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说:“微臣的职责就是替大王掌管笔墨文书,大王让微臣起草一份文书,微臣不敢不奉命从事。如今大王屡建大功,刚刚平定南方寇乱,正是威望与日俱增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如果因为小事而发怒会有损大王的威望。”
晋王点头说:“有道理。”
冯道接着说:“这件事情不但是小事,而且以微臣来看,郭将军所说的话未尝没有道理。如果大王坚持自己的意见当然是可以的,大王只需要当面拒绝他就行了,没有必要专门起草文书来表达意见。如果文书一旦公布,将领们就会议论纷纷,军心就不稳定,军队士气也会下降。如果以后大王觉得郭将军的话确实有道理,但这个时候文书一下,大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晋王呵呵一笑说:“没有想到冯大人分析得如此精细,您真是大材小用,寡人真是抱歉。”
冯道一听,十分激动地说:“大王啊,微臣如何使用是小事,如果您因为小事和郭将军闹矛盾的事情让敌军知道了,那他们会说我们君臣不合,会借机制造事端的,那么先王留下的遗愿,大王要何日才能实现啊?微臣话已经说完了,大王如果觉得微臣的话不妥当,或者说错了,还请大王责罚,只希望大王能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要责难郭将军了。”说完就俯首在地。
晋王连忙起身把冯道拉起来,对冯道说:“冯大人一心为国,寡人已经知道了。但冯大人有一点是错的,寡人不是刘守光,寡人明白冯大人的忠心,自然会成全冯大人的忠心。冯大人刚才所讲的正是寡人愿意听的,寡人感谢冯大人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处罚您呢?这个文书就不用写了,等到郭将军来的时候,寡人亲自向他道歉。”冯道连忙说:“大王英明。”晋王哈哈一笑,突然说了一句:“其实寡人早就知道你是为郭将军求情的,只是看冯大人从来不进谏,所以才有兴趣听您的见解。”冯道说:“大王英明,其实微臣也是不想写文书。”说完君臣会心一笑。过了不久,郭将军来向晋王请罪,晋王却主动向郭将军道歉,而且将冯道的话转告给了郭将军。郭崇韬十分感激冯道,逢人就说冯道宅心仁厚,不久,冯道就声名远播。
老狐狸认为,不火上浇油会增加君子的名声,而君子的名声是会不胫而走的。
欣赏他人成就,不要扫人兴致
老狐狸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就,不要扫别人的兴致。只有你欣赏别人成就的时候,才能增强亲和力。
在南齐高帝萧道成的辅佐大臣中,王俭是受宠最深的一位。靠军功起家的萧道成早年曾师从名儒受业,“治《礼》及《左传春秋》”,后来虽然辍学从戎,但仍然喜学好读,“博涉经史”,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不俗,颇有儒将风度。
王俭出身于名门世族,少年时期就以“专心写学,手不释卷”而闻名,是一个博古通今的饱读之士。刘宋末年他投靠萧道成后,很快就发现了萧道成有文墨之好的特点,便投其所好,答问谋议,引经据典。
萧道成称帝后,在宫中设私宴款待几位亲信大臣,席间他一时高兴,便吩咐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以助酒兴。几位大臣不敢怠慢,纷纷使出拿手好戏来取悦皇上,有的弹琵琶,有的抚琴,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萧道成的爱将王敬则是个粗俗武夫,也乘着酒兴脱光膀子,跳起了武人所擅长的“拍张”之舞。虽然雅俗俱有,热闹非凡,但萧道成却意有不满。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王俭一语惊人:“臣无所能,唯知诵书。”说罢便跪倒在萧道成面前,高声朗诵起《封禅书》。
封禅是古代一种表示帝王受命而有天下的典礼,凡是认为自己功德无上、事业鼎盛的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这种告祭天地的盛典。《封禅书》是一篇为汉武帝歌功颂德的谀世之作。王俭咏此,显然是借古颂今,称颂萧道成:既把萧齐的建立说成顺应天意之举,又把萧道成比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石双鸟,可谓恰到好处。萧道成听了很高兴,夸赞说:“儒者之言,可作万世之宝。”
历史上对王俭的看法不一,不管是献谄也好,还是迎合也好,王俭都是善于欣赏别人成就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就,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劝谏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够先欣赏别人的成就和德行,对其大加赞扬。然后趁对方高兴的时候,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战国时期,齐宣王野心勃勃,一心想在诸侯中称霸。于是就去请教孟子:“怎样才能统一天下,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呢?”“能。”孟子想到当时所有的国君都是爱听颂扬的话,他略沉思了一下说:“我听说,你有一次因新钟铸成,准备杀头牛祭钟,您因为看见好端端的一头牛,无罪而被杀,于心不忍,结果就没有杀那头牛,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十分高兴,他想不到这件善举孟子也有所耳闻,赶紧回答说:“是有这回事”。孟子说:“大王,这就是恻隐之心啊!凭您这种恻隐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齐宣王益发高兴起来,他眼前充满了希望和光明,急于听孟子下面的话。
孟子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您肯干不肯干罢了。比如有人说‘我能举起千斤东西,但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齐宣王答道:“我当然不相信这种话。”
孟子继续说:“这就对了。如今您能用好心对待牛,却不能用这种好心去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叫人不能相信,就和不肯举一根羽毛和看不见一车木柴一样。如今老百姓所以不能安居乐业,这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而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所以我说,您能行王道,能统一天下,问题是您‘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先抓住齐宣王不忍杀牛的慈善之心,对其大加欣赏,由此肯定齐宣王有统一天下的条件。这使得齐宣王自鸣得意,为接受批评创造了气氛,然后引申出严厉的批评。这批评尖锐深刻,几乎不留情面,但是由于先有奉承作陪衬,居然能使齐宣王欣然接受。孟子深知宣王心理,欲抑先扬,迂缓进谏,达到了目的。试想,如果孟子一上来就直陈己见,批评宣王不爱护老百姓,恐怕宣王早对他就下逐客令了。
老狐狸认为,说话的目的是确定的,说话的方式却是可以变通的。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话,达到说话的目的,就不应该将话直通通地说出来。而应该通过一种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对对方的成就先进行赞美,创造了一个对方乐于接受的氛围后,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赞美显然不是谄媚,谄媚的目的是不择手段地获得个人利益,而这种赞美却是为了齐国的百姓,为此是一种大义举。如果迂腐的人以此来判断孟子说了假话,那么显然是吹毛求疵了。古时候,多少直臣,直通通地批评君主,结果被杀。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跟唐太宗一样能够包容魏征的,更何况唐太宗对魏征也曾起过杀心。
良言也要学会多放糖
老狐狸认为,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大修养的问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确实是箴言,然而,却不能以偏概全,这世上并非所有的忠言就一定逆耳。其实忠言和逆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常常用良药苦口来形容忠言逆耳。但是良药完全可以不苦口,只要你多放一些糖。
任何君王,即使是千古名君,比如唐太宗,都是不喜欢听逆耳忠言的。其实几乎所有人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听得进逆耳的忠言,而不会一直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几乎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话,试想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说了逆耳的话,你会怎么反应,肯定是认为他要么在挖苦讥讽,要么在寻衅滋事。也许人家是一片好心,但是你对陌生人有防范心理,觉得陌生人不可能没有任何企图就献好心。倘若这个陌生人成了你的朋友,你比较信赖他,如果一两次忠言你也许听得进去,但是忠言如果过多,而且都是同样逆耳的话,你会觉得他看不起你,自然会慢慢疏远他。
其次,人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忠言。如果你想保持和朋友之间亲密的关系,就最好不要多说忠言,也不要看不起那些经常说你朋友好话的人。忠言只能在关键时刻说。有些人有说忠言的癖好,认为自己确实是为朋友好,才这么说话,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自卑,即使那些十分成功的人,你所说的忠言可能让他们的自卑情结进一步加深。他们需要鼓励,而不是需要打击。很多逆耳的忠言就是一种十分无情的打击。这样做你不失去你的朋友才怪。
再次,别人往往有自己的主张。看待一个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别人做出一个决定,自然是他认为这个决定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给他提意见,公开反对这个决定,别人往往会很不开心,虽然他明白你是为了他好,但他同样很可能会生气。高明的人也许会做个样子,会对他的建议和主张表示感谢,在这个时候你要见好就收,而不要反复提忠言,忠言太多,别人会觉得你在干扰他的决策。毕竟别人觉得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是经过十分谨慎和细致思考的,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最后,能出主意的人太多,自诩自己能出主意的人更多。这些话如果别人都听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就成了处理信息的机器,而没有自己的主张。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来贯彻自己的想法。过多地干涉别人的决策,别人会十分不高兴的。有些人看到别人偶尔采纳了他的一条建议,就老是给别人提建议,殊不知别人偶尔采纳只是意思意思而已,是不想让你失望罢了。如果你反复提的话,总有一天别人会不耐烦的。
历史上的冯道是个经常提忠言的人,但他说的忠言都是经过加工的,所以他的忠言君王爱听,君王喜欢听,自然会采纳。有些人似乎认为忠言不逆耳就不够力度,于是总是说些很刺耳的话,说什么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一切将变得如何如何不可收拾。
忠言如果是杯苦药,那么千万要记得多加点糖。只要目的达到,多加点糖并不是损失。说真话固然重要,但是要注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错了,真话也没有人听。
“无才无德痴顽老子”是一个古人对契丹国君说的话,这句话把契丹国君给逗乐了,结果契丹国君下令他的士兵不再屠杀中原百姓。因为这句话,拯救了几十万中原百姓的性命!
也许会有人说高估了这句话的分量,然后拿出什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之类的理论来证明不是这句话有分量,而是契丹国君有仁慈的心。或者说什么这是直接原因,还有根本原因之类的道理。
其实这句话就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对于手握天下百姓生杀大权的国君来说,他的一念完全可以改变历史,而他的一念往往又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这个人说了个很自我贬低的笑话,结果把国君逗乐了,下令不杀中原百姓是完全有可能的。
然而,这句话可以一分为五,它描述了说话人的五种特征,其中前四种特征是假的,是故意自我贬低的,他有德有才,不痴呆也不顽固,而且可以这样形容:他非常有德,德被天下;非常有才,才华横溢;从不痴呆,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也不顽固,他做人做事泾渭分明。而最后一个特征确实是真的,当年他确实是拄着拐杖去见契丹国君耶律德光的。
老狐狸认为,忠言也可以不逆耳,只要你善于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