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3000000015

第15章 自主创新(3)

格力的创新,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才创新;第二是管理创新;第三是营销创新;第四是技术创新。这四个创新从内到外,从产品到渠道,从流程到人才,保证了格力在空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一、人才创新。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二、管理创新。使格力在企业流程上具备了成本优势。

三、营销创新。使格力的销售渠道具有了强大的威力。

四、技术创新。使格力的产品具备了其他产品无法具备的质量优势。

这四个创新,人才创新是根本,管理创新是灵魂,营销创新是生命线,技术创新是核心。

空调业经过2006年的低迷,自主创新成了人们口中最频繁的词语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自主创新摆在了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但是我们依旧看不到科技含量较高的自有品牌,原因何在?

诚如我在上面所讲,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企业带来辉煌,也可能会把企业拖入泥潭。而同时,有很多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创新的误区:一是“简单拿来”,二是“片面创新”。

“简单拿来”,把着力点放在了对已有的国外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和改良,导致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片面创新”,单纯追求技术方面的创新,而忽视了其他。所以创新的结果只是取得了短期的发展,而企业本身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源动力。

那么,究竟怎样创新,才能构筑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呢?

“自主创新要坚持以自强、自主、自立为中心,自主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全面创新。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四方面同步进行,缺一不可。”董明珠对于创新的诠释,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同时,格力电器也成为这个观点的最好脚注:要构筑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人才创新是根本,管理创新是灵魂,营销创新是生命线,技术创新是核心和基石。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格力在管理创新方面的特色。

一、缩减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

由于空调行业竞争激烈,加上市场不规范,这就导致一些空调行业的领导人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某一些人,而不是整体的努力。有的企业更是把拓展市场理解为只要有营销人才就能生存,因而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的进行“挖墙脚”活动,不断从其他企业、特别是对手那儿挖营销人才。这就使一些营销人员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担负着企业的命运,于是自抬身价,目空一切。

在大家叫嚣着渠道为王的时候,朱江洪却开始了对销售人员提成比例的改革。朱江洪早就觉察到格力的销售员提成比例过高,这严重影响到了其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认为企业的成功,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努力的结果。一个产品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一个售后服务不到位的产品,无论你销售人员能力多高,也不会有很大的市场。

源于这种想法,朱江洪决定缩减销售员的提成比例,到1994年将其下降到0.28%至0.38%。没想到,这个决定像一颗扔进销售人员里面的炸弹,立即引来了销售人员的反抗。也难怪,在那个渠道为王观念盛行的年代,还有人敢拿销售人员开刀,真算得上逆风而行了。

二、整顿经营部。

当上经营部长第一天,董明珠就看不惯经营部上班时一人一杯茶一张报纸,成天聊天闲谈的风气。她一周开一次会,半天时间用来讲纪律,针对具体人进行评议,有人被她训得直掉眼泪。经营部女性多,董明珠就在她们的服装、头发、走路态势上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她要求大家最好都剪短发,留长发的上班要盘起来,更不允许戴一堆丁丁当当的首饰来公司。喜欢打扮的,尽可以在下班后打扮。

三、张手要财权。

任经营部长不久,董明珠就做出了一个超越常理的决定:她跑去找朱江洪总经理要财权。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首先格力是一家国营企业,人事的决定都要通过高层领导集体表决,董明珠这个行为显得太张狂;其次,虽然中国人爱权力是众所周知的,但中国人搞权力都是背后进行,决不会像董明珠这样张扬,明目张胆的要权。

董明珠有她的想法。这么明目张胆的要权,她也犹豫过。但她要权是为了整个公司营销的良性循环,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了经营部一个部门的利益。

销售虽然只是公司全部工作的一个环节,但公司是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她既然任了经营部部长,开始整顿经营部,其他部门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被暴露了出来。她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走此一招。

要财权是因为经营部和财务部的关系密切。经营部要求经销商先付款后发货,但客户究竟在公司帐上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只有财务部才清楚。一些客户打了货款到格力拿不到货,一些客户没钱拿到了货。有时经营部要发货了,开票员问这人有没有打钱过来,财务那边总是说:“我们也不清楚,要查帐才知道。”这样,无论经营部如何负责,财务部不配合,也是事倍功半,难以使经营部的工作正常运转。长此下去,只怕又要重蹈格力以前的管理现状,职责不清,工作混乱。这是她董明珠绝对难以容忍的。

董明珠正式向朱总提出与经销商的财务往来最好交给经营部管,这有利于工作协调。

财务部副总心里不高兴,说:“你把财务拿去,就没有监督了。”

董明珠当然知道她明目张胆地要权这件事有违常理,所以她早就想好如何才能让大家心平气和地接受她的建议,她说:“大家都可以监督,随时监督。我提两个建议,第一,我只管钱的近、货的出,不管用钱。这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第二,财务也可以不归我管,但每日经销商进出款必须要让财务部门随时告知经营部。”

朱江洪经过考虑,也为了平衡大家的情绪,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那就是划出财务部的一部分归董明珠管,也就是说,董明珠可以得到人、职能和收款这一部分的权力。

其实,我们不能说这些人的想法就是故意和董明珠作对,或者故意给董明珠使绊子。按照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主动要权确实是犯了大忌,何况董明珠她只是刚当上经营部部长。

但是,反过来说,中国的企业总是做不起来,不也正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在作怪吗?人们总是习惯于循规蹈矩,不敢突破,不敢创新。靠“拿来主义”,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又怎能占得先机,先发制人?

四、质量流程管理。

空调的零部件非常多,一个小零件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空调的运转。在卖方市场的年代,空调生产厂家们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问题。可是,一件小事让朱江洪改变了看法,使他下定决心进行产品质量的管理控制。

1994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家正在装修、即将开业的餐厅里,当安装工人们在安装从中国运来的格力空调时,一台正在试运行的空调发出“哗哗”的响声。

那时恰逢朱江洪正在意大利进行用户调查。意大利客人盛怒之下把他奚落了一番,面红耳赤的朱江洪亲自拆机检查,机子打开后,大家都傻眼了——一块海绵正搭落在风叶上。

得罪客户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一块没有粘紧的海绵。朱江洪痛定思痛,下了一个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决定:狠抓质量,打造精品。

从1995年开始,格力开始了全面的质量整顿。设立零部件筛选分厂,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经过各种检测,合格后方能上生产线;制订“总经理12条禁令”(现已延伸为“总裁14条禁令”),对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操作作了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任何员工只要违反其中的一条,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措施,稳步提升了格力空调的质量。

为了控制零部件的产品质量,格力还建立了行业独一无二的零部件筛选分厂,这个分厂对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质量“过滤”,连最小的电容都不漏过。为此,格力还成立了“质量宪兵队”,由公司董事长朱江洪亲自担任宪兵队队长,专门监督检查各环节中的质量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张瑞敏用铁锤砸冰箱的故事,但可能并不知道格力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格力下设的技术部、质检部、企管办、总装分厂联合向公司实行空调器质量承包。当时的朱江洪总经理让人在总装分厂厂部放了一个大铁锤,只要有产品质量不达标,就由这四个分部的负责人当众用这把大铁锤砸烂,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若是质量达标了,就重奖。

如果将企业比为军队,好的人才就是精锐的士兵,光有精兵而不加管理,则军必溃为散沙。同理,企业要在波涛诡谲的商场中应对自如,就要根据环境和自身的特殊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最终使旗下员工统一成一个整体,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

然而实现这一承诺,需要的是每一名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当今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让3万名员工都朝着“好空调格力造”同一个方向前进,对格力的企业管理无疑提出了一个巨大挑战。面对挑战,格力管理层制定了“八严方针”:严格的制度,严谨的设计,严肃的工艺,严厉的标准,严密的服务,严明的教育,严正的考核,严重的处罚。

20多年的“拿来主义”造就了中国空调制造业的繁荣兴旺。但是有谁敢说,中国的空调制造业打破了日本、美国的技术垄断,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谁又敢挺直腰板在全球空调业内与国际巨头对垒,把原汁原味的中国空调挂到发达国家的墙上?

遍览中国当今空调制造行业,只有格力电器能够担此大任。因为只有格力电器相继打破了空调压缩机、多联中央空调等核心技术的国际垄断,逼迫国际竞争对手在中国的商用空调市场上丢失一个又一个阵地,将技术垄断带来的价格垄断优势丧失殆尽。

而在竞争激烈的空调行业,能够真正担得起自主创新称号的,格力肯定是第一家。正是由于坚持自主创新,在空调整体行业有所下滑的情况下,格力电器的销售额从2002年的70亿元、2003年的100亿元、2004年的138亿元、2005年的182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30多亿元,每年都保持30%的增长,销量从200多万台增长到1300多万台,短短四年时间,销售额、销售量都翻了几番,同时给国家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年时间缴纳了超过24亿元的税收,连续7年纳税蝉联家电行业第一。

4永恒的生命力

——持续创新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坚持创新,永不停止的创新,是格力人做企业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噪音控制上,在节能上,在设计结构上,格力总是力求获得更大的突破。为此,格力专门有一个科技大楼,专门研究格力的产品在现阶段怎么样进一步提高,怎么样进一步降低成本,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

创新是企业能够存活下去的源动力,没有创新,再大的企业,最后也只能是死亡的结局。如果我们分析国际上的成功企业,会发现它们似乎更喜欢谈战略、文化、流程再造等等内容,而对创新则谈之不多。如果我们因此而认为创新并不重要,那就大错特错。这些企业不谈创新,并不是他们认为创新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透彻了解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已经成为它们成长的自然方式,所以他们反而不需要再去谈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需要创新。

以麦当劳为例,麦当劳在本土化创新上总是慢肯德基一拍,其在菲律宾的连锁店直到被快乐蜂逼得无路可逃才开始推出中式口味,日本的麦当劳也是经过长期研究和调查之后才开发出大受欢迎的、像中国的馒头包子一样用蒸笼去蒸的米汉堡。2003年,麦当劳在全球市场遭遇了首次增长放缓,甚至有些分店陷入了经营困境,基于此,麦当劳推出“我就喜欢”的品牌革新活动,聘用了香港的当红明星进行宣传,展现了活力无限的新品牌形象,用“欢乐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轻顾客。

研究格力的创新经验,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创新是一种思维,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最后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当一家企业仅仅是为了赚钱的时候,它不会去创新,因为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当一家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有着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比如格力要把企业打造成百年企业,要让格力空调成为中国名牌、世界名牌,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时,它就会投入大量资金去进行技术创新。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家电行业,看似轰轰烈烈,规模庞大的企业很多,如果把它们的销售量和利润进行一下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庞大。比如,2005年,几大着名家电企业均出现巨大的经营性亏损:TCL亏损14.65亿元,夏新亏损6.58亿元,波导手机出现了4.7亿元的亏损,海尔电器手机业务亏损4.61亿港币,等等。

从数据分析和世界着名企业的经验来看,这些企业之所以效益低下,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研发投入过低,缺乏构建于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核心竞争能力。

同类推荐
  •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吗?如何在销售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如何瞬间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如何每天进步1%?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财脉?……销售心理学家让你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告诉你行动的针对点!
  • 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决》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忤逆了客户的“心”。《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读者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游击队员作战的神出鬼没、机智百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众多红色经典战例更是为人耳熟能详。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代社会,营销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谋划能力。红色经典战例中,游击队所运用的智谋韬略和现代营销有着微妙联系,善加运用,一定会给现代营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五步构建销售渠道

    五步构建销售渠道

    本书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那么,请你试着选择本套丛书,在闲暇无聊或苦闷仿徨的时候,打开它,不管你是浅尝,还是深味,本书都会给你指导,给你安慰,给你鼓舞。
热门推荐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医品小农女

    医品小农女

    风华绝代的元婴大丹师,不经意间来到这个鸟不拉耙耙的古代农家,贫穷咱不怕,偏僻也无所谓,谁让咱现在有家人可以依靠了呢?从来没有享受过家人的爱,在这一世她可以肆意接受,这就是家的伟大,家带来的改变,绝非你能想像。看在这么多人疼爱自己的份上,为了能让那只黑乎乎的小奶娃每天叫膜拜自己的份上,既来之则安之吧。翻手为云,覆手为医,以医行路,丹到功成!从几间漏风不抗雨的茅草小屋,到数不尽的连锁商铺,用不完的钱财金银。从田院小试,到万亩鱼塘多国连锁,百家称服,千名奴仆,万顷良田……嚣张之:看看自己面前堆积起来的雪花金银,心里美滋滋的,这才叫人过的日子啊!还没有开心的笑起来呢,就看到来到她身边的几只。暗恨啊:老天,你能不能弄几个能长的过去的银在身边转悠啊,这都一个个的歪瓜裂枣的,实在是有碍观瞻?!你再敢说一遍吗!?某男脸黑黑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既然如此,爷就勉为其难的介绍给你认识,认识……什么?这位是王爷,哦,您是想要请医师去太医院?人家不喜欢和老人在一起,你敢说太医院的人都是年轻的,你敢吗?不敢,一边去!什么?这位是番王啊,长的好委婉哦!外出什么的都是女纸没关系的,这个你们作为高高在上的存在能不知道吗?闪开!哎呦!这位帅锅,你怎么藏起来了啊,给姐姐笑一个,给你小糖糖吃哦!什么?姐姐就是一生一世的糖糖,这个事儿不太好办哦……哎呀,不要走啊,这个好商量的,好商量的……没看到某男的眼睛已经闪现一片的火光,仿佛是想要将她完全的融化!嚣张一:白衣飘飘的男子,似乎是完全看不上她的冷漠,魅惑人的桃花眼里,闪现出一片委屈:“人家不知道娘纸会来到这里,要不也不会吓你的哪?”“咳咳……我是不经意来这里的,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又忘了!”某女很得意的享受着,哼,敢吓她,不让他知道知道害怕,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只是下一句却是让她很抓狂:“听谁说的来着,忘记了,重要的是在梦里上树摘个果子都能摔晕过去了,可真是挺可悲的呢!”“你再说一遍,信不信……”“娘纸,信,信你生生世世!”脸红的女子才乖,每天跟自己唱对手戏多累啊,不是自己怕累,把娘纸累着那可就罪过了哦!
  • 如果当时不放手

    如果当时不放手

    落跑新郎归来,青梅竹马出现,巫方园的世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陈年往事被翻出,新欢绯闻曝头条,她立刻成为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
  • 侯门争斗似海流

    侯门争斗似海流

    她本是一家道中落的小姐,嫁入侯门做了妾,一边与丈夫过着名存实亡的生活,一边应付侯门的各种勾心斗角,丈夫却不管不问,然而侯门里却有一人在默默的保护她并喜她,他竟是自己的小叔子,叫她情何以堪!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佳期如梦

    佳期如梦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以为不过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生。与孟和平的初恋,是洁白芬芳的桅子花,开在安静的校园。事隔多年,再次重逢,他却成了无良地产商。而阮正东是名流贵族世家子弟,一向游戏人间,尽握众生繁华。究竟谁才会是她的m.pgsk.com?
  •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本书向读者详细介绍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广交朋友,做好、做熟、做深每位客户,扩大自己的个人影响,建立良好的个人口碑,让客户免费帮你销售等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在销售工作中更好地与人交际,做好销售该书它既能为刚入行的销售员雪中送炭,也...
  •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致青春:当我遇上你们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们,这是一群现实中的你我,在这二十二则小故事中都能看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有爱情友情,有热血梦想,有迷茫彷徨,这一个又一个的影子,组成了一场无与伦比的青春盛宴,同一个开场,无数个结局,在每一个故事里,都能发现你。
  •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此拳法真气充盈,形气一体,无极而生,乃自然运用之造化,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