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5

第25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5)

[3]须要拼命舍死一番:先死后生。

[4]自生恐怖:自己心生恐怖。佛说有四大恐怖:身恐怖,心恐怖,事恐怖,无名恐怖。

[5]进功:用功。

[6]趣向:去向。

解读

禅师语录云:“贪恋佛法,知见亦名苦海。”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什么都不能贪了,坏东西贪了更坏,好东西一贪就坏,连贪恋佛法都成魔障了,何况其他。求乐得苦海,只因过了头。学佛是学一点点,修行是修一点点。一点点意趣,见性微笑。一点点领悟,受益终生。梅花开一枝,佛法就一点。唯有不贪者赏梅得诗意,学佛出真知。

十九

居士曰:此道除是不闻便罢,若一下看破了,神妙不可测。

师曰:也没有你妙处[1],且将甚么作妙,你说看。士佯笑。

师曰:病根难得尽,何怕你如何有个意思在,打搅不得平淡。

又曰:我也晓得道是讲不得的,人人是有的,只到临事时分疏不下。

师曰:你晓得个甚么?只这个晓得的,就是你病根。

又曰:我求此道,受了许多辛苦,而今才得,谁敢说我的不是?

师曰:你既有个是的,莫说许多辛苦[2]。便受百千年辛苦,何曾梦见?在此事也不是你苦中求得的。观你所说,世人都没有道,只你得了道,此是越外生出的知见,极利害,便是这个埋没你一生。

又曰:或有一人不信当下是佛,只要念佛苦修,善果圆满,方才得成,此人如何?

师曰:此便是成佛的种子[3],万无一失。曰:或有一人,立地就是一了,一切了更无纤毫疑滞,此人如何?

师曰:正在疑[4]。

居士忙然曰:如何是疑?

师曰:好个问头,只你不懂。

注释

[1]也没有你妙处:不是你想的那么美妙。

[2]莫说许多辛苦:在苦不言苦,悟苦不言苦,救苦始言苦。

[3]此便是成佛的种子:禅师指出念佛苦修确实可以成佛。方法错了不要紧,心没错。

[4]正在疑:正可怀疑。禅师指出真正了的人不说了,说了的人不是了。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晓得个甚么,只这个‘晓得’,就是你病根。”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有的事情知道了,也不能说,更不能自以为是。学佛是暗中一点头。若有人问,只说不知。不是装聋作哑,是确实不知。对天地唯能敬畏,对父母只能感恩,对朋友只能祝福。我唯一的知识是自己的无知,我唯一明白的是自己的黑。浓浓深渊,曈曈暗影,要靠自己发亮,才能走出世界。灯不说话,光来说话。佛不说话,慈悲来说话。佛法能包容愚昧,但不能包容智慧。学佛戒杂,智慧一多路就堵死。雍正皇帝当皇帝的时候在大臣的奏折上经常批一个词:知道了。后来成了居士,再后来成了和尚,他对人常说:不知道。他悟道了。知识是负担,太阳也不可能永远升腾,该落就落。学佛是一个“静观落日在光明”的过程。日落以后不是黑暗,是光明在心中。他的沉默昭示了满足。暗中得好处,胜过明地抢果子。一人一报,需要各自领受。努力自修,谦虚就是福。

二十

居士曰:当下须识本体,照察灵明,便得自在。

师曰:若当下有个照察更不自在[1]。虽然照察得明白,也是相外光影。若是自己,如何用得照察。

注释

[1]照察:照镜子端正自己,比喻正身。若当下有个照察更不自在,禅师心事说照察固然重要,但不要人为设立镜子乱照,关键在于正心。

解读

禅师语录云:“虽然照察得明白,也是相外光影。若是自己,如何用得照察。”黄檗无念禅师心事:镜子本身是不用照镜子的,不自信的人才会照镜子。如果有人自夸明白,没有镜子看看又如何。学佛第一阶段,以佛为镜,这是好的,但也没什么可以自夸的。到了学佛第二阶段,把佛轻轻推开,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不照而明,这才算是有了光。光是发光,不是反光。做光就要做光源,做人就要做真佛。

二十一

学人曰:孔圣人才是真不容己[1]。

师曰:一切人皆不容己[2],何况孔圣人。

曰:此是无根之谈。百姓争田争地,相打作闹,一忧一喜且不得,他也是不容己?

师曰:此正是他真不容己处。

注释

[1]容己:容己之私。

[2]一切人皆不容己:其实人人都想大公无私。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一切人皆不容己,何况孔圣人。”“不容己”在此处是内省的意思。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所有人都应该内省,何况立志做圣人者。孔圣人之所以是孔圣人,就在于他敢于内省不惧。内省出圣人。“不容己”这个词很形象地说明了内省应该彻底。心灵容不下不洁,生命容不下不纯。修行纯粹无杂念,不是圣人也成圣。

二十二

问:你和李卓老这一起人,又无传授,糊来糊涂的,是那一宗下的人?

师曰:若有传授,便是邪法。我也不是五宗[1]门下人,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皆从这一宗[2]而出。

注释

[1]五宗:指禅宗五派。菩提达摩说:“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花开五叶”:禅宗后来发展为五个小宗派:伪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或者说禅宗从菩提达摩以后,又传承了五个祖师。

[2]这一宗:禅宗里的禅宗,心宗。并不是宗派,而是法门。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有传授,便是邪法。”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外在的传授不顶用,再传也传不到心里去,越传越多,越传越邪,越传魔性越大,只是增长知见的障碍烦恼。禅师心事:要有心传,才能得真知。要有内修,才能开本性。心传靠悟,不靠学。心传不是传,是不传之中的真传。

二十三

友人问:如何是机锋?

师曰:机锋是甚么?速道速道[1]。

友人无语。

师曰:你当面错过。

注释

[1]机锋是甚么?速道速道:禅师心事,说机锋者没有机锋,越是平常话越有机锋。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当面错过。”这是针对友人问机锋而言。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你要的机锋已经当面错过,暗示机锋就在当面错过中。能对得上的机锋几乎没有,能醒得上的机缘也几乎没有,此事奇妙处在于错过之后的吻合,差异中的互补。一根钉子一个用固然痛快,半截钉子也能用。当面错过没关系,大家都转身必然相逢。学佛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配合,大家回转。互见才能见性,错过别有相逢。

二十四

问:道果有耶?果无耶?

师曰:说有说无,二俱成谤[1]。

曰:如何即得?

师曰:无求即得。

曰:如何是道之体?

师曰:满口道不着[2]。

问:四大离散时如何?

师竖起拳曰:这个不属四大。

注释

[1]说有说无,二俱成谤:说佛法有没有都是诽谤。说有但得不到,就会失望乃至因爱生恨;说没有但明明有,这是撒谎。因此佛法不可说,可悟,可行。

[2]满口道不着:再多话答不出。意思是不可答。

解读

禅师语录云:“无求即得。”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求人不如求己,无求于人,自得于心。自得于心是心得。我们的内心告诉我们:得到不是加添什么,而是不失去。“无求”是不外求的意思,“即得”的“即”是马上的意思,一旦不外求,马上有收获。修行人是个问心人,凡事问自己内心的神明,万事难不倒,万事有答案。

二十五

问:古人除却咽喉唇吻,道一句来这一句[1]。如何道?

师曰:我不除却咽喉唇吻[2],你且道一句看。

学人无对。

师曰:你被语音塞却口。

注释

[1]除却咽喉唇吻,道一句来这一句:不要嘴巴,说一句是一句。意思是话从心里说。

[2]我不除却咽喉唇吻:我还是用嘴巴说。意思是心口一致。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被语音塞口。”这句话意思是被话塞住了口。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的话如果不是出自内心,就会自相冲突,自己听起来都刺耳,严重的可以把自己呛死。因此佛家有禁语、止语的讲究。禁语禁的是废话,止语止的是一切话。默不出声,才有所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十六

问:如何是自性?

师曰:不说不说[1]。

曰:如何不说?

师曰:恐你不信[2]。

曰:和尚真实语谁敢不信?

师曰:你若肯信,不觅真实。

注释

[1]不说不说:禅师说了。禅师说的话就是“不说”。开示法有二:说有,说无(说不)。说有是为了标注无,说无是为了破有。

[2]恐你不信:怕你不相信。禅师的工作是引导人相信,不是指出有人不相信。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若肯信,不觅真实。”黄檗无念禅师心事:真正有信念的人不用求证正确,不用寻找真实。意思是自己确定就可以了。修行是什么?修行是要回自己的权利,原来我们有判定一切的能力,又有一切判定的法门。只用法眼一照,迷局就清。不用请判官,自己来断案。不用照镜子,心里有明镜。所谓真实,就是真心诚意。

二十七

问:如何是下学而上达[1]?

师曰:即今要达个甚么?速达我看[2]。

学人无对。

师曰:即今达不出,如何上达。

注释

[1]下学而上达:儒家语,原意是通过学习达到上进的目的,本处借指学佛之人通过修行让佛菩萨知道。这是妄念。

[2]速达我看:快让我看。这是禅师的嘲语。禅法无定,有时冷嘲热讽,不离菩萨心肠。

解读

禅师语录云:“即今达不出,如何上达?”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学道不是一个下学上达的问题,而是拿什么来下学上达的问题。如果达不出(指不能见性),那么上下都是问题。禅师心事:没有上下左右,只有一个中。得到了中心、核心、原点,四方八位都向自己靠拢。当我们盛衰事情的目的,就所有的事情都能成。

二十八

问:见性成佛是否[1]?

师曰:是[2]。

曰:性是无形的,如何得见[3]?

师曰:性是有形的,只你不见[4]。

曰:请和尚指出我看。

师曰:我说你不见。

注释

[1]见性成佛是否:明心见性可以成佛对不对?这是提问者明知故问,设圈套为难。

[2]是:对。明知是圈套,也如实回答。禅心无畏。这是无畏施。

[3]性是无形的,如何得见:心性无形,怎么看得见?提问者希望禅师展示看不见的东西,耍弄禅师。

[4]性是有形的,只你不见:在我看来,心性是有形的(人的外在形象就是内在心性),但乱性的人得意忘形,自己看不见。

解读

禅师语录云:“我说你不见。”这是针对有人要禅师拿出佛性的证明来而说的。黄檗无念禅师心事:见性成佛是正确的,佛性也是可以看见,可以证明的,但他不是作为一个存在物而存在,也不是作为一个现象而存在,也不是作为一件事而存在,那么他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因为人而存在。所谓“佛法依人”就是这个意思。人在佛就在,佛性就在人性中。当面就是佛,还需要找什么?自己就是佛,还需要问什么?眼睛看得见眼前,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禅师心事:见性成佛的见不是肉眼看见,而是内心觉悟自会有所见。

二十九

问: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是性之体[1],是否?

师曰:是[2]。

曰:我也晓得性体是无善无恶的,可是否[3]?

师曰:不是。

曰:如何他的是,我的不是。

师曰:他分明对汝道,性是无善无恶的,你走在善恶上去了[4]。

注释

[1]无善无恶是性之体:没有善恶是心性的本体,本来无善恶。这是王阳明着名的四句教中的一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

[2]是:对。禅师承认理学家的话,心学、禅学印证。借理施教,这是方便法门。

[3]可是否:究竟是不是。这是提问者第二次问,意在反复。

[4]你走在善恶上去了:禅师暗示要慎言善恶。说善恶即有善恶,说是非即有是非。

解读

禅师语录云:“性是无善无恶的。”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性有善恶,佛性无善恶。人性升华即为佛。“人性有善恶”,指人性有善有恶,性本善的同时性本恶,善恶同体,不能剔开,一剔开就成全恶。“佛性无善恶”,指没有是非心、功德心、只是一个真。只做真的,不做善的。其实这就是大善,只是不说、不标榜,也不争辩。你说我是善人也好,恶人也好,怪人也好,俗人也好,一概听了就是。学佛是无闻,学佛是无见。无善无恶,所以善恶都成就,这叫普度众生,没说只度众生中的善人。

三十

问:尧舜干的事业,今人如何干不来[1]?

师曰:尧舜当初恁么做,何尝要是与不是[2]。今人且不去干事,只在那分别处想是与不是。若是丈夫气概,出头一番,撩起便行,管甚好歹。恁么信得及[3],便与前圣无差别也。

注释

[1]尧舜干的事业,今人如何干不来:这是借儒家语研讨佛家话,孟子说尧舜也是人,王阳明说人人都是尧舜,提问者问为何今不如昔,意思是暗示禅师不行,修行不对。

[2]何尝要是与不是:何曾分对与不对。这是禅师的驳斥语。指出人性无对错,只有真假。人生无生死,只有聚散。

[3]恁么信得及:这样相信还来得及。恁么,这样。禅师心事:什么时候建立信仰都及时。但信仰不是等车,幸福不是藏宝,要主动配合救赎。

解读

禅师语录云:“撩起便行,管甚好歹。”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关键在行动,不要口头上下工夫。所谓“撩起”即拉起,“撩起就行”即拉起就走的意思。不是不管好歹,而是好歹过去。禅师心事:是与非,好与歹,其实人人都是本性自明的,原本不必磨来磨去,关键在于行动。坐禅不如行禅,思善不如行善,悟真不如为真。

三十一

问:狗子有佛性也无[1]?

师曰:有[2]。

曰:赵州因甚道无?

师曰:既无,谁传持到今日[3]?

曰:不晓得。

师曰:用晓得作么。

注释

[1]狗子有佛性也无:禅宗公案,赵州禅师名言。赵州和尚说狗子无佛性,意思是狗子有它的佛性,没有你理解的佛性。即自性自得、不由他说。

[2]有:有佛性。禅师故意与赵州和尚反着说,引导思考。

[3]既无,谁传持到今日:没有怎么传。意思是既然传下来了就说明了有这回事。

解读

禅师语录云:“用晓得作么?”意思是运用晓得去做吗?也就是说:好东西开生就会用。这是针对佛性的传承而言,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已经在运用了,就足以证明是有的。这就叫因用知有,大有则大用。已经在运用了,还要问有没有这个东西,这确实是有点傻。一旦确定其有,就应该大用。有是为用而存在的。学佛正是要大放光芒,任何事情运用自如都能叫神通。

三十二

问:圣人道无声无臭是性否[1]?

师曰:是。

曰:视听言动是性否?

师曰:是。

曰:这两段是同是别?

师曰:你且将一段呈出我看。

曰:对和尚的是视听言动。

师曰:这是视听言动,你唤甚么作性?学人拟议。

师厉声曰:那里有声臭来?问草木有性否?

师曰:有。

曰:性在何处?师曰:性在说话[2]。

曰:他何曾会说话?

师曰:又在说。只你不信。

曰:如何他不知痛痒?

师曰:痛痒虽有,但无分别。

注释

[1]圣人道无声无臭是性否:听不见、闻不到的是性(本性)吗?这是引用道家语。老子说道是: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性在说话:人之所以开口,本性使然。听言即见性。

解读

禅师语录云:“性在说话。”这是针对有人问“佛性在哪里”作的答。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的话中有几分真实,就有几分佛法。说话不是耍心机,说话是真性情相接,真缘分相投,气息相合,共同成就。不是肉体在说话,是灵性在说话,这是真正的说话。可以确定的见性之言有:恩言,即感恩的话;赞语,即礼赞的话;诗语,即真性所感说出的诗歌。其外还有很多,总之真话是人话,好话是佛话。禅师说“性在说话”,确实如此。

三十三

问:如何是已发[1]?

师曰:古人传得的,今人参究到得的,意识知解明白得的,都是已发。

曰:如何是未发?

师曰:未发是圣人的本命元辰。不觉晚年精神疲倦,收拾不住,走透一点消息,被曾子眼明口快道个。唯至今相传都用意识,拟议将作道传,不知正是夫子败露不甘心处。若是颜子箪瓢陋巷,洒洒乐乐,无一点气息,你到何处传说他?今人只管寻觅他乐处,岂不诬谤先圣[2]?纵有一点消息,等你领会得,也是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注释

[1]已发:儒家语。孟子说人性的可贵在于未发(没发出),已发(已经发出)就小了。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热门推荐
  • 缠绵

    缠绵

    推荐朋友刚开始写的书,绝对值得一看。《无欢》——新文《煌祭》*被死党拖去参加个什么破晚宴也就算了,她躲在角落当个隐形人就好了;可是突然跑出来个男人说要她当他情人这种事情可就不在她的忍受范围之内了。“总之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我的情人。”“不好意思先生,医院在那边,你过条街就到了,如果你不认路的话可以打的过去。”*呜……她不过是心情郁闷跑出去泡了一晚上吧、火起时随手把人家酒吧给砸了稀巴烂、然后和某个帅哥调调情、开玩笑说要来个一夜情而已,他他他居然就把她带回家狠狠地“虐待”了一个晚上导致她第二天连床都下不了?那还不是因为该死的他要在她面前和他家未婚妻亲热?这个恶劣的男人!简直比撒旦还撒旦!她敢保证撒旦不会这么对她!更何况和他在一起,生活总是让人心惊肉跳,一下子暗杀一下子车祸一下子绑架的,她幼小脆弱的心脏哟,可受不了这么多刺激……最重要的是……她似乎一直刻意地去忘记,告诉他自己的身份……*该死!他就这么没有魅力?这个女人就觉得承认爱上她那么丢脸?天知道有多少女人每天争着上他的床他还不让呢。惟独她!第一次,她居然敢和别的男人调情,念在她是喝醉的份上,也就不计较了。(桔子:你那样还叫不计较??)第二次,他才跟她求了婚,她又给他出状况!绑架!还差点把她自己给弄残废了!(我说...这好象不关你什么事啊?)第三次——他跟她之间的情况才刚刚有进展,结果她留下几句莫名其妙的话然后甩手走人从此音讯全无?可是,直到他开始着手找她,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她时,他才发现,她的身份居然是……*桔子建的群66184600敲门砖是桔子任意一部书名或者主角名字~~大家如果喜欢桔子的小说就加群吧~~*推荐好友采凝的文文!《罂粟情人》推荐好友倾尽天下的文文!《赤鬼》推荐好友落萧的文文!《倾天下:魅君颜》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弃妃重生

    弃妃重生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每年的六月初都会有几天很热。响午火辣的太阳晒得园里的花草全弯了腰,柳叶坐在窗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手扇闭目养神。五天了,柳叶的心已从开始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逐渐平静如一潭死水。想起刚醒来看见眼前古色古香的一切时心很慌,但却没笨到问你们是在拍戏吗?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工作人员,白痴才认为是拍戏,所以她倒霉地穿了。没想到宿舍那些花痴整天泡在网上看的穿越小说是真的!……
  • 豪门婚劫之复仇新娘

    豪门婚劫之复仇新娘

    我爱的人为了我举行瞩目的婚礼,新娘不是我。那时的我正躺在陌生人的床上与之纠缠,眼看着自己堕落。幕少城说因为太爱我,所以不能接受我,我一巴掌甩在他脸上。男人:虚伪。我的父亲不要我,我的男朋友抛弃我,我的买主践踏我。我依旧乐观的活着,因为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秦子昊说他不爱我,但是迷恋我的身体,我一脚踹在他身下。男人:肮脏。当支撑我的信念倒塌时,当真相血淋淋的摆在我面前时,我所有的坚强瞬间崩溃。我要把那些将我拒之门外的所谓豪门搅得天翻地覆。“幕少城,我明天举行婚礼,希望你能参加。”我平淡无奇的说完,递上了鲜艳的请帖。他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结婚,我踢开他,笑着转身离开。躺在血泊里,我紧紧捂着小腹,“秦子昊,我肚子里的孩子其实是你的,你亲手杀了我们的孩子。”说完我张狂的笑,我看到秦子昊的脸由青变白。爱的起点,恨是终点;性的起点,是否会有终点?【卷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卷二: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五年后:秦子昊领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站在我面前,“陈筱雅,这是我儿子,三岁了。”男孩笑着叫我‘阿姨’。街头偶遇幕少城,他正在为他身边的女孩拉上外衣的拉链,笑着向我介绍说:“我老婆,我们结婚两年了。”蓦然回首,物是人非,还有谁在原地等我?【本文基调悲伤,但不是悲剧。】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推荐新文《失婚》“宏正集团总裁深夜幽会嫩模”“宏正集团总裁车中拥吻女星”“宏正集团总裁与某高校校花酒店开房”层出不穷的花边新闻让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一直想无视,身边的人却逼着她去直视。结婚三年,他是个称职的丈夫,每晚按时回家,对她有求必应,珠宝首饰从未间断。她总想,倘若生活就这样持续下去,或许也是一种平静的幸福。只是最近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脱离了原先的轨道。他开始周游在风流的国度,艳事不断,频频上报。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她完全招架不住。嫁给雷煜城三年,三年的风平浪静之后终究还是迎来了暴风骤雨。离开,让事情变得更简单。遗忘,是无法改变的一种宿命。苏静柔:如果时间可以倒转,我好想回到儿时,那时你还是我的煜城哥哥。雷煜城:我以为埋藏在心底的是最爱,原来时间早已冲淡了一切。是她教会我这个道理,然而明白时,她已永远离开,只是那清脆的‘煜城哥哥’总不经意间回荡在耳际。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曾被誉为“美国梦的灵魂”,为人生点燃指明方向的明灯。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这是一部成功励志图书,《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主要强调了一种“自助者,天助之”的个人奋斗精神,处处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睿智深刻,字字珠玑,同时又深入浅出,结合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催人奋进,能使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找到强烈的共鸣。这部书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告诉读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拥有强大的潜能,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