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600000016

第16章 禅定养生(2)

十善戒,不仅强调应制止恶行,还重视奉行诸善。十善戒的内容为:一不杀生且慈悲护生;二不偷盗且廉洁朴素;三不邪淫且自重贞洁;四不妄语且诚实可信;五不挑拨离间且作和合语;六不口出恶语且言语典雅悦耳;七不口出废话、空话、色情话且如法语;八不贪图他人财物且知道满足;九不愤怒且持慈悲之心;十不谤佛法,弃邪见、持正见。

修禅要去五盖

“盖”者,障碍也。修习禅定之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在最初开始修习禅定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一定的调节训练,以消除可能阻碍入定或对禅定功德有影响的障碍。《大智度论》卷十七,对于可影响禅定的障碍分为了五种。

1.贪欲盖

贪欲是健康人生最大的障碍。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会遭到厌弃、舍离,甚至彼此结怨仇,因为贪欲的前提是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比如贪欲重的人,当他需要别人帮助时,顺心了他会认为理所当然,不尽如人意时就跟你结怨仇,甚至在家庭中都会六亲反目,失去做人起码的伦理道德。比如贪财,贪财的念头一经生起,就偏离了正确合法的轨道,心中就埋下了负面的不良因素,一旦这个因素产生影响,整个身心就开始毁灭。

2.嗔恚盖

对于修习禅定之人来说,嗔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正如佛书所说:“嗔为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坐禅的时候,如果想到了令人烦恼的人或事而心生愤恨,不仅会使得心气难以平静而无法入定,而且禅中之气还会滋长愤怒而令人难以自制。大乘禅认为,嗔怒于众生会丧失菩萨应有的慈悲,这也触犯了菩萨的根本重戒,如此一来则会丧失一切善功德而使得禅定难以成功。

3.睡眠盖

睡眠是第三种盖障,也是一种很独特的障碍。如果是贪心和嗔心,还能看得见,可以找到下手处,而睡眠则像毒蛇处在暗室,很难抓到。把睡眠称为盖,是指久睡昏沉会障碍用功。修习禅定之人懒惰嗜睡,不仅会使人心神昏暗不明,孳生昏沉、沉没,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光阴,极为可惜。佛教力劝修习禅定者,应减少睡眠、警觉无常、精进修禅。佛经中说到睡眠时讲:“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

4.掉悔盖

掉,即为摇动不安分,包括三种:一为身掉,此类人喜好游走戏耍,不喜安坐;二为口掉,此类人喜好闲聊吟咏,虚度光阴;三为心掉,此类人杂念丛生,挂此思彼,不专注于一境。悔也包括两种:一为掉后生悔,此类人常懊恼不安,为入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二为对往事悔恨不已,为已做而不应做的事悔恨,却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这会使人心生不安而难以平静。

5.疑盖

我们的怀疑总是很多,怀疑佛法,怀疑三宝等等。因为对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犹豫不决,所以得不到清净的感受。比如我们共修三皈依,一点儿怀疑都没有,对三宝生起绝对的信心,身心马上会感受到清凉自在,这种感觉在生活中随时生起,功德就会随时增长。如果对三宝生不起绝对的信心,恐怕你还有疑盖在里面。疑有三种情况:一为怀疑自己罪孽深重、善根薄浅,没有信心而对入定造成障碍;二为怀疑师傅五道、不堪教我,这为入定一大障碍;三为怀疑禅法,认为所修习的禅法有问题,这也对入定有很深的障碍。

小知识

佛教修行的目的

佛教的修行是和佛教的教理部分紧密相连的,他们之间是一种目的与途径的关系。佛教在产生之初就提出了对人生和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提出了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和最高理想。这种最高理想就是达到成佛,或者涅槃的境界,以及摆脱轮回所带来的人生的种种痛苦。那么如何成佛呢?修行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成佛、如何达到涅槃境界的具体方法。因此修行在佛教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是贯通其整个教义体系的。

修禅,去除妄念是关键

要想在禅定上有一番作为,每个修习者都应从降伏自身的妄念开始。把去除妄念作为修习禅定的起点练习就可以了,不能操之过急。

从前有一位僧人,很想在禅定上有一番修为。他每天花很多的功夫来坐禅,但总是静不下心来,于是,他便去请教一位著名的禅师:“我每天坐禅几个小时,腿脚都坐麻了,屁股都坐疼了,一心想获取正果,可是却什么成果也没有。你有什么办法吗?”

禅师说:“你还是照样去坐禅,只是把‘获取正果’的念头丢开。”

过了些日子,僧人又来找禅师:“扔掉了‘获取正果’的念头,我坐禅时心情平静了,呼吸也顺畅了,浑身都觉得很轻松,但是莫名其妙的会有一种惆怅的感觉——你有什么办法吗?”

禅师说:“你还是照样去坐禅,只是把‘扔掉获取正果’的念头丢了吧。”

又过了些日子,僧人来对禅师说:“我已经找到了禅定的感觉,能否得大自在?”

禅师说:“你还是照样去坐禅,只是把‘我’忘掉吧!”

“忘我”之后,这位僧人很快就入了定的境界,不再出现心猿意马的现象。

有一天,他在一棵大树下盘膝而坐,正要入定的时候,突然迎面吹来一股风,觉得有些奇怪,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鸟飞落在自己怀中休息。只见它神色自若,悠闲地东张西望,就像栖息于树枝上一样自在。僧人见飞鸟入怀,便默默地在心中对小鸟说道:“你既然把我的怀抱当成栖息之处,我怎么能够拒绝你呢?”这时,疲累的小鸟干脆闭上了眼睛,躺在他怀里舒服地睡着了。他怕惊醒了小鸟的好梦,于是,垂目观心,立刻入定,像一尊雕像,一动也不动。过了好长时间,小鸟还在他怀里安睡。

这位僧人修习禅定的经历,很有典型意义:从一心想获取正果,到扔掉“获取正果”的念头,再到忘却“扔掉获取正果”的念头,最后进入“忘我”的境界。他所经历的,其实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这时,他已没有了功利心,所以才能真正的入定。连小鸟都能把他的怀抱当成安乐窝,可见其真的有非凡的定力。

修习禅定也好,做其他事也好。一旦克服了自身心理的障碍,才有可能产生新的飞跃。

有的人不修禅定还好,妄念尚少,修学了禅定,妄念反而多了。这是因为我们平时不去注意它,习以为常了。实际上平时妄念是很多的,它就像瀑流一样,从不止息。只不过在未休习禅定时,自己没有察觉罢了。我们修炼定力,就是让自己去察觉这些妄念,察之才能觉之,觉之才能除之。

这就是“静虑”和“自审”,自我反省的过程。观心的过程,是见性的过程,也就是禅定的基本内涵。所以不要怕妄想,也不要怕制服不了它,亦不必费力去降伏它,只要认识妄念,不执著于它,不追逐它,也不要排遣它,更不相续,则妄念自离,就是所谓的“妄起而觉,觉即妄离”。

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时用心,虽然不修禅,也能如修禅时一样,心智镇静。这对改善性格、体质,开发智慧,大有裨益。

小知识

忘我

有一位高僧和一位老道。互比道行高低。相约各自入定以后,彼此追寻对方的心,究竟隐藏在何处。和尚无论把心安放在心上,树梢上,山之巅,水之涯,都被道士的心于刹那之间,追踪而至。他忽悟到因此心有所执著,故被找到,立刻想:“我现在自己也不知道心在何处。”也就是进入无有之乡,忘我之境,结果道士的心就追寻不到他。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忘我在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佛家所说的眼、耳、鼻、舌、心、意六根之不能清静,就由于不能破除一个我见,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

修禅重在修心

许多人认为参禅打坐、心无散乱、意不动转,或起神通变化,才能称之为“禅”,总以为要万缘放下,独善其身才能进入禅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修行。其实不然,“挑柴运水无不是禅,言谈举止无不是禅。”禅在行住坐卧之间,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心不着境,当下即是禅。若能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纠缠,修习禅定,于养生大有益处,不但可以改善体质,还可以祛病延年。因为人体有病的系统能够得到如此充分的休养,毛病自愈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

实践证明,禅定对心血管系统的毛病治疗效果最快最佳,修禅首先是修心,心先得到调理,心健康了,其他的系统,也就相应减少负担,得到休整,从而也都健康起来。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坐只是学佛的方便法门之一,只是为了静心而已。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乱,饭来吃饭,事来做事,就是所谓的行兹在兹、念兹在兹。

禅师指点我们,心若要定,必须力行正道,意不生恶念,身不作恶行,口不言邪语。不因私人迷情而乱了心思,心安行正便能欢喜自在。

利用正确的智慧,产生慈悲的力量,时时刻刻将禅定之法应用于生活之上,定心致力来成就人事,则无处不是禅。

那么,我们该怎样修心呢?

1.随缘修心

一般人的心非常散漫,要以静坐数息来系心念。不只是诵经、做功课、打坐才能修心。日常生活的举止动作,无一不是修持的机会。把工作的场所,当成修行的地方,将心缘收摄,专心系于工作之中,也是修心的方法之一。借周围的环境来收摄心念,即使在吃饭、走路、扫地,任。何一个因缘均是我们修心的时机,把握每一个修持的因缘就是随缘修心,但是不要执著于某种特定的方式,越是刻意去追求,那个过程往往越是苦闷,而换一种方式,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细节去寻觅,随缘应对,我们就会觉得心静体安然。

2.借事练心

人生其实就像一个大熔炉,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千锤百炼,方得成器。因此,应借逆境来修炼,时时保持心平气和,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既来之,则安之,做到“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欢喜承受,旧业很快就会过去;不欢喜接受,则烦恼丛生,甚至于烦恼中再造恶业。

3.随处养心

我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要随缘而安。以周遭事物来修炼杂乱的心思——去除烦恼,直到习惯成自然时,不论在任何场所、环境,都是心行如一,这就是随处养心。这一点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要将好的行为、思想都变成习惯,不仅需要人的觉悟,还需要精进的用功修行。

小知识

每件不幸的事都是有帮助的

生活中,当我们突然失去一些很珍贵的东西时,不妨豁达地对自己说一声:“很好,这件事会有帮助的。”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变为祸,还是祸变为福,我们都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确,许多事物都有两面性,福祸是相依相存的。一件事情对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乍一看,似乎是你的一个损失,但仔细分析,或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就能发现它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福与祸,不要因为“福”而沾沾自喜,乐不可支;也不该因“祸”而怨天尤人,痛不欲生。

常用的坐禅姿势

“双单跏趺最为优,交脚跨鹤亦无错,正襟危坐方便法,五式普为禅子修。”这首偈颂,说明古来禅行者普遍使用的五种坐禅方式:

1.双跏趺坐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各九卷。《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很少有人想到黄帝。灵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就是说神灵的关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事实上。《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生命的枢纽
  • 只有医生知道!2

    只有医生知道!2

    协和张羽医生应广大读者要求,诚意奉上该系列第二本,生动讲述只有医生才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求医问药之道。《只有医生知道!2》,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教大家识别市面上几种妇产科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告诉大家更多高效备孕、封山育林的妙方好招,用案例阐述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危险后果,最生动直观、效果极佳的性教育知识……更多读者最想知道的、普通女性都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识,尽在《只有医生知道!2》。@协和张羽发给天下女性的又一封关爱私信。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因,在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已分别达到85.3%和79.5%。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亿人超重、肥胖,不乏30多岁就出现“啤酒肚”等。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都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此外,我国亚健康人数也约占到全国人口70名。到老年时再来补“锻炼课”,倒不如趁年轻时多运动。“运动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病才会使人死亡。”
  • 职工饮食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职工饮食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地府十殿阎王的阎罗王与西方灵魂主神拼杀,最终用了亿万年积攒的一点时空轮回之力,托生到另一个陌生的王朝世界,集东西方神道之大成,建立新的鬼神秩序。阎王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阎王还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 南境诡事

    南境诡事

    揭开掩盖在南境迷雾下那神秘的古彝文化,身边人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事件……我只是一个爱听鬼故事的普通大学生,我竟在其中发现了一连串的阴谋……,玩笔仙莫名晕倒。确未想过自己也会置身其中,夜半被鬼压身,离奇的经历竟然是有高人暗中操纵
  • 重返猎人塔

    重返猎人塔

    数万光年的神话长卷堪称宇宙奇观,长卷中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魂香谷里有座奇光四溢的猎人塔……修罗界残暴无情,在谷中大开杀戒,只为满足他们驾驭一切的野心……幸存者后继有人,他们上冲九天神殿,下入万劫地狱,横越神山魔岭,潜游无底深海,战灵斗神,弑魔杀魂,重返猎人塔!
  • 守望一生:深宫殇情

    守望一生:深宫殇情

    一部关于岁月与爱情的故事。天生命运多舛的她,遇到生在皇家的他,他不排斥她,但心里却有别人的影子。当那个影子变成现实存在,他的心里掀起了波澜。他用尽手段,终于得到那个人,然而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第一眼就爱上她的他,却娶了另外一个人,放手是为了让她幸福。历尽沧海桑田的变故后,他找到真爱了吗……
  • 邪王妻管严:腹黑杀手妃

    邪王妻管严:腹黑杀手妃

    原本的格局,理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吧。离王,天人之姿,帝王之才,谁知无意中倒霉的惹到一个外表“温软好看又顾家”实则阴险狡诈,心底的孤独伤痛掩盖在外表温柔慵懒之下,自取名为“离”,穿越成相府倾城之貌却被嫡出小妹欺辱而死的庶女。软弱的无能女再睁眼端庄高贵,独活于世,与人无扰,步步为营,本是慵懒无心之人,却对她一见倾心,因她的到来而彻底改变,从此万劫不复,为她处处谋划,王牌杀手被爱人杀死含恨死去,只是侯门水深,宫府无情,她傲睨万物,她倾情自由,更将他当成洪水猛兽,黑心黑肺的臭男人,那颗冰冷的心怎会轻易融化。还对她死缠乱打,大言不惭的要宠她护她,简直可笑!男人,腹黑无情。可倾你心,寸土恰似虚弥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作者爱上小书迷

    大作者爱上小书迷

    一个晚上的时间,璃茉幽蹲在大街上哭了足足三个多小时,从她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男友江小南背叛了之后,她便开始了不停地哭泣,任谁也劝不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灵狼·裂魂

    灵狼·裂魂

    这里有冬过先生和狼,这里更有卖火柴的小红帽莎莎,这里有七宗罪的寻觅之旅,这里有……不管是元神被劈成两半,还是这两半元神分居两地,自己就应该跟自己在一起!前路坎坷,且看奇乐儿的两半,苦涩且甜蜜的艰辛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