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000000012

第12章 转型投资,全面开花(3)

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均铩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港府颁布新的证券条例,加强监管,提出四会合并。1980年,成立将取代四会的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联交所);1986年4月,联交所正式营业。

因祸得福

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

20世纪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都是个全新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毫无疑问,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长实上市时,拥有收租物业约35万平方英尺,年租纯利390万港元;发展物业7项正兴建或拟建,基保独资拥有的地盘3个,合资共有的地盘4个。上市时将25%股份公开发售,集得资金3150万港元。这笔巨资,加速了长实的物业建设。与其他地产商合资发展的楼宇,均做出售;独资兴建的楼宇,做收租物业。

1973年,长实发行新股110万股,筹得1590万港元,收购了“泰伟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官塘的商业大厦--中汇大厦,每年长实赢得120~130万港元租金收入(地产复苏后,年租迅速递增到500万港元以上)。

上市之时,李嘉诚预计第一个财政年度盈利1250万港元。结果,长实的年纯利为4370万港元,是预计盈利额的3倍多。

1973年3月,长实宣布首期中期派息,为每股1角6分,每5股送红股1股。公司与股东皆大欢喜。

当时传媒及业界,把1972年上市的几家华资地产公司,称为“华资地产五虎将”。它们是新鸿基地产、合和实业、长江实业、恒隆地产、新世界发展(注:另有一说无新世界发展,列入大昌地产)。

上市前后,长实的实力及声誉在五虎将中并不突出。

论入行资历,长实不如新世界和恒隆,新世界的郑裕彤、恒隆的陈曾熙都是早期涉足地产的。论专业资格,李嘉诚比不上陈曾熙和合和的胡应湘,他们一个留学日本,一个留学美国,学的都是土木工程,独立创业前都担任建筑工程师多年。论实力,长实都比不上另四虎。新鸿基地产,为地产三剑客郭得胜、冯景禧、李兆基所创。上市时注册资本为3亿,超出长实1亿多;上市时预定集资1亿,实集10亿,长实的集资额不能望其项背。新世界的郑裕彤是香港赫赫有名的珠宝钻石大王,财大气粗,1970年成立新世界,4年后拥有地盘38个,上市时集资1.6亿港元,也远胜于长实的集资额。陈曾熙的恒隆上市,股票面额2元,升水6.5元,升水幅度是长实1元的6.5倍;集资2亿港元,也非长实所能比拟。合和的胡应湘毕业于名校普林斯顿,合和上市前仅创立3年,上市预定集资1.25亿港元,实收股本增至2亿港元。《不图安逸创大业--胡应湘》一文称:“合和是五虎将中最早成为上市公司(1972年8月21日)的股票,在1972年秋至1973年春时,合和股价(每股30元)更凌驾其他五虎将成员之上,俨然成为老大哥。”

长实虽然略逊于四虎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迅速从五虎将成员中脱颖而出,到80年代中期,成为五虎将中的虎帅。时至今日,长实系仍是香港首席财阀。

另四员虎将都不是等闲之辈,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个人资产先后荣登百亿超级巨富之列。曾有记者问李嘉诚是否以长实与另四虎将竞争。李嘉诚答道:“我好像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我想的是与置地竞争,赶超置地。”到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已实现赶超置地的目标。如果李嘉诚不将长实上市,未充分借助股市的作用,是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赶超置地的。

1973年的大股灾,一直延续到1974年年底,其后股市有所回升,仍持续低迷一年多。原因是世界性经济衰退,本港股灾使不少地产商和投资者受损,造成地产低潮。

“股拉地扯”,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经济的独特现象。

李嘉诚对香港的经济兴衰规律已有较深的认识,经济总是呈波浪式发展之中,若干年为一周期。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地盘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低潮过后,又是新一轮高潮。

1974年年底,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实际上,是以1700万股长实新股,换取其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两座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 年达800~900万港元。

若不是地产低潮,都市地产发生财政危机,李嘉诚绝不可能这么轻易得手。

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李嘉诚可资调动的现金约4亿港元。

投标地铁站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上不寻常的一年

香港境外的大气候由阴转晴,世界性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中国大陆已从十年“文革”动乱中走出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口号,显现出改革开放的端倪。

本港经济以11.3%的年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百业繁荣刺激了地产的兴旺;地产的兴旺,又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地产成为本港的支柱产业,举足轻重。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1971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集中发展地产,次年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当年的重大抉择,现在越来越显示出正确性。

1976年,长实取得年经常性利润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李嘉诚在业界实力渐雄,名声渐响。

不过,李嘉诚仍未被业界和传媒视为地产巨子、商界名人。长实说到底,仍是间中型地产公司,是五虎将中虎气生生、但从不大啸大吼的一员虎将。

香港传媒界,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有个新入行的记者问旁边的人,“那个额头高高,头发微秃,频频举手应价的中年人是谁?举一次手加个几百万,好像很平常?”

旁边的老记者说:“他叫李嘉诚,长江实业公司的老板,当年靠做塑胶花发迹,还被捧为”塑胶花大王“。近些年投资地产,拥有多间工业大厦,还在赛西湖发展高级住宅楼宇,在地产界已小有名气。看他在拍卖场的气度,实力不可小觑。”

这位老记者解释了好一番,才使新记者知悉李嘉诚其人。如今,李嘉诚名声如雷贯耳,家喻户晓。若有哪位记者认不出李嘉诚,那定是天大的笑话。

在1973年大股灾前,官地、私地拍卖场上,风头最劲的人物数船王赵从衍的公子赵世曾。兼有花花公子之名的赵世曾,是众人心目中的地产强人,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除洋人外,似乎无人敢与其竞投争锋。股灾翻船后,赵公子淡出拍卖场。人们渐把目光投向华资地产五虎将。五虎将中,除低调的陈曾熙,人们更关注的是郭得胜、郑裕彤、胡应湘等人。

1977年后,公众焦点聚在李嘉诚身上,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记者会盯着他穷追不舍,采访拍照。李嘉诚举手应价,被誉为“拍卖场上擎天一指”。

197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1977年,李嘉诚参与了地铁遮打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

位于香港中区地下的中环和金钟站段,是香港中区最繁华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地皮之一,每平方米的地价高达1万港元如果能在这块享有“地王”之称的地皮竞争上夺标并成功地发展物业,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夺标公司还可由此增强信誉且名声大振。

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计划8年完成,需耗资约205亿港元。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港府提供担保获得银行的各类长期贷款;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售股集资;地铁公司与地产公司联合发展车站上盖物业的利润充股。

首期工程由九龙观塘,穿过海底隧道到达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共15个站,耗资约56.5亿港元,于1979年9月底竣工。

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中环站是地铁首段的终点,位于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首站,又是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附近有香港政府合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总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与中环银行区近在咫尺。

有人说,中环、金钟两站,就像鸡的两只大腿,其上盖将可建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物业。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

李嘉诚何尝不为之心动。不过他更看重的还不是上盖发展的利润,而是长实的声誉。在人们眼里,长实只是一间在偏僻的市区和荒凉的乡村山地买地盖房的地产公司。在寸土尺金、摩天大厦林立的中区,长实无半砖片瓦、立锥之地!

李嘉诚涉足地产已20春秋,盖了不少建筑,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觉得是到了改变形象的时候--进军港岛中区了。

早在1976年下半年,香港地铁公司将招标车站上盖发展商的消息,就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李嘉诚得知香港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旧址地皮一事后,曾与香港政府磋商多次,希望部分用香港地铁公司的股票部分以现金支付,但是港府坚持用现金购买。于是既精通经营之道、又精通金融之道的李嘉诚,再次利用出售偻宇和发行新股的方式,集资数亿港元现金,以打有备之战。

陷入迷茫

长实竞投的把握有多大?若渺茫无望,不如不投。过去曾有多次政府拍卖中区官地的机遇。中区的地价高,日涨夜升,每平方英尺已突破1万港元,是世界地价最贵的地方。一幅地,动辄要数亿至十多亿,非长实的财力所敢参与拍卖竞价。

夜静人寂,寒意沁人,李嘉诚在深水湾住宅的花园散步。他无心观赏月下的花木,陷入沉思之中。地铁车站上盖投标之事,已弄得他连日来寝食不安。

据追随李嘉诚多年的“老臣子”回忆,李嘉诚极少把工作带回家做;他总是在办公室处理工作,哪怕弄得很晚。李嘉诚在家,除了学英语,翻翻报章杂志,就是陪太太和儿子。他尽可能放松自己,不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保证睡得安稳,以便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工作。如果发现他把文件资料带回了家,那一定是遇到非干不可的大事。

如今的地铁车站上盖投标,是他认定的非干不可的大事。

中环、金钟的两站的招标,一定不乏实力雄厚的大地产商、建筑商竞标。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必有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

“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脚,超越置地?!”

李嘉诚大步回到家中,坐进书房,翻阅带来的有关地铁的研究材料。

香港商界,有句十分流行的话:“撼山易,撼置地难!”李嘉诚估计,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长实参与竞投,就必须把置地作为竞争对手,与这个庞然大物对撼。

港岛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当年置地创始人保罗·遮打参与中区填海,获得港府成片优惠地皮。置地在中区,拥有10多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又名怡和大厦)位于未来的中环地铁车站两翼。中环车站又恰好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侧,则是遮打花园广场。就凭这些物业和街道的名称及主人,就可知置地在中区的地位。难怪当时的公众和传媒都把中环站称为遮打站。

金钟站离遮打花园广场仅一百多米,简直就处在置地的眼皮子底下。

攫取中环、金钟车站的兴建权,等于打入中区的心脏,到置地这只座山虎的食槽里夺食。

猛虎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并未公开声称参与竞投,就有报章唱起置地“志在必得”的高调,谁与置地竞争,无疑“以卵击石”。

李嘉诚想,“志在必得”的置地,会不会“大意失荆州”呢?

置地属怡和系,怡和大班又兼置地大班。现任大班是纽璧坚,纽璧坚20岁起就参加怡和洋行的工作,一步步爬上董事局主席高位。纽璧坚没有任何背景,靠的是自己的勤勉努力。

同类推荐
  • 魔鬼搭讪学

    魔鬼搭讪学

    ●你想让自己朋友遍布天下吗?●你想让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四射吗?●你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更会再学习搭讪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让你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记住,没有人是交际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个深喑此道的老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怎样一步步地改进。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幽默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个人魅力无形增值,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力量、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读者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启发读者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这门艺术,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增进沟通,改善人际,促进工作,获得优质高效的人生。
  • 人脉掌控术

    人脉掌控术

    最简单,最神奇,最有效,最实用,全世界高端人士都在用的人脉圣经。练就瞬间攻心术,成为社交中的王者。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做人,就要懂人性。只有掌握厂他人心理运行的轨迹,才能轻松走进他人内心。打造自己的入脉关系网。神奇的心理术,我们不可不知!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七月的鞭炮声

    七月的鞭炮声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你就是船长

    你就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你就是这艘船的主人,公司的兴亡和发展就与你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世界500强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无论你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都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让我替他来爱你

    让我替他来爱你

    郝帅和夏小末一起来到伊真的墓碑前,看到墓碑上那张照片上,男孩单薄的微笑,他拉起夏小末的手,“伊真,让我来继续爱她,好吗?”照片上伊真笑的安静,如同三月的春光。
  • 小细节,大问题(不容忽视的生活小问题)

    小细节,大问题(不容忽视的生活小问题)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提问的方式将生活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小细节列举出来,十分醒目,让您一目了然。每个问题都在提醒您,维护健康就应该从这些生活小细节一点一滴做起。本书的内容丰富、全面、细致,涵盖了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分别从身体信号、男女老少的健康细节、饮食宜忌、食物搭配、日常保健、家庭用药、运动健身、起居卫生等几大方面入手,列举了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对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小细节,并向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力求帮助您从每个小小的细节人手,改变错误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拥有真正的健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