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000000011

第11章 隋唐时期(5)

后来,白居易考中进士,在朝廷担任左拾遗的谏官。他忠贞正直,遇到皇帝做了不妥的事,别人不敢说,他却敢劝谏。有一年,唐宪宗准备任命王锷为宰相。白居易进谏说:“宰相是陛下的辅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任这个职务。王锷鱼肉乡民,抢掠财物,进奉给陛下来讨取您的欢心。让这种人当宰相,会对国家造成损害。”宪宗听了,不得不收回成命。有时候,他也碰到一些难于上谏的事,于是就写成诗,想用这种办法曲折地反映自己的意见。有些诗对朝廷的政事和贪官污吏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揭露。这一来,就得罪了那些权贵。权贵们怨恨他,散布流言中伤他。

有一年,有个叫王承过的节度使不听朝廷的调遣,唐宪宗决定派宦官吐突承璀领兵去讨伐。谏官们知道,让宦官领兵打仗是不行的,于是纷纷上表阻拦。白居易见事情紧急,就和唐宪宗当面争论起来,宪宗听了很生气,下朝以后对宰相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起来的,现在居然敢和我争辩,我一定要惩罚他!”李绛是个正直的大臣,对唐宪宗劝慰了一番,宪宗才没给他定罪。

不过,白居易终究没有逃脱宦官的迫害。元和10年,因为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刺的事,他上表宪宗,主张捉拿刺客。这时候,他已经不担任谏官了。宦官集团就攻击他不该参与朝政,还造谣说他不孝顺,把母亲推下井里淹死(事实是,他的母亲有病,不小心掉在井里淹死了)。昏庸的唐宪宗没有弄清真相,就把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司马。

他满怀悲凉地离开了长安。自此以后,他的思想走向消极,开始把道家的“知足保和”以及佛家的出世思想,作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宝和精神上的寄托。

不过他的消极主要是出于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怒,对权臣祸国殃民的无声指责。但他对人民的疾苦并没有忘记。他从江州调往忠州,后来被任作杭州刺史。杭州城内饮水困难,白居易组织人加以整修水井,使井水常足,解决了饮水问题。接着又对西湖进行修整,使西湖周围1000多顷农田得到灌溉,后来人称白居易在西湖上修的堤为“白公堤”。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又出任苏州刺史。在苏州,白居易采取很多措施,简化政事,减轻穷苦人民的赋税和工役负担,使百姓得到一些休养生息的机会。因此,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很感谢他。当他离开的时候,老百姓跑出来为他送行,不少人痛哭流涕,追着他坐的船送了十几里。白居易的好朋友、大诗人刘禹锡写诗描写当时的情景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白居易一生手不停笔,他平生的所历、所感,通过他的诗文,几乎全部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了。而且通过他的诗文,还使我们看到了当时时代的面貌和广阔的场景,在一些诗篇中我们还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白居易的诗最使人喜爱的就是通俗明白,琅琅上口。据说,他每作一首诗,都要念给老婆婆听,要是她们听不明白,他就改,一直改到都听得懂为止。

白居易一生写了2806首诗,在我国文学史上,除了陆游就数他的诗最多了。他还将他的诗歌分类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四大类。

在《采地黄》这首诗中,白居易描写一个农民的遭遇:“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掘地黄干什么呢?“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是要用地黄这种草药,去换取富人家的马吃剩的粟米,来救救自己饥肠辘辘的一家人。穷人还不如富人家的马,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呀!

《红线毯》这首诗,揭露了地方官员不顾人民死活,拼命搜刮人民的劳动果实进奉给皇帝的丑恶行为,讽刺了皇帝荒淫奢侈的生活。织毯工人煮茧缫丝,“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金殿上毯。……美人踏上歌舞业,罗袜绣鞋随步没。……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虑能竭力。……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卖炭翁》,是讽喻诗中的名篇。他首先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艰辛的卖炭老人,然后说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靠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种“衣正单”又“愿天寒”的矛盾心情,表现了劳苦人民悲惨的处境。这首诗不发议论,但谴责之意却十分强烈。

除讽喻诗外,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的两篇有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诗人把它归入感伤诗一类。

《长恨歌》,以“长恨”为题,开篇就对唐玄宗迷恋女色进行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等等。诗歌转入后半部分,着重描写了他们的悲剧遭遇,寄寓了一定的同情。他写李、杨生离死别以后的思念之情,具有很浪漫的色彩。诗中极力渲染了唐明皇对杨贵妃死后的思念之情:“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待銮舆归京后,写明皇思念程度更深一层:“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接着“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后,又用临邛道士招魂的铺叙,描写了李、杨的山盟海誓,表现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怜悯感叹之情跃然纸上。全诗构思巧妙,描写传神,语言自然流畅,具有音乐美,因而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后代广泛传诵的名篇。

《琵琶行》,写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去浔阳江头送别一客人,忽然听到邻船上一阵动人心弦的琵琶声,询问之后,才知是长安的一个名妓,漂泊在江湖之上。女子一席倾诉和凄切的琵琶声,引起诗人的共鸣。这首诗运用语言的成就是惊人的。如在描写音乐中,用了一连串的新颖精妙的比喻,把音乐旋律形象化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声音错落有致,瞬息万变,抑扬顿挫,写得出神入化,充分表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艺术才能。

此外,描写大自然景物的,也有不少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如《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还有一些民歌体小词,如《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晚年退休后,隐居洛阳履道里,与香山的高僧如满谈经论法,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会昌6年八月,白居易久病不愈,与世长辞。

柳宗元

柳宗元,生于773年,卒于819年,是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在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重要论着。

柳宗元从小聪明勤奋,读了很多书,21岁考取了进士,被吏部分发担任秘书省的校书郎,管理国家的经籍图书。过了两年又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榜,被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主要职责是掌管编辑出版经籍和搜集已经散佚的图书。他任校书郎和正字,有机会博览群书,大大开阔了眼界。

柳宗元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发生了太学生因陆贽、阳城等被迫害而请愿的学潮;第二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发动叛乱。柳宗元支持太学生的请愿行动,并写信鼓励他们。对吴诚叛乱,柳宗元感到无比愤慨,并写了《辩侵伐论》,要求征募天下义士,征讨淮西,表明他要求维护统一的愿望。

柳宗元和王叔文、韦执谊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王叔文当时为东宫皇太子李诵侍读,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革新思想。贞元21年(805年)正月,李诵即帝位(顺宗)以后,就力图摆脱对宦官和豪族大官僚的依附,重用王叔文、王菼等人。柳宗元当时由于政见和他们一致,也被重用。由于顺宗即位前得了中风症,体弱多病,不能亲理朝政,国家大事实际由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掌管。他们执政后,便积极推行革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活动,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他们惩治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免去“正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废止掠夺百姓的“宫市”制度,放宫女900余人还家,裁减闲杂人员,重赏功臣,计划夺取宦官兵权和削弱藩镇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等。这些做法,目的主要是维护唐王朝的封建统治,但由于打击了当时宦官和藩镇割据,受到了他们的报复。

这场改革的来势虽然很大,但最终由于宦官、藩镇等顽固势力里应外合,拼命反扑,改革失败了。保守势力逼迫久病的皇帝顺宗让位给儿子李纯(唐宪宗)。宪宗贬王叔文为渝州(今四川巴县)司户,柳宗元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行至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被贬为司马的,还有王叔文集团的其他人,共8人,所以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同类推荐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热门推荐
  • 情操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情操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比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年龄略为提前)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包括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
  • 古剑奇谭(杨幂、郑爽主演)

    古剑奇谭(杨幂、郑爽主演)

    杨幂主演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一段时光中生死相随的爱情传说。剑胆琴心,侠骨柔情;少年英雄,美女红颜,共同演绎江湖组曲。还原你心中最完美的仙侠浪漫经典!一段来自远古的约定与羁绊,一个于时光中生死相随的不朽传说!听说在遥远的极北之地,隐约有关于亡者重生的传说,我即将起程去那里。无论如何,在这一世走到尽头之前,我都会继续寻找下去,一直、一直……总有一天,我会和你回到桃花谷,到那时,我们,再也不分开……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他突发奇想,他们开始疯狂……,激情一来,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理智便走了,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美男夫君快上钩

    美男夫君快上钩

    一朝跳下悬崖,被误认为成阮府三小姐,还被一道士逼着喝下了莫名其妙的毒药;一朝女扮男装,被误认成了江湖传闻的粉面公子,还要被迫去娶个女人来做夫人;几经周折,终于摆脱一切,却不想遇到真正的粉面公子被他误认成他所谓的表妹;好吧,看来自己的身份是永远也澄清不了了。
  • 越战的血

    越战的血

    一个在现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来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代,他又会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怎样面对自己曾经痛恨过的父亲呢?越战的血,为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战友之情!
  • 一次面试就成功!当场打动面试官的100个职场智慧

    一次面试就成功!当场打动面试官的100个职场智慧

    每个人都要经历面试,有人总是失败,有人却能一次就成功。失败的经历大多相似,成功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世界是平的,职场是通的,即使经济不景气,也能找到好工作。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站等着你!把握瞬间机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