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600000016

第16章 禅定养生(2)

十善戒,不仅强调应制止恶行,还重视奉行诸善。十善戒的内容为:一不杀生且慈悲护生;二不偷盗且廉洁朴素;三不邪淫且自重贞洁;四不妄语且诚实可信;五不挑拨离间且作和合语;六不口出恶语且言语典雅悦耳;七不口出废话、空话、色情话且如法语;八不贪图他人财物且知道满足;九不愤怒且持慈悲之心;十不谤佛法,弃邪见、持正见。

修禅要去五盖

“盖”者,障碍也。修习禅定之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在最初开始修习禅定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一定的调节训练,以消除可能阻碍入定或对禅定功德有影响的障碍。《大智度论》卷十七,对于可影响禅定的障碍分为了五种。

1.贪欲盖

贪欲是健康人生最大的障碍。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会遭到厌弃、舍离,甚至彼此结怨仇,因为贪欲的前提是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比如贪欲重的人,当他需要别人帮助时,顺心了他会认为理所当然,不尽如人意时就跟你结怨仇,甚至在家庭中都会六亲反目,失去做人起码的伦理道德。比如贪财,贪财的念头一经生起,就偏离了正确合法的轨道,心中就埋下了负面的不良因素,一旦这个因素产生影响,整个身心就开始毁灭。

2.嗔恚盖

对于修习禅定之人来说,嗔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正如佛书所说:“嗔为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坐禅的时候,如果想到了令人烦恼的人或事而心生愤恨,不仅会使得心气难以平静而无法入定,而且禅中之气还会滋长愤怒而令人难以自制。大乘禅认为,嗔怒于众生会丧失菩萨应有的慈悲,这也触犯了菩萨的根本重戒,如此一来则会丧失一切善功德而使得禅定难以成功。

3.睡眠盖

睡眠是第三种盖障,也是一种很独特的障碍。如果是贪心和嗔心,还能看得见,可以找到下手处,而睡眠则像毒蛇处在暗室,很难抓到。把睡眠称为盖,是指久睡昏沉会障碍用功。修习禅定之人懒惰嗜睡,不仅会使人心神昏暗不明,孳生昏沉、沉没,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光阴,极为可惜。佛教力劝修习禅定者,应减少睡眠、警觉无常、精进修禅。佛经中说到睡眠时讲:“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

4.掉悔盖

掉,即为摇动不安分,包括三种:一为身掉,此类人喜好游走戏耍,不喜安坐;二为口掉,此类人喜好闲聊吟咏,虚度光阴;三为心掉,此类人杂念丛生,挂此思彼,不专注于一境。悔也包括两种:一为掉后生悔,此类人常懊恼不安,为入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二为对往事悔恨不已,为已做而不应做的事悔恨,却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这会使人心生不安而难以平静。

5.疑盖

我们的怀疑总是很多,怀疑佛法,怀疑三宝等等。因为对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犹豫不决,所以得不到清净的感受。比如我们共修三皈依,一点儿怀疑都没有,对三宝生起绝对的信心,身心马上会感受到清凉自在,这种感觉在生活中随时生起,功德就会随时增长。如果对三宝生不起绝对的信心,恐怕你还有疑盖在里面。疑有三种情况:一为怀疑自己罪孽深重、善根薄浅,没有信心而对入定造成障碍;二为怀疑师傅五道、不堪教我,这为入定一大障碍;三为怀疑禅法,认为所修习的禅法有问题,这也对入定有很深的障碍。

小知识

佛教修行的目的

佛教的修行是和佛教的教理部分紧密相连的,他们之间是一种目的与途径的关系。佛教在产生之初就提出了对人生和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提出了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和最高理想。这种最高理想就是达到成佛,或者涅槃的境界,以及摆脱轮回所带来的人生的种种痛苦。那么如何成佛呢?修行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成佛、如何达到涅槃境界的具体方法。因此修行在佛教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是贯通其整个教义体系的。

修禅,去除妄念是关键

要想在禅定上有一番作为,每个修习者都应从降伏自身的妄念开始。把去除妄念作为修习禅定的起点练习就可以了,不能操之过急。

从前有一位僧人,很想在禅定上有一番修为。他每天花很多的功夫来坐禅,但总是静不下心来,于是,他便去请教一位著名的禅师:“我每天坐禅几个小时,腿脚都坐麻了,屁股都坐疼了,一心想获取正果,可是却什么成果也没有。你有什么办法吗?”

禅师说:“你还是照样去坐禅,只是把‘获取正果’的念头丢开。”

过了些日子,僧人又来找禅师:“扔掉了‘获取正果’的念头,我坐禅时心情平静了,呼吸也顺畅了,浑身都觉得很轻松,但是莫名其妙的会有一种惆怅的感觉——你有什么办法吗?”

禅师说:“你还是照样去坐禅,只是把‘扔掉获取正果’的念头丢了吧。”

又过了些日子,僧人来对禅师说:“我已经找到了禅定的感觉,能否得大自在?”

禅师说:“你还是照样去坐禅,只是把‘我’忘掉吧!”

“忘我”之后,这位僧人很快就入了定的境界,不再出现心猿意马的现象。

有一天,他在一棵大树下盘膝而坐,正要入定的时候,突然迎面吹来一股风,觉得有些奇怪,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鸟飞落在自己怀中休息。只见它神色自若,悠闲地东张西望,就像栖息于树枝上一样自在。僧人见飞鸟入怀,便默默地在心中对小鸟说道:“你既然把我的怀抱当成栖息之处,我怎么能够拒绝你呢?”这时,疲累的小鸟干脆闭上了眼睛,躺在他怀里舒服地睡着了。他怕惊醒了小鸟的好梦,于是,垂目观心,立刻入定,像一尊雕像,一动也不动。过了好长时间,小鸟还在他怀里安睡。

这位僧人修习禅定的经历,很有典型意义:从一心想获取正果,到扔掉“获取正果”的念头,再到忘却“扔掉获取正果”的念头,最后进入“忘我”的境界。他所经历的,其实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这时,他已没有了功利心,所以才能真正的入定。连小鸟都能把他的怀抱当成安乐窝,可见其真的有非凡的定力。

修习禅定也好,做其他事也好。一旦克服了自身心理的障碍,才有可能产生新的飞跃。

有的人不修禅定还好,妄念尚少,修学了禅定,妄念反而多了。这是因为我们平时不去注意它,习以为常了。实际上平时妄念是很多的,它就像瀑流一样,从不止息。只不过在未休习禅定时,自己没有察觉罢了。我们修炼定力,就是让自己去察觉这些妄念,察之才能觉之,觉之才能除之。

这就是“静虑”和“自审”,自我反省的过程。观心的过程,是见性的过程,也就是禅定的基本内涵。所以不要怕妄想,也不要怕制服不了它,亦不必费力去降伏它,只要认识妄念,不执著于它,不追逐它,也不要排遣它,更不相续,则妄念自离,就是所谓的“妄起而觉,觉即妄离”。

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时用心,虽然不修禅,也能如修禅时一样,心智镇静。这对改善性格、体质,开发智慧,大有裨益。

小知识

忘我

有一位高僧和一位老道。互比道行高低。相约各自入定以后,彼此追寻对方的心,究竟隐藏在何处。和尚无论把心安放在心上,树梢上,山之巅,水之涯,都被道士的心于刹那之间,追踪而至。他忽悟到因此心有所执著,故被找到,立刻想:“我现在自己也不知道心在何处。”也就是进入无有之乡,忘我之境,结果道士的心就追寻不到他。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忘我在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佛家所说的眼、耳、鼻、舌、心、意六根之不能清静,就由于不能破除一个我见,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

修禅重在修心

许多人认为参禅打坐、心无散乱、意不动转,或起神通变化,才能称之为“禅”,总以为要万缘放下,独善其身才能进入禅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修行。其实不然,“挑柴运水无不是禅,言谈举止无不是禅。”禅在行住坐卧之间,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心不着境,当下即是禅。若能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纠缠,修习禅定,于养生大有益处,不但可以改善体质,还可以祛病延年。因为人体有病的系统能够得到如此充分的休养,毛病自愈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

实践证明,禅定对心血管系统的毛病治疗效果最快最佳,修禅首先是修心,心先得到调理,心健康了,其他的系统,也就相应减少负担,得到休整,从而也都健康起来。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坐只是学佛的方便法门之一,只是为了静心而已。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乱,饭来吃饭,事来做事,就是所谓的行兹在兹、念兹在兹。

禅师指点我们,心若要定,必须力行正道,意不生恶念,身不作恶行,口不言邪语。不因私人迷情而乱了心思,心安行正便能欢喜自在。

利用正确的智慧,产生慈悲的力量,时时刻刻将禅定之法应用于生活之上,定心致力来成就人事,则无处不是禅。

那么,我们该怎样修心呢?

1.随缘修心

一般人的心非常散漫,要以静坐数息来系心念。不只是诵经、做功课、打坐才能修心。日常生活的举止动作,无一不是修持的机会。把工作的场所,当成修行的地方,将心缘收摄,专心系于工作之中,也是修心的方法之一。借周围的环境来收摄心念,即使在吃饭、走路、扫地,任。何一个因缘均是我们修心的时机,把握每一个修持的因缘就是随缘修心,但是不要执著于某种特定的方式,越是刻意去追求,那个过程往往越是苦闷,而换一种方式,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细节去寻觅,随缘应对,我们就会觉得心静体安然。

2.借事练心

人生其实就像一个大熔炉,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千锤百炼,方得成器。因此,应借逆境来修炼,时时保持心平气和,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既来之,则安之,做到“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欢喜承受,旧业很快就会过去;不欢喜接受,则烦恼丛生,甚至于烦恼中再造恶业。

3.随处养心

我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要随缘而安。以周遭事物来修炼杂乱的心思——去除烦恼,直到习惯成自然时,不论在任何场所、环境,都是心行如一,这就是随处养心。这一点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要将好的行为、思想都变成习惯,不仅需要人的觉悟,还需要精进的用功修行。

小知识

每件不幸的事都是有帮助的

生活中,当我们突然失去一些很珍贵的东西时,不妨豁达地对自己说一声:“很好,这件事会有帮助的。”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变为祸,还是祸变为福,我们都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确,许多事物都有两面性,福祸是相依相存的。一件事情对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乍一看,似乎是你的一个损失,但仔细分析,或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就能发现它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福与祸,不要因为“福”而沾沾自喜,乐不可支;也不该因“祸”而怨天尤人,痛不欲生。

常用的坐禅姿势

“双单跏趺最为优,交脚跨鹤亦无错,正襟危坐方便法,五式普为禅子修。”这首偈颂,说明古来禅行者普遍使用的五种坐禅方式:

1.双跏趺坐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的病人,发现这些病人大多数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开门见山。 因此,作者希望告诉读者的是面对心病,如果人们能以正确的心态支认识它,对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中西方的经验也表明,一 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指解心理障碍。
  • 冠心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冠心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本书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冠心病食疗谱:冠心病寒凝气滞型食疗谱、冠心病痰瘀闭阻型食疗谱、冠心病心气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阴虚型食疗谱、冠心病气阴两虚型食疗谱、冠心病心阳衰弱型食疗谱、心病瘀血阻络型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心肌梗死食疗谱、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食疗谱、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食疗谱等。
  • 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

    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

    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于临床的具体体现,在中医临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国各地的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创造了大量的有效方剂,是他们的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对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发挥了巨大作用,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
  • 这样喝汤更营养

    这样喝汤更营养

    巧搭食材,喝汤不喝药。一碗好汤,无论是选料搭配,还是炖煮方式,甚至是时间火候的掌握,都融汇了煲汤养生的精髓。选用原生态的健康食材,煲一碗适合自己的营养好汤吧!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 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热门推荐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本书向读者详细介绍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广交朋友,做好、做熟、做深每位客户,扩大自己的个人影响,建立良好的个人口碑,让客户免费帮你销售等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在销售工作中更好地与人交际,做好销售该书它既能为刚入行的销售员雪中送炭,也...
  • 曾有你的天气

    曾有你的天气

    夕阳弥漫在高中教室里,美的不是温暖的夕阳,而是从我的视角看过去的,你曾经的桌椅。
  • 死神转世之天才魔法师

    死神转世之天才魔法师

    光明与黑暗的结合,死神的转世,镰刀与魔杖的荣归,冥界的灭亡!骑着骨龙的死神军团,将会怎么帮助人类联盟击退冥界大军呢?众黑暗魔法师的联合禁咒,将会是什么效果呢?
  •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阐述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和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人越是懂得人际关系,就越能适应社会,其人生成就也会越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人的良好的本性,能够让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完美地解决事情的习惯和能力,简单地说,无外乎会做人而已。这些人处理事情不急不躁,自然能井井有条;对待朋友热情诚恳,自然能左右逢源;看待事情冷静客观,自然有真知灼见;面对挫折勇敢坚韧,自然能百折不挠。
  • 老婆,狠角色

    老婆,狠角色

    华夏在公司的迎新晚会上遇到江承,温文尔雅,一眼万年,百般追随后终于如愿嫁他为妻。江承不爱华夏,只是身负家仇,风华灼人时携心爱之人潜入华家复仇颠覆。三年同床共枕的婚姻,是明哲保身?还是迷足深陷?婚姻如赌徒,赌输了,想要翻板,又谈何容易?当华夏美梦破碎,发现幸福不过一场镜花水月,决定分道扬镳的时候,江承却在结婚记念日车祸身亡。江承的旧版爱人从此与华夏结下梁子,百般陷害。一年后,华夏从昔日的草包大小姐变身业界一姐,成为赫赫威名的风华总裁。新官上任头一遭便逢另一业界黑马——顾少卿围追堵截,平白被摆了一道。第一轮交手,明着,他卖她一个天大的人情。暗着,却被她反将一军,苦果自行吞咽。宁宇总裁顾少卿,传闻那是个行止风雅的万民偶像。初见,风流从容,富贵门庭的优雅严整竟与江承全然吻合。谁能想到,这会是江承的重生体?以为相爱的,却不过寒冷时的一种相互慰籍,以为不屑的,却才最是命中注定。当江承再生为人,才恍然,原来最早迷足深陷的人,是他。
  • 离婚不离家

    离婚不离家

    夫妻俩为什么会离婚?离婚后俩人之间又会发生什么?而最终怎么会走向离婚不离家的地步?两个已不再是夫妻的男女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他们最终走向哪里?会幸福吗?<br/><br/>跟文的读者请加群:16698382,23606237,14283680<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作者1974年参军,1982年退伍并参加工作工作,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拓展了作者的写作空间和视野。《梦断军营》是作者融合自身经历的所见所感而创作的一部集军营生活、人生奋斗、理想爱情为一体的小说,它不同于军旅题材的同类作品,而是一部讴歌70—80年代初军人纯善、纯美、纯爱的情感类小说,不涉及过多的政治要素。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放弃上工农兵大学的机会而追逐“红星梦”的故事。全书以林少华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一次团机关整顿发言中无意间触动了团5号首长之后所引发的矛盾和纠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