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礼物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礼仪,但也会碰到对方不愿接受或婉言推却的情况。其实,赠送礼物是一门大学问,赠送什么,怎样赠送,都很有讲究和说道。
在人际交往中,赠送礼物是避免不了的,如:重大节日,别人的婚礼、添子、生日,企业开张,乔迁新居,求人办事,表示感谢等,都离不开赠送礼物。赠送礼物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赠送礼物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把握下述原则:
1.礼物轻重得当
一般来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如果礼太轻但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等于强迫人家消费。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自己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应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2.送礼间隔适宜
赠送礼物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人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3.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选择,应该是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4.了解风俗禁忌
赠送礼物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一位生意上的客户),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却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吗?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有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被轰出来。
另外所送礼品,特别是在正式场合赠送,都要认真地包装一下,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赠送礼品时,最重要的是要神态自然,举止大方,表现适当。现场把赠品送给受赠者,一般要在会面后进行。这时,要郑重其事地起身站立,走近受赠者,双手将礼品递给对方,要尽量递到对方的手里。如果礼物过大,可请他人帮助递交,但赠送者本人最好也积极参与进来,并向对方说明一下。如果有多人赠送礼品,最好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上司后下级,按照顺序进行。
有一句话说:“会送礼不如会选礼。”仔细想来,这话不无道理,有时你送的礼品别人根本不喜欢或用不上,这礼送得就失去了意义,关键的问题是没选好礼品。挑选礼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价格合适的礼品
赠送礼品的花费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棘手的大问题,要花多少钱买礼品才算合适让送礼人煞费心思。人们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小气,但又由于收入的限制,不可能随意花费。所以,在选择礼品时要量力而行,超过你承受能力的礼品,别人不会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会于心不忍。送礼的原则是价格与情义兼顾。我们平时应该留心,在旅游或平时购物时,买一些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做礼品,贵的东西不见得就一定有品位或能达到送礼的效果。
2.私人礼品要体现对方的爱好和兴趣
在挑选合适的私人礼物时,要了解对方的品味、爱好和兴趣。比方说,你可以送一条羊绒围巾,还可以送厨房用的小器具。喜欢书的人就送他一本书,喜欢玩具的人就送他一个玩具,如果他的家庭有孩子,可以为孩子送一件礼物,这样往往效果最佳。送私人礼品时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超越你与对方的实际关系。例如,如果一位男士送给他的一位女同事一条漂亮的裙子,他们的关系就让人猜忌了,往往会引起麻烦。
3.赠送礼金
为了省去选择礼品和携带礼品的麻烦,人们往往送礼金,要么将一定数量的礼金装在红包里或信封里,要么将购物券、或银行的存折赠送给员工或商务方面的朋友。
4.集体送礼
凑份子买礼物是现在办公室里流行的集体送礼的一种主要形式,受到人们欢迎。既让受礼人得到了礼物,送礼人亦可少花钱。因为个人出钱可多可少,负责收钱的人一般应为每个人所交的金额保密。
5.食品作为礼物受到普遍欢迎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在不知道要送什么礼物时应首先想到以食物作礼品,没有人会拒绝可口的食品。另外,在中国,送贵重的食物礼品一般不会有贿赂的嫌疑。包装整齐或用密封盒子装的食物,非常适合送给家庭食用,如坚果、糖果、饼干、小点心等等。
6.鲜花、艺术类礼物适合每个年龄层的人
送鲜花是问候、祝贺、慰问和感谢的象征。鲜花的价格选择范围很大,有时候人们会把鲜花和某件耐用礼品放在一块儿送人,比如咖啡壶或别致的花瓶。随花送上的礼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除了通常隐含着某种浪漫关系的玫瑰之外,几乎可以给对方送任何种类的鲜花。在公务活动中,女士也可以给男士送鲜花。如果给女主人送礼,可以见面前或在见面后第二天给她家里送去插花。但不要在见面的时候带去,因为受礼人得立即找地方摆放这些插花,这比较费事。可以给办公室送插花或盆栽植物。
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这些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有时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就中呢?关键在于借口找得好不好,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送礼通常有以下几种有效方法:
1.借花献佛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一般来说,听到这种说法,受礼者那种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2.暗渡陈仓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别人送了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
3.借马引路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又与对方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对方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对你有好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4.移花接木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刘先生礼收了,事也给办成了,结局是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5.先说是借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搁着也是搁着,你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着,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日久也便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6.借“机”生蛋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是一幅拓片,跟其家里雅致的陈设风格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他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7.借路搭桥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打消了顾虑。
最后需要郑重指出的是,此计不可用于向他人贿赂,否则会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