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0900000019

第19章 欲路勿染,不妄求则心安(2)

儿子照着母亲的话就去挖开父亲的坟,从口里取出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钱,来到国王女儿那儿。于是国王的女儿便把他连同那枚金钱送去见国王。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早就都聚集在我的仓库里了。你从哪里弄到这枚金钱?你今天一定是发现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国王用了种种刑法拷打这寡妇的儿子,要问清楚他得到钱的地方。寡妇的儿子回答国王说:“我真的不是从地下的窖藏中得到这枚金钱的。我母亲告诉我,先父去世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枚金钱。我挖开坟墓,由此得到的这枚金钱。”

国王就派了个亲信去检查真假。这亲信果然看见了此人父亲口中放钱的地方,这才相信了。国王听了亲信的报告,心里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宝物,想的是把这些财宝带到后世。可是那个父亲,一枚金钱尚且带不走,何况我这样多的财宝呢?

讲完故事之后,禅师问小和尚:“钱财为何物?”

小和尚答道:“身外之物。”

钱财不可积,而福德却要积得越多越好,久积福德,必有回报。固守钱财,毫无价值。

既然是身外之物,那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吝啬与留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把它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不仅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自己也会“久积福德,必有回报”。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完美的精神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财富。

5克制欲望,才能修成正果

每个人都有欲望,而能否克制欲望,才反映了每个人修为的高下,只有能够克制欲望的人,才能达到目的。

佛陀的时代,波罗脂国有两个虔诚的比丘。

一天,他们听说佛陀要在舍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二人便相约,一同前去听佛陀开示法要。

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二人便向舍卫国出发了。

炎炎烈日下,二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越来越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发现半点水源,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赶路。

正当二人走得精疲力竭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一口水井就在前面不远处!

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然而,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

而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是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你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陀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另一个比丘听完,不为所动,说道:“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后立即升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便得到了法眼净。

再说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询问道:“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地把路上发生的事禀告佛陀,佛陀即呵斥说:“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见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已先你一步来见我了。”

佛陀更进一步说:“如果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佛同住在一起,也能常常见到佛,但佛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佛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见比丘。”

比丘听完佛陀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佛家认为:“一寸道九寸魔。”说明修炼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理性的克制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强韧的护身甲,虽然披挂上它不免有些累赘,但是它能让你避免误入歧途,早日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虽然也下了工夫,但最终还是会功败垂成。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遇见了普贤菩萨,菩萨教授他们酿酒之法,叫他们选取端阳那天成熟、饱满起来的大米,用冰雪初融时高山飞瀑、流泉的水珠调和后,再注入千年紫砂土烧制成的陶瓮,最后用初夏第一张沐浴朝阳的新荷裹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凌晨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这两个人牢记菩萨的秘方,历尽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风餐露宿,找齐了所有必需的材料,把梦想和期待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候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当第四十九天姗姗到来时,即将开瓮的美酒使两个人兴奋得整夜都不能入睡,他们彻夜都竖起耳朵准备聆听鸡鸣的声音。终于,远远地,传来了第一声鸡啼,悠长而高亢。又过了很久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缓慢而低沉。等啊等啊,第三遍鸡啼怎么来得那么慢,它什么时候才会响起啊?其中一个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放弃了再忍耐,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但结果却让他惊呆了……

里面仅仅是一汪水,混浊,发黄,像醋一样酸,又仿佛破胆一般苦,还有一股难闻的怪味。怎么会这样?他懊悔不已,但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即使加上他所有的跺脚、自责和叹息。最后,他只有失望地将这汪水倒掉。

另外一个人,虽然心中的欲望像一把野火熊熊燃烧,烧烤得他好几次都想伸手掀开瓮盖,但刚要伸手,他却咬紧牙关挺住了,直到第三声鸡啼响彻云霄,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啊,多么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的琼浆玉液啊!

人有七情六欲,佛家戒欲,我们平常人也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有欲望是好事,但要把握好欲望的度,太多的欲望,只会让人的心灵高度膨胀,心太“大”,肚子盛不下,身体会更难受。克制欲望,打败“心魔”便得到清静,清静的心,方可参悟到佛道。

6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

每个人都渴望爱,但世界上除了有共同信仰的理性的爱之外,都是无法永恒的。不必太执著于爱,尤其是不属于自己的爱,因为迟早是要分离的。

在一次法会上,释迦牟尼佛祖向信众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陪伴,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颇有姿色;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要出远门,出门很辛苦,会经过舟车劳顿。商人想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不愿陪伴。”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不甘心做你的老婆,我亦是不去!”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讲完这个故事后,释迦牟尼向诸尊者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诸位顿悟。

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便要与自己分开;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人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人们时常忽略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你自己。

和你相爱的人,迟早会与你分离,除非你们都自性有很多的一致之处。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少有相爱的人与自己是志同道合的。死后两人的心总不在一起。

还有一个故事。深夜,古寺里有一位禅师和一个男人。男人苦恼地说:“我是一个已婚之人,现在却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禅师道:“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爱的女人吗?你会不会再爱上别人呢?”

男人想了想,说:“不会,这个女人是我的最爱,也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女人。”

禅师立刻说:“那你就离婚,然后娶她。”

男人却犹豫起来显得十分为难:“可是我现在的妻子温柔、善良、贤惠,并没有任何对不起我的地方,我这样做是否过于残忍?而且,似乎还有些不道德。”

禅师道:“在婚姻中没有爱情才是最残忍和最不道德的事,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经不爱她了,你这样做并没什么错。”

男人着急地说:“可是我妻子她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禅师道:“那她至少还是幸福的。”

男人有些迷惑不解:“我要与她离婚然后另娶他人,她本应该是很痛苦的,你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

禅师道:“她仍然拥有她对你的爱,拥有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失去才意味着痛苦,所以痛苦的人是你,你失去了对她的爱。”

男人仍然十分迷惘:“我和她离婚后另娶他人,她不再拥有我,她应该痛苦才对啊?”

禅师说:“你错了,她依然会拥有真爱。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而你却失去了,所以她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男人急切地说:“她说过今生今世只爱我一个人,她不会爱上别的男人。”

禅师问道:“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吧?”

男人支支吾吾,面有惭色:“我……我……我……”

禅师没有理会他,只是指着烛台上正在燃烧着的蜡烛问他:“你现在看你面前烛台上的三根蜡烛,你觉得哪根最亮?”

男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禅师道:“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有一根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中,有千千万万个异性,你在这三根蜡烛中都不能把你最爱的人找出来,你又怎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中唯一真爱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男人脸上惭色更甚。禅师说道:“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眼前,再看这三根中哪根最亮?”

男人道:“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禅师道:“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男人看了好一会儿,道:“现在又看不出来了。”

禅师缓缓地说:“你刚才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就会用心去看,所以就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后,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男人恍然大悟:“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妻子离婚。”

禅师道:“佛门只是看破而不说破,你知道怎样去做就可以了。”

男人终于大彻大悟:“我现在知道谁是我最爱的人了。”

爱是一种情缘。其实爱与不爱,只在一念之间。正如佛陀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爱只是一个人的事,是你的情感之花,爱人不过是你爱的一个附着体,因此,不必过于执著于爱的具象,只要把爱存于心中,认真对待你身边的人,便是佛中爱的真谛。

7自以为拥有

金钱的人,其实是被金钱所拥有佛曰:“贪欲是万万不得的。”不要以为自己是金钱的拥有者,这样非但做不了金钱的主人,反而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个小和尚从对面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两人见状,便拉住他问道:“小和尚,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和尚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小学生成长的66个人物

    影响中小学生成长的66个人物

    荟萃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66位名人,采用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传达成功的道理。希望孩子们能够领略这些名人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受到启发和教益,并激励他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他们的人生道路和成长历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剑诛天道

    剑诛天道

    他是修仙界中唯一的剑修者,他一生都在修炼剑仙之道!临死前,他只留下一句震撼世人的话语:“我的剑仙之道,从未有过逃跑,我要让这剑,只有锋芒。”当他再次睁开眼眸,世界全变了!他重修剑仙之道,剑诛天道,意碎苍穹,成就剑仙之境!
  • 皇后娘娘要翻身

    皇后娘娘要翻身

    我着谁惹谁了,怎么就那么倒霉,穿越了吧,还变成了弃妇,一个弃妇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故事曲折、委婉、耐人寻味
  • 彼岸画开

    彼岸画开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谁的叶寒,一直以为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只是自己而已,却在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是共同生活的灵魂,甚至曾经是完全相同的长相,只是她的死亡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另一个却还活着。她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一个选择痛苦的重生,是要梦想,不择手段,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却愿意放弃一切,到底最后是谁的胜利,还是最终都只能沦为伤害?还是她们联手,轻易的让周遭毁灭?
  • 清润糖水

    清润糖水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重生武大郎

    重生武大郎

    穿越了!没有成为王侯,没有成为神仙妖怪,悲催的成了武大郎!幸好是少年,于是侏儒式的武大郎经由现代菜鸟调教,长成了八尺大汉!上梁山,战土豪,斗官僚!现代人在战火纷飞的乱世能否成就一番霸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上绝色王爷:傻妃绝代

    魅上绝色王爷:傻妃绝代

    她是江湖第一冷魅杀手,洞房花烛却替人代嫁,他狠狠的捏着她的下巴,“本王真期待一个傻子在身下承欢的模样?”一纸休书沦落下堂弃妃,真相大白才痛苦悔恨,得到的却是她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坠落悬崖?江山为谋,才得知良人不在,拱手山河能否换回一世温柔?“娘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江山固然重要,却远不及一个你,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姚珍珍脑海中的时候,她第一个感觉就是要为姥姥、妈妈、还有生病的姐姐讨回公道,在再次见到那个男人之前,她要变强,变的很强。面对修改过的重生路,她又要掀起怎么样的波澜?读心术,一个她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拥有的能力,却让她成为了主宰一切的人。
  • 早年的雪

    早年的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