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300000007

第7章 坛经三支偈(3)

我有一个发现,一个有关《红楼梦》的秘密,大家要细读《红楼梦》里面交代林黛玉和薛宝钗来历的文字,这段有关他们来历的文字就是他们命运的说明。开头的决定最后的。人的良心居然可以被狗吃了,人的因果也可以被自己吃掉,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没到结局,也别说因果。这是我的奇谈怪论,只不过是在提醒大家不要被因果套住了,你承认他是,他就是,你不承认他,他什么也不是,正好比一个人不承认有佛,那么所谓的成佛对他来说就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去做一个不存在的人。我要告诉你的秘密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互补的,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刚开始的时候死掐,最后突然明白了:原来死掐的人都是“双伴儿”(孪生同体)。有此觉悟,后来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这也是必然的。大家细读《红楼梦》就知道:相遇之时,林黛玉没妈,薛宝钗没爸,而贾宝玉父母双全,你说他们三个走到一起会怎样?

因为这样的命,因为这样的缘,他们必须要合一才能找到自我。林黛玉就爱贾宝玉,这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吗?薛宝钗原来是准备选妃的,她也没说不想嫁给皇帝,自从遇上贾宝玉这个“皇帝”之后,她有一个皇帝就够了,哪里再敢去招惹别的皇帝?贾宝玉这个大魔头,一旦把薛宝钗“魔”上了,可就再也甩不掉,被他收服了,从此也像林黛玉一样,死心塌地地跟贾宝玉。她是跟林黛玉学的。爱一个人是一件没“出息”的事,因为那意味着投降,意味着臣服,但是如果你身在其中,就会进到另一种价值观里面。世俗所谓的出息,其实正是妨害人真正有出息的地方。所谓修行,就是修来越没“出息”越好。贾宝玉最没“出息”,但就他是“真人”。这是他感染人之处。薛宝钗明白了这一点后,不再做任何比较或争夺,是她的就是她的。林黛玉没完成的,薛宝钗来完成。宝钗加黛玉等于宝玉,这是曹公妙笔。从这一点看来,最终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这是必然的。她并非替代品,更非牺牲品,她与贾宝玉的这段缘得以圆满,是她修来的。而林黛玉与贾宝玉的那段缘,以残缺的方式圆满了,以没实现的方式实现了。

红楼真修是一心一意,贾宝玉是专一的。他可以有两个专一,这不等于说不专一。他明白要单对单的道理,绝对不会混淆,他不会用对待林黛玉的方式对待薛宝钗,也不会用对待薛宝钗的方式对待林黛玉,这是他的智慧,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就说明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

惠能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当一个人一生只干一件事,那他就成了。不管面前有多少人,找到这个“一”,那他就跑不了。“惟求作佛”,人在求佛,佛也在求人,当两不相求两相清,那么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本体呈现,无物中有物,哪里还需要别的东西?自己就是一片天,什么都有了。这是惠能本义。我用《红楼梦》讲《坛经》,让复杂的更复杂,但是当两种复杂在一起的时候,也就不复杂了。学佛应是单刀直入,我劝你别去天桥耍大刀。

坛经第三偈

(亦云红楼主题诗)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行由品》)

世上有一种禅叫情禅,有一种佛叫情佛。情佛修情禅,情禅悟情佛。思想时“每日情思昏昏”,了悟处冰雪灌顶。

学佛好比谈情说爱,不专一不行,太专一成了魔。什么叫走火入魔?你自己向火堆走过去,自愿投入情魔怀中,这就叫走火入魔。

那魔冰雪聪明,有时魔诱人并非依靠火,而是用一片冰雪,向你展示美好与纯洁。当你觉得他纯洁时,不知不觉你就不纯洁了。当你觉得他美好时,不知不觉你就不美好了。

低段位的魔张牙舞爪,有魔的样子;高段位的魔一点儿也不闹腾,他教你积德行善,清心寡欲;他教你静处赏花,动处赏月,是个安静魔、修行魔。人一修行就成魔了,因为自然状况下的人是不需要修行的。婴儿吃奶就可以了,旷古未闻婴儿需要修行。修行的都有病,学佛易入魔。最高段位的魔教你灭魔。所以啊,当你听到有人教你如何如何消除生活中的烦恼,你就要知道,他的烦恼其实更大。有人说要拯救你,其实是他自己掉在坑中,要把你拉下去垫背。有人会捉鬼,当然啰,鬼是他养的,也是他放到人间的,听他使唤,他当然会捉。而他自己正是以鬼为食,他不捉鬼、不吃鬼就会饿死。大鬼灭小鬼,你说那是灭吗?“灭魔事大”,这是诱杀人之词。斩魔通魔道,灭魔成魔亲。他要你灭他,你就是这样成魔的。皆因人喜欢供养那魔,不灭还好,灭魔成了养魔。一点一点地,他养成了,最后供养的人自己也成了供品。

当日神秀对弘忍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评曰:“未见本性。”

情禅得悟,这也是骗人的。个中人宁愿陶醉在那昏迷中,不愿醒来。说悟者迷更深。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肯要没法吃的酸葡萄,还是要吃剩的葡萄籽?你说我要刚刚好的甜葡萄。除非你是上帝,不然就连栽种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刚刚好”啊。栽种的人是他,使果子成熟的并不是他,收获的人在暗地里。

《红楼梦》中,因接连几场闹腾,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个人拉着手来向贾宝玉问罪。这架势,活生生要把贾宝玉吃了。一个女人尚且让人招架不住,何况三个女人!贾宝玉只有服软的份,只有认输认罪的份。

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可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黛玉笑道:“彼时不能答,就算输了,这会子答上了也不为足奇。只是以后再不许谈禅了。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惠能这首著名的诗偈,有好几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很大,意思一样。

《坛经偈》原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红楼梦》中宝钗引述《坛经》较随意,宝钗版《坛经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红楼梦》没有《金瓶梅》白,没有《三国》文,《梦》在文白间。贾宝玉对钗黛二人的表白半文半白,钗黛二人的回答纯粹是白话,看来还是女人胆子比男人大,话说得出口。黛玉直说:你连我们都不如,凭什么教训我们、妄想收拾我们?这句话立马就把宝玉镇住了,细想自己果然不如她们,从此以后就甘愿做她们的臣民吧。这次三角大战(加上湘云四角俱全)以钗黛一方获得全胜、宝玉一方大败而告终,女人一联手,天下无敌!鸳鸯说得好:“任他宝皇帝、宝天王,我也不嫁!”宝玉原以为既然他恋着她们,她们也必然恋着他,殊不知这条空虚之链(恋)随时可以断掉。女人已看出:男人在求她。女人一旦看出这点,就宣布了男人的死亡。女人可以不求男人,男人却要求女人,这样以来,岂不是任她捏拿?

佛经中讲百魔之中,魔女为大。当初试探佛陀的是魔女,后来救了佛陀、给了他一碗乳糜的是牧女。大家读佛陀成道的经历,难道连这个春秋笔法都没看出来吗?死于女,生于女,这就是佛陀的成佛故事想说的。难道这其中没有深意、寓意,而仅仅是巧合?那是不可能的。这两点你再把它和佛陀当初当太子时因睹宫女睡姿而离家出走结合起来看,就知道这三点足以说明问题了。你再翻翻《地藏经》,就知道佛母的力量有多大。

儒家讲中庸,道家讲阴柔,释家讲因果,三家都讲同一个“阴性”的力量。读《金刚经》时你不要读错了,以为人可以修成金刚,那是不可能的。请听我说:若有金刚身,出自金刚母。

既然有个金刚母,《坛经偈》为什么又说“本来无一物”?是的,金刚母就是那个“无”。惠能说“本来无一物”,而是说“本来有个东西”,那个东西就叫“无。”“无中有一物”简称“无一物”,“本来无一物”是“本来只有‘无’这一物”的意思。我这个说法综合了老子说的“无”与佛陀说的“空”,仅供参考。《红楼梦》中那块石头,本来就是女娲造了又丢弃的。石头到红尘一遭,是在找妈。他在追问:你既然造了我,为什么又抛弃我?难道男人的命,就是补女人的天?不够补就生,够了就扔。《圣经》说男生女,佛经、道经、中国远古传说都说女生男,到底谁生谁?《红楼梦》中看似女胜过了男,其实未必,她们也全都知道,贾宝玉是拯救者。别笑他多情,别笑他无能。他的多情是用心,他的无能是不伤害。宝玉是佛。

林黛玉这个人,不是小心眼,而是不自信。她一个有爹没妈的人,好不容易找了个相爱的男人,她又不相信他,岂不是自己找死?她也知道贾宝玉能救她,但她竟然认为自己得救不得救都可以,长期无助的生活让她“无所谓”了。林黛玉看似认真,其实处处无所谓,是个大马哈。她和妙玉一样看似高不可攀,其实谁都可以把她折去。在她争的时候,其实在放弃。林黛玉死于自弃。

我是“拥林派”,既然“拥”她,别连她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她既已死,我“拥”她何益?我非骸骨迷恋者。拥尸在怀,自己也是白骨。

情禅就是白骨禅。宝玉这个大众情人,搞得一地白骨。白骨地上有朵花,这就是林黛玉。帮助宝玉打扫一地白骨、同时毫不留情把花扫走的人是薛宝钗。贾宝玉是情场垃圾制造者,他需要有人帮他清场。薛宝钗来了,好大一场雪。她来雪就来。宝钗让人清爽,我是“拥薛派”。所拥者雪也。

《红楼梦》讲多了要打架,我们再来讲讲《坛经》,殊不知里面全是真刀真枪,也是一片佛门杀场,看来不杀不成佛啊。

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什么也看不见就捅自己。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你可以选择走。离开。离开那个地方,就会离开那些事情。离开那些人,就可以跳出火坑。阴魂不散是很可怕,比阴魂不散更可怕的是阴魂散了,散进了人的身。上身就是魔,附体就是鬼。要想鬼上身容易,热闹的地方你凑过去就行了。

惠能真丈夫也!他能在是非之地全身而退,不是常人。任他热闹非凡,我自冷眼笑看。五祖的东禅寺,门人有一千多人,俗众不可胜数。五祖的衣钵谁都想要,听说半夜三更给了惠能,也不知道这和尚是抢、是偷、是诈、是骗弄到手的,总之没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五祖不把衣钵传给寺内人,却给了一个外路人,那就是给了那一千人一人一个耳光,一共一千个耳光,这谁还受得了。《坛经》上关于五祖弘忍的记载就到他传衣钵给惠能后就没了,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那一千人不会放过他。后来有人追杀惠能,这几起公案连着书,想来当然。

我是“拥神秀派”。神秀不是小心眼,不是嫉妒,不是没涵养容不下惠能,不是不服惠能,不是不接受弘忍的安排,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有人说他派人追杀惠能干什么?他在维护正法,神秀是护法者。我再说透点,他做的一切都是弘忍默许的,甚至暗中策划的。神秀护教,有功无过。我再说透点,假追杀,真护教,做给大家看的,不这样做过不了关。至于有的人浑水摸鱼想捞一把,也难避免。

弘忍为了佛教的弘扬,善能忍耐,所以他叫“弘忍”,你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要干的事业。他让神秀去神气、去作秀;又传给惠能智慧与能力。这叫一法双传,心佛无二。顿渐法门,不分彼此。

《坛经偈》讲至此,以《红楼梦》中怡红公子入住大观园的即事诗作小结:“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有人要求讲细点,那我就把这首《坛经偈》一句一句讲给大家听。四句讲成四段,题目也要讲一段,加起来作五段讲。前“启”后“结”,共七节文字重审这段公案。写文章要有文法,学佛要有佛法。自创的不叫法,人人通用、人人适用、人人合用的才叫法。公理不一定公道,但他毕竟是公理。公理都是霸道的,他可不跟你讲什么公道不公道。得这个理,得这个法,不是佛爷也是爷。但我又奉劝座中君子勿得理不饶人,做人当学惠能,要善于撇开了走啊!

《坛经偈》怎么启?启酒瓶用开瓶器,没有开瓶器用牙也能开,有的老酒客绝了,不管什么酒,手一拍一掀,瓶就开了,真是叫绝。但喝酒的时候不要和会喝酒的人在一起喝,他会喝你不会喝,喝酒成了学习、比拼,那还有什么意思?这个酒坛子应该这么启:自己摸索,其酒必香。要读《坛经》,先读《坛经偈》。要读《坛经偈》,要先知道作者。《坛经偈》实有两首,一为神秀所作,一为惠能所作;两首都是《坛经偈》,两首是一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必须把两首都读、都认可,合起来读、合起来参,才有所得,千万不可褒惠能而贬神秀,那样就会有分别心,就失去本义了。“一法双传”可以确保传承,“心佛无二”是指顿惭无异。两首互参、互换、互补、互得,才知是一话两说,是自己推翻自己,为的是推演出一个唯一答案来。没有先前之“误”,哪有后来之“正”?没有设问,哪有回答?最妙的是惠能与神秀这哥俩都完全照着老和尚设想的意思走,让他们作,他们就一前一后作了。如此看来,《坛经偈》的真正作者非神秀、非惠能,是弘忍。《坛经偈》是弘忍作的。别的人讲《坛经》,都以惠能为中心开讲,褒惠能、贬神秀;只有我讲《坛经》是以弘忍为中心开讲,把惠能神秀一视同仁。这才是佛传真意、禅宗正道也。我这么一启,你就知道《坛经》这瓶酒该怎么喝了。

同类推荐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冷情王爷的囚妃

    冷情王爷的囚妃

    她是她的王妃,却被赤身裸体囚于暗室供他玩弄。她是他青梅竹马的妻子,却被强行灌下打胎药命丧九泉。她重生而来,遭受着同样的虐待,甚至,更甚。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她强。暴,无视她的痛楚,将她弃于牢房。他污蔑她的清白,不管她的辩解,将她断足囚禁。对他,她恨之入骨。那是一个怎样的男子。为她,这个终日对她暴戾的君主,面对三十万重兵压境面不改色,撕碎讨伐文楔。为她,不顾全朝野的反对,宁可背负弑兄杀父的罪名,不顾天下人反对将她再次拥上正宫宝座。她是被折了羽翼的仙子。他将是纵马天阙大业的盛世帝王。他说:纵是倾尽所有,我也不会放你离开我,你休想离开半步。就是死,我也要跟你同进一穴,你,庄亦楚,这一生都没有选择。她冷笑:何妨。都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对于她来说是,没有人比这句话更适合,于是,她纵身,万丈悬崖内献身。万丈悬崖上是一道撕裂般的嘶吼声,她的泪流在了心底。不是不想,不是不问,只是她累了,不想再去追究。。。。。。。。。。三年后,一座偏僻的村庄内,妇人依窗而立,略见沧桑的眼睛里少了抹生动,却多了分韵味。“女人”身后冷厉的声音使她一震,只是不待她回头,一双坚实的怀抱将她包围,莫名的感觉,她红了眼眶。“朕说过,纵是死,也要与我共住一穴,你这一生都没有选择,你这可恶的女人。”。。。。。。。。【【【【】】】】】】【【【【【】】】】】【声明:郑重声明,本文属虐文,入坑带好避雷针,还有,作者是中立者,不站在任何一方,有什么火冲文里的人,别冲作者撒,别拿作者做比较,作者不站在男女主任何一方。声明完毕。】【【【【【】】】】】【【【【】】】】】】】】【好友推荐】《错入总裁房》沁沐星辰《家有妖孽夫》风悠雪《狼王的失贞小奴》晓竹清风【绝对的好文,欢迎大家要来看看,欢迎大家来收藏】.。。。。。【121496261】这个文的读者群,敲门砖,豫亲王的名字叫什么?或者是,魅姬的小名叫什么?一定要答上来一个啊!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
  •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完结包月文】重生前,她是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神棍,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重生回五岁,被泥菩萨砸中开了天眼,过目不忘,天赋惊人,观人过去,断人祸福生死,并且有逆天回春术,识宝术。上一世,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一世,她要逆天改命,还她幸福。上一世,她一无所有,不学无术,被人鄙视,遭人冷眼。这一世,她利用努力成为真正的玄学大师,站在世界之巅,成就商界的传奇,政界的追捧贵宾……欠她的,全部还来!亲情的和谐,还有如忠犬般护着她,却又如天神一般傲视世界的他!她的人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可复制的人生。PS:爽文,成长女强文,内含占卜算卦,风水相术,星座塔罗
  • 世世禁宠

    世世禁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不过是一缕异世的幽魂,两世恩怨,世世被帝王宠爱,却屡次被抛弃。轮回前世,他们之间谁负了谁?人进宫廷,斗得过皇后,强的过帝王。她不是懦弱之辈,只是时机未成熟。只是她的爱已经这般伤,到不如伤的彻底。弃妃翻身争天下,暴君冷眼夜夜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影新娘

    鬼影新娘

    是惊?是怕?还是.......一个身体里面有两个魂魄,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新娘?面对两个不同身份的男人她又将如何抉择?随着她的到来身边发生了不少的怪事、鬼事......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
  • 妖狐娘亲不好惹

    妖狐娘亲不好惹

    (宅斗新书《嫁恶婿》求包养)王牌杀手穿越什么的她冥希见得多了,可是她不明白她一只狐妖竟也会穿越?还重生在明家废物七小姐明夕身上?还多了个半人半兽的5岁呆萌儿子!这世界真是醉了,前世大婚前一天被团灭她冥希忍了,重生后多了个儿子她冥希认了,但是……成天被明府那帮该千刀的家伙打骂,被剩菜剩饭伺候的日子她绝对忍不了!“呆萌儿子,咱们撤吧!娘亲带你永远逃出这个鬼地方,外面的世界有烧鸡有美酒有数不完的银子~~~”“那……有爹爹吗?小瞳想要爹爹!”冥希一愣,瞟了眼某男:“没有,因为全世界的男人都是个禽兽不如的妖孽!”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了选择,你才能拥有美满的人生。仅仅学会了选择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懂得放弃。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其实有时候,你会发现,放弃也许让你离目标更近。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也需要一种勇气;放弃不是失败,而是寻找成功的最佳契机。当你真正学会了选择,懂得了放弃的美,或许你就得到了寻回自我、重获自由的又一次生机。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放弃是智者对生活的选择。
  • 末世之黄昏

    末世之黄昏

    丧尸爆发,人性泯灭,过往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兄弟之情,男女之爱,在末日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黄昏已经来临,黎明的曙光,何时才会到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