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2

第22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2)

禅师语录云:“埋没自己,柱杖不得自由。”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不可埋没自己,要掘尘见光,通过修炼激发自性,否则将陷入无处行走的窘境。靠人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靠佛菩萨也靠不住,佛菩萨正要靠你自己。自己靠自己,自己救自己,这就叫见性了。见佛成佛。那时你会发现一尊佛,那就是你自己。

师曰:佛性个个圆满,无断无常。譬如日月,东起西没,西没东涌,有何断灭。虽然乾坤皆有坏时[1],日月光有尽时,惟佛性无尽。故名无尽灯。此无尽灯一盏,亦可百千盏。亦可如室燃灯,纵分千盏,未有一毫加减增夺。佛性亦尔。故曰:三世诸佛,一眼放光[2]。佛佛相续,祖祖联芳。

注释

[1]乾坤皆有坏时:即乾坤反转。所谓坏指反转。

[2]一眼放光:从一个地方发出光芒。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佛性个个圆满,无断无常。”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佛性人人有,每个人只要激活佛性,就可以得圆满,就可以得自在。佛性之光是常流水,永不断绝,是我们信仰的依据。

师曰:或有得了一知半见,便以为足。以牛迹当大海[1],只管放逸。皆是自饮毒药,以为甘露,不知有丧命之患。所以《楞严经》中五十种阴魔,皆是中途成狂[2]。不信有后步工夫[3],不知有声闻缘觉[4],大小果位[5]不同,所以小果欲至佛地最难,何以故?自生满足想故。

注释

[1]以牛迹当大海:踪迹迷失,把踪迹当本体。

[2]中途成狂:半途而废,被双方清算逼狂。

[3]后步工夫:自有福报。

[4]声闻缘觉:因亲自经历奇妙因缘而觉悟。

[5]大小果位:不同报应带来的不同结局。果位,佛教用语,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与阶梯。大果位是大觉悟成佛,小果位是小觉悟。果位指大果位。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小乘佛教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解读

禅师语录云:“小果欲至佛地最难。何以故?自生满足想故。”黄檗无念禅师据《楞严经》开示:小成就往往是阻碍大成就的原因。善地即佛地,但行一小善不可能就一切都事了。小善有大功德,大善没功德,把功德归人归佛不归己。到了这一步,始可言成就,小果诚然不足夸。

师曰:今人出家,住在丛林,一生未梦见,在千百人中只求一个半个识心达本[1],自行自立[2]。古来罕有,若非生铁铸成,浑钢打就的汉子,谁敢承当此事?求知求解者多[3],自信自肯者少[4]。故曰:学道似牛毛,了道如麟角。

注释

[1]识心达本:认识自心,达到本源。

[2]自行自立:自己觉悟,自己行动,自己成就。

[3]求知求解者多:本处特指求佛学知识的多。

[4]自信自肯者少:树立信仰的少。自信自肯,自己树立信念,自己肯定自己的本性。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道似牛毛,了道如麟角。”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学道的人多,得道的人少,正因为多中见少,有中见无,这才是真实不虚的佛法。禅师指示我们要“自信、自肯”,要自我树立信念,自己肯定善行。不必别人来证明,自证者明。

师曰:一切古人所说皆是真心剖判[1],无有深妙[2],学人错会,别生知解[3]。我与么说,他又言圣人毕竟有妙处。不知平常,是所以不达自心。若达自心,一切圣人同此一宗。若有一毫不同,便是异端。

注释

[1]真心剖判:真诚奉告。剖判,解剖本性后得出的结论。

[2]无有深妙:既不深奥也不奇妙。意思是人的话只有真假,没有深浅。

[3]别生知解:生出别样误会。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达自心,一切圣人同此一宗。”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如果直达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内心的善,自性觉醒,无有不善,一切圣人都是这样来的。“同此一宗”,不是说从学术流派上同一禅宗,而是“同此一道”的意思,都在一个相同的道里得觉悟。什么道?自性觉悟的善道。这善道很奇妙,不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是一颗种子发出,不生不长,不收不藏,种子就是花,种子就是果,他的生命形态不分期,不分形,不分季节开放。这种开放是悄然,是黯然,是度人中度己,是无有圣贤,只是一个真。

师曰:诸方参礼知识,将意识中百般能所[1]尽情吐出[2],方得自在。佛只为众生种种劳扰不停,便说种种妙法。汝若诸念不生,自然逍遥。众生若安,佛亦安矣。

注释

[1]百般能所:一切知识与能力。禅语。暗指世俗见解。

[2]尽情吐出:一吐为快。禅语,畅言接引法。不是听其见解,而是打开其心意。

解读

禅师语录云:“众生若安,佛亦安矣。”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心安定最好,佛心也安定了。这话暗示佛菩萨日夜为我们操心悬想,殷切关怀。打听我们的下落,期待我们的回转。佛是不生不灭的,佛的心也会动摇不安吗?是的,佛与我们一起做人,我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佛与我们感同身受,因此才能针对不同人,不同情况,开出不同方子。方子虽不同,药效则一,都是为我们清心、明目、去火。众生安心了,佛也安心。众生闹腾,佛也不安生。佛虽有无限伟力,只以慈悲救人。他的善报总是大过恶报,他的果总是盖过因,算算加减法,我们得到的大大超过我们所为,无疑其中有白白领受的无尽天恩。

十一

师曰: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1],若一草一木不成佛者,不取正觉,且道如何得成?若见有天堂地狱,有凡有圣,不可不疑。除是从自己脚跟下踢破玄关[2],虚空粉碎,遍法界纯是一个极乐,亦无如是见解,始可参学。

注释

[1]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阿弥陀佛为拯救众生发的四十八个愿望。是愿望也是佛法,愿望即佛法。见《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发大誓愿第六》。

[2]踢破玄关:打破玄机。人生并无玄机,只有穿衣吃饭的真理。学佛不是玩弄玄机,而是回到平常。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见有天堂地狱,有凡有圣,不可不疑。”黄檗无念禅师据《佛说阿弥陀经》开示:真佛临世,同时也有假佛、伪佛四起。但凡修行人看到天堂地狱,或是把人分为圣人、凡人,这都是可疑的。“可疑的”是委婉说法,其实就是不可信。作为一个稍有智慧的修行人,必须知道:恐吓不能成佛,凡是说“信佛上天堂、不信佛下地狱”这种话是恐吓人,不能信,要说“信佛没有天堂地狱”才是正确的。同样地,凡是说“学佛可以成圣、不学佛只能做凡人”这种话是迷惑人,不能信,要说“学佛不分凡圣”才是正确的。禅师心事:不可强迫,要自愿。不可有分别心,要人自觉归善。

十二

师谓居士曰:公在方外[1]许久,访遇高人亦多,请示一言。士曰:虽在方外,未有一毫进入,堪得个调身之术[2],四方求觅,可知出世者少。师曰:公见得天下无人,则是我相,则与众生多了一层。又曰:但有所学得的,总是虚缘幻相,当从自脚跟下猛然觑破:一切意思见解不出造化之手,纵做得千年不死,犹是守尸精灵[3]。若肯信,不涉一足,稳坐长安[4],但一切放下,无圣可求,无凡可厌。人是人,物是物,那有许多分别。

注释

[1]方外:世俗之外。借用道家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方外之人指代修道者或僧人。

[2]调身之术:养生之术。借用道家语。

[3]守尸精灵:守着肉身,但没有灵魂。

[4]稳坐长安:禅语。意思是安然守护灵魂,与灵魂相依。长安是首都,比喻人的灵魂。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一切放下,无圣可求,无凡可厌,人是人,物是物,那有许多分别。”“那有”通“哪有”,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一切往下,放下一切,即可成佛。什么叫“一切放下”?指世上所有存在物、眼前事都放下,当然连自己的肉身也放下。什么叫“放下一切”?指放下是自己的事,要主动放下,不要等人来夺。放下是一个积极舍弃的动作。“一切放下”指从外环境松绑,“放下一切”指从内心甩包袱,内外都得力,链条就断了。佛经上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就是这个意思。

十三

师曰:古人常将狮子为喻,何故?不言别类,盖以狮子游行,不求伴侣[1]。行动一步,群兽皆绝野,干胆裂[2]。修行之人亦复如是,独行独步,轮刀上阵,不顾后群,杀得人方救得人。是名狮子儿哮吼一声,群兽奔走,谁敢当敌。

注释

[1]狮子游行,不求伴侣:禅语,意思是道侣固然重要,关键是独参自悟。

[2]干胆裂:肝胆裂,形容震慑。

解读

禅师语录云:“杀得人,方救得人。”此语难解,一解就误。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我们:所谓“人”即自己,我们看到的外部事物只是我们内心的外化,《金刚经》上把这称作“相”。所谓“杀得人,方救得己”不是表面意思,不是说“有能力杀人才有能力救人”,绝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会误导出“杀人有理”、甚至“杀人成佛”的可怕理论。这话是说“自我了断,才能自我拯救”。彻底的了断好比杀,所以说这句话。这是杀其性,不是杀其身。此事需要说清。佛法没要我们杀人,也没要我们自杀,要求爱人爱己,引身归真。

十四

师曰:太聪明者终难说话。百般书籍[1]一目领过,不得一毫疑生,其实也不明白[2],只是意想卜度。如此见解,也是不聪明的人。

注释

[1]百般书籍:百家书籍,杂书。

[2]不得一毫疑生,其实也不明白:意思是读书要起疑心才好,知其所以然。鼓励独立思考。

解读

禅师语录云:“太聪明者,终难说话。”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小聪明是大智慧的妨碍,小得利是大收获的终结,小成果在大成就面前算不得什么。要太聪明者不好说话,因为你说的他都懂,但你为什么要这么说他根本不愿意了解。学佛当明因。

十五

师曰:自不识心,便向形迹[1]中窥人,毁谤圣贤,则是招殃。见我朝朝出来,上下提掇,声如雷震,口业不净[2],一般穿衣吃饭,何名善知识?汝等又作是念,善知识慈悲柔和,如何口业不净?岂不闻善财童子参无厌足王将,一切作恶众生,或刳其肉,或剥其皮,或剖其肝,或截其舌,或断其足,令其痛声远彻,此是先圣化人境界,爱惜众生如护眼目,所以大慈难行[3]。反退人心,问如何是大慈?师曰:手持刀杖,守护正法。

注释

[1]形迹:外表。

[2]口业不净:原指因夸耀、失言引起争端,犯下罪孽,本处是禅师谦语,指苦口婆心。

[3]大慈难行:大慈悲难以推行。暗语,意思是有时需要相应手段。

解读

禅师语录云:“手持刀杖,守护正法。”这话也容易理解错。黄檗无念禅师开导我们:佛法是个宝,需要大家守护。所谓“手持刀杖”是形容用心用力护法,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是去打打杀杀。真修行人只守不攻。也不反攻,只是坚守。只要守得住,就有退却的一天。守宝人岂能离开宝藏?求福人岂能离开福源?禅师要我们坚守真实,不是要我们去向虚幻进攻。

十六

师曰:汝等若言本性不是空的,是何形相[1]?若言是空的,此时对面言语者是甚么[2]?汝等若欲出生死,此处当细观察。

注释

[1]若言本性不是空的,是何形相:禅师设问语,意思是外在表相既然已经消失,可见其性为空。

[2]若言是空的,此时对面言语者是甚么:禅师设问语,两头设问,推出第三义。意思是我与你面对面,说明实有因缘,毕竟不空。

解读

禅师语录云:“汝等若欲出生死,此处(指性空)当细观察。”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本性是空的,这空是空明,佛法把这叫做“真空”,不是虚空。佛法真实不虚,专门击破虚空。因为他无所不在,充盈一切,不受时空限制,自由来往,所以称作空。如来叫空王,佛门叫空门。不是说任凭虚空放纵,刚好相反,要击破虚空妄想,回到真实中来。真实世界是自由世界,佛法讲的“空”,可以理解为自由,是本性的真实状态。

十七

师曰:不肯自信,便是魔说[1]。不与世同,故曰外道[2]。我今立地看你,纵修行百千年,木食草衣,只与吾一般。又曰:八地菩萨,佛之一字尚不喜闻[3],何况世间财帛境界而动忧苦。你等实无妙道可学,只这难信二字是实难信。

注释

[1]不肯自信,便是魔说:不自信(自己没有信仰)就会堕入魔道,说鬼话。

[2]不与世同,故曰外道:意思是要随喜大众。

[3]佛之一字尚不喜闻:意思是菩萨不喜欢夸耀佛法。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等实无妙道可学,只这‘难信’二字是实难信。”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学佛学的不是学问,学的是信心。信心、信念、信仰,这才是学佛的魂。魂不可丢,信仰不可失。有了这信仰,一切学问也好,办法也好,全都无师自通。

十八

师曰:修行人自谓见性成佛,且道见得的在那里?将呈吾看,既呈不出,又言见性,专向无智人前胡猜乱道,惑乱诸人,堕地狱有日[1]。在自不明白,不可教坏人家男女。有等守空寂的外道,而今不觉受殃,在末后只向明白坑里,自是与人言一切皆空妄言。无道可修,无凡无圣,只个穿衣吃饭,是更无生死可怖。反谤持戒念佛是小乘[2],见人则夸快乐无穷,到正人面前一毫不敢开口。直待临终之日,忽然忙乱世情,难断意识,不忘一生善恶境界,随心发现,悔是迟也。

注释

[1]惑乱诸人,堕地狱有日:意思是不把未知、未明、未悟、未喜者示于人,否则有报应。

[2]反谤持戒念佛是小乘:意思是不可谤佛,各宗派不内斗。持戒念佛是律宗、净土宗法门,与禅宗修行手段不同,目的同。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不忘一生善恶境界,随心发现,悔是迟也。”“悔是”就是“后悔这件事”的意思。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念念不忘善恶者,就会成为善恶包袱,并且是善恶的双料包袱。背上有两个大包袱,一个叫恶包袱,一生作恶的恶果。这个包袱还小,大包袱叫善包袱,一生行善的善果。为什么善果压人至死呢?求回报。求回报而不得,岂非更累?不可善恶,始可行善。至于“随心发现”,看似由心发出善念,但这个心太随性,不坚定,容易改,也是要不得的。禅师心事我们不要随心,要定心。无心则自现。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是。

十九

师曰:一生干尽千古事业[1],不是寻常口说。问如何干得千古事业?师曰:尔只今有甚么事不尽。

注释

[1]一生干尽千古事业:意思是彻底解决人生问题,得了悟,得解脱。

解读

禅师语录云:“尔只今有甚么事不尽。”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到目前为止,还有什么事没干过的?好事干尽,坏事也干尽。好加坏等于什么?等于坏。清水加浊水等于什么?等于浊水。有好就有坏,有清就有浊。没有好坏善恶,没有清水浊泥,才是莲花之道。所谓千古事业,不是在现今的事业上更尽一层,或是翻新,或是大总结,而是放下一切,寻找真实的自我。这才是大事。

二十

师曰:善知识,问你正是点穴下针,汝若无事,自然不妨[1]。才问着便要寻句佛法抵对[2],被须弥山塞却口。

注释

[1]汝若无事,自然不妨:意思是修炼要炼,真金不怕火烧。

[2]才问着便要寻句佛法抵对:意思是参学者着相了,动辄要求佛经印证。动辄要求佛经印证是佛学者,自证于心是学佛者。

解读

禅师语录云:“点穴下针。”此即对症下药之意。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扎针要扎透,悟理要悟出。所谓“悟出”,指又要悟进去,又要悟出来。有时进去,又被塞住。只有出入无碍,才见修行的奇妙。

二十一

师曰:参学须要知己[1],莫在公案言句上求明白。我前数十年,只在黄瓜茄子公案上求明白。便是向外觅,后来听说,拿物非手,吃饭非口[2],回头返己,方知公案。黄瓜茄子不是外头的。又曰:只教汝别求易,若教汝休歇最难。

注释

[1]参学须要知己:求学问是为了认识自己。

[2]拿物非手,吃饭非口:意思是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什么因素使手拿物、使口吃饭,这才是关键。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嫡女锋芒

    嫡女锋芒

    麻袋当头套,黄土掩埋身,这就是她堂堂千金嫡女的结局。姨娘巧舌如簧,陷害主母;庶兄阴狠毒辣,残害嫡女;庶妹李代桃僵,替她拜堂;父亲漠不关心,唯利是图;祖母装聋作哑,自私自利;亲人狠毒、冷漠似一把把利剑插进了她的心窝。复生后,她不再软弱,她要自强。欺凌她们的姨娘让她失去那耀眼的光环;毒害她们的庶兄把他赶出金窝银窝;她控制父亲压制祖母,为她们母女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谁知道一道诏书强迫她再次嫁进了皇子府。原先的皇子妃竟然变成了最低下的贱妾。看她怎么从贱妾变成皇子妃。力除妖娆百媚的侧妃,拉下奸诈狡猾的皇子妃。与夫君一起齐心合力扫除障碍,力破皇后、皇贵妃两派,独领风骚。精彩回顾:“贱妾的职责是什么?”他慵懒的挑眉问着她。“暖床功能。”她狡猾的回答着。“你觉得你做到了吗?”他暧昧的勾起了她的下巴。“皇子殿下,您的床我已经暖好了。”她魅惑的挨近着他,一个转身.。“…。”“殿下,您的皇子妃与蝶儿夫人今天打架了。”暗卫跳了出来汇报着。“谁赢了?”他漫不经心的问着。“蝶儿夫人赢了。“那就好。”“不过蝶儿夫人被皇子妃咬了一口。”一阵风扫过,皇子不见了。好快的身法,暗卫咂舌惊叹。“夫君,蝶儿夫人竟然打本皇妃,您的宝宝好疼。”皇子妃捂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掩面哭泣着。“两个打一个都打不赢,回去给我面壁去。”他严厉的责备皇子妃。“…。”“以后她在欺负你,你就给我往死里打,死了我负责。”他心疼的帮她包扎着那被咬伤的手指。“唔…。”她把被包好的手指放在眼前看着——一个包子。
  •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魑魅魍魉丛生的平安京,一袭幻梦,惊乱安倍晴明的悠然自得……与贵公子源博雅的机缘偶遇;与通灵少女樱冥雪的神秘邂逅。是诅咒?是宿命?是天机?一个个未解谜团,一个个致命陷阱……当安倍晴明追寻着线索,踏入了一切罪恶的根源——樱之森林时。这才发现,原来幕后真正的黑手,竟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异族——吸血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笑傾城

    一笑傾城

    荆紫荨,七绝谷里最泼辣,最刁蛮,最腹黑,最狡诈,最邪恶的女子。据说此女天生异相,糊里糊涂,煞气十足,但凡娶她的男子,在成婚的前一天莫名死去或者受不了她的半疯而无故失踪。能撑到成亲这天的楚子毅,却在当天逃婚了……以上全属谣言,不可信,其实她很善良娴雅的。不过是寻夫途中调戏了一女子,被人追杀,碰上美男沫浴而已。不过是想威风一下,冒充和亲公主,当了冒牌王妃而已。不过想谋点钱财,开个赌场,报废了冒牌夫君的嚣张宠妾而已。不过肚子饿想烤只地瓜,一把火烧了王府而已。不过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黑色毛驴,当众踢了皇帝的脑袋而已。其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人之常情的,所谓子曾经曰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祁钰齐国三王,冷酷,冷漠,冷血,冷情。这个不识天高地厚的女子是他要娶的合亲公主?闯入他的浴池,偷了他的侧妃,用他王府的房契换了一家赌场。关她禁闭,竟然烧了的半个王府。战场之上冒充他的手谕,锦囊妙计是春宫图五百本,结果敌国内部混乱,不战而降。还堂而皇之地大呼,赵公主与东齐三国生肖相冲,猪的配属狗的,不就是猪狗不如吗?荆少棠江湖第一风流公子。所谓公子笑一笑,贞洁烈妇也要叫三叫,公子一招手,嫦娥拼死跟着走!对她宠,对她爱,对她伤,他挣扎,彷徨。如果用整个天下换一个她,他,毫不犹豫!(要变态,就变态到人神共愤。要宠,就宠到骨头里。要痛,就到痛彻心扉里。越宠越销魂,越痛越销魂。某风打造独一无二的变态宠文。)话说这文的图文日志在风的圈子日志里地址如下:http://m.pgsk.com/1064395/club找了半天适合公子的人物,后来发现真的难啊。不如大家就想像一下吧。好友链接:夜初《错惹狂帝》张小鹿《狂魔宠女》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傲行天下:佣兵痞王妃

    傲行天下:佣兵痞王妃

    她的世界充斥着血腥,杀戮!她腹黑!她狠毒!她坐拥财富与男色,她是神秘组织的王牌杀手。强大如她,一朝被陷害,成了玄之大陆风氏家族庶出的废柴小姐!废柴怎样,庶出又怎样!且看她一个至尊杀手如何称霸天下!玄之大陆唯她独尊!普天之下任她傲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甜蜜召唤:我的贴身王子

    甜蜜召唤:我的贴身王子

    一觉醒来,帅哥从天降!钟离灵韵张开眼边正躺着一位美男,噢!还是裸睡!好吧,他是帅哥!可长着翅膀,他是天使吗?他头上还有两根触角?他究竟是什么?撒娇卖萌加暖床,打不走粘糊糊,这也能是妖精王子?!喂,帅哥,那不是马桶,那是洗脸池啊?悲哭的某女嚎叫。某女询问“我真是你命定伴侣吗?”妖孽耸肩轻松答道“我也不确定你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的伴侣”“那可以请……离我远点吗?”“呵呵呵,不贴身怎么感受命定之侣呢?”曾用名《寻找幽蓝界:缠上来自精灵界的你》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