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2

第22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2)

禅师语录云:“埋没自己,柱杖不得自由。”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不可埋没自己,要掘尘见光,通过修炼激发自性,否则将陷入无处行走的窘境。靠人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靠佛菩萨也靠不住,佛菩萨正要靠你自己。自己靠自己,自己救自己,这就叫见性了。见佛成佛。那时你会发现一尊佛,那就是你自己。

师曰:佛性个个圆满,无断无常。譬如日月,东起西没,西没东涌,有何断灭。虽然乾坤皆有坏时[1],日月光有尽时,惟佛性无尽。故名无尽灯。此无尽灯一盏,亦可百千盏。亦可如室燃灯,纵分千盏,未有一毫加减增夺。佛性亦尔。故曰:三世诸佛,一眼放光[2]。佛佛相续,祖祖联芳。

注释

[1]乾坤皆有坏时:即乾坤反转。所谓坏指反转。

[2]一眼放光:从一个地方发出光芒。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佛性个个圆满,无断无常。”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佛性人人有,每个人只要激活佛性,就可以得圆满,就可以得自在。佛性之光是常流水,永不断绝,是我们信仰的依据。

师曰:或有得了一知半见,便以为足。以牛迹当大海[1],只管放逸。皆是自饮毒药,以为甘露,不知有丧命之患。所以《楞严经》中五十种阴魔,皆是中途成狂[2]。不信有后步工夫[3],不知有声闻缘觉[4],大小果位[5]不同,所以小果欲至佛地最难,何以故?自生满足想故。

注释

[1]以牛迹当大海:踪迹迷失,把踪迹当本体。

[2]中途成狂:半途而废,被双方清算逼狂。

[3]后步工夫:自有福报。

[4]声闻缘觉:因亲自经历奇妙因缘而觉悟。

[5]大小果位:不同报应带来的不同结局。果位,佛教用语,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与阶梯。大果位是大觉悟成佛,小果位是小觉悟。果位指大果位。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小乘佛教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解读

禅师语录云:“小果欲至佛地最难。何以故?自生满足想故。”黄檗无念禅师据《楞严经》开示:小成就往往是阻碍大成就的原因。善地即佛地,但行一小善不可能就一切都事了。小善有大功德,大善没功德,把功德归人归佛不归己。到了这一步,始可言成就,小果诚然不足夸。

师曰:今人出家,住在丛林,一生未梦见,在千百人中只求一个半个识心达本[1],自行自立[2]。古来罕有,若非生铁铸成,浑钢打就的汉子,谁敢承当此事?求知求解者多[3],自信自肯者少[4]。故曰:学道似牛毛,了道如麟角。

注释

[1]识心达本:认识自心,达到本源。

[2]自行自立:自己觉悟,自己行动,自己成就。

[3]求知求解者多:本处特指求佛学知识的多。

[4]自信自肯者少:树立信仰的少。自信自肯,自己树立信念,自己肯定自己的本性。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道似牛毛,了道如麟角。”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学道的人多,得道的人少,正因为多中见少,有中见无,这才是真实不虚的佛法。禅师指示我们要“自信、自肯”,要自我树立信念,自己肯定善行。不必别人来证明,自证者明。

师曰:一切古人所说皆是真心剖判[1],无有深妙[2],学人错会,别生知解[3]。我与么说,他又言圣人毕竟有妙处。不知平常,是所以不达自心。若达自心,一切圣人同此一宗。若有一毫不同,便是异端。

注释

[1]真心剖判:真诚奉告。剖判,解剖本性后得出的结论。

[2]无有深妙:既不深奥也不奇妙。意思是人的话只有真假,没有深浅。

[3]别生知解:生出别样误会。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达自心,一切圣人同此一宗。”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如果直达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内心的善,自性觉醒,无有不善,一切圣人都是这样来的。“同此一宗”,不是说从学术流派上同一禅宗,而是“同此一道”的意思,都在一个相同的道里得觉悟。什么道?自性觉悟的善道。这善道很奇妙,不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是一颗种子发出,不生不长,不收不藏,种子就是花,种子就是果,他的生命形态不分期,不分形,不分季节开放。这种开放是悄然,是黯然,是度人中度己,是无有圣贤,只是一个真。

师曰:诸方参礼知识,将意识中百般能所[1]尽情吐出[2],方得自在。佛只为众生种种劳扰不停,便说种种妙法。汝若诸念不生,自然逍遥。众生若安,佛亦安矣。

注释

[1]百般能所:一切知识与能力。禅语。暗指世俗见解。

[2]尽情吐出:一吐为快。禅语,畅言接引法。不是听其见解,而是打开其心意。

解读

禅师语录云:“众生若安,佛亦安矣。”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心安定最好,佛心也安定了。这话暗示佛菩萨日夜为我们操心悬想,殷切关怀。打听我们的下落,期待我们的回转。佛是不生不灭的,佛的心也会动摇不安吗?是的,佛与我们一起做人,我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佛与我们感同身受,因此才能针对不同人,不同情况,开出不同方子。方子虽不同,药效则一,都是为我们清心、明目、去火。众生安心了,佛也安心。众生闹腾,佛也不安生。佛虽有无限伟力,只以慈悲救人。他的善报总是大过恶报,他的果总是盖过因,算算加减法,我们得到的大大超过我们所为,无疑其中有白白领受的无尽天恩。

十一

师曰: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1],若一草一木不成佛者,不取正觉,且道如何得成?若见有天堂地狱,有凡有圣,不可不疑。除是从自己脚跟下踢破玄关[2],虚空粉碎,遍法界纯是一个极乐,亦无如是见解,始可参学。

注释

[1]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阿弥陀佛为拯救众生发的四十八个愿望。是愿望也是佛法,愿望即佛法。见《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发大誓愿第六》。

[2]踢破玄关:打破玄机。人生并无玄机,只有穿衣吃饭的真理。学佛不是玩弄玄机,而是回到平常。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见有天堂地狱,有凡有圣,不可不疑。”黄檗无念禅师据《佛说阿弥陀经》开示:真佛临世,同时也有假佛、伪佛四起。但凡修行人看到天堂地狱,或是把人分为圣人、凡人,这都是可疑的。“可疑的”是委婉说法,其实就是不可信。作为一个稍有智慧的修行人,必须知道:恐吓不能成佛,凡是说“信佛上天堂、不信佛下地狱”这种话是恐吓人,不能信,要说“信佛没有天堂地狱”才是正确的。同样地,凡是说“学佛可以成圣、不学佛只能做凡人”这种话是迷惑人,不能信,要说“学佛不分凡圣”才是正确的。禅师心事:不可强迫,要自愿。不可有分别心,要人自觉归善。

十二

师谓居士曰:公在方外[1]许久,访遇高人亦多,请示一言。士曰:虽在方外,未有一毫进入,堪得个调身之术[2],四方求觅,可知出世者少。师曰:公见得天下无人,则是我相,则与众生多了一层。又曰:但有所学得的,总是虚缘幻相,当从自脚跟下猛然觑破:一切意思见解不出造化之手,纵做得千年不死,犹是守尸精灵[3]。若肯信,不涉一足,稳坐长安[4],但一切放下,无圣可求,无凡可厌。人是人,物是物,那有许多分别。

注释

[1]方外:世俗之外。借用道家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方外之人指代修道者或僧人。

[2]调身之术:养生之术。借用道家语。

[3]守尸精灵:守着肉身,但没有灵魂。

[4]稳坐长安:禅语。意思是安然守护灵魂,与灵魂相依。长安是首都,比喻人的灵魂。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一切放下,无圣可求,无凡可厌,人是人,物是物,那有许多分别。”“那有”通“哪有”,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一切往下,放下一切,即可成佛。什么叫“一切放下”?指世上所有存在物、眼前事都放下,当然连自己的肉身也放下。什么叫“放下一切”?指放下是自己的事,要主动放下,不要等人来夺。放下是一个积极舍弃的动作。“一切放下”指从外环境松绑,“放下一切”指从内心甩包袱,内外都得力,链条就断了。佛经上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就是这个意思。

十三

师曰:古人常将狮子为喻,何故?不言别类,盖以狮子游行,不求伴侣[1]。行动一步,群兽皆绝野,干胆裂[2]。修行之人亦复如是,独行独步,轮刀上阵,不顾后群,杀得人方救得人。是名狮子儿哮吼一声,群兽奔走,谁敢当敌。

注释

[1]狮子游行,不求伴侣:禅语,意思是道侣固然重要,关键是独参自悟。

[2]干胆裂:肝胆裂,形容震慑。

解读

禅师语录云:“杀得人,方救得人。”此语难解,一解就误。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我们:所谓“人”即自己,我们看到的外部事物只是我们内心的外化,《金刚经》上把这称作“相”。所谓“杀得人,方救得己”不是表面意思,不是说“有能力杀人才有能力救人”,绝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会误导出“杀人有理”、甚至“杀人成佛”的可怕理论。这话是说“自我了断,才能自我拯救”。彻底的了断好比杀,所以说这句话。这是杀其性,不是杀其身。此事需要说清。佛法没要我们杀人,也没要我们自杀,要求爱人爱己,引身归真。

十四

师曰:太聪明者终难说话。百般书籍[1]一目领过,不得一毫疑生,其实也不明白[2],只是意想卜度。如此见解,也是不聪明的人。

注释

[1]百般书籍:百家书籍,杂书。

[2]不得一毫疑生,其实也不明白:意思是读书要起疑心才好,知其所以然。鼓励独立思考。

解读

禅师语录云:“太聪明者,终难说话。”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小聪明是大智慧的妨碍,小得利是大收获的终结,小成果在大成就面前算不得什么。要太聪明者不好说话,因为你说的他都懂,但你为什么要这么说他根本不愿意了解。学佛当明因。

十五

师曰:自不识心,便向形迹[1]中窥人,毁谤圣贤,则是招殃。见我朝朝出来,上下提掇,声如雷震,口业不净[2],一般穿衣吃饭,何名善知识?汝等又作是念,善知识慈悲柔和,如何口业不净?岂不闻善财童子参无厌足王将,一切作恶众生,或刳其肉,或剥其皮,或剖其肝,或截其舌,或断其足,令其痛声远彻,此是先圣化人境界,爱惜众生如护眼目,所以大慈难行[3]。反退人心,问如何是大慈?师曰:手持刀杖,守护正法。

注释

[1]形迹:外表。

[2]口业不净:原指因夸耀、失言引起争端,犯下罪孽,本处是禅师谦语,指苦口婆心。

[3]大慈难行:大慈悲难以推行。暗语,意思是有时需要相应手段。

解读

禅师语录云:“手持刀杖,守护正法。”这话也容易理解错。黄檗无念禅师开导我们:佛法是个宝,需要大家守护。所谓“手持刀杖”是形容用心用力护法,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是去打打杀杀。真修行人只守不攻。也不反攻,只是坚守。只要守得住,就有退却的一天。守宝人岂能离开宝藏?求福人岂能离开福源?禅师要我们坚守真实,不是要我们去向虚幻进攻。

十六

师曰:汝等若言本性不是空的,是何形相[1]?若言是空的,此时对面言语者是甚么[2]?汝等若欲出生死,此处当细观察。

注释

[1]若言本性不是空的,是何形相:禅师设问语,意思是外在表相既然已经消失,可见其性为空。

[2]若言是空的,此时对面言语者是甚么:禅师设问语,两头设问,推出第三义。意思是我与你面对面,说明实有因缘,毕竟不空。

解读

禅师语录云:“汝等若欲出生死,此处(指性空)当细观察。”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本性是空的,这空是空明,佛法把这叫做“真空”,不是虚空。佛法真实不虚,专门击破虚空。因为他无所不在,充盈一切,不受时空限制,自由来往,所以称作空。如来叫空王,佛门叫空门。不是说任凭虚空放纵,刚好相反,要击破虚空妄想,回到真实中来。真实世界是自由世界,佛法讲的“空”,可以理解为自由,是本性的真实状态。

十七

师曰:不肯自信,便是魔说[1]。不与世同,故曰外道[2]。我今立地看你,纵修行百千年,木食草衣,只与吾一般。又曰:八地菩萨,佛之一字尚不喜闻[3],何况世间财帛境界而动忧苦。你等实无妙道可学,只这难信二字是实难信。

注释

[1]不肯自信,便是魔说:不自信(自己没有信仰)就会堕入魔道,说鬼话。

[2]不与世同,故曰外道:意思是要随喜大众。

[3]佛之一字尚不喜闻:意思是菩萨不喜欢夸耀佛法。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等实无妙道可学,只这‘难信’二字是实难信。”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学佛学的不是学问,学的是信心。信心、信念、信仰,这才是学佛的魂。魂不可丢,信仰不可失。有了这信仰,一切学问也好,办法也好,全都无师自通。

十八

师曰:修行人自谓见性成佛,且道见得的在那里?将呈吾看,既呈不出,又言见性,专向无智人前胡猜乱道,惑乱诸人,堕地狱有日[1]。在自不明白,不可教坏人家男女。有等守空寂的外道,而今不觉受殃,在末后只向明白坑里,自是与人言一切皆空妄言。无道可修,无凡无圣,只个穿衣吃饭,是更无生死可怖。反谤持戒念佛是小乘[2],见人则夸快乐无穷,到正人面前一毫不敢开口。直待临终之日,忽然忙乱世情,难断意识,不忘一生善恶境界,随心发现,悔是迟也。

注释

[1]惑乱诸人,堕地狱有日:意思是不把未知、未明、未悟、未喜者示于人,否则有报应。

[2]反谤持戒念佛是小乘:意思是不可谤佛,各宗派不内斗。持戒念佛是律宗、净土宗法门,与禅宗修行手段不同,目的同。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不忘一生善恶境界,随心发现,悔是迟也。”“悔是”就是“后悔这件事”的意思。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念念不忘善恶者,就会成为善恶包袱,并且是善恶的双料包袱。背上有两个大包袱,一个叫恶包袱,一生作恶的恶果。这个包袱还小,大包袱叫善包袱,一生行善的善果。为什么善果压人至死呢?求回报。求回报而不得,岂非更累?不可善恶,始可行善。至于“随心发现”,看似由心发出善念,但这个心太随性,不坚定,容易改,也是要不得的。禅师心事我们不要随心,要定心。无心则自现。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是。

十九

师曰:一生干尽千古事业[1],不是寻常口说。问如何干得千古事业?师曰:尔只今有甚么事不尽。

注释

[1]一生干尽千古事业:意思是彻底解决人生问题,得了悟,得解脱。

解读

禅师语录云:“尔只今有甚么事不尽。”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到目前为止,还有什么事没干过的?好事干尽,坏事也干尽。好加坏等于什么?等于坏。清水加浊水等于什么?等于浊水。有好就有坏,有清就有浊。没有好坏善恶,没有清水浊泥,才是莲花之道。所谓千古事业,不是在现今的事业上更尽一层,或是翻新,或是大总结,而是放下一切,寻找真实的自我。这才是大事。

二十

师曰:善知识,问你正是点穴下针,汝若无事,自然不妨[1]。才问着便要寻句佛法抵对[2],被须弥山塞却口。

注释

[1]汝若无事,自然不妨:意思是修炼要炼,真金不怕火烧。

[2]才问着便要寻句佛法抵对:意思是参学者着相了,动辄要求佛经印证。动辄要求佛经印证是佛学者,自证于心是学佛者。

解读

禅师语录云:“点穴下针。”此即对症下药之意。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扎针要扎透,悟理要悟出。所谓“悟出”,指又要悟进去,又要悟出来。有时进去,又被塞住。只有出入无碍,才见修行的奇妙。

二十一

师曰:参学须要知己[1],莫在公案言句上求明白。我前数十年,只在黄瓜茄子公案上求明白。便是向外觅,后来听说,拿物非手,吃饭非口[2],回头返己,方知公案。黄瓜茄子不是外头的。又曰:只教汝别求易,若教汝休歇最难。

注释

[1]参学须要知己:求学问是为了认识自己。

[2]拿物非手,吃饭非口:意思是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什么因素使手拿物、使口吃饭,这才是关键。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精品女人的68个精致生活创意

    精品女人的68个精致生活创意

    在生活中创意,在创意中生活,让生活允满新奇和带着微笑的爱。生活过于平淡,生活需要创意。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便利,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信手拈来。当人们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下烦腻的时候,总想来点儿出新出奇的动作,创意生活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浓烈的气氛;休闲需要创意,家居需要创意,吃需要创意,爱需要创意……人们在创意中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创意生活,是人们对于个性的表达,是人们对于生活乐趣的找寻,更是人们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就是妖怪

    我就是妖怪

    我是一个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的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甚至倒退的妖怪。这些都没什么,我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神秘。我甚至想,那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玩味和感慨的——我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居委会主任……哎,所以我的同类都叫我:不堪回首何安忆。
  • 刁蛮小妻不好惹

    刁蛮小妻不好惹

    她,一个命运崎岖的女人,出身在富豪之家,却受到非人的待遇。他,一个天之骄子,从小出身在优越的环境之中,受到万人的宠爱。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弱小平凡,两个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中却是奇妙的结识。从最初的陌生,相识,到最后的相爱,这一条路走起来居然是那样的漫长。原本以为两人将会相守到最后,但却没有料到家族的压力,身份背景,第三者的插入。各种的因素影响着他们,原本美好的爱情顷刻崩塌。为了爱,他决定放手一拼。而她,犹豫不前。最终的结果,他们还能否在一起呢?
  • 魔女擒夫

    魔女擒夫

    她是新一代的驱魔师,也是最有潜力的塔罗牌占卜师。每天收收妖,吓吓鬼,闲了就替别人占占卜,日子过的相当的舒服。没成想,却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代。到古代的第一天,便被别人强暴了,第五天,开始被追杀。。。。。。他,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对每个人都微笑以对,但眼里却都是冷情,唯独对她,眼里抹上了渴望和深情他,红衣飘飘,邪魅妖娆,游戏花丛,从来都当女子是玩物,却遇上不一样的她,心,开始沉沦他,冷漠无情,身为天下第一杀手,从小就被教成不要有感情,不要给别人留下弱点,遇到她,她成为他最大的弱点,他心甘情愿。他,纯洁善良,面对他一心想追上步子的姐姐,看着她身边美男不断,原本纯洁的心开始有了嫉妒和心酸。。。。。。。且看新一代驱魔师如何在古代寻寻宝藏,闯闯江湖,顺便拐个美男相公回家吧推荐自己的新文:《穿越之弃妇奋斗史》,一个现代女子,穿越成古代弃妇之后的奋斗生涯。请支持!《魔女擒夫》,潇湘和谐文名,名字改过来了,呵呵!本文女主不软弱,不圣女,遇强则强,性格开放,绝不吃亏。本文绝不虐女主,要虐也是虐男主。各位亲,如果喜欢,就请点击“放入书架”收藏一下,谢谢!关于男主男配:他【上官海云】:“谁都不可以伤害她!”“因为,杀她的,只能是我上官海云。”“逍遥王说笑了,宁姑娘身边美男如云,在下与宁姑娘相识甚浅,孩子,怎么会是我的呢?”可是为什么看到那两个长得酷似他的双胞胎时,为什么他的心,会这么难过呢?他【晴天】:“主人,我爱你!”主人,为了你,堕落地狱又何妨?修行几千年,第一次知晓情之滋味,可是,为何刚刚得到主人的回应,却不得不被迫离开?难道真的是有缘无分?他【归海飘月】“宁儿,为了等你,我选择沉睡好不好?”五十年前,名震江湖的神医,为了等心爱的她,毅然而然选择在极寒之地寒潭之下沉睡,再次醒来,他是否,还能守护他的爱?他【风无影】:“女人,为了不让你祸害别人,本大爷就牺牲一下吧!”他俊美邪肆,红衣妖娆,初次相见,只为猎奇,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心,不再受掌控呢?他【拓跋宇】:小姐姐,让我们一起颠覆这个世界吧!他外表十六七岁,但是,无人知晓,他其实和他的小姐姐来自一个地方,而且,他与她,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他想要看到,他的小姐姐痛苦的样子,却不知,她痛,他也在痛。
  •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的根源是利益之纷争,战争的正式爆发都有一根导火索。本书主要介绍了莱克星顿的枪声、越南骚扰杀戮中国边民、萨拉热窝的枪声、卢沟桥畔的枪炮声、飞机撞向世贸中心、苏格兰女王被处决等战事。阅读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更深刻地认知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外战争。
  • 天才卦师

    天才卦师

    靠着遗传的特殊血脉和家传的半部遁甲天书,他毅然决定从事算命师傅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一纸卦辞断世事,十指遁甲演天数。且看一个吊儿郎当的现代卦师,展开他传奇般的都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