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300000006

第6章 坛经三支偈(2)

前段时间我在广东,本来想去罗浮山,没去成,就在深圳呆了几天,碰到了一帮搞影视的朋友,他们想拍讲惠能大师的片子,片名就叫《三更鼓》。关于这个“三更”,广东和香港的朋友用广东话来读,指出应该读成“三更(jīn)”。这种读法合于古法,是客家人保留的中原古音,我认为是正确的。广东的朋友都因为惠能是广东人而感到很骄傲,我身在广东,也跟着沾了光。惠能原来是北京人,关于这一点,又重要又不重要。《三更鼓》这部戏,究竟拍没拍我也不知道,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奇妙,从广东回来后没想到我自己讲起了惠能大师和他的《坛经》,也许这是暝瞑之中的安排。当初存了一个念想,日后必会实现,这已是屡试不爽了。人只要发心正,一切皆有可能。《大学》所谓“正心诚意”,即此谓也。回北京后,我感觉惠能就在我身边,足音相接,气息相闻。我的左手摸着《坛经》,右手好像握着惠能的手。他想给我什么呢?他的衣钵我不要,还是请他自己留着用吧,我想知道他究竟有什么心事?一千六百年来无人知晓。也许,不是我与惠能有缘,而是惠能与我有缘。窗外暮色,室内华光。夜,又静了;心,也净了;人,更近了一分。如今,我就跟大家讲讲《三更鼓》的故事。

《坛经行由品》:祖(五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这个故事讲的是,五祖弘忍大师偷偷摸摸跑到惠能干活的作坊,看见惠能的腰上绑了一块石头,增加自己的体重,正在跳上跳下舂米,把自己当成一个大棒槌。五祖哪里见过这种场面,见这小伙子这么能搞,忍不住就说:“求道之人为了佛法奋不顾身,也应该这样啊!”这个片断,是《三更鼓》的前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惠能舂米很有节奏,就像三更打鼓一样,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节奏才能成。这个舂米的情节和接下来要发生的《三更鼓》的故事之间是有联系的,总之充满玄机。说是玄机也不对,有的事情该发生自然就会发生,你把玄机当玄机他就是玄机,玄之又玄,妙不可言;你不把它当玄机,就什么也不是。五祖见了六祖舂米,这老头就问了一句怪话,他问:“米饭煮熟了吗?”这不是句怪话吗?米还在石窝里,稻子刚脱皮,有的变成了大米,有的还没变成大米,这老和尚明明看见了,是不是饿疯了,几百年没吃东西?看见大米就想抓起来的是米饭,难道这就是他的活法?老头子戏弄小伙子,小伙子就大战老头子,惠能听了弘忍的怪话,回了一句更怪的话,他说:米饭早就熟了,只是还要筛两下。这句是怪之又怪的怪话,等于在命令一只已经煮熟的鸭子:去!下河去抓条鱼上来。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五祖见六祖破了他的禅机,知道斗不过这小伙子,看来这个接班人找对了,心里面很欢喜,不再废话,马上办事。老头用拐杖在石窝上“磕磕磕”敲了三下,然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惠能对老头玩的这一手,感到很好玩,这不就是鸡啄米吗?老头啄了三下,看来是让他做一只鸡呀!鸡是干吗吃的?当然得打鸣,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鸡就起床了。惠能明白:老师是让他在打三更鼓的时候进去。进去就进去,于是进去了。老师知道他要进来,先用袈裟把说话的地方围起来,做成一个袈裟帐篷,不让人看见,好秘密传法。这是一场遮得密不透风的无遮大会。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五祖先坐在这个袈裟帐篷里面,静悄悄地一动也不动,他的方丈室很小,不小也不能叫“方丈”,现在他在这小房间的小帐篷里面,要在这个小空间里办一件大事情。他闭上了眼睛,听啊。他听到了秋天的夜晚,风在瑟瑟地响,他的庙宇一片宁静,宁静之中暗暗有噪声。他又听,又听,听到了自己的呼吸与心跳,不紧张是不可能的。禅宗的命运今天晚上就要决出分晓。一更天,二更天,一声鼓,两声鼓,当三更鼓响起来的时候,鼓响他就来了。他坚定的脚步和鼓点融为一体,他踩着鼓点进发。他的肩头披着星辉,他的粗布衣袖盛满秋风鼓翼而进。一进方丈室,他带来的风就把门关上了。顿时,整个房间陷入了惊人的黑暗之中,这是他期待已久的静谧。“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他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师父”。“进来。”于是膝行而前,肩头披拂着袈裟,几乎就撞在了老师的胸前。黑暗中没有废话。老师向他讲起《金刚经》,这是他的本愿。当初,他兴起这段佛缘,就是因为有人告诉他师父在黄梅讲《金刚经》,如今他已经在黄梅,已经在师父的身边,师父正在给他讲《金刚经》,这是命定啊。师父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指导我不要执著才会得到自我。下雨的云怎样从空空的天上生出来,我们下雨的心就应该怎样从空空的世间生出来。四大皆空,真性不空。这就是惠能“三更鼓”得法所悟。

我们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五祖对六祖真好!要是你这么想,又被老和尚忽悠了。半夜三更把人叫进屋里说话,这只不过是老头儿的常用手段,并不是对惠能的特殊待遇,也毫无神秘可言。人已到老年睡眠就少,到时候你也会有听到三更鼓响就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寂寞呀!那时你会想起这句话。弘忍在黄梅,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法脉传下去,这个三更鼓,先前他已经上演过一次。那次他找的是谁?就是神秀。你细细地翻一翻《坛经行由品》就知道了。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是我的研究,在别处你是听不到的。这个秘密就是:“三更鼓”上演了两次,弘忍传法先后传给了两个人,第一次他已经传法给了神秀,第二次他又传法给惠能。我这么一讲大家明白了吧,弘忍所说的“米饭熟了吗?”暗示他早就吃过米饭了,惠能如果不知道真正的米饭在谁手上,惠能舂米也白舂。这句话的机锋是何等凌厉!幸好被惠能识破。弘忍既然传了两次法,一法双传,那么以谁为准?他这么搞不是在制造矛盾与斗争吗?他这个做法埋下隐患,不是自己在拆自己的台吗?他是用心良苦搞了个备份,还是在告诉我们佛法本来就是同生同灭的?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读惠能的开宗明义第一偈,是不可能得到圆满回答的。

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面交代宝、黛、钗三人的来历。书是这样写的:“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到:‘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空空道人这段话,一口气交代了宝、黛、钗三人的来历,称贾宝玉为“石兄”,称林黛玉为“蔡女”(蔡文姬),称薛宝钗为“班姑”(班婕妤);评贾宝玉为“自己说有些趣味”,评林黛玉为“或情或痴”,评薛宝钗为“小才微善”。我们姑且不管空空道人的评语如何,他开头说的那句话很有意思,照他说来,石头的故事是石头自己编写的,也就是说林黛玉、薛宝钗是贾宝玉所“经历”的,或者说,压根就是编造的。换言之,贾宝玉“生”出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以提供他自己所谓的“趣味”。这层“玉生玉”、“玉生金”的关系是我们以往没想到的,却是《红楼梦》明文记载,这对我们准确把握《红楼梦》的创作动机有帮助。

《红楼梦》这个三角关系,其实说白了就只有一块石头在那里,正如《坛经》里的三角关系,其实也只有一个老和尚在那里把袈裟脱了又穿、穿了又脱,如此而已!什么叫“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要直面自己。当你找到了一个变无可变、失无可失的自我时,就找到了真实的自己,你就是你心中的佛。佛不分男女,佛也没有过去,惠能打出了弘忍的袈裟,这才有了一片新的天地。你想想看,简易房修出了大楼房,茅草棚捧出一个国家,只要直心直意干,路就在眼前。对上了号,自己就是门,自己就是台阶,自己就是大雄宝殿,还需要供什么佛?此为坛经第一偈。

坛经第二偈

惟求作佛,

不求余物。

(《行由品》)

一个和尚在私下里说了些什么,我不知道,两个和尚在一起肯定要说偈子。这首偈子就是惠能第一次见弘忍的时候说的偈子,那时候他还不是和尚,说了这首偈子他就成和尚了。

“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是惠能对弘忍的回答。弘忍问他:“你是哪里的人?到我这里干什么?”惠能就恭恭敬敬地对师父说:“弟子是广东新余人,大老远跑过来拜见师傅,只求作佛,再不想做别的。”

我们细想:惠能这句话好无礼呀,他到底是来拜师,还是来拜佛?师父就在眼前,他却说想做佛,言下之意是他想迈过去,不想做师父这样的人,想超越师父做佛,这岂不是当面打师父的脸吗?后生可畏呀!当下弘忍就教训惠能说:“你是广东人,不是中原人,又是一个打柴的,就跟山林里的野人没什么区别,凭什么做佛?”好个惠能,牙尖嘴利,回答说:“人虽然分南北,佛性没有南北,野人的身体跟和尚不同,但在佛性上有什么差别吗?”见这打柴郎一下一下地来,弘忍觉得有意思极了,还想和他说几句,这时候人越来越多,庙里的老和尚、大和尚、小和尚都围过来,听这野和尚吹牛皮。弘忍呵叱了一句:“干活去!”安排惠能到作坊干粗活,对这孩子上了心,留了意,下了注,想赌一把,看他是不是真正能干大事的人,这才有接下来的“三更鼓”。

上述公案,是惠能见弘忍,不是弘忍见惠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此事对惠能来说,是必然、当然、定然,他在做打柴郎的时候,听人说起讲《金刚经》的弘忍这个人,那一瞬间,他被激活了因缘,启动了因果,心生欢喜,当下就发了大愿,一定要见弘忍,一定要听他讲《金刚经》,一定要成佛。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能见到弘忍确实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而对弘忍来说,惠能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弘忍的庙在湖北,惠能从广东跑过来,要经过江西与湖南,前前后后走了四个省,好几千里路,不容易呀。但是这依然还不能说明什么,肯下功夫吃苦的人大有人在,敢发大愿心、敢说豪言壮语的人也大有人在,凭什么说他惠能就是佛菩萨选定的接班人?“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谁求谁?怎么个做佛?这段公案怎么参?惠能一来就要做佛,一来就要当老大,要做师父的师父,虽然自称“弟子”,他可不是来当徒弟的,那他来干吗?显然他的目的性很强,目标很明确,他来是想得宝,也可以说是抢宝、夺宝来了,怪不得接下来他就惹下了杀身大祸,有人欲灭之而后快。弘忍倒是容得下他,也在罩着他,但一个老头,行将就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都要日夜防着有些人来夺他的宝,又怎能不提心吊胆?原来是一个人想来夺宝,这下好,第二个夺宝的又来了,更凶、更强,更加目中无人,无法无天,这老头还保得住吗?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都说新来的就是最好的,往往最后出现的那个人就是得宝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坐的车,它一辆接一辆地来,你要坐的车,等半天他也不来,世上的事情就这么怪,整得你没脾气;人也是这样,你想见的人见不着,不想见的人,一拨接一拨地闹。其实这些还是不关别人的事,是我们自己没想清楚,没看明白。弘忍能忍,他很喜欢这个无礼的惠能,他这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什么叫做缘?它是方的还是圆的?如果真是一个圆,那么圆心在哪里?圆心的圆心是不是空心?心空了还是不是心?一颗空空的心,到底能装下多少东西?“唯求作佛,不求余物”。惠能说心就是佛,是想把心放在佛里面,还是把佛放在心里面?肉心能接纳真佛吗?肉身就是真身吗?为何人的肉体如此沉重?也许只有沉重的东西压在那里,才会发出一根灵芽。老子说:“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就是说人要把自己压在这里,才能长出希望。把自己压扁了,希望就压出来了。没有雪山,哪有雪山上的莲花?有雪有莲才叫雪莲,雪与莲原是一体,雪中莲、莲中雪都是它。看来惠能并不是来夺宝,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块宝,怪不得弘忍喜欢他,并不是老的把宝传给小的,而是这老老小小都是活宝啊!哪里还需要什么别的宝。惠能见弘忍,这个公案就应该这么参。

《红楼梦》里的宝是贾宝玉,这块宝被人夺来夺去,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有无数的化身,可以分给所有的人,最终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人不把自己当完整的人,别人就会撕了你!《红楼梦》里这“一宝三身”,他们想合一,最终没能合一,留下了残缺美。我们来看宝、黛、钗三人最初的出场。

贾宝玉的出场:“这政老爷的夫人王氏,……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林黛玉的出场:“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官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薛宝钗的出场:“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兴趣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体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线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三段文字,表明了宝、黛、钗出处,三段文字要合起来看才有意思。《红楼梦》可不是一般的书,我说了《红楼梦》是小说版《坛经》,里面讲的是因缘,讲的是“直了成佛”,讲的是“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一个人化出来的三个身体:宝、黛、钗,最后都惨兮兮的,谁也没成佛,但把他们三个人合起来看,依然是佛。

佛是什么?佛不是贾宝玉的誓言,不是林黛玉的眼泪,不是薛宝钗的金锁,但是他们三个人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那就是自由,也可以叫做解脱,也可以叫做归宿。贾宝玉和谁都有缘,跟林黛玉是木石缘,跟薛宝钗是金玉缘,他的缘大了去、多了去,偏偏跟自己没有缘,这样是成不了佛的。大家都把一块顽石当成宝,岂不可悲吗?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审判贤者

    审判贤者

    涅瓦雷斯大陆的和平使人类走向极端,无数人类邪恶的思想竟然慢慢的汇聚成了......首先就偷袭了化身为神秘之刃的黑暗本源,并剥夺其自由,成为自己毁灭世界的杀戮武器!
  • 神秘金手指

    神秘金手指

    邦德一路跟踪金手指到了日内瓦,发现了金手指外运黄金的秘密,他通过用黄金铸造车身的方法将黄金重新熔化后再铸成金块。邦德在追查过程中意外地听到了大满贯行动计划。金手指的手下发现了邦德,将他抓了起来。金手指并不急于杀死他,反而得意地将大满贯行动全部讲给他听。原来,这个阴谋针对的对象是金手指在日内瓦那座银行中价值6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金手指策划使用飞机施放毒气使银行周围的六万人包括四万军队与一些居民死亡,然后炸开银行,利用一名朝鲜原子专家将一枚小型核弹将金库引爆,致使世界各国在此储备的黄金受到辐射污染,这样一来,世界各国的黄金就无法进行流通,而金手指控制下的黑市黄金交易将获得十倍以上的巨额利润,垄断整个世界的黄金市场。被软禁的邦德将会怎样?金手指的阴谋计划是否能够得逞?……
  • 男2请留步

    男2请留步

    虽说将军府包吃包住包解决未来岗位问题,深情,但谁能想到她是炮灰她妹?罗慕玉强词夺理:喂,还是女主。男2必备技能:深情,那个男2,有一个完美的男2号。故事起源于一名苦逼的读者,在你现在看的小说中,她倒霉地穿进这本宅斗剧,女主,由痴呆女摇身一变成美貌小萝莉。男2锁定目标:女主,你被剩和我没关系!文中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再深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皇上本宫不媚

    皇上本宫不媚

    大婚当前,红色珠帘内,女子的惊呼声自帷帐之中传出。赵匡邪佞的勾起嘴唇,冷漠的眸子里充满了不屑与唾弃:“怎么?朕的爱妃,这就等不及了?”女子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男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下:“你不是他...你怎么会这样...”最终,闭眼,心死如灰。为什么他喜欢的是姐姐,为什么他偏爱一个宫女都不看自己一眼,为什么她成了罪臣之女,为什么他轻易就将她转手送人,为什么要她死!既然让她逃出一条生路,那就别怪她藏刃倾城而来!场景一:“民女惶恐,太子身份高贵,民女不敢攀炎附势,不过说起来,太子还算民女的姐夫呢。”赵匡听到“姐夫”这个词立刻阴了脸,暴风雨前的漫长寂静之后,却等来了水波无痕。“歆儿,在将军面前,我还是不习惯这么叫你的闺名。”赵匡满是无奈的脸上显现出的是无尽的宠溺。孟媚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装的有模有样的男人,这个被称作是太子的男子,竟然这么厚脸皮的在自己祖父面前捉弄自己!孟媚歆绝望的看着孟元毅然决然离去的背影叹息,祖父,您真的被这个男人骗了啊!赵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移到了孟媚歆的身边,故意靠近孟媚歆,赵匡坏笑着:“呀,祖父走掉了,小姨子。”孟媚歆怒气冲天的转身:“你...太子殿下,这样的玩笑还是不要再开的好,被姐姐知道了还以为太子殿下……”场景二:孟媚歆冷艳的眉眼睨着对面坐着的皇上赵煦,嘴角一丝魅笑,眼中却是狠毒。“皇上,如若您喝下这杯毒酒,我就原谅你之前的一切,如何?值得不值得?在你心。”赵煦瞟一眼金樽酒杯,再看向孟媚歆的时候依旧满眼温情:“好,我喝。”只一句,举杯下肚,落地无声。隐约中之间青衫衣纱飘远,她走了?场景三:听闻皇帝选秀女,孟媚歆潜回宫,扮作宫女。“就要这个宫女吧,朕看着不错。”皇帝指着她,微笑。孟媚歆高傲的抬头:“皇上,奴婢一生嫁一人,一世便只一双人。”赵匡的一眼温柔撞进她的清瞳:“那又何妨?朕遵从便是。”
  • 重生之大辽王妃

    重生之大辽王妃

    再见,他是辽国北院大王世子,她却成了大宋天波府杨业夫妇的掌上明珠,她是宋辽边境一位寡妇的女儿,那一年,他十六岁,她十岁。第三次相遇,他是一个普通的富家男孩,他是名扬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辽国‘战神’,她却是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雪莲郡主’。那一年,那一年,她十六岁,他二十二岁。她四岁。他与她,究竟是缘是还是孽?她与他,初见,究竟谁是谁的劫?谁又是谁的幸?金沙滩一曲爱情绝唱,‘世间一死宁何惧,君为家山我为君前世今生,他十岁,十世情劫,纠缠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