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200000008

第8章 时代之书:《庄子》如何在魏晋大盛(5)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最初帝王贵族只是将其视为一种类似于黄老的神仙之术。后来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一些高僧每每借用道家的概念,这使得佛学和道家思想有了融通的可能。东汉末年,牟融(?—79)作《理惑论》曰:“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祸无殃,坐则扬光。”此论已经在以老、庄解佛了。魏晋之际,何晏、王弼等展开讨论世界的本体问题,以“无”为本,这恰好与佛教的般若空学意思相似,因此佛教作为异域的精神信仰找到了在中国落地的土壤。何晏、王弼之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将玄学引向《庄子》的方向,此后玄学便以《庄子》为主。由于《庄子》比《老子》更深入更具体地讨论本体论、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与般若空学共同之处更多。西晋末年以后,般若空学便开始与《庄子》思想合流,到了东晋则形成了“格义”佛学,与此同时,佛学对《庄子》的阐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格义”佛学与慧远

虽然佛学在西晋已有了广泛传播,但中国人对佛法中的许多名相法数依然很难理解。然而由于玄学的盛行,当时的一些高僧既精通佛法,又对玄学文本非常熟悉,如支遁、慧远等本来就十分爱好《庄子》和《老子》,因此他们便很自然地想到了以老、庄学说来疏解般若空学,这样一来佛法便不再陌生。这种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以帮助生徒对佛经的理解的方法就是“格义”之学。

“格义”之学始创于竺法雅(生卒年不详),据《高僧传》的记载,竺法雅“少善外学,长通佛义”。当时依附于他的门徒,皆“世典有功,未善佛理”,竺法雅乃“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竺法雅所援引的“外书”就是《庄子》和《老子》等。与竺法雅同师于佛图澄的道安(312—385),起初也是位“格义”的高手,但后来曾对“格义”之法产生了怀疑,认为“先旧格义,于理多违”。然而当他的学生慧远(334—416)以此讲佛经而“惑者晓然”时,他也不得不听之任之了。而慧远正是东晋时使用“格义”之学让佛法广为传播的第一人。

据《高僧传·慧远传》的记载,慧远少年时“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后来前往太行恒山,拜道安为师,投簪落发,皈依佛法。慧远天资聪颖,年二十四便登坛讲法,“尝有客听讲,难实相义。往复移时,弥增疑昧。远乃引《庄子》义为连类,于是惑者晓然。是后安公特听慧远,不废俗书。”由此可见,“格义”之法在东晋还在广泛使用,而且慧远所引用的外典正是《庄子》。慧远对《庄子》文本非常熟悉,因此他常常在讲解佛法中引用《庄子》,比如他在《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第五篇《形尽神不灭》一文中便以《庄子》“物化”的生死观来论述为何“形尽神不灭”的,他说:

“庄子发玄音于《大宗》,曰大块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又以生为人羁,死为反真,此所谓知生为大患,以无生为反本者也。”

“庄子亦云:特犯人之形而犹喜,若人之形,万化而未始有极,此所谓知生不尽于一化,方逐物而不反者也论者不寻无方,作方生生死之说,而惑聚散于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灵,而谓精粗同尽,不亦悲乎?”

“请为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谓神、情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

虽然庄子的“物化”思想与佛教的生死轮回不尽相同,但是在关于形和神的关系上,慧远的确看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庄子·大宗师》中“大块劳我以生,息我以死”的看法,正与佛教以生为受苦以无生为反本的教义接近。而庄子所用的“薪尽火传”的比喻,慧远的解释的确颇得庄子之意,即“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薪有尽而火长传,正是形有尽而神不灭也。慧远此论旨在批评中国人普遍持有的形尽神灭的观念。即使当时道教非常盛行,但修行者追求的肉体的长生不老而不认为形体即使死去灵魂也可以长生,而形体为生之“粗”,只有灵魂才是生的本质,为生之“精”。乍看起来,对于生死问题,慧远的确和庄子非常相似,但慧远立论的基础是佛教的灵魂不死,而庄子虽然也认为形体不过是逆旅之舍终归尘埃,但他的哲学基础是道家的“道生万物”,人死了之后“道”或以我为鼠肝或以我为虫臂,都是“化”之一种,无论为人为畜生都是自然的事。慧远但取佛法与庄子的相似之处,以《庄子》义为连类讲解佛法,从他上面的讲解来看,他的确是“格义”的专家。

2、支遁:援佛入庄

在以《庄子》文义为连类解说佛法的“格义”佛学之外,东晋时期佛学与道家思想融合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援佛入庄”,即以佛法来阐释《庄子》。这方面的代表就是支遁(314—366)。

据《高僧传·支遁传》的记载,支遁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他讲佛法“善标宗会,而章句或有所遗”,谢安称之为“九方堙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支遁讲佛法的独特风格正来自于《庄子》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支遁对《庄子》的精通,可以从《世说新语·文学》篇的两则记载中窥见。其一为支遁与谢安、许询等人在王濛家那次聚会上,大家随意得到《渔父》一篇,然后轮流作即兴发言讲解此篇。支遁第一个发言,“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以致在场“众咸称善”。我们一般了解比较多的是支遁对《逍遥游》所作的讲解,然而从这则记载来看,支遁不仅对《逍遥游》一篇有独到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整个《庄子》应当都完全精通,因为他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渔父》作出七百多字精妙的讲解。

支遁解《逍遥游》之事被广泛称引,是因为当时自向秀、郭象的《庄子注》出来之后,一时间为思想界风靡。除了向、郭注解的高妙之外,还有他们调和儒、道二家思想而产生的“适性说”以及由此衍生的“名教即自然”论,成为那些兼高位与名士于一身者的理论依据。然而有识之士仍然觉得向、郭的理论于庄子原意有些不妥,心中有所感但口中不能言,而支遁对《逍遥游》的新解,则对向、郭二人的“适性说”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且提出了自己对“逍遥”的新看法。支遁的新解一出,此前觉得不妥的那些人马上深为叹服。《世说新语·文学》篇曰:“支(遁)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可见支遁的新解在当时很得人心。而支遁新解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援佛入庄,我们下面可以通过具体分析看出这一点。

首先,对于向、郭二人的“适性说”,支遁很尖锐地指出了所谓“物任其性,逍遥一也”的看法流弊甚大,他反问:“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郭象的《庄子注》还说:“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对于这种貌似合理的说法,支遁也慧眼独具地指出:“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在上面的引文中,刘孝标还引支遁的《逍遥论》说明支遁对“逍遥游”的看法,其文曰:

“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鷃。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遥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

郭象无视庄子所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而将鲲鹏与蜩鸠等同,支遁的看法无疑更切合庄子以精神上无限自由为逍遥的原意。支遁所说的“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就是《逍遥游》篇“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的逍遥境界。这样的境界才是“无待”,这样的逍遥境界,唯有“至人”可以达到,而“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物物而不物于物”的人正是庄子所说的“至人”。支遁对“至人”的强调,是在批判和否定郭象的“得其所待,然后逍遥”的思想,显然,如果要得其所待才能逍遥,那这又怎能算逍遥呢?只有“无待”的至人,才能游于宇宙境界,而真正地逍遥。因此支遁很深入细致地看到了庄子的逍遥之境界,而他所借助的正是佛学的出世视角。

支遁所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色色而不滞于色”,就是妙悟性空,然后“心”处于虚静状态。他在《大小品对比要抄序》中说,“夫至人也,凝神玄冥,感通无方,神何动哉,故能应变无穷,游无蹈虚者,不可求之以形器,是以至人于物,遂通而已。”他又说:“夫廓然无物者也。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是故夷三脱于重玄,齐万物于空同,明诸佛之始有,尽群灵之本无,趣无生之径路。何者?赖其至无。”支遁以佛教的“性空”和“出世”来谈“至人”,因此对《庄子·逍遥游》有了新解。

支遁的“以佛解庄”为《庄子》的阅读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被后来的《庄子》注解者广泛采用,如唐代成玄英的《庄子疏》、宋代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明代高僧释德清的《庄子内篇注》和近代学者章炳麟的《齐物论释》等。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热门推荐
  • 俊男风云榜:枭女教师

    俊男风云榜:枭女教师

    好消息,好消息,此文半价促销啦------------------------------------------------------------------------她,是美国king集团的首席总裁。她,是称霸黑道的冷情枭女。她因一时善心大发,摇身一变,变成书香世家的大小姐和已婚妇女,也顺应时事,从一个王者变身成为一个平民老师。【片段一】总裁老公用没有温度的目光望向某女,冷漠的说道:“她回来了。”“哦,那怎样?”某女漠然的问道。“离婚!”男子毫不犹豫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行,那妈问我们离婚理由呢”某女突然想到。“你的回头率太高”得,这小子原来是害怕自己给他带绿帽子。(这是一本不伦不类的女强文,这是作者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本书是我一辈子的痛,也把它当做了一个教训,所以读者请小心进入,小心收藏)小心勿进。【推荐好友文】《狂妃食夫》《废後欺君》《王爷要出逃》《妖孽十三夫》《废妾惹桃花》
  • 快捷记忆法

    快捷记忆法

    世界一流教育大师教你如何开发大脑记忆潜力快捷记忆法——开发青少年记忆的超级宝典教你在7个小时内学会2000个单词,决不是无稽之谈.教你在一个月之内成为班上学习尖子,决不浮夸事实.教你轻轻松松考取名牌高校,决不是吹牛瞎扯.
  • 先离厚爱

    先离厚爱

    莫绵和邱承的婚姻,从门当户对开始,最后也只剩下门当户对。索然无味的婚姻,一旦点了那么一根导火索,“砰”,也就走到了尽头。*离婚前莫绵说:谁不离,谁孙子。邱承说:好,明早9点,民政局,别迟到。*离婚后莫绵说:我能没人要,男人一把把多的事,哼!邱承说:你绝对没人要,那些男人我收了。离婚之前,他是个性取向正常的男人,离婚之后,他的性取向开始匪夷所思,专挑男人下手,而且只挑她看对眼的男人。当她终于对他这个“三儿”忍无可忍,杀上门去,才发现,这是一场有去无回,去了就别再走了的温柔游戏。推荐自己的文《总裁之豪门弃妇》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青少年安全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安全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雾修

    雾修

    张枫是个普通的散修,只因修为被废,无意中进入一个奇异的空间,改变了修炼功法,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了他的辉煌霸业。
  • 冷王爷的首富嫡妃

    冷王爷的首富嫡妃

    【简介】林宝玉,一个21世纪的女大学生,在一次舞会中,因为高跟鞋鞋跟断裂,脚底一滑,穿了!穿了好啊!穿了不愁找工作,穿了不愁没钱花!林宝玉,百越王朝京城首富的独生女,却因为要嫁给一个冷酷嗜血的七王爷,想不开,自杀了!所以现代的林宝玉穿了,成了京城首富的女儿。但是,却逃脱不了嫁人的命运!嫁人!怕什么,看我一个现代美女怎么迷倒古代美男!对方嗜血冷酷?无所谓!一样会拜倒在本小姐的石榴裙下!没有大红花轿?没有拜堂行礼?没有新房?无所谓,只要有美男相陪,花前月下就很美。可是,这是什么情况!作为王妃,居然不能出王府!作为王妃,居然不能拿月钱!一个月见不了七王爷的面还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阴冷恐怖的宝宝。该死的七王爷!你居然是个已婚人士!愤怒了,发狂了!美男我来了!可是,那个宝宝是怎么回事?居然三番四次跟她作对!而她,居然也莫名其妙的在意起一个五岁大小的孩子。林宝玉!你不会有恋童癖吧?远离宝宝,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心里一直装着那双冷冽的眼睛。苍天啊!林宝玉,难道你真的要老牛吃嫩草!不要啊!【精彩语录】(一)林宝玉:小子,我是王妃,是你老妈!是你娘,懂不懂!宝宝:我娘已经死了,你若是想和她做伴本王成全你!(二)林宝玉:亲爱的小百里,我可爱的宝宝,你可不可以不打扰我和美男交谈?宝宝:可以,只要你今晚想睡大街。(三)宝宝:宝玉儿,不准看他,他比起我来差远了!林宝玉:死孩子,不准叫我宝玉儿,叫娘亲!听到没有。(四)宝宝:宝玉儿,我嘴疼,要亲亲!林宝玉:亲什么亲!我的初吻要留给我的白马王子!来,娘亲给你吹吹!【推荐区】《一个儿子七位夫》np文!还请各位读多支持了!《冷女御夫》《穿越之亲妈后妈》《怀上恶魔的孩子》
  •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捡个野人做老公

    捡个野人做老公

    傍晚的阳光散着软黄色的余晖,静谧的空间里只听得见溪水叮咚流淌的声响。一棵棵苍天大树昂着首向上攀爬,与那同样绿油油的草坪连在一起,从远处看去,还真像一片翠绿色的海洋。三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本是一派温暖和谐的景象,在草地上疾步行走的白缨此时却是根本无暇欣赏。对于天生路痴的她来说,没有比在深山里迷路更糟糕的事了。公司组织外出郊游,由于终日宅在家里,白缨着迷于树……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