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000000009

第9章 东北商人(2)

东北商人心眼都挺好,交朋友遇到知己能把心掏出来。就说喝酒吧,往往大喝特喝,不醉不休。似乎不把客人灌得爬桌子腿就不够朋友。只要喝透了,没有不能办的事。并且,生意人坐在一起,在酒桌前就不能说不会喝或胃疼。东北商人一向把“宁伤脾胃,不伤感情”奉为酒场上的座右铭。因为好酒的东北人觉得不喝透就是不够朋友。既然酒喝不透,直接推论就是不够朋友,和不够朋友的办事,还有意思吗?要想到东北做生意,设有惊人的酒量或陪酒员跟随是很难在商界立足的。

东北人喜欢喝酒,会喝酒。对东北人来说,做生意和喝酒是密不可分的,无酒不谈商,许多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拍板的。东北人到外地去投资办什么事情,用酒宴的方式款待南方客人,切不要以为款待你的东北人是个酒鬼,一个大手大脚不值得信赖的粗人。这仅仅足一个城市的风习而已。

“喝了咱的酒,不愿举手也举手;喝了咱的酒,不想点头也点头。”然而,东北人在酒场上异乎寻常的热情和豪饮,却使不少外地人望而生畏,甚至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

东北人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在中国三四亿饮酒者中,东北人高居榜首。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烈性酒最高仅46度,且人禁饮之列,而东北各地五六十度的白酒比比皆是。

关东人在酒场上表现出出奇的神勇。只要东北大汉一上酒场,不管你是南方人或是西北人,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东北人全盖了帽啦,带着酒气和酒后的虎气,便愈发地胆大包天,敢作敢为,不由你不服气。东北人在酒场上的豪勇无疑对南方人是个沉重打击,而对外国人则几乎是灭顶之灾。只要东北人在场,其他各色人等你就别喝了。如果为了做一笔大买卖硬着头皮陪“东北虎”喝酒,事后非后悔不可。你那还叫喝酒吗?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呷着一口半口,还叽叽喳喳的品啊品啊,谈啊谈啊,简直就是糟蹋酒,让东北人看着着急。

东北某市一外贸公司与外商签订一项重要经济合同,金额几十万美元。在签订合同前的宴会上,公司经理为加深双方合作的“诚意”,大献殷勤,用尽各种手段,大劝特劝,使对方喝得酩酊大醉,住进了医院。事后,外商每想起此事仍不免胆战心惊。

在东北的许多城市里,一些男人们鄙视那种在酒桌上只喝饮料的人,他们称喝饮料的人是“饮尿”。这种伴随着人格侮辱的称谓,也使得酒桌变成了一个凶险的场所。

东北人酒桌上的一大时髦,就是“拼酒”。请客的人认为,不拼客人喝酒,就是自己不热情、不真诚的表现。因此,无论如何也得拼!倘若对方真的能喝酒,这倒也罢了。如果不能喝,那可遭罪了。如果对方不仅不能喝,而且还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者其他什么病,那就更糟了,因为主人并不管你有病与否,非让你喝不可,搞得客人尤其是外地的客人在酒桌上胆战心惊的。

东北人的拼酒词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并早已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听到这豪言壮语,你不用回头,就会知道是东北人在喝酒。甚至还有更为粗俗不堪的人,如果对方不喝,他就揪住对方的脖领子,把酒倒进去,这种事,在东北城乡也是不鲜见的。有位广东人到大连做服装生意,接待他的是大连某公司经理,午间参加一次便宴,桌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菜。席间,一位公司业务主管匆匆而至,据说他已经因为喝酒过度,正在医院打吊针,听说又有客人来了,二话没说,立刻拔了针头,过来陪酒。双方根本不熟悉,他端起酒杯,指着来回上菜的那个胖厨娘说:“客气话我就不说了,都干了,谁不干是她养的。”那个胖厨娘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忙她的,看来她都听习惯了。

不过,在东北许多大城市里,还是有不拼酒的宴席,但那都是一些正规的场合,上档次的场合,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场合。其他的,大都要拼酒的。为此,老百姓编了一段顺口溜,说:“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喝坏了世风大倒退。”

在这种场合,最聪明的办法便是找人陪酒。这几年,不少精明的南方商人摸透了“东北虎”的脾气,谈生意时自己往往不亲自出面,而将“××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公关部主任”这样的头衔封给那些人高马大而又酒量过人的东北人,委托他们代行其事。更有甚者,专门从社会雇用职业陪酒员。据说前几年各地还相继出现了一些以此为生的陪酒公司。说真的,并不是南方人不心痛那几个钱,确实是不愿意遭那份罪。

陪酒族的出现,无疑给酒坛注入了一股兴奋剂。一些久经沙场被“酒精考验”弄得精疲力竭的人,或不胜酒力经不起“酒精考验”而又因工作需要硬撑着“感情深,一口吞”的陪客者,这下有了大救星。

没有人统计过东北人一年喝掉多少白酒,估计也没有人想统计这一数字。记得几年前,黑龙江省的一份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说某某县城,一年喝掉一个镜泊湖那么多的白酒。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这种比喻似乎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4.盲目崇外,好打外地牌

——外地的月亮比东北的圆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东北的城毕竟太年轻了。从清末“闯关东”算起,至今也不过百把十年时间。过于年轻的东北地方文化使某些人产生了崇外和自卑心理。

东北人一直莫名其妙地不喜欢本地的产品。大连人的崇外心理使南方服装轻易占领了大连服装市场,只要外地产的,都会引起东北消费者的必趣,这已经成了许多城市的一种时尚。

比如哈尔滨,这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却是一座独具殖民文化特色的城市。哈尔滨人一直不喜欢本地生产的产品,而且尤以服装、鞋帽、日用品、自行车等等为最。哈尔滨这座城市多年来似乎形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共识,认为:凡时髦的人、新潮的人、有档次的人、有文化的人,是不穿本地产的任何服装和任何鞋帽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走在街上的中青年人,穿的服装。绝大多数产于外地。

在改革开放之前,哈尔滨人崇尚北京和上海的时装、鞋子;改革开放之后,哈尔滨人又崇尚广州、香港,乃至外国的时装。在他们的审美观中,觉得只有穿上外地的服装鞋帽才美,才有层次。从这一“风习”上看,就不得不提醒外地的商家要抓住哈尔滨人这一消费与审美心理,多往哈尔滨开拓,肯定有赚头,哈尔滨可是一个大有潜力的服装消费市场啊。

在日用品的取舍上,哈尔滨的消费者对盆、碗、筷子、缝纫机、自行车,小到图钉、拉锁、指甲刀之类,也都喜欢外地货而排斥本地产的。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哈尔滨人对自己的这种心理似乎从心思反省。

哈尔滨是一个有近500万人口的城市,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可这个消费市场的人们,却无时无刻地不在背叛自己的城市,无视这个城市生产的产品。其结果自然是不仅本地的产品在外打不开市场,而且也失去了本地区的市场优势。

哈尔滨人不仅有崇外心理,而且还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例如,哈尔滨人的一些地方口语,像形容什么东西特别好,喜欢用“贼好”来表达;干什么去,喜欢用“干啥去”来询问。诸如此类的地方口语很多,在此不便一一列举。

当然,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小事,但是,哈尔滨人却为自己说这种土话而感到难堪,“贼好”改成了“特好”,“干啥去”改成了“干嘛去”,更有甚者,干脆学说广东味的普通话,以证明自己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如果说这是一种进步,就有点无聊了。

这种情况不仅限于哈尔滨。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吃在广州,穿在大连。”广州的吃文化如此出名,外来人吃,本地人也吃。穿在大连。则是说大连人爱穿、好穿,换句话说,大连人爱美。素有“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之说,吃的怎样不说,穿一定要体体面面。大连索有“服装城”之说,然而大连人并不怎么穿大连服装,而是喜欢穿南方的服装。南方沿海的服装市场,或许因为靠香港近的缘故,服装生产快节奏,厂家以极高的效率不断更新自己的服装设计,变换花色品种,真正使自己的服装永远处在新潮之先,领导了全国服装新潮流,而大连人的崇外心理又使南方服装轻易占领了大连服装市场。

同类推荐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热门推荐
  • 郡主情缘

    郡主情缘

    “琳儿,我真该把你禁足,”温润的声音隐忍着怒气,她竟敢跑去那里唱曲儿。“如风,你不觉得我穿的好看,唱得好听吗?”琳琅看他吃味的表情,神采飞扬。她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改变他一贯的温和淡定;一次次撩起火花,却难掩青涩纯情!不管她是来历不明的女子,还是堂堂的郡主身份,他都要陪着她笑,宠着她疯!一生一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文须知:本文小白,情节轻快甜宠;架空,不考据,不喜勿喷!
  •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他是王卫。一个务实的勇者,一个在能吃苦的年纪不选择安逸的人。22时岁带着6个员工往返深港两地送快件,带领顺丰从“老鼠会”时期,走街串巷,满腿伤疤。三年后他垄断了华南地区快递业务。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务实者。2002年,顺丰已经包揽了深港货运70%的业务,但市领导却还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卫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开办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他在不到40岁就拥有了一家年营业额达到120亿的公司——顺丰速运。王卫成就了一段商界传奇,起初只有高中毕业的他,如今已成为快递行业不容小视的商业精英。王卫始终做一个淡定的信佛人,面对自己的成功,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认为这是一场“因缘际会”。
  • 异瞳

    异瞳

    一次意外,她有了一双能看见异样物体的瞳孔,能看到人的身上会出现白、灰、黑等颜色的气团,白色是气运,是运气、命数和幸福;黑色是丧气,是只有在人心充满欲望的时候入侵的心魔兽;黄色的气团是她收留的宠物宝儿。她带着宝儿将要和这些心魔兽做怎样的斗争呢?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