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员外,他看到一个落魄书生,觉得书生非常可怜,于是对书生百般照顾。送了他粮食,给他安排了住处,还送盘缠给书生进京赶考。书生十分感动,他无以为报。后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书生进京赶考走到中途又折了回来把这个员外给杀了。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员外对这个书生太好,使他觉得无以为报,心理压力过大,又怕考试考不好,最后辜负了员外的深厚期望,便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有过密的言行举止。
一个好心人,曾提醒过自己的朋友一句话,结果朋友发现这句话真的很管用。朋友于是有什么事情就来咨询他,他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总是告诉朋友很多别的意见。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的朋友不大愿意和他交往。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后来问朋友为什么,朋友说你提的意见和建议太多了,确实听不过来。而且总感觉你说的道理很多,但是你自己真正做到了吗?这是人之常情。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偶尔提些建议,朋友会很欣然,如果你反复提建议和意见,朋友就不大爱听了,而且他可能会觉得厌烦。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交往的过程中,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给自己的朋友,给自己的同学,给自己的亲人留出一些距离来。这种距离是可以使关系更加融洽。就像如果你一味地对一个人好,他会觉得你可以不在乎的。这也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人越是对别人重要,就要越显得低调,否则容易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一种完美的形象。
老狐狸认为,人们在交谈的时候一定要留下充分的空间,不要和别人表现得过于亲密,不要对别人过于随意。不要随便开玩笑,不要去挖苦别人。永远给人一个阳光正面的印象。当然,并不是让自己和朋友主动疏远,正常的交往,融洽的关系总是需要的。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不要总想了解别人更多。事实上,你了解别人超过一定的度,不但无助于你们关系的加强,反而只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事实上,人都未必完全了解自己,更何况他的朋友呢?
相信别人,不要反复提醒
老狐狸认为,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相信别人,尤其是在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而不要反复提醒。
某人的妻子在她丈夫开车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的丈夫注意红绿灯和行人,丈夫不好直接反驳。等到妻子炒菜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反复提醒她注意别让菜炒糊了。妻子很生气,说自己知道该这么炒菜。丈夫回答说:“你该体会开车时候我的感受了吧?我也知道怎么去开车。”
在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对别人完全信任。而表达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反复提醒。没有人愿意听太多的啰嗦。如果别人真的有心办好事情,那么不需要提醒,他也会做。如果他真的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那么即使反复提醒,他也很容易忘掉,而且反复提醒容易造成别人的记忆错误。有这么个故事:办公室缺少彩笔,主管叫一个员工去买十二支,而且反复提醒不要买黑色的。结果半小时后,这个员工回来了,买了12支黑色的笔。
古代,真正高明的将领不会反复提醒士兵。像孙武在吴宫训练宫女一样,他只是说明了一遍纪律,结果宫女不服从,还是嘻嘻哈哈。孙武又重申了一遍,宫女们还是照常,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到这个时候,孙武将为首的两个人杀了,毫不留情,也丝毫不给吴王面子。这个时候,宫女才严肃起来,就像一支正规军队一样令行禁止。孙武知道,这个时候再进行反复提醒,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容易让他的军令成为笑话。
古人作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进攻命令第一次发布是最有力的,因为大家都充满着斗志。军队如果要通过多次击鼓才愿意前行,那么这支军队肯定毫无战斗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仅是因为君主未必了解战场的情况,而且还因为如果君主命令成为了惯常接受的命令,那么君主很容易进行反复提醒。军队的将领就很难因地制宜,制定作战策略。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规劝也好,意见也好,都不要对人反复提醒。好鼓不用重槌敲。如果他真的愿意改正的话,只要说一遍就够了。事实上,反复提醒的效果很可能没有只提醒一次的效果强。因为提醒多次,别人心中就缺少了一种震撼,而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反感。
与朋友交往的时候,如果看到朋友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告诉他一两遍就够了。如果他意识到了,而且也信任你的话,定然会立即改正。如果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你就算告诉他一千遍一万遍,他都会当作耳旁风。有人认为,与朋友相处,如果看到他有什么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劝说他直到改正为止。如果是这种心态,朋友关系是很难维持的。事实上,当朋友有错误的时候,提醒他一次就已经尽到了朋友的职责,如果提醒多了,很容易给自己招致羞辱。
一个人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的效应是最大的,第二个其次,以后的递减。等到这个人吃不下馒头的时候,如果再给他塞一个,那就只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当你的朋友听不进劝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适当地保持沉默。如果你不能沉默,还是反复提醒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失去这个朋友。
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之所以不被孙悟空所喜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唐僧喜欢反复提醒,特别啰嗦。这一点孙悟空十分不喜欢,感觉每回都有很多苍蝇在耳旁嗡嗡地叫,特别让人闹心。
人们不喜欢反复提醒,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别人第一次谈话的机会,争取在第一次就达到谈话的效果,把目的说明确。如果第一次不能讲清楚的话,以后要讲清楚恐怕更不容易。
人们对陌生人往往有一种天然的戒备,但是与此同时,对陌生人也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如果一个陌生人能够给自己留下很好的印象,那么这个印象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效应,也说明了反复提醒很多时候是不应该的。况且,在很多人看来,反复提醒本身就是不信任。
老狐狸认为,就像机会只敲一次门一样,好话也往往只说一次。我们要善于抓住一次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注意听从别人提过的一次建议。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偏好,而忽略了别人的建议。如果是好的建议,别人是很难再作提醒的。
别人愤怒,切勿浇油
老狐狸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千万不要浇油,当然有特殊目的的除外。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已经失去理智,如果再继续浇油,就容易让事情到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你真的将对方当朋友,就不应该在他愤怒的时候,再添加他的怒气,相反,你应该用话让他平息怒气。自古以来,火上浇油都被视为小人行径,而在别人愤怒的时候能够想办法让他平静下来,是君子的德行。
景公特别喜欢鸟,专门让烛邹管养鸟的事。但是有一次,烛邹一不小心让鸟给跑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人立即杀掉烛邹。晏子听说了这件事情,前来求见景公。晏子说:“烛邹确实该杀,因为他至少有三条罪状。不过还请大王您将烛邹带到这里来,我一一数落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答应了。烛邹很快就被带到了晏子的面前,晏子开始数他的罪状:“烛邹!你替大王管理养鸟的事情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件事让诸侯知道后,他们一定会说我们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数落完烛邹的罪状,就请景公将他推出去杀掉。景公说:“不要杀了,寡人已经接受了你的劝告。”
晏子表面上是在火上浇油,实质上却是在帮助烛邹开脱。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想去做些失去理智的事情。景公在这个时候,杀掉烛邹是完全可能的。晏子没有当面反驳景公,而是赞同景公的意见。然后通过数落烛邹的罪状,来说明这样做会造成多么不好的影响,让景公心悦诚服。
当别人愤怒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强压别人的怒火。最好是通过一种表面的迎合,和对方暂时取得一致。同时将这样做的后果给一一摆明出来,这样往往能够劝说别人。如果直通通地说别人不应该愤怒,一个愤怒的人怎么听得下去呢?
唐朝的魏征经常向唐太宗进谏,唐太宗对他很是器重。但是谁愿意始终听批评意见和反对意见?魏征并没有注意到唐太宗的情绪变化,还是依旧提出批评,有些时候还很尖锐。有一次,唐太宗实在忍无可忍,拂袖而去。来到后宫,唐太宗就咆哮道:“我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以后,问唐太宗要杀谁。得知是魏征后,长孙皇后默然,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又进来了。唐太宗大吃一惊,原来长孙皇后已经穿上了最为正式的衣服。唐太宗问是什么原因。长孙皇后说:“妾听说明君往往有直臣。现在魏征如此耿直,必然是因为陛下是明君的缘故。妾又怎么敢不向陛下表示庆贺呢?”这样一番话,使唐太宗立即转怒为喜。
长孙皇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住了魏征,而且还保住了唐太宗的名声。如果唐太宗真的在一怒之下杀了魏征,或者从此以后疏远魏征,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名就要大打折扣了。长孙皇后在唐太宗愤怒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迎合,而是对其规劝有加,不愧为一代名后。
与晏子、长孙皇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他们不是火上浇油,就是煽风点火。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来激怒别人做出格的事情。历史上将他们定为谗人。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陷害忠良,为历史所唾弃。
老狐狸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一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就可以分出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一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愤怒的人平静下来,而小人则唯恐天下不乱,趁机火上浇油。
历史上的冯道也是个绝对不火上浇油的人。
晋王军队与梁军隔黄河相对峙。有一天,大将郭崇韬以诸将校会餐人数过多,后勤供应不起为由,请求稍微减员,晋王大发雷霆说:“我只不过是想给那些为我效力的人管几顿饭,这我都做不得主,那么河北三镇就请三军另外选择一人当主帅吧,我还是回太原去的好,以给贤能的人让路。”晋王年轻气盛,说完随即就命令冯道当面草拟文书,以向部下宣告。冯道拿着笔在那里发呆,晋王十分生气,催促他赶紧动手。
只见冯道缓缓起身对晋王说道:“微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晋王一听有点诧异,在他的印象中,冯道劝谏是很罕见的事情,即使是劝谏也绝对不会选择在他生气的时候。晋王有了兴趣,随即说:“讲吧!”
冯道缓缓地说:“首先请大王相信,微臣绝对不是为郭崇韬将军求情,微臣和他的交情很浅,他也没有对微臣特别关照,所以微臣犯不着在这个时候违逆大王的意思而替他求情。”
晋王一听有道理,于是说:“继续说下去。”他相信冯道如此郑重地说话应该是有高明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