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4

第24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4)

[1]何处不是神通变化:意思是不追求神通,神通在其中。化腐朽为神奇,化神奇为平常。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上下酬应,何处不是神通变化。”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有修行的人讲究一个随缘,万事随喜,上上下下的应酬都能自如圆通。这不是圆滑,是神通。其中诀窍在于:有求不应。有求必应的是佛菩萨,有求不应的是学佛人。如有人见责,可以这样说:请向菩萨求。千万不可揽事。这是圆通妙道,只是一个不会,不知,不懂,但又不拒绝,让人知难而退,且不伤面子。这是禅师可怜劳心人,特别开示。

僧问:我日用处处搬营[1],无处不是觉性灵通[2],忽然气绝,未审灵灵寂寂3的东西归于何所?

师曰:你即今灵灵寂寂的东西,在甚么处!

僧无语。

师曰:学道人惟有此关难破,此处若不分明则属精灵4。

注释

[1]搬营:折腾。

[2]觉性灵通:悟性很好。

[3]灵灵寂寂:暗中发光。指灵魂。

[4]精灵:游荡无依的灵魂。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即今灵灵寂寂的东西。”“灵灵寂寂的东西”指灵魂。有僧人问禅师:我的灵魂忽然离开我,不知去了何处?黄檗无念禅师斥其荒唐,开示:人的身心灵是统一的,不能分裂了。其关系如下:身体是硬件,心是软件,灵魂是罩子。要说重要,当属灵魂最重要,因为他把人全身罩住,是身心的保护神。这个罩子是为了保护身心而存在,是慈悲神力所致。具体讲,这个罩子是为了保护身中这身、心中之心--真善种子而存在。善种要用善来求。激活自身也就是激活真善种子。身心灵合一,是真善人生,是成佛的必需模式。这是禅师所示。

僧病中,问:弟子寻常形体坚固[1],自谓快活,能做得主,无生死可怖。今日忙乱,却死得来,则与常人无异。

师曰:但看忙乱的是谁?如此省得,即无生死恐怖[2]何来。

注释

[1]形体坚固:身体健康。

[2]无生死恐怖:即《心经》所讲:“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用般若智慧超越生死。高于生死的才能超越生死,被生死控制的不能超越生死。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但看忙乱的是谁,如此省得即无生死恐怖何来。”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仔细看看谁在一天到晚忙碌不休,这是为心所累的自己,一旦明白忙乱无益,身好好对心,心好好对灵,身心灵合一,就会明白该过真实简单的生活,这种生活没什么高难,也不惊天动地,但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得踏实。如此以来,生死观念都放下了,如《心经》所言“无有恐怖”。这是人生理想状态,也是应有状态。先不要讲成佛,先把人做好。不与鬼交,才是人样。

问:道可思议否?

师曰:道是何物,容汝思议[1]?又曰:虽不可思议,灵变滔滔[2],千问千酬[3],都从不思议中来。但落言语意解,便属鬼家活计。

注释

[1]道是何物,容汝思议:意思是佛法不是平常所谓思考能获得的。道,本处指佛法。容汝思议,容你思考。

[2]灵变滔滔:变幻无穷。

[3]千问千酬:千般问答。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但落言语意解,便属鬼家活计。”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不能从表面理解人的话,要从动因上探求。只听表面话,都是鬼话。如果成心把鬼话当真,定有鬼把戏。作为一个求真的修行人,能够理解并谅解常人的言不由衷,但自己不打诳语,也不从言语表面听一句话,是从说话人的言语动因上找答案。无心的过错不是过错,有心的行善不是行善。只从内心来看一个人,一切就都明明白白。如何深入人内心?简单,听其言,观其行。若有沉默者,我以沉默对之。

问:或有身住佛地[1],朝闻正法,不肯信受,不能了悟来生,还得闻否[2]?

师曰:要了此时即了,有何欠缺更待来生?

注释

[1]身住佛地:无处不是佛地。本处指寺庙。

[2]还得闻否:还有机会听到佛法吗?

解读

禅师语录云:“要了此时即了,有何欠缺更待来生?”黄檗无念禅师心事:要了断现在就了断,有什么欠缺的要等来生?言下之意是人要对今生负责,今生的事无法推来生。所谓“修来世”是不可能的,只能越陷越深。不要讲理由,不要讲条件。条件是人创造的,理由却最好不要创造。以了断为布施,就可以不以了断为苦。《金刚经》上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经》继续指示说:这种布施包括色布施与相布施,不着色,不着相,福德不可思量。断了一座桥,成就了桥两头的两座山。断了一个念,成就了对今生负责的修行人。

十一

问:如何是透脱[1]?

师曰:用透作么?又曰:透脱者,或因教典,或因触事,或因言句[2],得个悟入,见大地众生,无不平等,又要出此窠臼,才得自由。

问:如何忘得情境[3]?

师曰:且道情境又是何物?只这个忘字就是病根。此时你问我答,有甚忘得。

注释

[1]透脱:透彻。

[2]教典,触事,言句:佛教经典,待人接物,言语唱颂。

[3]忘得情境:把心情(内在)与环境(外在)都忘了。

解读

禅师语录云:“只这个忘字,就是病根。”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不必刻意忘却,让事情按自身规律走。刻意忘却是提醒,反会加深记忆。有的事情不要提,有的可以提,如何提不是问题,该不该提才是问题。人的病根在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也许世上本没有“忘了”,只有故意。所以最好不说一个忘字,才是立志忘情的修行人。山不管云来云去,水不管花开花落,人又何必管世事纷纭。淡定淡定,淡了就能定。

十二

客曰:此时说话是一大梦[1],睡着做梦是一小梦[2]。

师正色曰:此时说话既是大梦,如何是醒时[3]?

客无语。

师曰:若要求醒,直待驴年。

注释

[1]大梦:白日梦,醒时梦。

[2]小梦:夜晚梦,梦魇。

[3]如何是醒时:怎样才是醒?这是禅师的责语。对方明知故问,因此棒喝。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要求醒,直待驴年。”黄檗无念禅师对来客开示:不要骑驴找驴。既然已经醒来,就不要说梦话。什么叫“求醒”?难道现在还不够清醒吗?为何醒过来的人还装睡,好人要装坏人?这种自我哄瞒有没有意义?说给谁听,做给谁看?无非一个痴。佛经上说“痴人说梦”,正是要我们不能把自己催眠了。修行人应该这样:宁肯不要虚幻的花,也要真实的草。

十三

僧问:你这龙湖僧众,个个皆出火宅否?

师曰:你将甚么作火宅?谁在火宅内?

僧无对。

师曰:你正言语时,在己分上作么生出[1]?

僧曰:且请和尚作么出?

师一喝,僧拟议,师曰:火宅出不得也。

问:如何照见五蕴皆空[2]?

师曰:将何作五蕴?照个甚么?你说看。

注释

[1]在己分上作么生出:在自己的本分上想什么。意思是超出了本分。这是禅师的责语。作么:什么。生出:想出。

[2]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提出了“五蕴皆空”的重要性,即“五蕴皆空”能使人摆脱“一切苦厄”。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将甚么作火宅?谁在火宅内?”连续两个问,将故意找问题的人喝醒。黄檗无念禅师心事:火宅都是人自找的,故意说起火宅的人必定自己就在里面。世人欲望升腾,即是火宅。如果没信心,凡火更旺,业火更毒。一旦坚定信念,火就没了。不是没了,是作用不到自身,那就是没了。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这是真修行。修行修的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

十四

居士问:某甲[1]向学[2]之心久矣,而不知何门悟入。

师曰:公今二六时中,上下酬应,无非悟门[3],不必更求悟门。既欲向学,学到无可学处,便是真学。问头脑,今时学者把古人看得太高了,重彼轻己,是为小人。只要信得自己是人,方知圣人亦只如此,才不被圣凡所碍。

曰:某在家行忠孝,而恐上下不到[4],常有一愧在心。

师曰:古之行孝者多不自知,若自知我能行孝,恐上下不到是为造作,非真行孝也。若真行孝,无心可愧,无尔我分,不用做作,上下自然一团纯和[5]。若要做个名色[6]出来,令人知我行孝,正是忘恩背义不孝之子。

注释

[1]某甲:某人,或自称之代词。

[2]向学:好学。本处指好佛学。

[3]悟门:领悟之处。

[4]某在家行忠孝,而恐上下不到:想行孝道又不知道如何行孝道,因而怕双亲不喜欢。

[5]一团纯和:一团和气。

[6]名色:名堂。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到无可学处,便是真学。”这是禅师对好学居士的针对性开示。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向外学习不如在内觉醒,自性觉醒是真正的学习。向自己学习就可以了,自性里面有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里面。并不是不谦虚,找源头就得回头。并不是封闭自己,深入必定是孤独的。

十五

客曰:过去许多古人,毕竟也有个不了事[1]。

师曰:莫替古人担忧,只要自家果然了得干净,命根断绝[2],自然与一切古人相见,莫要管他了不了。又曰:你开言吐语时古人在那里?

曰:不晓得。

师曰:不晓得最亲切[3]。

曰:我还不亲切?师曰:你不亲切处问来?

客无语。

师叹曰:有话须向知音说,不是知音莫乱言。

又问:一切人如何得自在去?

师曰:我今一目所视,个个停停当当[4],贵者自贵,贱者自贱,寒则穿衣,热则取凉,何处不自在。

注释

[1]不了事:不懂事,不成样子。

[2]命根断绝:从命根里尘缘断绝。

[3]不晓得最亲切:不知道最亲切。不知道最真实,真实的就是亲切的。

[4]个个停停当当:各人有各人的命,无不停当。

解读

禅师语录云:“莫替古人担忧,只要自家果然了得干净。”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古人今人面临的都是一个解脱生死的人生问题,自己解脱了,那么看世界就是好的。人与世界不和谐,关键在于人自己,原与世界无关。世界是由心造就的,心不安,世界必动荡。心安世宁。不要说“让我满足我就安心了”,由着人的性子,孙悟空做了如来佛也不会安心,必须要说“我现在就安心了”。这不是因为得到,而是因为放下。

十六

问:初入信位[1],菩萨云何能说种种法?

师曰:到是不参学的人,无有一毫知觉打搅[2],赤洒洒[3]地无有参杂。能说种种法[4],故曰一超直入如来地。

注释

[1]初入信位:初信不久。信位是相对果位说的,先有信位后有果位。

[2]知觉打搅:知识打扰。

[3]赤洒洒:赤条条。

[4]能说种种法:种种法都通,种种法都说。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一超直入如来地。”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一觉悟,见性见佛,一个人生大超越就来到了自在的如来地。“如来地”即极乐地,庄严佛土。这不是一个比方,而是真实存在。怎样的超越才算大超越?怎样的超越才能甩掉众人?怎样的超越才能进入?答案很简单:转身就是超越。连方向都超越了,还有什么不能超越的。禅师在此悄然指示:有时真不能和大众一个方向。佛法虽为众人,但解脱不在众人中。

十七

问:设有人把世间文字[1]都背得么?

师曰:历代祖师[2]谁不背过。六祖不识一字,三藏十二部无不贯通。只为学者逐文解义,若有一则公案、一卷经不看得粉碎[3],不名参学事毕[4]。

注释

[1]世间文字:世上文字,所有书本知识。本处指所有佛经。

[2]历代祖师:本处指历代禅宗祖师。印度第一祖是佛的弟子摩诃迦叶,印度第二十八祖和中国禅宗第一祖是菩提达摩,真正将禅宗中国化的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惠能之后禅宗无祖师。

[3]一卷经不看得粉碎:把经书看破。

[4]不名参学事毕:不叫把佛经学完。

解读

禅师语录云:“六祖不识一字,三藏十二部无不贯通。”黄檗无念禅师据《坛经》开示:学佛学的不是佛经,学佛学的是佛心。六祖惠能禅师不识字不要紧,认识到自己的心就所有的经典都贯通了。所有的经典都在讲述一个字:真。要回到真实中来,莫被人世幻影带走。所有人都在发出一个心愿:悟。都希望打破迷境,走出迷宫。答案是:不要再走下去,迷宫岂有尽头?迷宫岂无陷阱?请原路退回到入口。不再走了,就叫走出。

十八

问:华严十回向[1]云,菩萨布施顶髻,肝胆手足更不言易处,云何只要舍痛处难处?

师曰:过去恒沙,诸佛历代祖师,谁不舍了痛处?若不舍此痛处,不名布施[2]。生死牢关,终不断根。须要拼命舍死一番[3],方得解脱。但自思惟我意中何事最痛?唯有学道求明白是你心中最痛的。恐怕舍了便落生死,皆是自生恐怖[4]。世人贪爱情境,便是苦海。你今贪恋佛法知见,亦名苦海。问:既不见不闻,如何进功[5]?师曰:此一关绝要出生死,问不得别人。一切人到此都不知趣向[6],此处若不觑破,难得了脱。

注释

[1]华严十回向:《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华严宗旨: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的要旨,都包含在题目中。大,即包含之义;方,即轨范之义;广,即周遍之义,即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而无边,故称为大方广。佛,即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即成就万德圆备之果体的因行譬喻;严即开演因位之万行,以严饰佛果之深义,此为佛华严。此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说菩萨以菩提心为因而修诸行,顿入佛地的因果,显示心性含摄无量、缘起无尽、时空行愿等相涉相入、无碍无尽的理境,及佛果地寥廓无碍、庄严无比的胜境。所说十回向是: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着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回向,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一、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二、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至高无上的佛果;三、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四、回小向大,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五;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六、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麽行门,做什麽功德,皆应回向。

[2]若不舍此痛处,不名布施:学佛找痛处,从痛处下手。否则不叫布施。布施即把金钱、实物等布散施舍给别人。布施是奉献落到实处。奉献是身布施与心布施。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舍财而施名为财施,历代三藏法师说法,令人悟道,称为法施,观音菩萨现神力救众生苦,是无畏施。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是非

    是非

    一语道不尽尘世间的是是非非,一眼看不透江湖中的恩恩怨怨。败命运所赐,比中500万几率还小的机会就这么巧合的砸在了她的头上。她做好了以身殉职的准备迈进了历史的洪流一去不返。偏偏她这个“幸运儿”却好命的撞见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什么?不是一个是四个?难怪在现代她总是被人当成空气拒绝往来。可是这突来的桃花运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就算她掌控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也操控不住这爱情的红线,她到底是顺应天意选择离开还是干脆绑住一个死皮赖脸的跟命运消极抗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致命毒爱:冷漠首席戒不掉

    致命毒爱:冷漠首席戒不掉

    韩以诺说,顾珉宇这男人就像是毒药,一旦沾上,便再也戒不掉了。法国初次相遇,韩以诺便迷上了这个冷漠的男人,缠着他,她渐渐习惯了他的陪伴。结婚后,韩以诺更是对这个男人上了瘾,她戒不掉也不想戒掉。打打闹闹的生活,她沉溺其中,却不想身世曝光。韩以诺一夜成为杀人犯的女儿!雪上加霜的是,正牌小姐竟是已经怀孕的情敌!父母的抛弃,世人的嘲笑,让韩以诺濒临奔溃,好在她的身边还有顾珉宇。可是一次意外,命运竟连顾珉宇也夺走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装饰装修小窍门

    装饰装修小窍门

    本书讲述了一些家装装饰装修的小技巧及注意点。如“装饰装修小窍门购房时审核开发商有效证件的窍门”等。
  •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他一定是太过仁慈,才会这么在意他身边这个特别的小秘书,甚至几日不见就开始怀念起她的味道,更可恶的是,这个女人早在多年前就怀了别人的孩子!
  • 恶女当道之废材要逆天

    恶女当道之废材要逆天

    “既然这个世界上做好人没有好报,那我就做恶人,将你们这些披着人皮的鬼刀刀斩尽,刃刃诛绝!”乐正珏,乐正家三小姐,天下闻名的超级修炼废材,十岁那年莫名成为了口不能言的哑巴,被人唾弃。唯一疼爱她的兄长为了救她,生生被人打断双腿,成为废人死去!她只以为自己是天煞孤星,然而一朝国破,兵临城下,才知道一切的真相:看似善解人意的继母一把药粉使她变成了哑巴;心心念念的未婚夫早已与她的姐姐成就好事;宛如白莲仙女般的天才姐姐之所以接近她,只为了从她手中抢走母亲留下的遗物……而在城破的那一日,她那亲手杀死自己发妻的父亲为保天才姐姐的性命,更是将她作为替死鬼送到魔王的身旁!那一刻,看透了一切的她毅然决然,从城头上一跃而下!再睁开眼时,却身怀异宝回到了还未失去声音的当年,不仅废柴体质不再,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令整个大陆瞩目的超级修炼天才!既然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那么她定然要那些夺走了她对这个世间信任的混蛋们,尝尝“恶”的滋味!习得《太古遗音》,驭万兽、统三军、成仙丹,翻掌为云,覆手为雨,恶女还魂,誓要将这世间搅得地覆天翻!只是人有失手马有漏蹄,她不过“一时心软”留下了某个鬼祟“敌国探子”的性命,却从此结下了再也剪不断的孽缘……【本文1V1宠文,女主腹黑且心狠手辣,男主凶残且阴险狡诈,强强联合身心干净,无虐无小三无误会】----------------------精彩抢先看:【一】“我劝你还是认输下台吧,省的到时候丢人现眼。谁不知道你乐正珏是天木大陆第一的废柴啊。”男子轻摇折扇看着对面的少女,“我堂堂一个四律角师都不需要施展音力……”话音未落,男子已经被一脚踹飞到了台下。少女抖了抖衣服,看都懒得看台下一眼:“百花天音派什么时候成了废物收容所,连这样的垃圾也收入门下?看来,百花天音派也不会长久了。”【三】“主子,主子,珏姑娘把您的二弟给揍断了十三根肋骨!”某男端起茶盏神情冷漠:“自作自受。”“主子,主子,珏姑娘把皇宫里的珍藏全都顺走了,连皇后娘娘的耳环也没放过,现场还留下了您的名字!”某男抬起眼睛面无表情:“谅他们也不敢来找本王算账。”“主子,主子,珏姑娘在咱府里设下了大大小小一百零八个陷阱,已经有几十个人中招受伤了!”某男挥挥手一脸不耐烦:“正好锻炼一下你们的身手。”“主子,主子,珏姑娘带着她的契约兽跑了,还留下一张纸条说她去仙界找美男……”
  • 仙道长途

    仙道长途

    牧隽一直觉得,自己是低调励志修真女主世界里打酱油的路人甲,所以她努力,再努力拖着酱油瓶远远的滚出了女主的世界。若干年后,她在另一方世界遇到了一个美人儿聊起这段辛酸史,美人儿淡淡说:我知道这个人,将来会被XX杀掉。牧隽大惊,忙问可是会预言?美人儿抓抓脑袋尴尬的说:重生的!牧隽大悟:原来我们都是别人世界里打酱油的.……………………………………………………………………交流群QQ:549860181
  • 盛宠:第一嫡女

    盛宠:第一嫡女

    一场伏杀,她穿越而来,庵中隐居三年,成长为长生门门主,却偏偏有些不长眼的,敢太岁头上动土。太子退婚?谢谢啊!相府千金使绊子?姐心情好,小惩大戒。什么,看上姐的男人?找死!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非凡的人生不是无根之木,更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你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疲倦,永不怯懦,执着地向人生的更高处攀登。你若是一道清渠,生活便是泉眼,把智慧的活水注入了你的血脉;你若是一棵绿树,生活便是土壤,把智慧的矿藏送进你的根系;你若是一弯虹桥,生活便是阳光,把智慧的颜料涂上你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