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牛要进入新的草地吃草,第一要务就是要了解这块地草的长势、草丛的密度、泥土的厚度,还要注意与牛群中的老牛们处好关系,否则的话,非得被排挤出去不可。职场上也是如此,因为不满于自己过去的状态,换上狼眼的“老黄牛”必须慎重考虑要进入的新领域。很多事情都是在过去未曾学到过,也根本无法学到的东西,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这些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在进入新草地之后,必须很快对草的长势、草丛密度有迅速准确的了解,以免使自己陷于被动境地。
草多深,料多肥,自己心里先要有个底
老黄牛要想在新的草地吃草,首要的事情就是了解这块草地的情况。否则的话,是极有可能出大问题的。要是一不小心踩进烂泥潭,那等待自己的就只能是“牛命呜呼”了!
尽快掌握新“草地”的布局
作为一头新入职的“老黄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了解新单位的企业文化和内部规定,是注定要吃大亏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就在于能否快速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
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宗教,宗教是充满力量的,宗教的力量有时甚至是无限的。企业老板就相当于企业中的教皇,他对自己思想的宣讲和传达,就是在传法、布道。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企业老板认可并推行的一系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与处理事情的原则,还包括各种潜规则。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有的崇尚张扬,有的崇尚沉稳;有的要求员工按部就班,有的需要员工更活跃。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工作方式、领导思维上,还表现在员工们推崇的服饰文化、人际交往的艺术上。这些往往就是企业的生存法则,也是你进入公司之后面对的那块草地。它将最终决定你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公司、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日常工作、怎样与领导和同事们打交道。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必须及早适应新环境,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游刃有余。但凡比较优秀的公司无一不对企业文化有着执著的追求,而对于新员工来说就是要快速适应这种文化需求。
作为一头新来的“老黄牛”,刚刚进入一个新圈子时,遭遇到的情况基本上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很快熟悉本地的“草地长势”,然后把自己融入其中,以便在将来的日子里尽情发挥,使自己的工作“如牛得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进入一片新“草地”后摸不清“草地长势”,被别的“老黄牛”排斥。作为新来的“老黄牛”,一定要尽快搞清此地的规矩,因为这对你以后能否在这片“草地”站稳脚跟是个极大的挑战。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不得不被迫离开此地,另觅新地界了。
老黄牛生活在牛群之中,改变不了现存的这个世道,也不可能让世道适应自己。唯一可行的就是,你要尽快融入,适应新环境。在了解了企业的状况后,就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企业文化。
如果你发现“牛圈”的“老黄牛”们经常加班加点,你就不能按时来按时走,否则不但你的“头牛”看不惯你,就是你的同“牛”们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印象。
王先生在一家外企工作,白天大家都不太紧张,但每天却总要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这就是一种文化。王先生说一旦发现谁在下班时间到了之后马上离开,往往就意味着这个人不想在这里做了或者就要做不下去了。
作为新来的“老黄牛”,你必须向“老牛”和“头牛”们看齐。一般而言,在他们离开之前都不应该离开。再比如有的单位奉行“A管理模式”,严禁越级汇报工作,如果你不注意这一点,不但会在你的直接领导处触霉头,还可能由此得罪你的“头牛”,使他对你产生防范心理。但也有例外,据说在惠普,这就是受鼓励的行为。若是遇到这样的文化,想尽快站住脚的你就应该充分利用机会,向本单位中有影响力的人推销自己。
为了不至于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进入新草地的“老黄牛”最好主动去了解和适应新的企业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史、经营理念、决策机制和关键的人际关系等等。
认真对待新“牛”培训
老黄牛进入新的草地吃草,肯定需要在本地牛的指导下才能很快地了解情况。新入职场的“老黄牛”也是如此。新“牛”培训又称岗前培训、职前教育,是一个企业录用的“老黄牛”从“局外牛”转变为“圈内牛”的过程。新“牛”培训不但可以帮助“老黄牛”了解企业的行为规范、福利待遇、可用资源等等,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文化大义灌输到你的大脑里。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新“牛”培训的重要性,在新“牛”入职时已不仅仅只做简单的引见,而是往往会安排许多内容丰富的培训等待着新“牛”们,这就为“老黄牛”接触企业文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最好的事例莫过于服务宗旨为“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集团。他们在新“牛”报到后通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师兄师姐亲自讲述自己对海尔的感受,并以此来理解海尔。当然,新“牛”也可以通过面对面与集团最高领导沟通的机会,来了解升迁机制、职业发展等问题。这些无疑都可以使新“牛”快速了解海尔的企业文化。事实证明,这种新老毕业生见面会式的培训方式是很成功的,这使得新“牛”对海尔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认识。
另外还有大家所熟知的联想集团,他们对新“牛”进行的最著名的是“入模子”培训。所有加入联想的员工,在试用期时都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入模子”培训),了解“牛圈”的文化、理念、产品、历史、发展方向等等。从“模子班”里出来的“老黄牛”,都能感到整个“牛”好像发生了变化,联想的一切已经深深植入了脑海。这就好像是“牛圈”把自己的信息放在一个芯片里,然后再把它植入每头“老黄牛”的大脑里,这样的培训,他们如何记得不牢?
离开原来熟悉的地方而投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肯定会有一些陌生的地方,难免有些事情是不会马上就能适应的。这就要求新“牛”在工作中要多学、多问、多了解,对于看得见的规矩,找来“牛圈”的制度、流程和职位说明书,加以学习;对于看不见的规矩,也就是企业文化和潜规则,马上虚心地向老员工请教,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对“牛圈”的方方面可谓了解入微,多和他们交流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另外,在工作中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千万不要不闻不问,而应主动大方地请教身边的同“牛”,培养自己对“牛圈”的归属感,这样有利于你尽快地融入本地“牛圈”,与众“老牛”们打成一片!
找到自己的位置
刚毕业的小吴去了一家小型贸易单位,单位准备新设外贸部门,希望小吴和几个外语较好的员工去实施。但是几个人都是新手,单位里一时又没有资深外贸业务员,几个人呆了两个月没有什么进展,虽然天天去上班,但对所做的事都不是非常明确,小吴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
其实,有很多进入新职场的人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很明确,角色定位也很模糊。一方面渴望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却觉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这时候,作为新“牛”,首先要对企业、对自身有个清楚的认识,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还要学什么,从哪儿去学。有问题要多和“头牛”联系,要想办法跟同“牛”们尽快熟悉。小吴现在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快地从多方面多渠道来获取贸易相关知识,尽快熟悉业务,把自己定位在做外贸这一岗位上,而不能等着“主人”来催促自己。
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是随着生活空间的变换而变换的,若心态调整不过来,行为不能重新校正,你就无法适应新环境,就会左右碰壁,别人也会对你产生诸多误解和非议,你难免会成为一头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犟牛”。但是,你应当明白,“牛”是能动的,而环境是不以“牛”的意志为转移的。“牛”应当主动适应新环境,而没有理由要求新环境去迁就你。所以进行角色转换应是一种自觉行为,尤其应在有效二字上下些工夫,实现角色适时适当的成功转换,将自己及时变成新环境中的新成员。面对新环境、新朋友,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确定好要以什么面孔、怎样的交际基调进入新的交际领域,如何定好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需要你花费时间精力去做的很重要的事情。
大多数企业都会对上岗前的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而且对员工进行岗位轮换,以使他们熟悉企业的整体运作状况。在这期间,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发现并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到对企业安排的各项工作都能尽快上手,这样易于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每头“牛”在“牛圈”中都有相应的位置,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必然会在“牛圈”中显得唐突、冒失、蹩脚,也会受到“牛圈”同仁的责怪、怨愤、抵触、嘲弄、打击。
多学、多问,谦虚、稳重
大学期间学习国际金融的李华,毕业后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市场调研的工作。对于外企工作节奏快、管理要求严格的情况,李华此前早就听师兄们提到过。所以,在刚参加工作时,尽量改变自己原来读书时拖拉、懒惰、不拘小节等毛病,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以投入工作,同时在工作中注意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和请教。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李华对工作已得心应手。“要快速地融入单位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在工作中多学、多问、多了解”,这是他谈起进入外企的机会时最深的感触。
绝顶聪明的雷鸣跳槽到国内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后,更是摩拳擦掌,很想大干一场,进入单位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做出一份长达30多页的企划案,放到了领导桌前。令雷鸣迷惑不解的是,领导接到企划案后非但没有表扬他,反而大皱眉头。后来雷鸣通过同事了解到:原来单位一贯奉行稳健经营的作风,而雷鸣的企划案虽然具有开拓性,但是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和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雷鸣等于是没有摸清庙里的规矩就开始烧香了。
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对单位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急于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能,这样不但不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还容易弄巧成拙,给“主人”以锋芒毕露的感觉,容易让他产生厌恶感,这是不利于融入单位的企业文化的。作为新“牛”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没有了解单位的企业文化之前,采取谦虚行事的态度是明智的做法,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以至于给其他“牛”留下不良印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处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谦虚行事是必不可少的。孔老夫子都这样谦虚,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谦虚呢?何况你现在还是一头初来乍到的新“牛”呢?
初入单位,一切都是新的,对单位的特点、运营方式尚不熟悉,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你要敦促自己迅速进入角色,别仗着自己是新“牛”,便等着“老牛”们来手把手地教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妨直说“我不懂”、“我还不大明白”,或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不懂装懂或抛开问题不管是最不可取的做法,那样的话,你就等着再回到老祖宗那“老牛拉破车”的时代去吧。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IBM大中国区总裁讲,现在是“打群架”的时代。企业文化要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融入到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融入了这个团队。有团队必然有文化和他自身的一套规矩,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想要被一个团队所接纳,就得想办法接受和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在这个团队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在单位里,不论你是“搬运粮草”,还是“耕地拉车”,都需要你去选择,去和“众牛”配合共同完成的。
新“牛”融入团队的一个比较有效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积极参加举办的各种活动。哪怕是共进一次工作餐,也可以加深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在工作中你和同事接触毕竟有限,而且大家又都忙于自己的事务,不可能过多地交流,而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则可以对单位的团队有更深入地了解。对于新“牛”到了新的“地界”的适应问题,当然还有其他有助解决的途径,需要认真学习,细细揣摩。总之,不管你以前是“拉车”还是“拉磨”,有着怎样的光荣历史,一旦进入一块新“草地”,都会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技能。快速地认知新“草地”的长势、脉络,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方能顺势而行。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融入团队并不是拉帮派、搞小圈子。单位是一个讲究团队士气和团结精神的地方,和同事相处,要一视同仁,切不可热衷于在内部分帮分派,游离于单位的主流文化之外。
谁是狼,谁是兔,最好不要惹是非
初来乍到,一定要尽快融入新的圈子里,与大家打成一片,但也要避免卷入无谓的是非旋涡。进入新的“草地”了,你就得想办法尽快地和这片“草地”的邻居们熟识起来,以便以后能够共同为“主人”干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你日后要朝夕相处的同伴了。
从小事做起,快速融入“牛群”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虽然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辛苦劳作,但是同事之间的协作还是必不可少的。与同事相处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以及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你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彼此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到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你的发展。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向前冲,更何况现在讲究的是双赢、多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所在的部门效益上不去,谁也别想有升迁机会。很多时候,同舟共济比同室操戈更有意义。把自己融进去,而不是跳出来,这是21世纪“团队合作”的最新诠释。很多人都承认在自己的行业内构建人际关系网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可以为自己多开门路,创造机会。与此同时,人们却常常忽略另外一个更为重要也更为基本的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对“后院”安宁有很大的帮助。
尽快跟同事们熟起来好处多多,这将会减轻你对陌生工作的无所适从。你可以从打扫卫生、整理报纸文件、接听电话等小事做起,为其他同事做些辅助性工作。
低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