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200000007

第7章 时代之书:《庄子》如何在魏晋大盛(4)

向秀和郭象注《逍遥游》都采用适性和独化之说。根据以上《世说新语》中这段记载,似乎当时诸名贤对向、郭二人的注解并不满意,只是又无法做出更好的注解。待支遁的新解一出,诸名贤顿觉支理发出了他们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那段意思,于是遂用支理。刘孝标在此段记载的注中引用了支遁的《逍遥论》,其论曰:

“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蒸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支遁此解完全切中了郭象适性说的弱点。以郭象高迈的天资,他似乎不应该如此解读《逍遥游》的意思。因此后来多有学者怀疑,郭象强解“逍遥”为“适性”,不过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将庄子哲学变成“内圣外王”之说,以致有人讥评不是郭象注庄子,而是庄子在注郭象。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中称,郭象的《庄子注》乃是其政治学说,其内圣外王的形上学,也只是为其“崇有”或“名教”寻找理论根据。

然而,由于郭象的《庄子注》符合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加之郭象本人极高的政治地位,所以便盛传开来。郭象注《庄子》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解读《庄子》,更为重要的是郭象对《庄子》原本的删改,当五十五篇本渐渐失传后,我们所读的三十三篇本《庄子》,与司马迁、扬雄、王弼、郭象、支遁、葛洪等所读的,已经不是同一本《庄子》了。

东晋清谈中的《庄子》

1、清谈中的《庄子》

郭象的《庄子注》对两晋之际的玄学影响甚大。支遁成为东晋玄学的领袖人物之一,正是以对《庄子·逍遥游》的新解而成名的。据《世说新语·文学》篇所载,支遁虽然在会稽负有盛名,但清高的王羲之一开始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经名士孙绰的引荐,支遁去了王羲之家里,王羲之也不肯与他说一句话。支遁见此须臾退去,后来王羲之即将出门,车马已在门外备好,支遁上前对王羲之谈论《庄子·逍遥游》。支遁以其高才,口若悬河,洋洋洒洒地“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羲之当场听得“披襟解带,流连不能已”,陶醉之极以至于忘记了出门。

经过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291—306)与五胡乱华,北方名门大族纷纷南渡,晋朝最终在江南一带偏安下来。渡江之初的失意与悲伤,渐渐被江南的山清水秀和鱼米之乡的经济富足抹去。政局安定下来之后,清谈之风再振,终于在永和年间(345—356)达到最盛。仅《世说新语·文学》就记载了大约四十条发生在永和年间的清谈,参与者几乎涉及所有名士和高僧,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

清谈的话题依然是以老、庄为灵魂的玄学。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曰:“在晉中兴,玄风独扇,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自郭象的《庄子注》大畅玄风之后,清谈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庄子》,比如《世说新语·文学》所记王丞相(王导,276—339)过江后止道的“三论”,即“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皆直接来自于《庄子》。而《世说新语·文学》中与《庄子》有关的记载便有十多则,其中直接谈到《庄子》及其篇章的有八则。这八则中,有的言及当时社会上注《庄子》的情况,有的记载了名流们如何谈论《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和《渔父》。

东晋高僧是清谈的主角之一。而高僧谈玄的方式就是援道入佛,如上文所引的支遁解《庄子·逍遥游》,认为只有至足者才能逍遥,而所谓“至足”便是佛家所讲的般若性空,是一种完全没有欲望的状态。支遁此解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以庄注佛,不管是注庄还是注佛,也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支遁的诠解的确要比向、郭的“适性说”更深刻。支遁作为一代高僧,作为东晋清谈的领袖之一,对《庄子》尤其爱好。《世说新语·文学》以较长篇幅记载他与名士谈论《庄子》文义的地方就有三处:一次如上文所引,是给王羲之说“逍遥游”;一次是在白马寺中论“逍遥游”;另一次是与名士谢安、许询等在王濛家聚会时,与诸人共同谈论《庄子·渔父》一篇。

佛、道二家的确在一些方面可以融通。东晋格义佛学的产生,正是因为支遁等高僧精通老、庄之学,他们援道入佛,时有高论。格义佛学一方面解决了佛学初来中国的水土不服,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将魏晋玄学带向了新的发展道路,即最终形成了儒、释、道的融合。关于佛、道二家思想的融通,本章在下节的“东晋格义佛学与《庄子》”中将作详细讨论。

2、庄老之风与清谈误国

较之正始(240—249)和元康(291—302)两个时期,东晋人对清谈可谓到了一往情深的地步。正始和元康时期的清谈主要集中在宇宙本体论即“有无之辨”和“名教与自然”,这两个主题都与实际的政治社会人生有关。而到了东晋,清谈渐渐流为一种“口上虚语”,乃至成为一种名士身份的装饰品。是否名士以此为准的,社会为此风靡。

东晋清谈中的高情雅趣自然不少,但社会上下唯清谈是务必然带来很多问题,以至出现了“清谈误国论”。早在西晋之初,一些礼法之士便对正始以来的玄谈感到不满,比如傅玄的《举清远疏》曰:“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而亡秦之病,复发于外矣。”这几句话被视为“清谈误国论”的滥觞。然而,傅玄是站在司马氏集团的立场说这些话的,表达了曹魏后期的礼法之士对清谈名士的不满。

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中谈到“清谈误国”时说:“如果是林权隐逸清谈玄理,纵然无益于国计民生,也不至于误国。清谈误国正是由于山涛、王戎辈‘名教即自然’理论的出炉,使得此辈既享有在朝的富贵,又不失林下的风流。”兼“名士”与“达官”于一身的典型代表就是清谈宗主王衍(256—311)。王衍出身于名门琅邪王氏,累居显职,然而“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在被石勒活埋之前,王衍曾有过一段反悔清谈的名言:

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王衍的追悔后来变成东晋清谈中的一个话题。《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一则记载称,桓温在眺瞩中原时慨然而叹:

“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像王衍这样既心安理得身居显职,又像林下名士一样唯谈玄言,岂不是一种尸位素餐?当时风尚所趋,在朝者大多口谈玄虚,不务国事,而他们的理论依据便是“名教即自然”。这一理论始创于何晏、王弼,修饰于山涛、王戎,而大成于郭象的《庄子注》。

庄老之风带来的政治上的颓废,让当时少数的务实之士深为忧虑。据《晋书﹒陈頵传》的记载,八王之乱中,永嘉五年(311年),陈頵在给主持政务的王导写信称:

“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言重者先显,言轻者后叙,遂相波扇,乃至陵迟。加有庄老之俗倾惑朝廷,养望者为弘雅,政事者为俗人,王职不恤,法物坠丧。”

然而王导自己便深好庄、老之学,因此王导对这封信不以为然。虽然作为东晋在江南建国安邦的元勋,王导在政治上非常有为,但他政务之余,最大的爱好便是谈他的“过江三论”。

尽管清谈在东晋发展到极盛,但对清谈的批评也在发展,从对王衍死前一叹的讨论,渐渐演化为“清谈亡国”的论调。这种论调形成的原因,一是尽管在晋代庄、老成俗,但儒家经典依然是士人的必读书目,二是儒学在东晋渐渐复兴。而持“清谈误国论”者莫不站在儒家的立场,痛心疾首地将亡国归咎于庄、老玄谈,如干宝(?—336)在《晋纪总论》中曰:

“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是以目三公以萧杌之称,标上议以虚谈之名,刘颂屡言治道,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

这正是清谈的流弊。从学术和文艺的立场来看,清谈就像当时知识分子们灵魂的姿态,潇洒出尘令人企慕;但从经世安邦的立场来看,身居要职却虚谈是务,当然会导致误国。然而,误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谈论庄、老,而在于由此学而生出的“名教即自然”论。

东晋“格义佛学”与《庄子》

同类推荐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热门推荐
  •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嫡女恶妾

    嫡女恶妾

    蓝雨薇从没有想到过,她身为京三品官嫡长女,因为父亲惟难,她竟然落到要与人为妾的地步。且对方还是个商户之子!更没有想的是,有着血缘之亲的伯父和叔叔,会使出那样卑劣的手段来对付她和她的亲人。你既无情便别怪我不仁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狠,绝不给你还手卷土重来的机会。为了母亲,为了幼弟,即便是被人说成心如蛇蝎,那又如何!****妾,妾又如何?古往今来,居上位者哪个不曾忍辱含辛!主母柔弱太太精悍族妹玲珑族兄强悍……斗吧,所有的魑魅魍魉妖摩鬼怪都不足惧。只是……小王爷:“蓝雨薇,你是京三品官嫡女,做皇子妃的命,怎么能与人为妾?跟我走,我许你正妃之位!”林鹤轩:“你既入了我林家的门,就是成了灰,你也还是林家的女人!”
  • 网游之巫妖变

    网游之巫妖变

    死亡世界的巫妖,为追寻魔法的终极奥义抛弃原有的一切进入传说中的主物质位面。错入虚拟网游世界的他化身玩家,却依然执着地探索着成神的道路。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巫妖,一旦拥有人类的情感,又如何面对霸道的美女大小姐呢?
  • 曾国藩大智慧

    曾国藩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曾国藩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曾国藩的大智慧了然于胸。
  • 朕养你爱妃

    朕养你爱妃

    他,龙袍加身,一身贵气,英俊且又冷傲凌人,兄弟残杀,皇宫里人情淡薄,让他早已忘记“温情”二字,只是一个眼神便能冰封万里…她是一修仙天狐,脱俗妖媚,虽是天资聪颖,但对凡间之事毫无所知,萌得可爱,欲渡天劫,无奈法力不够,被霹得魂飞魄散,再次睁眼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一只小天狐身上…他--绝天辰杀尽天下一切挑衅者,唯独对它(她)狂宠如命.这是一篇描写一代帝王与九尾狐相恋的爱情故事,一对一。-------------------------------------------------------------------------第一卷:它穿越而来,而他遇到了它,心里暗下决心,朕要留下你,由朕来养你...片段一:禁地温泉里:“替朕更衣”绝天辰张开双手,让宫女将身上衣物脱去阮惜听到他的声音往他这瞄来,对他翻了个白眼。连脱个衣服都要人伺候,真是没救了,眼睛本来是瞄过去的,那高挺的身板加上性.感麦色的皮肤,整个身材还真是无可挑剔,看到宫女慢慢把衣物脱下,阮惜的眼睛也是慢慢下移,直到那雄伟处便停下了,阮惜不知道某人正戏谑地看着她,所以还在那使劲地瞄,光明正大的瞄...“怎么,看了朕这么久,对朕的家伙可还满意?”绝天辰没想到这小狐狸这么色,眼里充满了笑意。片段二:当他的容貌不吸引它时:“怎么,你是在可怜朕还是在安慰朕?要是可怜就免了,朕还没那么落魄。要真想安慰朕就亲一亲朕”抱起小东西往脸上靠。阮惜想,这是神马情况?这么突然要牺牲自己的初吻了!不干、坚决不干!把脸一转,好巧不巧又对上那受伤的眼神。阮惜顿时心生惭愧!算了,就亲一下吧,改天遇上那理想的白马王子再解释解释这时的情况。把舌头往他脸上一添,咦?触感还挺滑的!所以在绝天辰快要放他下来时又添了一下。既然需要本仙狐的初吻救治你受伤的心灵,那我就牺牲下吧,所以某小狐秉着救苦救难的大无畏精神,又揩了绝天辰一油。“朕的脸可还合你的胃口?”绝天辰阴霾一扫而空,心情大好,他就说嘛,自己怎么可能没魅力!!!-------------------------------------------------------------------------------第二卷:展开灵界之旅:她要回去狐族完成“它”的使命,既然继承了“它”的身体,那就替它完成它的使命,这样就互不相欠了...
  • 不做你的宠:御狐

    不做你的宠:御狐

    此书已出版,出版名为《你是我的宠》<br/>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狐倒霉了打个架都被雷劈!糊里糊涂穿越到这个怪异的朝代,满大街的铁皮怪车不说,街上的美女也穿的一个比一个凉快!<br/>他失去了所有的灵力,这个臭丫头居然拿他当狗狗养!如不是顾忌她是驱魔师,他早把她一巴掌拍天上去了。<br/>咦,等等,待在她身边竟然能恢复一些灵力?这倒是个好现象!他决定,他以后就和她混了!天天去爬她的床……<br/>??
  • 小妾有点坏

    小妾有点坏

    她替姐姐嫁入轩辕府当轩辕老爷的第八房小妾,喝了点酒,晕忽忽的进了一间房。轩辕彻出外谈成生意回来没通知任何人!以为她是娘给他找来的小妾。于是,就这么将错就错下去。
  • 风华无双:废材少女治疗师

    风华无双:废材少女治疗师

    景浩轩佯装爱上了慕止水,骗取无敌血液的秘密,只差炼情之后便可回到仙族继承帝位,便将慕止水绑架起来做了活体实验。一次偶然的机会。慕止水临死时将景浩轩杀死,恰逢七星连珠,成为三界霸主。双双穿越到一个神秘的大陆。慕止水终于发现了自己身上血液秘密——原来自己竟然是珑族的圣女轩辕释锦是选择继承帝位,甚至可以起死回生,未果,还是随着心爱的女人浪迹天涯……,后来被人带去中东成了基地组织的一名医师。清华潋滟的国师轩辕释锦,现代少女慕止水从小就是煞星投胎,流落街头成为孤儿,辗转人世间几万年,她发现自己的血液竟然就是传说中的“无敌血液”可以去腐生肌,经过种种试炼,她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同实验室的景浩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