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1

第21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1)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原序

从上祖师种种垂慈[1],如三玄要[2],四料拣[3],五位[4],九十七圆相[5],拈椎竖拂[6],行棒行喝[7],辊球打鼓[8],烧畲斩蛇[9],野狐猫儿[10],须弥山[11],麻三斤[12],等话,直下似崩崖怒涛,猛风迅雷,闻者头破,目之眦裂,真是奇特。

西影却笑它这一泒不唧溜汉[13]说平实禅、老婆禅,赚他儿孙卧冷地[14]。忍俊不禁,向渠徒众鼓粥饭、气牙齿、敲磕其徒,不隐家丑。脱入纸墨,举似居士。居士谩读一过,灼然奇特,遂使从上诸祖伎俩尽失,结舌有分。

时有傍不肯的向予道:“居士居士,莫谤他古人好。古人垂语如荆棘刺,难下足,故如铁钉饭,难下口,故西影拖泥带水,有甚奇特,堪超佛祖?”余曰:“子且莫草草,子第知诸祖语,如刺如铁,而不知西影语,泥里有刺,米中有铁,使你冬瓜瓠子[15]不知不觉伤足伤齿,不尤胜古人耶?虽然古人今人都是一期方便,随痾设剂[16],宁有胜劣?你若作古人解、今人解,谁胜解?谁劣解?岂惟辜负西影,抑且埋没诸祖。”其人茫然而退。

公安无修居士袁宗道书

注释

[1]垂慈:垂训。因垂训中有慈恩,故称垂慈。

[2]三玄要:即三玄三要,是未语先悟的意思。是临济所独创的禅法之一。临济创立三玄三要的要旨,是教人在言语之前证悟。一句话中有玄有要,就是活语。三玄就是一问三玄机:问者的玄机,己身的玄机,二者交接的玄机。三要就是领悟三要素:言要,心要,法要。

[3]四料拣:禅净同修法门。四料拣是四种选择归一的意思。净土宗六祖永明大师所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第一偈料拣者,谓有禅有净土者。既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功夫,更能真信切愿,求生西方。大彻大悟,力猛如虎。再有念佛了生死的把握,岂非如虎生角么?曰:“犹如戴角虎。”以自己所悟的,自己所行的,拿出来教化众生。开众生眼目,做人天师范。故曰:“现世为人师。”以明心见性人,念佛求生,临命终时,上品上生。一弹指顷,花开见佛,便证圆教初住位。百佛世界,分身作佛,随类应现,化度众生。故曰:“来生作佛祖。”

第二偈料拣者,谓未曾大彻大悟,仗自己的力量,难望了生死。所以发愿求佛接引,修行净土法门。故曰:“无禅有净土。”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万修万人去。”若有不懂道理的人,念佛只想求富贵,求生天。此等之人,不能算有净土。其不得生西方,只怪自己不发愿,不能怪弥陀慈父不接引。若能发愿求生。总是能去的。既得往生,亲见弥陀,听受妙法,一生便证阿鞞跋致,不退转位。故曰:“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从此看起来,净土法门,真是再好没有的了。

第三偈料拣谓虽能大彻大悟,若不发愿求生净土,因未证道,不得安身立命的受用。故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夫所谓十人九蹉路者,谓虽能开悟,而未能实证。故云蹉路。或云:“十人九错路”者,蹉跎之路,虚度光阴而未入正道。岂有大彻大悟之禅家,而蹉路者乎?大彻大悟的人,未有安身立命的真地位。恐怕生死关头,未必确能作主。临命终时,循业流转,随多生之善恶业而受生去。可惧可畏!诚不如求佛接引,为最稳当,最靠得住也。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阴境指无始以来善恶业境,非指五阴魔境。

第四偈无禅无净土者,谓一般不知修持的人,既无明心见性的功夫,又无发愿念佛的行持,乃是真正可危。罪报难逃,地狱难免。万劫轮回,谁为依靠。

[4]五位:即通过修行得到五种菩萨的果位。五位大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修弥勒菩萨法门得救度,修文殊菩萨法门得智慧,修普贤菩萨法门得贤能,修观世音菩萨法门得慈悲,修地藏王菩萨法门得善解、免沉沦。

[5]九十七圆相:禅语,九十七种圆满法门。

[6]拈椎竖拂:禅语,横拿竖拿,指不时变换修行手法。

[7]行棒行喝:即棒喝,习禅之方法,各有不同。

[8]辊球打鼓:禅语,踢球打鼓,比喻淘气,指修行活泼过了头。

[9]烧畲斩蛇:禅语,烧荒打蛇,指开山立派。

[10]野狐猫儿:禅语,即野狐禅。

[11]须弥山:禅语,比喻极大负担。

[12]麻三斤:禅语,比喻极大麻烦。

[13]不唧溜汉:口语,指不老实的人。

[14]儿孙卧冷地:禅语,比喻修行没管好自身。

[15]冬瓜瓠子:口语,蠢人。

[16]随痾设剂:口语,见病下药。

解读

禅师语录运:“古人今人都是一期方便,随痾设剂,宁有胜劣?”黄檗无念禅师心事:见解不分古今,认为这是古人解,那是今人解,并强做优劣之分,这不但辜负了学佛之心,也会陷入魔障,无法自拔。我们常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意思是说不要太执着于方法,孰不知方法越多越不知晓怎么办。方法多,就会在各种方法中找优劣,认为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可,最终无法修身成佛。只有选定一种方法,不管别人如何看,不管这种方法有多少不足,努力去做事,自然会有进步。要懂得放手,放下才可前进。在舍弃许多方法的同时,你就会得到一种方法。

法语

师谓众曰:汝等既此一会,更无别念,当体全空[1],有何疑滞叫着便应,拨着便转,更少何物。不肯自信,你二六时中[2],无处不是观音手眼,无处不是普贤妙行。头头物物,总是佛事。人人各自赤洒洒底。若不自信,由你求得飞身放光,千般变化,与生死不相干。纵求得有个悟入,犹如石火电光,如清水中添一杓灰尘。自是非他,不知是饮丧命之毒药。汝今更不可外觅,但向无趣,向无巴鼻、无用力处拼命舍死,实无别法可得。只看日用动作处,是谁主张。汝若会得,自然解脱。

注释

[1]当体全空:应当体会真空。全空,真空,涉及四大皆空与真空妙有概念。

四大皆空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四大皆空”是从性的角度对实体的解释,属于胜义谛。

真空妙有

即唯识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之真理。因远离二执,故称真空;亦非小乘所谓与“有”相对之“空”,而为一真实之有,故称妙有。以真空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有故,因果之万法一如。此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故知真空与妙有非有别异,一切存在(五蕴)均由各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故无实体(空),而为假有之存在(有),此均系以世间之观念而承认其存在者。此思想不限于唯识学,即以如来藏系之思想,亦如是强调。佛教之真空并非虚无主义,而系针对现实所发挥之微妙作用。《般若心经赞·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三“因果不空,因缘不空”是从相的角度解释,属于世俗谛。

[2]二六时中:佛教用语。二六时指的是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六时中就是指一整天。

解读

禅师语录云:“无处不是观音手眼,无处不是普贤妙行。”黄檗无念禅师据经开示:佛菩萨无处不在,一念必有感应。但是人的信仰不能建立在感应的基础上。没感应也要信。关键是自性的觉醒。从这个角度讲,福由心造,佛也由心照。《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普陀山是观音道场,峨嵋山是普贤道场,但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去山上庙里才能见佛菩萨。菩萨就在朝拜路上,菩萨就在一念之中。这一善念与天地对应,感通无处不在。到了世界的中心,就是世界的尽头。

师云:世间无法,世出世间,透得这个无法,便知起处落处[1]。这里若不知,定也不是慧也[2],不是宗也不是教也[3]。不是盖为[4],不识本心,所以名为狂妄。故经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从上佛祖,不传别法,直指人心。若不识本心,便向外求于妄心,中复生妄境,如邀空花,复结空果,纵经尘劫,不能成就。只为汝等根性迟钝,不能顿入,老僧今日不免向人假设方便,教你诸人当发信心,莫生疑障。二六时中,回光返照,遇境便看,语默动静,周旋往返,身心莫放,以悟为则。若到这步,更加精进,讨个下落。如是用心,如是返看,看来看去,头头独露,物物全彰[5],万境不能侵,千魔不能入,悉无缝罅,明暗色空,了无彼此。大地山河、日月星辰,三际因缘[6],十方造化[7],不滞纤毫。一个疑情,更无别念,若到这里正是参情结秀,虽然如是,更与一拶,复看个拶的是谁?使他进退无门,上下无路,直教水穷山尽,情忘见绝,豁然嚗地一声,识破娘生面目。大千沙界,顿入圆明事理[8],佛法朗如杲日[9]。劫外今时,应用无方,始信得“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喷鼻香”。

注释

[1]起处落处:归宿。

[2]定也不是慧也:不是定也不是慧。意思是这不是戒律。戒、定、慧是三戒,即三无漏学。三无漏学,佛教术语,指戒、定、慧三学。出自《楞严经》卷六:“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佛教认为,世间的其他宗教与学问,都是有所缺憾,苦乐夹杂的,虽然看似有益处,但是随着因缘变迁,就会转变成烦恼,所以称呼这些学问为“有漏”之学。“无漏”,意指没有缺憾,可以为人们带来益处、止息烦恼。而三无漏学,即是达到解脱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三种修行方式。三无漏学是八正道的总结,其中包括了持戒、禅定、智慧三者,亦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对治人的贪、瞋、痴三毒,最终可以解脱烦恼、究竟涅盘。三者彼此加强,缺一不可,而且相辅相成。只要精进修行三无漏学,必定可以达到最终的解脱之道。三学是对付三毒之法。防非止恶即为戒,戒能伏贪爱心;息虑静缘即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恶证真叫做慧,惠能伏邪痴心。

[3]不是宗也不是教也:意思是这不是宗教。

[4]不是盖为:不是该为。

[5]头头独露,物物全彰:事情真相露出来,万物来历看得清。头头,事情的条理。物物,每一物,万物。

[6]三际因缘:即三世因缘。“三际”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按空间分得横三世佛和按时间分的竖三世佛。横三世佛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竖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7]十方造化:即全体生命。十方从方位来说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共计十个方位,从此引申出一个佛理:佛法照耀世界各地,不管你身处哪个方位,都能感受到佛光的普照。造化:生命,有时指福气。

[8]圆明:圆融。

[9]杲日:昊日。杲,音gǎo,太阳明亮;又为姓。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不传别法,直指人心。”黄檗无念禅师心事:视野法没有别的,也不是别的,只是一个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是没有别法,别人那里有别法,我这里只有这样法。宇宙中不止一个太阳,但我这里就是这个太阳。那么,这是否就是“到哪家说哪家话”?也不是的,到哪家都是说一样话。无非是真言,无非是实话。“不传别法”,意思是专心习禅。“直指人心”,意思是直指自心。以禅接心,跳过外物直接了悟。不是“因外物有所悟”,而是“因上有所悟”。直接从方法上得好处,这是捷径。

师曰:生不知来处,谓之生大。死不知去处,谓之死大。此个事最为要紧,所以古人如救头然。你等未出家时,乃知生死要紧,既得出家了,圆顶方袍,却去观山玩水,把生死全然不顾。若是眼里有筋、皮下有血的汉子,怎肯这般见解,去诸方参礼知识[1],请个无意味话纳在胸中?三年五载,孤迥迥的深究,己躬更不回头顾脑。一等中下之流,一无所得,禅又不参,教又不看,昼夜打眠,放心自如,却言我是大了当的人。若恁么见解,千佛出世也救你不得[2]。苦哉苦哉。汝等若要究明生死,须是发大丈夫之志,先要断绝攀缘、妄想、无明、人我、贡高[3]、我慢、谄曲、嫉妒、佛法杂论,眼见耳闻尽情抛在东洋大海,不留丝毫。打扫胸襟,万缘放下。纤尘不立,只看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毕竟一归何处?此一则公案汝等切莫造次,从上古今贤哲皆从此发明。须是把做一件事,始得却要如冰凌上走,剑刃中行,如万军队里挥刀上阵,莫问输赢,猛敌一场,这般用工,方有少分相应。若是佯佯详详,待信不信,待疑不疑,恁么用工,做到弥勒出世,依然一场懡罗[4]。汝等若信得及,日用动静打成一片,若到这般田地,或有善恶境相现前。皆是你五阴魔障,曩劫习气[5],切莫认他惟有疑情,昭昭灵灵推之不去,荡之不散,犹如寒潭秋月,无有纤毫趣向,忽然一声疑团粉碎,大地平沉,露出本地风光才好。诸方恳求印正,然后山间林下柴干水便,盘结草庵,待时而至接物利生。今日与你诸人尽情吐露,你自彻去,但办肯心,必不相赚,珍重。

注释

[1]去诸方参礼知识:到各处拜访请教高僧大德。

[2]千佛出世也救你不得:意思是佛不救不觉悟的人。

[3]贡高:高傲。

[4]懡罗:羞惭。

[5]曩劫:过去劫难。

解读

禅师语录云:“打扫一胸襟,万缘放下,纤尘不立,只看个万法归一。”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启动人的自我净化功能,接来一股源头活水,洗净尘埃,在同一法门里得造就。需要知道:不是到净土去洁净自身,而是洁净了自身去净土。观音菩萨瓶中的甘露什么时候洒下来,当你成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杨柳枝,洁净无尘,那么她就向你洒来。这是观音菩萨拿在手中的暗示,并且是最近的暗示,人应该看得出来。“万法归一”,暗指只有一个法。学佛成佛,学菩萨成菩萨,学金刚成金刚,学罗汉成罗汉。学什么就是什么,这也是一条捷径。禅师心事:不要在尘埃中成佛,而是直接通过学佛成佛,这是“立像成道”的法门。但要知道立的不是外像,而是内在鹄的。

师曰:汝等不可留心待悟,求神妙处。纵有神妙,亦是妄想。所以学者尽在外觅,只求知见,玄妙不知正是障汝蛊毒[1]。但莫向热闹处求,只那无搭撒[2]、无倚靠、无声臭[3]处,正是汝超出生死路头。汝等病在要明白,闻人奇言妙语,便道渠信得及,吾不知汝信的是个甚么?且道信得的在甚么处?当知信之一字,犹是假说,但向无巴鼻处参取。又云:既无巴鼻,向何处参取。

注释

[1]障汝蛊毒:魔障把人毒害。

[2]无搭撒:无勾结。

[3]无声臭:无声无息。

解读

禅师语录云:“纵有神妙,亦是妄想。”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学佛不是炫耀修行,耍弄神通,不到时候的出现,是假出现,意味着丧失唯一的机会。这是由妄想造成的。应该这样,即使有什么妙处,也应该以并不奇妙的朴素办法宣讲出来,不要惊倒一大片,才能拯救一大片。普度众生要经历惊涛骇浪,但他本身并不是惊涛骇浪,慈航之舟是平稳的舟扬起镇定的帆。救赎是成全,不允许躲避,也不允许无处藏身。逼到绝路再拯救,这是逼出来的信仰,不是菩萨所谓。所谓“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主要是菩萨心肠。

师曰:汝等脚跟未得立地[1],都在靠人言语行持[2]。埋没自己,柱杖不得自由。

注释

[1]未得立地:悬在空中。意思是修行没落到实处。

[2]靠人言语行持:靠别人的话引导,意思是没主见。

解读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凝聚力

    凝聚力

    一个一团散沙般的企业和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气象。每一个倒下去的企业最后的状态一定是人心涣散,企业领导人威信全无企业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这种可怕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缺乏凝聚力是企业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是加速企业衰亡的原因之一。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世界500强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员工恪守忠诚、提升业绩的“红宝书”。忠诚贵于能力,做企业最可信赖的金牌员工。激发员工忠于事业的精神,帮助员工从优秀迈向卓越。
  •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的方式。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讲,你想成功地影响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吗?你想成功地说服你的同事、上级、下属、客户及对手吗?你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交明星”吗?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叫萧麦,这次因为爷爷的丧葬,我特地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赶回了北方。今天是守灵的第三天,我将家里面的长辈替换下来,独自守灵,看着爷爷摆在那里的遗像,想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眼眶里面渐渐的湿润。正在我悲伤的当口,突然响起了无数猫叫,这些猫像是画上出现的怪物一样,通体漆黑,两眼透着邪气的绿色,在我害怕的当口他们居然抢走了爷爷的遗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身上有什么秘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巅峰女boss:异界狼女王妃

    巅峰女boss:异界狼女王妃

    被师姐“千面狐”截杀,“狼牙月”引爆炸弹重生异界。熟悉这个时代,打人、骂人、抓人,凶狠无比,恶名在外,被唤作狼女。狼女护短,不分是非,不问对错,不辨善恶,不管理由!只此一句:我要守护的,不准任何人觊觎!狼女爱人,跟着跑,追着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扑到!只此一句:自尊多少钱一斤?幸福要自己争取!女强,男强,强强对抗!男胜,女败,自此相依!战场之上,墨发飞扬,世家小姐也能创造一世荣华!
  • 钓上美人鱼总裁

    钓上美人鱼总裁

    顾若曦,早婚家族中的妙龄剩女,老妈眼中不可雕的朽木,在第N次相亲失败后,避难独自一人在海边垂鱼,美其名曰:顾若曦钓鱼,愿者上钓!结果,她一个用力将人家的泳裤给钓上来了,后面跟着一脸铁青的超级帅哥,浑身散发传说中美人鱼迷惑众生般的魅力。南宫宇,南宫世家的掌门人,女人眼中的超级钻石王老五,南宫老太太口中没人要的人渣,在第N次躲相亲后,被一个架着一副大框眼镜的女人给当鱼钓上了岸。他还没来得及兴师问罪,那女人倒先发起飙来了,说什么他非礼了她的眼睛,要他赔她的洗眼费,嘿嘿,赔就赔,一个好玩的主意涌上心头,既是老太太有令,这随便带个女人回去不就成了。于是,他以鱼钩为胁将她骗回家中。再次相遇,他发誓必将她强留在身边,她发誓永不与他沾边,他暖昧十足地在她耳边轻语:亲爱的,等着接招吧!,她连蹦带跳地逃离:变态的,别靠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