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300000023

第23章 创办招商证券(2)

由于招商银行证券部出色的表现,1992年夏,它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选择为第一批拟升格为证券公司的证券部。1994年4月29日,招商银行证券部获批独立成立招银证券公司。1994年8月26日,深圳市工商局核准招商银行证券部变更登记为深圳招银证券公司,注册资金为1.5亿元。1994年9月28日,深圳市工商局核准深圳招银证券公司变更企业名称为招银证券公司。

招商银行证券部欣欣向荣的后面是员工的默默付出,高强度的工作把杨鶤给累倒了,1994年6月,杨鶤因病离开了招商银行证券部,直到2003年年底重回招商证券,再续前缘。

创新,小券商的大梦想

“操盘手”万建华

在招商证券发展史上,万建华无疑是一位分量重要的领导。

在他的任期内,招银证券揭牌成立,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招人才、办牛网、收股权、促银证合作,万建华为招商证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招商银行自1991年设立证券部,此后几年证券部的经营业绩一直不错。然而,走过最初的激情与兴奋,无论证券部本身,还是整个行业,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1993年下半年,时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并兼任证券部总经理的万建华心中明白,想要在中国真正做好证券业务,就必须走专业证券公司发展之路。

“记得向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主要领导的一次汇报,对招商证券的成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与这位领导原本就比较熟悉,他来深圳调研的时候,我向他汇报了招行证券部的经营情况,并且表达了成为独立法人机构的意愿,这位领导当即表示认可。”据万建华回忆。

随后,证券部迅速组织申报筹备,独立成为法人机构的申请很快经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审核后,送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并得到批准。1994年4月29日,招银证券公司获准成立,招商银行为单一控股股东,注册资本金1.5亿元。10月18日,招银证券在深纺大厦举行揭牌仪式。

“在当时,深圳特区作为创业创新的热土还是很有优势的,再加上有招商局、招商银行这样一个背景,招银证券的设立过程是比较顺利的。”万建华认为,从银行证券部变身专业证券公司至少带来三大好处: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业务;第二,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第三,符合(20世纪)90年代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大趋势。

在招商证券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中,成为独立法人机构只是一小步,但这无疑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此时,招商银行证券部发生人事变动。1994年年初,王忆华离开招商银行,回到中信集团,组建中信基金,万建华接任其证券业务工作。6月,杨鶤也因病离开了招商银行证券部。

1994年9月9日,招商银行任命万建华为法定代表人,9月20日任命牛冠兴为总经理。

招银证券成立后,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与招商银行的关系怎样界定?管理框架如何确立?

1994年10月5日,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李麦秋、副行长万建华、施永庆、招银证券总经理牛冠兴以行长办公会的形式,确立了两者之间的管理框架:招商银行对招银证券的管理采用分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1994年年底至1995年年初,对招银证券仍按总行部室标准考核,公司奖金取招商银行深圳地区平均标准;第二步,1995年公司实行转轨,新老体制交织并存,公司化管理占主导地位,公司的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总行在核定利润指标时,可根据公司的实际运作成果适当作小幅调整;第三步,完全实行独立的公司化运作。

同年,招银证券制定了《招银证券公司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三年内将招银证券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性、国际化”的证券公司,在网点布局、业务种类和管理能力、管理方式上达到大型综合性券商的目标。

第一轮扩张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招商银行在异地开办的证券营业部划归招银证券经营管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海口五家营业部划至招银证券麾下,公司营业网点扩展到八家。

当时,营业网点是券商规模发展的关键。

早期中国券商的创建,基本以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为主,其中更以银行出资创办为主导,还包括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兴办的券商。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信托业进行整顿,实行银行、信托分离,信托公司退出证券行业,这给招商证券带来了收购机会。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在深圳拥有6家证券营业部,是深圳地区拥有营业部最多的券商之一。因银、信分治的政策限制,一直在寻求营业部转让事宜,此前已先后与两家券商谈了收购事宜,均未能达成一致。

此时,招银证券介入。经过多次接触,对方被招银证券的出价、专业素质和诚意打动,决定6家营业部转让给招银证券,并给予一年的过渡期,由双方共同经营,协议分成。

招银证券收购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6家营业部,使公司深圳地区的营业部一下扩展到9家,颇有点“蛇吞象”的意味。为保证收购成功,招银证券专门成立“深圳管理部”,负责与中国农业银行方面的对接。管理部按招银证券的要求对营业部交易和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复制,对业务模式进行了改造。为了方便双方对经营成果的确认,这6家营业部实施报表合并、财务集中核算,这成为公司财务集中的开端。

此后,公司收购南京中保寿险证券业务部,设南京营业部;收购中国农业银行江苏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设上海松花江路营业部;收购哈尔滨城市合作银行龙光证券业务部,设哈尔滨营业部;收购国民信托证券营业部并迁址上海,设上海中山二路营业部。此外还通过收购南宁股权交易中心、江苏苏州股权登记公司,协助半岛基金转制以及申请新设等方式,招银证券完成了在全国17个城市的布局。至2002年,公司营业部扩展到31家,完成了公司的第一轮网点扩张。

然而,时局变化也非常快。

邓小平“南方谈话”引发开发热,各地大型项目不断上马,开发区建设遍地开花,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务院决定开展经济治理整顿,不断缩紧银根,提高利率,以期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此后,又发生“3·27”国债期货事件,券商纷纷陷入债务危机,证券市场低迷。

这一轮宏观调控中,招银证券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有效地规避了系统性风险。1995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1996年,公司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1996年年底,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组织的券商资质评比中,招银证券以优良的资产质量、过硬的风险管理和出色的经营能力被评为三家最高等级的一类券商之一,得分排名第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些银证混业经营的国家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鉴于混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国务院决定实施银行、证券分业经营,招商银行应从招银证券中退股,公司更名为“国通证券有限公司”。有趣的是,按政策规定,招银证券即使在公司商号上也必须与招商银行撇清关系。

1997年,公司酝酿实施股本扩张,注册资金提高到8亿元,招商银行出资2.4亿元,占30%的股份,同时引进中远集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等新股东,任命施永庆先生为董事长、牛冠兴先生为总裁。1998年11月6日,招银证券终于完成增资改制并更名为国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7月更名为招商证券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在万建华的带领下,招商证券还走在了全国“银证合作”的前列。万建华同时身兼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与招商证券董事长,全力推动银证合作,为招商证券的快速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七章境外金融业务的拓展第七章境外金融业务的拓展从境外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既可以看出“第二次辉煌”时期招商局的抱负,又可以窥见招商局与同期的所有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存在着四处开花、盲目拓展的一面。其中有成功,有失败,这也为新世纪招商局的金融业务整合、再造提供了基础。

涉足基金业务:招商局中国基金的设立及上市

募资故事:激荡1993

1992年,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和商业领域名词——大中华区(GreaterChina)。

这一年的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时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那些熟悉中国国情的先行者洞察到——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来到了。

1992年可以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大规模投资的元年,通用汽车、摩托罗拉、杜邦、克莱斯勒、波音、惠普、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鱼贯而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数据显示,1979年至2000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3462亿美元,其中1992年至2000年的累计流入量占总量的93%。

国外投资者当时投资中国的渠道,包括投资香港市场的中资概念股、红筹股、内地B股和外商直接投资。不过,红筹股、中资概念股和B股可投的种类及盘子小,而直接投资又将面对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除具备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敢吃螃蟹外,中小投资者投资渠道匮乏。

如何分享中国市场经济即将进入快车道的红利?当时,中资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受到追捧,股价飞涨,很多机构看准这一点,纷纷以香港为跳板,通过港资身份设立投资基金,专门去内地寻找资源投资,形成了一股中国投资基金热。

实际上,招商局集团也一直希望筹组一只由自己管理的中国投资基金。但一方面对募集基金缺乏经验,另一方面当时集团正全力筹备旗下海虹集团(现招商局国际)上市,因此创设中国投资基金并未见诸行动。

一个偶然的机遇出现在1992年。

是年初,海虹集团上市时的公司法律顾问诸立力向招商局集团提出了合作成立中国投资基金的想法。

诸立力是诸立力律师行的老板,时任香港联交所理事会成员,香港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诸立力在香港法律界和投资界有一定影响力,在海外也有不少关系,其于1988年创立的第一东方投资集团当时已开始在中国内地进行直接投资。

当时诸立力提出,他有办法在欧洲募集一部分资金,但由于自己在中国内地的影响力有限,因此希望以招商局集团为主成立投资管理公司。

1992年7月3日,招商局集团同意了这一提议。

当时,资本市场的走势为招商局中国基金的火线发起与上市创造了最佳时机。同年7月15日,海虹集团在联交所挂牌,超额认购373倍,动用香港市场现金312.3亿港元,创香港股市建立以来的第二个最高纪录。

大好形势之下,7月30日,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办公会决定发起设立中国投资基金,并力推上市。

当时的具体想法是,由招商局集团和诸立力共同在海外融资5000万~6000万美元,再在香港上市集资5000万美元,达到1亿美元规模,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招商局中国基金的管理人。

9月25日,经过市场试探和预测,招商局集团决定中国投资基金原则上主要参与非上市股权投资,不做B股股票,集资额为1亿美元。

筹组中国投资基金的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热烈,一时间自荐基金投资人、保荐人和承销商的投行门庭若市。筹备初期的工作进展顺利,并一度计划扩大集资规模。

1993年2月10日,招商局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营运。招商局集团持有55%股权(此后这部分股权的直接持有人为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招商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诸立力旗下香港第一东方集团持有45%的股权。由于管理公司与招商局中国基金签订投资管理协议,主要业务为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并收取管理报酬,因此公司本身没有资金需要,注册资本仅为1万港元。

万事俱备。管理公司成立后不到一个半月,1993年3月25日,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办公会决定设立招商局中国基金。会上确定的原则包括:上市后考虑注入招商局集团的优良资产以获得增值;希望诸立力也要有现金投入,若其有好的项目,中国基金也可以投资;争取当年4月或5月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前期筹备相当顺利,不过,市场环境的突变打乱了基金设立与上市的既定节奏。

1993年3月至4月,中国B股市场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公布及派息方案一拖再拖,甚至出尔反尔,引发香港部分中国基金大量抛售B股,市场急转而下。

不过,由于招商局中国基金的定位是原则上参与直接投资,与当时市场上投资B股的中国基金有着本质区别,基金的筹备避过了这次B股事件的打击。但接踵而来的人民币贬值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使招商局中国基金的筹组陷入困境。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甚至收回了投资承诺。

危急之下,招商局集团高管、诸立力和保荐人决定将筹资方向转向海外,通过国际路演,再觅潜在投资者。由于诸立力的家族与英国、瑞士多家银行有联系,最后选定英国伦敦和瑞士。

欧洲之行可谓淝水一战。伦敦的推介会由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的江波主持,招商局集团高层和诸立力均到会;此后,招商局又花了一天半时间在瑞士路演。

当时,欧洲确实有不少资金想投资中国,但一来找不到渠道,二来对中国也不了解,虽然对参与招商局中国基金表现出一定兴趣,但仍较谨慎。推介团队重点介绍了招商局集团在内地广泛的资源、网络以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扮演的“前行者”角色,特别是冲破制度藩篱投资建设蛇口工业区的创举,这让一批境外投资者怦然心动。

两场推介会十分成功,两地共募集资金2500万美元,其中就包括成为招商局中国基金核心股东的瑞士信贷银行。

海外募资收官后,香港联交所于1993年6月18日批准招商局中国基金上市。7月15日,基金刊发招股书并以配售方式上市,每股配售价1.05美元,上市保荐人兼经办人为渣打(亚洲)有限公司。7月22日,基金在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代码为133,成为海虹集团上市后,招商局名下第二家在港交所挂牌的公司。作为一家封闭式投资公司,基金并未设定存续期。

至此,招商局中国基金终于完成了筹资1亿美元的计划——核心投资者投资5355万美元,以及上市配售募集4645万美元。其中,招商局集团投资1050万美元,持股10.5%。

“二十一章”下的独奏曲

同类推荐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新常态改变中国

    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热门推荐
  •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父母!各种儿科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儿科病发生前有哪些征兆,作为父母,您心中有数吗?饮食调理、经络调养、日常保健、预防护理,父母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生病少吃药,并得到有效治疗呢?宝宝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孩子的健康,就在您手中!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灵蛇剑传奇一

    灵蛇剑传奇一

    可是不曾记得在何时,这恐怖的地方竟然来了个和尚。没有人知道在和尚的来历。但在常人想来,这个尚必定是脑子被驴踢了……
  • 阿娇翁主

    阿娇翁主

    陈阿娇不愿陷入这争斗中,陈家因窦太主而成为诸侯,因陈阿娇而成为外戚,故刘彻终会除之。为了保的陈家注定仅剩的血脉,为了能够离开那座皇城,她宁愿一步一步的退,一步步出卖着自己的仅有。她与刘彻妥协着。曾经深爱刘彻,却因为刘彻的不爱而放弃在感情上对他的追逐,一次次的伤害,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虚与委蛇。
  • 说话,把握好谎言的尺度与实话的分寸

    说话,把握好谎言的尺度与实话的分寸

    谎言有时是有益无害的。但是,说谎要讲原则,仃尺度,切不可事事说谎,处处说谎,那样自会付出代价。 说实话要讲技巧,不懂变通,直来直去,赤裸裸的大实话最容易伤害他人。会说话的人不会直话直说,他们善于以迂代直,或委婉,或间接,或含蓄,曲径通幽地把实话说出口。为了自己,为了别人,一定要把握好说实话的分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变革寓言

    变革寓言

    耿辛,从小被称为天才,在接手父亲的公司后,拼尽全力却一败涂地。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只会说话的乌龟小贝,和一个大学尚未毕业的女孩(小珍)出现了。乌龟小贝讲述的那段离奇的龟族历史中,蕴涵了龟族的信仰“神龟七律”;而小珍则通过一系列的“阴谋”,让耿辛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过错。
  • 蹲在墙角种蘑菇

    蹲在墙角种蘑菇

    同事聂医生春风得意地拉着只小土包子秀恩爱,居然是个发面大馒头……--情节虚构,坑蒙拐骗全靠嘴。心里十分嫉妒。徐硕变态心理学研究多了,请勿模仿,徐硕面上表示不以为然。决心一定要找块高端洋气的精致小蛋糕来扬眉吐气!没想到,心理专家徐医生,费尽心血找来的,自己心理难免有点阴暗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