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爱不用太多——给他五个给予就足够 (1)
说家长没有给予,必定有人喊冤。哪个家长对孩子不是掏心掏肺,恨不得摘下星星和月亮,但事实上,爱没有那么高难度。快乐、自由、希望、信心和关怀,这就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切,你的任何教育,都应从这五个方面出发,否则,再多的期待,都会成为包袱。
学孔子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爱
千百年来,尊师重教的中华民族一直提倡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思想。但直到今天,依然上演着孩子们被同一个模式衡量筛选的故事。我们既然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要去爱不一样的孩子,给他们真正需要的关爱。
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毕恭毕敬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背后,身板直直的,两只眼睛紧盯着黑板。但别以为所有这个造型的孩子都是在认真听讲,也许有人在想着哈利·波特。有的孩子手里不停地摆弄着橡皮,似乎也没有怎么认真听老师的话,有时候还要弯腰捡个东西。也别以为这样的孩子在开小差,也许他的小脑瓜正在高速运行中……每个孩子上课的状态都不一样,并不能归结为他们用心的程度不同,也许他们都很用心,只是接受信息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就喜欢拿点东西摆弄,才能想事情,更有孩子非得耳朵里塞着耳机才能看书。
通常,我们把听讲的孩子分成四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动觉型。视觉型的孩子喜欢看图,对图片的记忆深刻;听觉型的孩子听得很仔细,但是眼睛也许不在黑板上;触觉型的孩子喜欢动手,非得摆弄东西;动觉型的孩子,边听边记录,一堂课下来笔记不少。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听课认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非得让大家像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地待在椅子上,将会损失3/4的听众。
从孩子听课的经历,我们就能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能强行要求他们。同样,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爱,我们也不能太模式化。
有一个孩子喜欢看电视剧,除了这个爱好,其他都很好。她成绩很优秀,各方面的表现都得到了老师的夸奖。有一段时间,电视台在放一部偶像剧,一天3集。她如果看了电视再写作业,就太晚了。但是不写吧,又不行。于是,她妈妈就说“别看了”,等出了碟我们一起看。
她有一天没看电视,第二天在学校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觉得很不是滋味,别人说的剧情她都不知道。于是回家改变方案,先看电视后写作业。但问题又出现了,11点多写作业,她什么都想不起来。想来想去,妈妈决定,让她在电视剧插播广告的时候写作业。反正都是抄写之类的,见缝插针地写写也可以,别太伤身。
这种看起来很纵容孩子的做法,效果还真的不错,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大大提高了,也很感谢妈妈的理解,学习更努力了。
这个事情被邻居小胖妈妈知道了,小胖妈妈也让小胖在插播广告的时候写作业。但是小胖不但完全不当回事,还偷工减料。显然,小胖的自觉性不如邻居家的孩子好,这种宽大为怀的爱,对他来说就是纵容了。
有的孩子自觉性很高,心中的想法也很多,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好,不需要家长的敦促提醒,但也的确存在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孩子,什么都要家长操心,自己完全不关心任何东西。在过去,一个家庭里有好几个小孩,家长几乎没有闲心管很多小事情,孩子们各自发展,反而长得很好;但是现在,家长们都把爱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好好的孩子都不爱吃饭、脾气大。以一种方式来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自会滋养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
没有人比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也正是他们的独特之处,是需要家长们用心留意、仔细体会的地方。在孩子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给予他们关怀,在孩子最需要理解的时候给予他们理解,在孩子最灰心的时候给予他们信心……这样的爱才是有质量的爱,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
给他快乐,快乐是成长的最好礼物
每年的春节晚会,都会带给观众很多话题,也能带给大家很多快乐。赵本山的节目总是期望值最高的,因为谁都盼望他能来点出其不意的笑料。没有人会拒绝快乐,更何况是孩子们,让他们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成年人的责任。
有一个小女孩总是心情很不好,她爸爸用各种办法哄她,都不见她的笑脸。于是,这位可爱的父亲就千里迢迢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忙分析分析孩子的心理。
当我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能感受到她强烈的自闭倾向。问什么都不回答,最多只是摇摇头。于是我讲了几个笑话,她也只是很勉强地笑笑。
“这闺女有点不开心,往后我们也不用问她怎么了,越是问她越会让她不开心,我们就多找点有意思的事情、笑话,逗逗她,慢慢就好了。”我这样交代孩子的爸爸,他连连点头称是。
离开我的办公室时,那位父亲一直在想到底怎样让孩子变得快乐起来,后来他拉着孩子去了旧货市场,我不知道他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等他们再次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改头换面”的爸爸时吃了一惊,女儿的脸色也好了很多。这位爸爸像一个20世纪80年代从乡下进城的人,从头到脚一身绿军装,挎了一个军用包,带着军帽。“您这是……”
“啊,我琢磨着回家学学二人转,多整几套戏服呢。”看来这位父亲是狠下心要让孩子高兴了,“崔老师您不知道,刚才在公交车上,可多人笑话我了。”
“怎么回事?”我好奇地问。“让我闺女说吧,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们就笑嘻嘻地望着女孩,女孩也笑了起来:“刚才我爸站在公交车门口没动,外面的人进不来,司机就说‘戴绿帽子的先生,往里面走点儿’。我爸不知道是说他呢,然后那司机又说‘说你呢,戴绿帽子的,往里走’……”这女孩就哈哈笑起来了。
“我明明带的是军帽,干吗非得说绿帽子,晦气!”那位爸爸连忙辩解,我和女孩笑得更加开心了。
从那以后,女儿的忧郁症就好了很多,她慢慢开朗起来,以前令她伤心的事情似乎也没有再说过,就那样过去了。
而那位穿着军装的爸爸,一直留在我心中。他的笑话并不是特别有智慧或者高级,但是他为女儿所做的一切,是绝对珍贵的。这世间能有几个爸爸,把让孩子开心当成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来对待呢?很多人只管孩子吃饭上学,孩子不开心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特别在意,等到这种不开心变成更大的问题时,才花心思去治疗。其实,长时间不开心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也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
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有的家长为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有的买各种各样的书籍,但是他们总觉得孩子不开心、不快乐。到底什么能让孩子快乐起来,不再眉头紧锁呢?那还得请家长们多多用心,因为快乐是不可以用简单的物质换得的,是需要在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和关怀中产生的。
曾有一个富翁在临死前说:“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只要快乐不要其他。小时候为了帮家里挣钱受尽辱骂;中年正是发展的黄金阶段,整天忙碌,老年一身是病,天天躺在医院……要是我从小就不用承担那么多生活压力,我宁愿简简单单、快快乐乐过一生。”
其实,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后才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不如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但是很多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吃点苦,将来会很享福。快乐是不能推迟到以后一起享受的,过去了就没有了。
最幸福的家庭,就是充满了欢乐的家庭;最幸福的孩子,就是可以快乐长大的孩子。
适度自由,他才能学会自控
很多家长说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喜欢吃的就吃个不停,不让别人动筷子;不满意的就大吵大闹,不管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从小被管得太严了,没有自己的空间,一旦有了就不知道控制了。
中考分数公布了,有一个女孩闷闷不乐,按说她考得也不算差,上重点高中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由于英语不好,她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什么英语不好呢?在她考试之前,有一个小故事。
在考英语前的那个晚上,女儿对妈妈说:“妈妈,能不能给我200块钱,我想考试完了请几个好朋友一起吃顿饭。”其实这个女孩很少向家长要钱,她很听话,妈妈对她的要求也很严格。
“你们几个小孩子,最多请到家里来吃一顿就好了,学什么大人,还要吃散伙饭。你要真的想请客,妈妈来做。”妈妈说完,孩子很不高兴,走进自己的房间复习去了。
这件事情后来被我知道了,我就对这位妈妈说:“你这样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考试的,万一要是考得不好,不知道你们要花多少钱呢!”这位妈妈当时也有点后悔,结果成绩出来了,果然就是英语那一门考得很糟糕,其他的都还行。
这位妈妈平时对女儿管得太严了,我们外人都看不过去。每次女儿和小区的孩子们玩得好好的,妈妈就叫她回家写作业,拖延一分钟也不行。女儿想看一些漫画书,妈妈从来不允许,她就希望孩子看四大名著之类的经典书籍,要是从孩子的书包里面找到了漫画,就撕掉。
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可怕”的印象。“你的妈妈太恐怖了。”常有人对女孩这样说。所以,女孩说什么也不愿意把同学带回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去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孩子却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方式。孩子是弱势的,从我们平时聚餐点餐,到给孩子买衣服,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决定,都能体现出来。他们本来就很弱势,很害怕自己的行为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也没有能力和父母讨价还价,再加上个别家长的高压政策,这样的孩子是很可怜的。
著名漫画家朱德庸,他从来不限制孩子玩耍的时间,而且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太多而没有机会出来玩,于是常常请假带着孩子周游列国。但是很奇怪,他的儿子似乎并不喜欢这样放纵自己。有一次老爸在欧洲玩得很开心,孩子却哭了起来,一问他为什么,他说:“爸爸,我想要回学校上学。”
很多著名的教育家也提倡孩子要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孙瑞雪女士的《爱与自由》这本书,就很深入地探讨了孩子的天性发展与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你放开手让孩子成长的时候,他是不会像你想的那样漫无目的、毫无纪律的,在他的内心中有一套自我发展的规律,他会听凭这个规律去学习、说话、排队等。如果我们压制它,或者想要人为地调整这个规律,就会破坏孩子的成长。
我们都说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那其实是因为他们很少能够放纵一下,大多数时间都在别人的控制之内。所以一旦自由了,就会想着去尽情做自己平时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如果你一直让他自己选择,他就不会觉得偶尔一次的自由多么宝贵,就能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行为,慢慢学会自我控制。
留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可以很多,比如他们可以自己选喜欢的衣服,自己决定零花钱的用处,自己决定吃饭的多少,自己决定做作业还是玩。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不要马上采取行动,至少让他们先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一点代价,然后他们就能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做了。
把自由留给孩子,你也能获得一份轻松。
点燃希望,有希望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看少年,都觉得他们身上充满了希望,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回忆我们自己在少年时,似乎并不曾因为自己有很多的希望而感到格外充满激情。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道希望为何物,更不明白它的珍贵。现在,给孩子一点希望,他们才能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感受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各种可能。
我见过很多调皮的孩子,也见过很多沉默的孩子,总体来说,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理解,才被送到我这里来的,如果父母真的能够理解孩子的心,很多问题就可以简单解决了。有一个淘气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