缘痛、掌心发热或疼痛等症。

【循行】经起于小指尺侧尖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腕,经腕后小指侧高骨上行,沿前臂后骨下缘出肘,从肘后内侧两骨间上行,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络心沿咽喉下贯膈膜至胃,向下会属于小肠。支脉从缺盆上行,经面颊到外眼角、耳中,转入耳内。又一分支从面颊到鼻,继续上行至内眼角。

【本经腧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腧、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病候】咽痛、头颈强痛、肩臂外侧后缘痛、耳聋、面颊重等症。

【循行】起于内眼角,上行至额部,于头顶交会,入里络脑。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直行脉从头顶向下至枕部,沿着脊柱两侧下行直达腰部,属膀胱络肾,止于腘窝。另一支从枕部分出,沿着腰背部主干线外侧循行至腘窝;二者会合后沿着小腿后侧循行,经外踝,止于小趾外侧端。

【本经腧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病候】头痛、颈项强痛、腰背强痛、小腿痛欲裂、大腿强硬、痔疮、癫狂、鼻塞流涕、鼻出血、小趾不能动等症。

【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内踝后缘向上,经过脊柱,属肾,络膀胱,从肾部向上过肝、膈、入肺、沿喉咙上止于舌根旁。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至胸部行于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另一分支从肺分出,络心,流注胸中。

【本经腧穴】涌泉、然骨、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

【病候】饥不欲食、面色晦暗、消瘦、喘息、视物不清、心悸、口热舌干、咽肿、咽干疼痛、足软、足心热及疼痛、嗜睡等症。

【循行】起于胸中,属心包,下穿膈膜,络三焦。支脉从胸内出胁部,沿手臂内侧面的中间部循行,入掌中出于中指桡侧末端。又一分支从掌中沿无名指向上,止于无名指末端。

【本经腧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病候】手心发热、臂肘拘挛、心烦、心痛、心悸、胸部胀满、面色红赤等症。

【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沿着小指、无名指之间上行,沿手臂外侧中间部上行,过肩,交于足少阳经后侧,入缺盆,下行于两乳间,联系心包,下膈膜,依次会属于三焦。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后,从耳上角向下联系面颊、眼下。又一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复出耳前,过足少阳膀胱经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脸颊,上行至眼外角。

【本经腧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病候】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自汗、面颊肿、上肢外侧疼痛、无名指不能动等症。

【循行】起于外眼角,上行至额角,再折下绕耳后,从颈旁绕手少阳三焦前面经至肩上,再交叉至手少阳三焦经后面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至耳前再至外眼角后方。另一支脉从外眼角下行,经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眶下方,再向下经颊部、颧部至缺盆与前支会合,然后下行入胸中,过膈膜,联系肝胆,经胁里,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阴毛横出环跳。躯干主支从缺盆行至腋下,再沿胸侧、季肋部向与前一支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大腿外侧下行,出外踝上方3寸骨凹下拿出,下出外踝前,沿足背止于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从足背行至足大趾,沿足大趾、次趾骨缝转至大足趾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爪甲后二节间的三毛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本经腧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病候】口苦、叹气、胸胁作痛、面部晦暗、皮肤干枯、面痛、缺盆肿痛、自汗发冷、体侧及下肢疼痛、足四趾不能活动等症。

【循行】起于足大趾背从毛的外侧端,向上沿足背内侧至内踝前1寸,再入踝8寸处后上行于大腿后侧足太阴脾经,沿腘窝内缘入阴毛,环绕阴部上于小腹,夹行于胃两侧,会属齵肝、胆,向上穿过膈膜、胁肋,沿咽喉上行,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百会。目系支脉下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

【本经腧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病候】腰强痛、小腹肿胀、咽干、面色晦暗、胸中满闷、呕吐、消化不良、遗尿、小便不通等症。

【循行】起于小腹下横骨中央,出于会阴部,绕至会阴后部,别行绕过臀部,至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中行络脉会合,并与少阴上股内后廉,贯通脊柱,会属于肾。督脉后行支起于眼角,上行额部,交于百会,入颅内络于脑,返回别出下项部,循行于肩胛内侧,夹脊两旁抵达腰中,沿脊两旁筋肉络于肾,男子沿阴茎下行至会阴穴,与女子等同走向。小腹直行向上的,穿过脐窝,向上经喉部环绕唇周,上行系于双目下鼻部。

【本经腧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1)定型标志。

定型标志一般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是利用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

例如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取迎香穴,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等。

(2)动态标志。

动态的标志则是指以相应的动作姿势作为取穴标志。是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最简易的取穴方法

一般而言,取穴方法分为体表标志、分寸折量、指量法和简便取穴法四类。体表标志与折量分寸的定位较为恒定、准确,指量法应用较为方便但差异性也很大,所以临床取穴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应用。

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人中、兑端、龈交。

【病候】冲疝、不孕症、小便不通、痔疮、遗尿、咽干、癫证、痫病、脑风病等症。

【循行】起于小腹,出于会阴部,向上沿腹内前正中线上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到达眼下部中央。

【本经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病候】疝气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下腹拘挛筋急等症。

为取穴标志,以及采取一定的动作来比量。如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等。

古称“骨度法”,就是指将人体各部分分为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所以称之为“分寸折量法”。骨度法的涵义是指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为12寸,也就是把这段长度分成12等份,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

指量法也叫“指寸法”、“同身寸法”,就是以我们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测量取穴的方法。

因为我们的手指和身材是成一定比例的,所以指量法在一般情况下也比较准确。有时候,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量取别人的穴位,但要根据对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适当的伸缩。

(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

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

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称横指同身寸。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常用经络穴位

中府

【取法】胸前壁外上侧,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气喘(哮喘)、咳嗽、胸中烦热、面肿、浮肿、食不下咽、呕秽、肩背痛、皮肤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喉痹等。

尺泽

【取法】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哮喘、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吐泻、肘臂挛痛等。

孔最

【取法】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肘臂痛、手关节痛、痔疾等。

列缺

【取法】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哮喘、头痛、落枕、颈项强痛、偏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遗精、高血压、腕部疾病等。

太渊

【取法】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身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扁桃体炎、肺炎、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咳血、心动过速、胸痛、腕臂痛、掌心发热等。

鱼际

【取法】拇指本节(第1掌指并节)后,约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感冒、咳嗽、身热、咽干、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汗症、鼻出血、乳痈、手指肿痛、肩不举等。

少商

【取法】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咳嗽、高热、盗汗、中暑、呕吐、烦心、鼻出血、扁桃体发炎、昏迷、癫狂、手指痉挛等。

2.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

【取法】上臂外展,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肩臂疼痛、消化不良、干呕、胃胀、冠心病、心痛等。

少海

【取法】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神经衰弱、头痛、眩晕、心痛、三叉神经痛、落枕、前臂麻、肘臂挛痛、肘关节疾患、下肢痿痹、瘰疬、头项痛、腋胁痛、胸膜炎等。

灵道

【取法】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心痛、癔症、干呕、臂肘拘挛等。

通里

【取法】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主治】头痛、目眩、遗尿、月经过多、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前臂疼痛、面赤热、狂症等。

神门

【取法】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同类推荐
  • 免疫养生

    免疫养生

    本书的内容大多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不单是医学研究证实的,也是经过了人们的反复实践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难得的是这些方法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不神秘,也不难学,关键是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贯彻实行。读者可以慢慢读,边读边实践,在全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获得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各九卷。《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很少有人想到黄帝。灵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就是说神灵的关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事实上。《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生命的枢纽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书中结合了作者在心内科多年的问诊经验,总结了高血脂患者提问频率最多、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地讲解了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如何在生活中控制血脂、降脂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怎样避免将来患上高血脂等核心知识。此外,作者还对患者采取书中诊治意见后,复诊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更能让读者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全力将本书打造成最有亲和力的高血脂治疗和预防指南。
  •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血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看透它的本质,去除根,是一门学问。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 亿人,每10人中就有2 个高血压病患者,并且每年正以相当快的速度迅速增加。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书就是通过对高血压进行寻根溯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科学趣味的漫画,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高血压常识,以及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高血压的方法,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阅读本书,你还能学到一种健康态度,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热门推荐
  • 杏花雨

    杏花雨

    恶性的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已司空见惯,这似乎并没有太多触动到人类的神经。史前文明的有无,外星文明的存否,并不是本文要关心的,本文关心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外星人踏足地球时,发现地球正处于核阴影笼罩之下,他们不忍心看到地球文明重蹈覆辙,于是忍痛割爱,留下了刚刚出生的儿子,把他冰冻在了北极。等到地球灾难来临之前,婴儿将苏醒、成长,去拯救地球……一个外星遗孤,为了地球文明而生。外星球和地球文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杀戮,而更应该是和平、友善。
  • 霸道前夫来找茬

    霸道前夫来找茬

    “妈咪,你就答应我,跟爹地相亲吧,怎么说也是我介绍的人,大家都是熟人,相起来也比较容易。”“寒小柔,吃你的棒棒糖,你老妈我又不是没人要,干嘛跟他相亲?”“可是我觉得让爹地做爹比较好啊!”寒小柔的眼睛很天真,寒亦星泪流满面,孩子,你不知道当年你妈我有多么的往事不堪回首,我的人生奋斗目标是两个亿,可是还没奋斗完就被那家伙吃干抹净,好不容易离了婚,再跟他相亲,她脑袋被门夹了?系列文:【偷心游戏】腹黑大叔骗婚记:冰雪夏天(尹初夏VS季寻风)篇http://m.pgsk.com/origin/workintro/600/work_m.pgsk.com
  • 尸家禁地

    尸家禁地

    命中注定早死的大学生遇上了驱魔美女,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活命,他唯有陪着美女穿梭阴阳两界,享受着一次次惊悚恐怖,九死一生的亡命之旅,爽到肝颤,刺激到心脏都随时可能爆炸……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促销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促销术

    本书介绍了199种独特经典的促销方法:促销的基本功、促销经营的宗旨、促销的广告艺术、促销一张“嘴”、商品的包装艺术、商品的价格定位、智慧促销术、促销成功的秘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家有两萌宝:只要宝宝不要夫

    第一次见面,这个妖孽男拉着她挡桃花说她是他女朋友飞机上她睡着了,他偷袭她,说她是他未婚妻机场大厅,为了不让她离开,这个混蛋说她是他老婆一天之内,她从单身成了混蛋男的女朋友、未婚妻、老婆秦墨涵觉得这天是自己二十三年来最倒霉的一天她恨不得掐死这个妖孽男池司阳却觉得这一天是他二十六年来最幸运的一天老天爷让他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秉持母亲大人的教导,看上了就要紧紧的圈住这个女人他是娶定了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荟萃卖的智慧,探究卖的学问,传授卖的真谛,是每一位产品销售员,每一个卖场营业员,每一位职业经理人,每一位正在打拼的老板的好帮手。
  • 二手王妃太走俏

    二手王妃太走俏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是穿越女将军,大婚之夜成了逃婚二手美娇娘;他是冷酷高傲的影瑟君王,一路尾随,潜入他人洞房,掳走他人新娘;他是康巴太子爷,新婚夜,丢了新娘,失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