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400000012

第12章 孙子谋略人生(11)

“稷儿……你死得好惨哪!”梁有稷母亲哭叫着。

“别叫唤了,快闭嘴!”梁邱据没好气地制止道,“稷儿是叫雷劈死的,不光彩,你还到处张扬什么?”

“稷儿呀……”梁有稷母亲未能止住啼哭。

孙府里,孙凭盘问孙武事情的经过,孙武没有说出实情。于是一家人又各自睡下了。

孙武心里有些内疚,觉得自己不该欺瞒父亲。但往深处想,又觉得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倒不全是因为告诉父亲就意味着出卖了田盘,更重要的是,一旦让父亲知道了真相,就会使父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如果跟孙武一起保守着这个秘密,就等于掩盖着一桩罪行,这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他如果将这桩罪行揭露出来,就等于背叛了整个家族,这同样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父亲最好是不知道事情的底细。

“那么,我就是掩盖罪行唯的一帮凶了!”孙武对自己说,“把这件事永远地埋在心底吧!”

第二天傍晚,孙武带着水果去看望叔父田穰苴,田穰苴问起了梁有稷的事,孙武仍然没有说出真相。

“不管怎么说,毕竟同窗了一场,他走了,你们应当去送一程。”田穰苴说。

“谢谢叔父的提醒。”孙武流着泪说,他被叔父的善良和大度感动了。

梁邱据派人把山上被烧焦了的藤条和树枝都砍掉了,因为当地人相信,被雷击死的人必定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很不名誉。葬礼也尽量从简,梁邱据不想把动静闹得太大。

但送葬的时间孙武打听到了,他立刻就来找田盘。

“那件事你告诉别人了没有?”一见面,田盘就问。

“没有。”孙武答道。

田盘不放心:“我是说,你父亲,叔父田穰苴……”

“你放心,他们都问过我,但我对他们都没说。”

“真的?”

孙武没有回答,正眼看着田盘。

田盘有些不好意思,知道自己这一问是多余的,也显得很小器的,就说:“看来你比我更能成大事。”

“为什么?”

“我回去以后,不等父亲盘问,就什么都说了!”

孙武没说什么。

“你不想知道我父亲说了什么?”田盘问。

“他说什么?”孙武反问道。

“他说了两个字:报应!”田盘说,显得有些得意。

“他说的不光是这两个字。”孙武说。

“他还说什么来?”田盘问。

“他还夸你干得好,有出息。”

田盘眼睛瞪得老大,百般惊奇地看着孙武:“他确实这么说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出来的。”孙武说。

“料事如神,料事如神!”田盘竖起了大拇指。

“明天梁家为梁有稷送葬,咱们都去参加。”孙武说。

“什么什么?让我去给他送葬?”田盘嚷了起来,“你放的什么疯话!”

“不光是你。”孙武说,“同窗的学友都要去。”

“你们想在梁邱据面前买好,那是你们的事。”田盘仰着脖子说,“可是我不去!”

“我刚才说了,同窗的学友都要去。”孙武寸步不让。

“你是谁呀?敢对我下这样的命令?”田盘傲慢地看着孙武。

“不是命令,是请求,我请求你去!”

“抱歉,你现在已经是孙氏家族的人了,你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请我去!”

“看样子,你是不想吃软的了!”

“不想吃怎么着,你还敢来硬的?”

“你要是敢不去,我就把你的在林子里干的事抖搂出来!”孙武说完,转身就走。

田盘瞠目结舌,过了一会儿,喊道:“我去就是了!”

孙武站住了,回头说:“记住老子说过的话:‘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一然后转身走了。

田盘望着孙武的背影,似有所悟。

怀志远游

“叔父,身体好些了吗?”一进门,孙武就问。

田穰苴答道:“好多了。”

孙武看见案桌上摆满了简片,便问道:“叔父又在撰写兵法。”

“是的。”田穰苴说,“搜罗群言,成一家之说,传之后世,以遂平生之愿。”

“我帮叔父整理吧!”孙武说。

“不,我的兵法是对以往兵家理论和战争实例的总结。”田穰苴摇要头,“你如果有志于兵法的着述,应当建立一套新的学说。”

“新的学说?”孙武有些吃惊。

“对。因为诸侯之间的战争出现了缓慢却又微妙的变化。”田穰苴说,“这个变化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仁战、义战和礼战向力战、利战和诡战转化;二是车战向步战和骑战转化。这样,旧有的兵法就未必完全适用于新的战争。你将来的兵法着述,要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战争特点来写。”

孙武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田穰苴,没有应声。

“古代战争,讲究‘兴兵甲以伐不义’,有不人道的国君,周围的诸侯就会加以讨伐。因此,发动战争的一方,总用出师有名。”田穰苴侃侃而谈,“齐灵公十三年,楚国要出兵讨伐陈国,这时得到了陈成公死去的消息,楚国便放弃了征讨计划。为什么?因为趁人家有丧事的时候攻打人家是不仁义的。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也要讲究仁义。下面我来给你讲几个战例。齐孝公五年,宋楚的泓水之战很能说明一百多年前的作战程式。本来,这次战役对宋军很有利,宋襄公率领军队已经在泓水岸边布好了阵势,楚军来得晚,等他们有一半渡过河去的时候,宋国的大司马子鱼说:‘楚军力强,我军人少,应当趁他们未渡完河时发动攻击。’宋襄公说:‘对方渡河未毕,攻之不义。’楚军全部渡过河来,但还没摆好阵势,子鱼又催说:‘应当趁此机会攻击。’宋襄公说:‘不能进攻没有布好阵势的军队。’后来,楚军布好了阵势,一打,宋军大败,宋襄公受了箭伤,第二年就死去了。”

孙武早就知道这一战例的大略,现在听叔父说起它来,感触更深了,便说:“这个宋襄公太迂阔了!”

“你说得非常好。”田穰苴说,“我仅仅叙说了一下事情的梗概,你并没有对这次战役作详细的考察,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宋襄公的失误,这说明今天的人与百年前的人对战争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晋楚的邲之战也很有意思,楚军大获全胜,但他们居然教导晋军如何逃跑。’齐灵公七年晋楚在鄢陵打了一仗,这一次是晋国大胜,但晋国的大将郤至见到楚王逃走的时候,竟然脱下头盔向这位敌国的国君敬礼。”

“这仗打得很有意思。”孙武笑了。

“这些战例,现在看来确实有些可笑。”田穰苴说,“但如果你了解了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人们的观念,就不觉得奇怪了。那时的人们,只是把战争当作一种震慑手段,而不是杀人手段,其目的是迫使对方屈服。于是就有了许多温和的、仁慈的原则: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不能追逐逃跑的敌军,只要敌人屈服了就放过他,不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等等。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参加的战争有二十三次,但都是仁义之战,是‘正而不谲’,因此他在诸侯当中建立起崇高的威望。”

“在这种情况下,摆脱‘仁义’纠缠的一方往往可能取得胜利。”孙武说。

“正是这样。”田穰苴点了点头,“但是,抛开了‘仁义’的一方总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从而使自己走向孤立。但现在不同了,看样子,正义的舆论力量越来越微弱,而兵力的强弱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了。说得直白一点,战争中仁义的成分在逐渐降低,而诡诈的成分则在逐渐上升;温和的成分在逐渐降低,而残酷的成分则会逐渐增高。”

孙武显然被叔父精辟的论说折服了,他以前也感觉到战争的观念正在改变,但有哪些改变?说不清。向哪个方向改变,也不明了,因为眼前只是呈现出战争变化的一些模糊的痕迹。他朦胧地意识到,这些痕迹只有在今后的岁月中才能变成普遍的现象,要研究它,就只能等待。但叔父的话使他豁然开朗了。

“车战向步战和骑战转化只是一个预测。”田穰苴继续说道:“西周时候,兵车一乘,有甲士十人,三人在车上,七人在车下,另有步卒十五人,共二十五人,这是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为‘两’。后来,兵车一乘增加到三十人。现在呢,兵车一乘,三人在车上,七十二人在车下,共七十五人。步卒比例的增加,说明兵车作用正在减低,此其一。西周至今,大体上都是春秋两季在平原上作战,因此兵车能够起到较大的功效。但兵车在山林沼泽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二十年前,晋国与北狄作战,不得不捣毁战车,进行步战。去年,郑国平息叛乱时,用的全是步卒。估计今后有很多战争,要扩展到山峦沟壑水洼密林之地,兵车就可能成为累赘了,此其二。商周至今,大体上都是阵战,即双方摆好了阵势,然后击鼓开战,但今后的战争,有可能完全不讲阵势,或者说会出现千变万化的阵势,而兵车,调度不灵活,变化阵势比较缓慢,此其三。将来的战争,有可能更重视攻城战,兵车同样显得无能为力,此其四。从这四个方面看,若干年后,车战有可能被淘汰,代之而起的将是步战和骑战。步战容易指挥,但它的行动不够迅速;骑战能够迅雷不及掩耳,威力更大,但骑战需要大量马匹,而且由于行动太快,军需辎重就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我估计,未来的骑战只能是步战的补充,规模不会太大。”

“叔父,您说得真好,现在没有人会想得这样深远。”孙武激动地说,“这两个预测肯定会在今后的战争中得到证明的。”

“我也相信这一点。”田穰苴说,“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得到证明,因此我的兵法只能是传统的思路。”

说到这里,田穰苴闭上了眼睛,沉默了。

孙武心想:真可惜,现实并没有给叔父提供新型的战例,从而使他失去了撰写新式兵法的时机,这或许就叫生不逢时吧!

田穰苴忽然睁开眼,接着说:“我不让你参与我的整理,还因为这是一项烦琐而枯燥的事务,许多简片是散乱的,无法排列出顺序来,简片上也有许多字辨认不清,你加进来,只能浪费大量的宝贵精力。”

“如果我将来也撰写兵法,这类事也是要做的。”孙武说。

“那是将来,现在你不要做。”田穰苴摆了摆手说,“你现在要做的,是游历古战场,考察那里的气候地貌,从当地老人的口中听取对战争的遥远回忆。在游历的路途中,你也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直到现在,你始终是在简册里爬行的,不懂得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必须先走出去,闯荡四方。”

“叔父说的,正合侄儿的心意!”孙武恨不得立刻飞往远在天边的古战场。

“一年后,你云游回来,我就可以把整理、撰写完毕的兵法交给你了。”

“叔父的这一番苦心,侄儿真不知道如何报答。”孙武很感动。

田穰苴好像没听见孙武的话,只顾说下去:“但要想走出去,就先要具有自卫的本领,因此对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剑术。”

“学习剑术?”

“对!”田穰苴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你已经学了矛、戈、戟、斧、殳这些长兵器,它们是在车战中使用的。你要只身远游,就只能随身携带短兵器,那就是剑和匕首,主要是剑。”

“叔父想得真周到。”孙武惊喜地说。

“从明天起,我就教你练剑。”

“好!”孙武喜出望外。

田穰苴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然后坐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叔父!”孙武有些惶惑。

“你要撰写兵法,还缺少最重要的一门课。”田穰苴说,“那就是亲自带兵作战。”

“嗯。”孙武点点头。“但这一条路很渺茫。”田穰苴说。“为什么?”孙武有些心急。

田穰苴感慨地说道:“眼下,田氏家族的势力不断膨胀,引起了高、国、鲍三大家族的不安和嫉恨,三族联合之势已成,共同对付田氏,我的下野就是明显的信号。三族用重金收买梁邱据和裔款这两个国君的宠臣,以图把持朝政。现在国君的脾性越来越倾向于昏庸、奢侈、残暴和乖戾,连晏婴的话都听不进去了。想在这样的朝廷里有所作为,真是难上加难。退一步想,即使田氏把持了朝政,也不会给你施展作战才能的机会。你毕竟不是田常的嫡系后代,而且自从国君赐你爷爷姓孙之后,你跟田家虽然祖上有血缘关系,但现在已经分成两个家族了。你想想,倘若你伯父田常能够支配国君,那么执掌军权的只能是他的亲儿子田盘,而不可能是你。”

孙武的脸立即阴沉了下来,一股闷气塞满了胸腔。叔父的话是不容置疑的,没有谁能对齐国的朝廷作出如此深透的分解,想到自己的夙愿已经默默无声地被断送在襁褓中,他感到无限失望。

“你的机会不在齐国。”田穰苴又开口了,“而在别的国家。”

“别的国家?”

“是的。”田穰苴说,“你不要到称霸已久的大国去,比如秦国、晋国、楚国,那些国家不但人才济济,而且君与臣之间、臣与臣之间的关系犬牙交错,明争暗斗,你很难得到兵权,退一步说,即使你得到了兵权,由于这些国家本来就很强大,你打了胜仗也并不显得荣耀;你也不要到小国家去,它们终日战战兢兢,仰大国之鼻息,手头也没有多少军队让你指挥。你应当到刚刚走向旺盛的国家去,它们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处在求贤若渴的阶段,你就用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那就只能去吴国了。”孙武说。

“好样儿的,有眼力!”田穰苴惊喜地说。

“只是不知道吴国的国君是否贤明。”孙武有些疑虑。

“目光短浅是眼下各国君主的通病。”田穰苴说,“作为国君,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广罗人才,礼贤下士,就算是明智之举了。等他们成就霸业,性情就会为之一变,不是残忍暴戾,嗜杀成性,就是耽于酒色,醉生梦死,吴君当然不会是例外。你的机会是在吴国称霸之前,一旦在战场上建立了奇功而扬名天下,就尽快退出官场,隐姓埋名,着书立说,以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孙武心里一惊:怎么叔父跟田盘的话一模一样?

田穰苴叮嘱说:“你在一两年之内就可以撰写兵法,但你的兵法只能做自荐的凭据。如果你没有机会带兵打仗,那么你的兵法就不要公之于世,因为你写的东西不是抄袭前人就是漫无边际的空谈,世人就会指责你是欺世盗名之徒,你要切记!”

“侄儿记住了。”孙武点头说。

半年后,孙武果然仗剑远游了。

他是从西南的申门出城的,肩上只斜背着一个包袱,里面是一张斗篷和几件衣裳,在他随身穿着的夹衣里,藏着一串杂佩和二十几颗各种玉石,为了路途中不至于丢失或被偷盗,母亲把它们缝在夹衣的前襟和后背里面了;在行囊里,只放了八九颗玑玉、玖石和三十几块刀币。衣襟里的和行囊里的加在一起,就是他一年行程的全部川资。

在临淄城西南申池边的小山上,孙武回望着自己降生以后生活了十七年的齐国都城,鼻子忽然一阵发酸,眼睛随之湿润了。从城西北的那座红瓦屋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含泪的面容。是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一双红肿的眼睛正在向他这边了望着。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热门推荐
  •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滑波、泥石流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等傻妃倾天下

    一等傻妃倾天下

    简介:她本是反恐部队的精英,不料被人出卖,最后落的个惨死收场!一朝穿越,一缕幽魂竟俯身在一个被人遗弃的柔弱女子身上,虽然是嫡出,但因生母早亡,过的竟是嫡不如庶的凄惨日子。一朝醒来,眸中光华霎现,面对深宅后院里的步步惊心!她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高干精英该如何应付?居心叵测的后母,薄情寡义的生父,甚至那心机似海的庶妹!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和她平日所要面对的枪林弹雨到底会有何区别?她又该如何才能保全自己?他本是帝王朝隐忍不发的腹黑皇子,只因那日不经意的一瞥,便将那个清高孤傲的女子视作他棋局里最为重要的一颗棋子!一场皇权争夺下来,他却发现,到头来,他除了皇位,已经全盘皆输!“宇文宸,我说过,没有人可以计划我的人生!其中也包括你!”女子眸底凌厉,殷红的唇角挂在冷冷的笑意。宇文宸:“我也说过,普天之下,如果我想得到的东西,没有谁可以逃的掉!”..............(本文极爽女强,强强对决,精彩不容错过,嘎嘎~~)
  • 大演化

    大演化

    将这几个转折点串联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熊猫悲壮震撼的进化历史。也可以深切感受到大熊猫三百万年来能顽强生存下来的强大生命力。,《大演化》是第一部以文学形式讲述演化历史的巨作,也是一部集科普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身的特色之作!作者以优美的文笔,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演化进程。全书分为六章,每章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描写大熊猫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庶女夺宫:妃裳难逃

    庶女夺宫:妃裳难逃

    怎么那么没天理,一醒过来,就躺在一个看起来很干净但是冷清到爆的地方,别说人影,连个老鼠影都没有。失忆?这种事情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谁能告诉她,她是谁?啊?废妃?谁稀罕那个破妃位,就是要逃出这皇宫去。谁要阻拦,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阐述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境遇中,面对不同机会、经历了不相同奋斗历程的人物事例,阐释机会改变人生的哲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道德经管理日志

    道德经管理日志

    身处快节奏、高压力下生活的现代人都在慨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企业家获取事业与生活的双成功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早在2500年前的老子就为我们修筑了一条真理之路,他让我们在古老的智慧清泉中得到优渥的心灵疗养。他教会我们如何铺设一条属于自己胜似闲庭信步的人生达途。
  • 盗心记:别喊捉贼

    盗心记:别喊捉贼

    她是天下第一大盗,拥有倾城倾国的容貌,绝无仅有的武功,唯独缺的,不过是一个贴己之人,一个知心爱人。从第一次相遇到最后相识相知相爱,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可是在得知一切之后,她宁愿人生若只如初见,“姽婳姽婳,我看你就是鬼话连篇。”那时候的他眉眼生花,多么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