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19

第19章 刚柔鉴评析(5)

纵观历史,凡用人求全责备的皆不得成事,而用人“贵适用、勿苛求”的皆有奇勋。三国时,诸葛亮足智多谋,但唯独在用人方面存在着“端严精密”的偏见,他用人“至察”,求全责备。正如后人评价他时所说;“明察则有短而必见,端方则有理而必不容。”他用人总是“察之密,待之严”,要求人皆完人;而对一些确有特长,又有棱有角的雄才,往往因小弃大,见其瑕而不重其玉,结果使其“无以自全而或见弃”,有的虽被“加意收录,而不任之”。例如,魏延“长于计谋”,而诸葛亮总抓住他“不肯下人”的缺点,将其雄才大略看作是“急躁冒进”,始终用而不信;刘封本是一员勇猛战将,诸葛亮却认为他“刚猛难制”,劝刘备因其上庸之败而趁机除之;马谡原是一位既有所长、也有所短的人才,诸葛亮在祁山作战中先是对他用之不当,丢失街亭后又将其斩首。正因为其对人“求全责备”,处之极端,而使许多官员谨小慎微,以至临终前将少才寡,正应了“至察无徒”之断。与诸葛亮相反,春秋时齐桓公小白对与人争利、作战逃跑而又怀有箭杀之仇的管仲却不计前仇,不求全责备,坚持用其长处,委以重任,而使管仲竭心尽力,终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雄时。

用人,既然不可求全责备,那么,顺理成章,也应正确对待、宽容那些犯过各种错误的人。首先,人非圣贤,不可能无错,即使是达到“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也仅是“七十”以后,而“七十”之前更是在所难免。因为,人有七情,不免来点狂喜、来点暴怒、来点悲伤、来点逸乐,这其中“狂则伤人,暴则辱人,悲则厌人,乐则伤志”等过失也就有可能发生。人有个性,急性子风风火火,遇事常常先人而动、先人而言,难免有“急功好利”之嫌,“言多必失”之错;慢性子粘粘乎乎,遇事不紧不慢甚至“雷打不动”,难免有“不求进取,固步自封”之评、“事业心不强”之论。人有健康之别,身体健康者因其精力充沛而大胆进取,艰苦努力,但常有失误之处;身体虚弱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悲观失望,甚至多愁善感,对别人的进取心存疑忌,而且往往相比之下政绩平平,不为人所重。人有年龄之差,老年人稳健持重,但趋于保守,因而常常犯有“不求进取,反对改革”之错;年轻人才思敏捷,思维活跃,但活跃有余稳健不足,常因急于求成而事倍功半,常因盲目冒进而误事成错。由此可见,人之为人,其错难免。其次,错误也各有区别。一是错误的性质有别。有的是因为经验不足或方法欠妥而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有的是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而违法乱纪,而这两类错误在性质上却有原则区别。二是错误大小有别。

春秋时的苟变有“将五百乘”之才,但他曾经在收税时白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卫候因此不予起用,这就叫做“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了。而清朝大官僚和坤,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时,巧取豪夺,贪贿白银近九亿两,这与苟变“食鸡子”相差何其大也。错误的多少有别。有的屡教不改,一犯再犯,而有的仅为偶然之错。对错误的认识与态度有别。有的犯错以后,很快便意识到或深刻认识到其错误之害,而有的却坚持错误或掩盖错误,甚至“嫁错于人”。

既然人的错误难免,那就不可过分求全;既然错误有别,那就应该区别对待。对其中一般性的错误,偶然的错误或对错误认识较好,改正错误很快的工作人员,则应不计前错,委以适职,甚至委以重任,应如《左传》所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对于这一点,宋代包拯甚至提出:“使功不如使过。就是说使用有功者不如使用有过者。这些人“自忿废绝,不能振起;一旦为明主弃瑕录用,则其自奋图进,倍万常人。”

对历史上有过错误的人不仅可以任用,而且应鼓励其奋进,及时肯定其工作中的进步和进取。孔子曾说过:“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也。”“与”即赞成之意,对人要赞成其进步,不要抓住人家的以往之错不放。《说苑·雅言》曾引孔子的学生曾子之言阐释孔子之意:“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

有的人看人,善恶过于分明。他们或者见人一善,则各方面都善;见人一恶,则各方面皆恶;或者以印象看人,其为善者,恶也为善;其为恶者,善也为恶;或者把整个人群简单地划分为“善”“恶”两类,要么就是善人,要么就是恶人,非善即恶,非恶即善。无有其他;或者心中只容得善人,见不得半点“恶”意,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这样一来,眼中的善人就很少,因为毫无缺点的人是几乎没有的;即使是东郭先生这样的“大善人”也不能称之为“善”,因为他滥行仁慈,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几乎被狼吃掉;而且,伪君子也乘机而人,因为只要“伪善”,则一切皆善,就算是人了“善”门即使是以后有“恶”的时候,也无所谓。

其实,善恶过于分明是极不符合现实的。因为,任何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即使是再好的人,也自有其不足,再恶的人也仍有其可用之处,即使是谋财害命的罪犯还可能对其父母双亲十分孝敬。《水浒》里的时迁虽然偷鸡摸狗,却杀富济贫,充满正义感;“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是个好美色的浪荡神,却是位为人间排忧解纷、救苦救难的好神公;《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深知礼义,洁身自好,但却是个八面玲珑的巧伪人;明朝李梦阳为文力倡拟古,反对改革,为官却力劫奸宦,气慑邪道,虽屡受谪而不屈,以风节动一时;宋朝贤相寇准、吕蒙正,才智过人,刚正不阿,但是生活上却最尚奢华。寇准好夜宴,连马厩、厕所也要用蜡烛照明,蜡泪凝地成堆。吕蒙正好吃鸡舌,鸡毛堆积成山;可见,“人无完人”是为至理,“善恶过于分明”确为妄谈。

所以,唐朝颇有名望的宰相魏征特别提出,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意即喜爱一个人,必须同时知其缺点和弱点,憎恨一个人,必须同时知其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更恰当地任用一个人。

当然,“善恶不可过于分明”,仅指对人的认识、评价和任用而言,并不意味着否定爱憎分明的必要性,并不意味着否定世界上美好和丑恶的界限,对于那些丑恶的行为和危害人民的罪犯,必须予以谴责和惩办,而对于那些美好的行为和善良的人们,则必须热情地赞扬和欢迎。

既然,人有“长”“短”,不可求全责备,那么,用人,当以“录长补短”为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逞其能,人尽其才;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要如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和容人的气度。那种“小肚鸡肠”是用不好任何一个人,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清代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即有宽广的胸怀,宽以待人;“乃大”指胸怀宽广之人,必如江海之大,容纳百川,成我大事。古今无论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杰出的企业家都是既能用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的。用人处事倘若看不到别人长处,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有缺点就贬,一有过失就免,这样“则世无可用之”。特别令人厌恶的是看到部属做出了成绩,超过了自己,就妒嫉,就排斥,或者将部属之功据为已有,则必大失人心,众皆离异。所以,凡是深得人心的领导者,被人称道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胸怀大度,宽容待人。或者说,凡是胸怀大度者,必人归如涌,事业有成。《东周列国志》载:春秋时,秦穆公曾出猎于梁山,夜失良马数匹,使吏求之。寻至岐山之下,有野人三百余人,聚而食马肉。吏不敢惊之,趋报穆公:“速遣兵往捕,可尽得。”穆公叹曰:“马已死矣,又因而戮人,百姓将谓寡人贵畜而践人也。”乃索军中美酒数十瓮,使人资往岐下,宣君命而赐之,曰:“寡言有言:“食良马肉,不饮酒伤人。”今以美酒赐汝。”野人叩头谢恩,分饮其酒,齐叹曰:“盗马不罪,更虑我等之伤,而赐以美酒,君之恩大矣。何以报之!”至是,闻穆公伐晋,三百余人皆舍命趋至韩原,前来助战。恰遇穆公被困,一齐奋勇救出。此战,秦转败为胜,穆公脱险,正是得力于容人之利。罗贯中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气量狭小的典型,当其发现诸葛亮才智过人时,便高呼:“既生亮,何生瑜。”当诸葛亮借得东风,率人离去时,周瑜急派人“追杀孔明,以绝后患”;然追杀不及,诸葛亮乘船归去。周瑜由此大病,不久身亡,时年仅35岁。可见其气量何等狭小!也可见气量狭小之害。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并不像罗贯中笔下描绘的那样。据史料载,他“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起初,程普自恃功高年长,瞧不起周瑜,甚至“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感动了程普。“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之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可见,史学家笔下的周瑜是很有一些大政治家的气量的。也可见了,气量“恢廓”之利。两种描述,两种胸怀,虽同为一人,却从正反面说明了“有容乃大”之于用人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有这么一种人在此值得一提,即,当其处于逆境时,其度量之大,能纳百川;而当其处于顺境时,其气量之小,不及鸡肠。最典型的莫过于明时朱元璋“炮打功臣楼”,正所谓“狡兔尽,走狗烹”。对此,唐时魏征多有论述。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认为,过去许多国君,创业时谨慎待人,一旦大功告成,即傲视他人,视兄弟如路人,视部属如仇敌。这样,部属表面恭敬,心里怨恨,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心向背,水能载船,也能覆船,你不容我,我又何能容你!

当然,任何宽容都不是无边无际的,它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取其精而忘其粗,重其内而忘其外”。即看其内在的实质,而不看其外在的虚华;看其是否具有事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品质和智能,而不拘于些小的弱点和缺陷。二是“容错不容罪”。容人之短、容人之错是因为其“短”、其“错”不影响其实质,而如果一个人本质恶劣危害人民,犯下十恶不赦之罪,则万万不可容忍,否则,便是对人民的犯罪,即使其具有一技之长,也不可因以赦罪,至多可在其教育改造中,给予利用一技之长戴罪立功的机会。

用人容人,大多数人是懂的,自诩有容人之量者,也大有人在。但是,有这样一类人,表面上有“海纳百川”之量,实际上却是“小肚鸡肠”;表面上待人宽容,而实际上待人忌嫉,即所谓“外宽内忌”。

外宽内忌危害极大,首先,它易使人产生离心倾向。因为,外宽内忌,表面上宽容,实际上忌嫉,最终必定为人所看破,而其阴谋权术一旦为人看破,必致离心离德,甚至反目为仇。三国时,袁绍身边聚集的一大群“智囊”,如郭嘉、田丰、许他、沮授等,都是当时有名的谋士,但由于袁绍“外宽内忌”,不能积极采用他们的良策,致使他们不少人心灰意冷,终于走上了弃袁投曹的道路。即使有几个忠心不变者,到头来也都成了袁绍的刀下鬼。随着田丰、沮授的下砝,许攸等人才的流失,在军事力量对比的天平上,袁绍也就失去了关键性的硅码。

其次,外宽内忌,易使谄谀者乘机作乱。外宽内忌的权术,不仅智士明了,谄谀小人更是“心中有数”,他们既知领导者忌贤,必趋而进谗,以投领导所好;既知领导者心胸不宽,必诽镑于人,制造嫌隙,使领导者疏贤。袁绍不用良才,不听忠言,确使一些拍马逢迎小人乘机钻营作乱。

最后,外宽内忌也必浪费人才。因其表现宽容,常使一些贤能之士远来“投靠”,而其必然容留以示“宽容”。一旦容留下来,却又因“内忌”而不予重用,以至闲贤奉养,正所谓“取之至宽,而用之至狭。”如此而“投靠”者越多容留者越多,闲置者也越多,造成人才大量“堆积”浪费,领导者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诩为“人才库”,并借此大肆宣传,以扬其“爱才”之名,而实质上却是忌才之错,毁才之罪。

其实,外宽内忌也必害于自己。因为,外宽内忌的假象不可能长久,而一旦为众人识破则必不自保。《水浒》里有一白衣秀士王伦,初上梁山,便为寨主,于开辟这块“根据地”可谓有功,然而心胸狭小,却又装出“大度容人”之态,当晁盖、吴用等人投靠他时,表面热情,内里忌嫉,终被林冲火并,生前虽未做多少有害于人生和人道的事情,却成为自己狭窄心胸的牺牲品。可见,“宽容”之态不可装,“内忌”之心不可有,否则,既害别人,也害自己,更害事业。

好强争胜,表面上看起来是益与福,其实却是损与祸;谦虚忍让,表面上看起来是损与祸,其实却是益与福。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谦虚忍让,柔以待人。“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说得太妙了。“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矜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这要求在个人的修养方面要“内勤己以自济,外谦让以敬惧”。

一个人有善行,若自夸则会被人小看,因此不要自夸自大;一个人有才能,若自己显耀会使人生厌,因此不要自我显耀。

君子谦让,其举止不敢逾越礼仪的准则,其志向不敢凌驾法度以外的轨道,对内勤奋来求自济,对外则谦让来展现敬惧。因此怨恨与灾难不会找上门,而能长保荣耀与福泽。譬如舜因有谦让之德,而能名扬四海;汤礼贤下士,其圣敬之德乃日益精进。

小人争胜,常会自夸自己的才能和功荣,喜好凌驾别人之上。因此,当他在人前时,别人会伤害他;当他立下功荣时,别人会毁镑他;当他惨败时,别人会幸灾乐祸。往往因为竞争激烈,互不相让而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乘虚而人。比如郄至自以为智能过人,终遭杀身之祸;王叔喜欢与人相争,最后被迫逃奔其他国家。

总之,谦让是繁盛与进步的最好途径,君子最明白,因此仕途青云直上;争胜是毁坏与闭塞的险途,是小人的险径,因此寸步难行。谦让与争胜,优和劣,成和败,在此就非常清楚了。

分析争强好胜者的心理特点,可知其必定自毁的原因,根本在于不能做到谦让,于是构成矛盾冲突,终于由自矜好争造成自我毁害。

好胜的人,以处在人前为速锐,以处在人后为留滞;以在人之下为卑屈,以踩在人之上为异杰;以谦让对手为耻辱,以凌驾他人为高厉。他们不思自己责问自己,只知一味以抗奋对待别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他们以抗奋的态度对待贤者时,贤者会谦逊地居他们之下,就像廉颇对待蔺相如,结果两人相安无事,双双得利。当他们以抗奋之态度对待暴厉者时,必定会造成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既然造成敌对,那么是非必定混淆难以弄明白,既然是非混淆而难以弄明白,那么与自己毁灭自己又有什么差别呢?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是非混淆难以弄明白的情况下,听者虽然不会相信单方面所陈述的全部内容,但会相信一半;同理,另一方面的说法,听者也会相信一半。综观双方的陈述,各有一半为听者所相信。当有一方说自己有理的一面时,另一方必定会以相反的话加以反击,这么看来,凡是负气和相争,不过假借别人的口来毁灭自己而已。再说因言辞激动导致拒力相争,自己既然会殴打别人,别以也会殴打你加以反击,这其实也是借别人的手来殴打自己罢了。

同类推荐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无良相公好腹黑

    无良相公好腹黑

    “伊儿吱呀——”凤府门前的大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说这凤府四小姐嫁的这……,人们都不禁议论纷纷“这凤府最不受宠的疯小姐,总算是嫁出去了,听说还是嫁给了一位王爷,真是命好啊!”“你知道什么,对于凤府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四小姐。我远房亲戚家的表哥在宫里当差,“起轿!”媒婆喜气洋洋一声喊,凤桐城凤府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噼里啪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老公,装斯文

    老公,装斯文

    【】【女总统的明星老公】请多多关注叶莱西火了···她没偷,没抢,没烧她们家的房子,干嘛一副仇人像····什么什么?只因为她长的太过丰满像个小三?妹的,你们家才是小三,你们全家都是小三···就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天神级的人物从天而降···为她解围···斯斯文文···被人夸赞····老妈则是站在一边吼着,也拉稀,你要是不跟这个男人结婚,老娘这辈子的脸算是被你丢尽了····叶莱西看着戴着黑边眼镜,笑的文质彬彬的男人,恨不得杀人。谣传她是他的女人。她跟他在一起了。说话拽文,拽词。虽然是帅哥,但是,她咋看着都想要抽他。处处她都受排挤,受打压。村子里的姑娘们见了更是爱傻了这个斯文的帅哥。他就像是一枚空投的炸弹。整个村子不得安宁。他不是普通的男人,她知道。但是,当他跟她摊牌的时候。她还是汗颜了一把。感情这男人是个军火头子。黑道总裁。她遇上极品了。更甚的是,那双摘掉眼镜后的眸子.........【本文女强,男更强。】————————————————特别推荐区:【一等刁妃】夏嬷嬷(刁女斗古代众男)陈子衿,恶劣警花,阴狠毒辣。上官子衿,京城恶霸,人见人怕。两种极端性格的结合,她变成了她。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推荐区】【市长的强势老婆】笔下生花【邪医毒妃】墨邪尘【竹马赖青梅】夏日寒阳【嗜血狂后】三昧水忏【教授真禽授】裴歆【末世之妖孽法则】闲看风云【坏男人-别追了】邪魅书生-现代【高官老公,你太坏】暮阳初春【老公,假斯文】烟然心醉【丑女戏邪君】烟然心醉【重生之极品间谍】亦弈变【妃常猖狂】伊洛蔓【兽宠无赖娘子】伊洛蔓【上校爹地,耍流氓】蝶恋花花恋蕊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老公不要装斯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借腹新娘,王爷你行不行

    借腹新娘,王爷你行不行

    呃~她不过是在朋友家作客,不小心摸了一下那看着慈眉善目的送子观音,居然悲催的穿越了。穿就穿吧,可是人家穿越不是王妃就是公主,为毛她夏子都却偏偏要沦为别人的代孕工具?传闻这麒麟国太子其貌不扬,不近女色,还…呃,那个不行?尼玛~不行你还找人代孕?她抹泪无语问苍天:想她夏子都二八年华,貌美如花,为何命运却如此不济?莫名其妙穿越来被人充当生育工具也就算了,为嘛还要让她遇上一个如此极品的男主?*某日街头趁乱出逃的夏子都轻轻拍了拍眼前这位男子的肩,满面笑容地问道:“这个公子,请问出城往那个方向?”男子低头云淡风轻地用指尖轻敲着桌子,指着前方道:“前方200里便是城门。”谁知夏子都走着走着却悲催的发现自己竟然走回了太子府,她心中划着圈圈诅咒着那该死的指路人,不认识路就别乱给人指,这不是推她这个纯洁少女马入火坑嘛~大婚当日夏子都一脸惊艳的望着眼前这个美到人神共愤的男子,却见他嚼着一个若有似无的笑意,道:“爱妃既然如此热情,那咱们不同即刻洞房?”“啊?!~你不行还能洞房?”夏子都小声低语,却看见面前的男人脸色瞬间爆青,挑着眉语气不善道:“爱妃没试过,怎么知道本太子行不行呢?”第二日彻底被吃干抹净的夏子都幽怨的望着眼前这个一脸餍足满意的腹黑男,只见他笑得一脸妖孽道:“爱妃,现在你还觉得本太子不行吗?”
  • 我们都不曾走远

    我们都不曾走远

    他们很早就遇见过,又很快分开了。儿时的他们没有爱情,却留给彼此永远难忘的记忆。长大的他们重新认识,而彼此相爱了。可是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故事,当事实渐渐清晰时,爱情开始逃亡。爱情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这是童苑在表姐去世后深刻思考的问题。当秋天再来的时候,是不是还是收获的季节?我看见风吹过、云飘过,可是对你得思念却驻扎在心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太残酷,为什么给这么好的女孩这么多的不幸,我们还怎么信任生活。可是如果你看见了那么残酷的生活,让你泪如雨下,你还会舍得不珍惜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吗?我常常站在公车上对着外面的蓝天发呆,心里默默为童苑哭泣,我才惊觉我被命运多么眷顾着才会如此幸福。
  •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责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物流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物流概论、系统与信息、采购、供应链、仓储、配送中心、运输、国际物流、成本与质量控制、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物流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作价

    作价

    现今的古玩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尔虞我诈,防不胜防。而对于资深藏友,这些还不是最操心的问题,他们更操心的是,如何用一个合适的价钱买到中意的藏品?又如何让手中的藏品稳稳升值且能卖个好价钱?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有实力但无名气的画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得以窥见这个行业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运作内幕,并情不自禁地被卷入一场专业炒作之中。一夜之间,他的画作被拍出天价,隐藏在幕后的各种炒作手段及潜规则令他瞠目结舌……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