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9500000023

第23章 犹太人重返家园(1)

一部分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在废墟上重建圣殿。

7世纪的早期基督诞生前,一个名为迦勒底的闪族部落,离开了阿拉伯沙漠向北移动。他们经历辛苦,几次企图突然进入亚述领土而不成功,最后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东的山区居民达成协议,共同居住一地。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亚述军队,攻下了尼尼微城。

迦勒底人的酋长那波帕拉萨尔在亚述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自己的王国,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之为新巴比伦,也有的称之为迦勒底。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开拓了王国的疆界,使巴比伦成为古文明世界的一大中心,像三千年前那样。

在邦邻之间不间歇的战争中,尼布甲尼撒推翻并征服了旧犹太国家的残余(犹大王国),在地中海沿岸和幼发拉底河河岸中,建立了几块犹大国人民(犹太人)移居地。他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不错,虽然有些冷淡。

尼布甲尼撒与所有暴君一样,也对算命感兴趣;谁能成功地破解一个梦,谁就一定能得到国王的特殊的待遇。先知但以理就是这样一个人。

根据著于但以理死后四百年的《旧约·但以理书》所述,但以理是犹大国王族出身,青年时代和另外三位亲戚一起被送到巴比伦接受迦勒底的宫廷教育。但是这四位青年非常忠诚于耶和华,一丝不苟地遵奉耶和华的神圣约法。例如,他们拒绝吃巴比伦人的宫廷食物,而坚持凡是拿给他们吃的蔬菜和肉类,必须是按照他们祖传的杀牛宰羊之道和蔬菜烹饪方法做成的。幸好迦勒底人很是宽容并且随和,这几个小伙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他们勤奋好学,把巴比伦人所能教给他们的都学到了手,人们都认为他们将成为寄居国的栋梁。

在尼布甲尼撒统治的晚年,怪事发生了——这位老国王做了一个梦。他召来“聪明人”,命令他们为他圆梦,否则处死。“聪明人”投其所好地说:“请陛下告诉我们所做的,我们将尽力予以圆解。”

然而这次国王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我已经忘了做过什么梦,但是我肯定做过一个梦,你们必须讲出我做了什么梦,这梦昭示着什么。”

“聪明人”跪地求饶,他们请求国王要讲道理,他们大声说:“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别人如何能说得出来呢!”

可是,暴君是懒得和人讲道理的,尼布甲尼撒一挥手,所有“聪明人”都被推上断头台。

也许这位暴君那一天火气特别大,他不只让手下把在场的那几位失职者杀掉,而且还下令把所有的巫师和术士都杀掉。又因为有很大部分巫师和术士都是外邦人,尼布甲尼撒又下令杀死所有看不顺眼的外邦人,哪怕这些外邦人早已成为顺民。

有一名军官被派到但以理和他的友人们的住所,准备执行暴君的命令,把他们跟他们的同行一样处决。

但以理(他在不少方面和约瑟相似)和巴比伦宫廷的军官们颇有交情,他请求护卫长宽限几天,他应该能想出脱身之策。

但以理躺下来进入梦乡,耶和华就在这个梦里向他显示了尼布甲尼撒因为粗心忘掉了的梦。第二天,那位名叫亚略的护卫长把但以理带到尼布甲尼撒面前。这时国王解梦之心仍大于杀人之心,还在忧心忡忡,他愿意给这位异邦小伙子一次机会。

但以理先把梦的内容讲了一遍(是一个有关四百年以后的政治事件的奇特故事),然后再进行解释。

由于他的智慧,国王十分感激他。国王任命他掌管巴比伦城的事务,还任命他的三个同伴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各自掌管一个富裕省份。

这一切都很不错,但好景不长。据《但以理书》的无名作者所描述的,昏聩年老的尼布甲尼撒沉溺于偶像崇拜之中,难以自拔。(不但犹太人视偶像崇拜为异端,有的迦勒底人也视之为异端。)他下令制造了一个高九十英尺宽九英尺的全身涂金的偶像,矗立在杜拉平原,人们从四面八方都能看见它。只要一声令下,大小乐器齐奏,所有国人都要俯伏敬拜。

但是,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不肯违背《摩西十诫》中的第二诫,拒不听从国王的命令;所有人都俯伏在地,惟独他们三人直立不屈。

他们知道将会有怎样的下场,果然尼布甲尼撒下令把他们扔到火炉内;为确保把他们烧成灰烬,炉子烧得比通常的炉温高七倍。

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被捆住手脚抛进熊熊燃烧的炉火中。第二天打开炉门,老天!三位年轻人毫发未损地走了出来,就好像刚洗了一个冷水澡。

从这时起,尼布甲尼撒深信耶和华是所有神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把偶像丢在一边,对这几位被掳来的犹太人比以往更加优待了。

不幸的是,他不久就得了一种十分怪诞的神经质症:整天想象自己是一头青面獠牙的怪兽,于是用四肢着地爬来爬去,像牛一般吃草。最后在旷野里悲惨地死去。

以上故事,摘自《旧约·但以理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卷书大概写于公元前167年和165年之间,当时的犹太人对自己的宗教信仰非常随心所欲。这卷书的作者运用小说家的手法,把故事安排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该卷作者完全凭想象写了关于熊熊炉火的故事,其目的或许是想告诉他的同代人:凡是认真相信耶和华站在自己一边者,其信仰会产生神奇效果。至于他让尼布甲尼撒死得那样惨,是因为这种不幸结局显然能讨犹太读者的欢心。

出于进行宗教性的道德教育的目的,该卷作者有权这样写。但是从许多来自巴比伦方面的史料,可以知道这位伟大的迦勒底国王的最后命运并不像上面所述的那么悲惨。事实上他是在公元前561年寿终正寝的,六年以后那波帕拉萨尔王朝结束,一位名叫那波尼德斯的将军登上王位。这位那波尼德斯似乎有一个名叫伯沙乌色的儿子(或女婿)共享王位;在《但以理书》中,此人叫做伯沙撒,据犹太传说,他是巴比伦的最后一位国王。此书同一章中提到的玛代人大利乌,恐怕指的是波斯人大流士,但他是在伯沙撒死后整整一个世纪后才出生的,而伯沙撒则是在巴比伦向波斯人投降后几个月才被暗杀的。《但以理书》所讲述的事情真伪参半,但基本史实的框架是可信的。

至于《但以理书》所提到的伯沙撒在敌人破城之前所摆的那一场盛宴,已为历史学家西诺芬和希罗多德所考证证实。正是在这场热闹非凡的盛宴上,但以理得到了未来事件先知者的盛名。

《但以理书》提到,伯沙撒邀请一千多名客人,他们大吃大喝,厅堂里一片醉汉的喧闹声。忽然,在国王座位的对面墙上,显出了一只人手,在墙上写了四个字,人手随即消失。奇怪的是,字是阿拉米文,难怪国王不认识。他把术士们招来,他们也不能解释。于是有人想起了但以理,就好像一千年以前在埃及法老的宫廷里有人想起了约瑟一样。不知是神,还是《旧约》作者赋予了两位先知相同的手法。

善读各种奇奇怪怪的文字的但以理来了。他把墙上四个字的字母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读了一遍,然后解释这个谜语道:“伯沙撒王啊,耶和华把你的日子数过了,你的日子到头了啦!”

或许是作为对预言的奖赏,同时希望能讨好于犹太人的上帝,伯沙撤任命但以理为总督。

但是这种荣誉没有什么意义,波斯人已打到巴比伦城下,巴比伦帝国的日子果真所剩无多。

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进入巴比伦城,他赦免了国王那波尼德斯,但伯沙撒则因几个月后企图暴动以反抗征服者而被居鲁士处死。

居鲁士把巴比伦改为波斯的一个省,正如五十年前巴比伦人把犹大王国并为巴比伦帝国的一部分一样。

《但以理书》所提到的玛代人大利乌,对他除姓名之外,一无所知。但是,居鲁士却是古代一位在各方史书中都证明确有其人的著名英雄,值得多费些笔墨。

居鲁士所统治的波斯人,属亚利安人种,不像亚述人、巴比伦人、腓尼基人和犹太人那样属于闪族人种。不过,这两个人种属于同一大类。亚利安各部落原先是住在里海东岸的平原上,以后在某一个已不可考的日子里,他们离乡背井,开始大迁移。

一些部落选择了西去的路线,在欧洲土著居民中间落户,不久就把这些土著居民杀掉或征服了。另一些部落则向南而去,把伊朗高原和印度平原占领为自己的新根据地。波斯人和玛代人联合占据了几块山区,这些地带由于亚述军队的残酷征伐,已经灭绝人烟。他们就在这里组织起来,建立了以放牧为主的国家,并从这一原始国家开始,逐渐壮大为波斯王国,以后靠着居鲁士的征伐而成为一个威名显赫的帝国。

居鲁士本人是一个人中豪杰,他只是在阴谋和外交都无效后才诉诸战争。他先对巴比伦所有的盟友和藩属做工作,使巴比伦陷入孤立,然后再进军巴比伦。

这固然需要时间,几乎花了二十年工夫;这段时间是犹太流放者兴高采烈的时期。从一开始,他们就估计到居鲁士可能是救星,他将会在耶和华的督促下把犹太人从巴比伦的枷锁中解救出来。所以他们密切地关注着居鲁士的征战。开始听说他在同卡柏都西亚人交战,不久传闻他正同利迪亚国王克利萨斯打仗,以后又传他在小亚细亚建造舰队,企图入侵希腊沿海地带。

很多先知以过分的狂热关注着居鲁士的战况,只要一听到波斯人胜利的消息,他们就大唱赞歌。他们深信巴比伦城指日可下;这座邪恶的城市不信耶和华,耶和华必将惩罚它。

盼望许久的日子终于来到,巴比伦城陷落了。原来被掳掠来的犹太人欣喜若狂地庆祝这一事件。他们激动地亲吻新王子的双足,并准许他重返祖国。

居鲁士没有什么,他以宽容自豪。他准许所有臣服于旧巴比伦帝国的民族回到自己的祖国。

他对别的民族的宗教信仰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如果犹太人或者腓尼基人或者西西里人要信自己的神,却不信波斯人的神,那就由他们吧!他们可以按自己的心愿建立神庙,拜偶像也好,不拜也罢,任由他们。只要他们缴纳赋税,服从国王派出的督军或省长,他们就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安排政治和宗教生活,国王则保证不准任何人阻挠。

这位了不起的统治者十分愿意让犹太流放者集体回到迦南之地,他还有一个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他希望使波斯成为一个海运王国。

腓尼基各城市已经归顺了,但在腓尼基和巴比伦之间还有一片荒凉的巴勒斯坦,必须让这块地方的人烟重新旺盛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热门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彼得·潘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彼得·潘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农家千金

    重生农家千金

    一朝重生,让她有了萝莉的身材御姐的心,就算再贫穷她也能想办法对付。只是,面对贪图富贵的哥嫂要把她卖了图谋丰厚的聘礼时,她该怎么办了?妙计献上还请笑纳,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要去哪找个男银了?哼!姑姑出没,侄子当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山村贵妇

    山村贵妇

    ☆苏春花,一个来自四川山区的小学老师,因为爷爷年轻时的一个约定,她误打误撞嫁入了A市顶级豪门玉家。☆偌大的豪宅里面,没有人知道她就是这里的女主人,每个人都把那个嚣张的小三当成他们未来的少奶奶。☆原本,她只是想要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的余生,可是那一夜,她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他真正的妻子。只是,令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她只是他用来报复别人的工具。“把你的孩子打掉,立刻,马上!”男人死死的捏着她白皙的小手,眼中没有一丝的留恋,仿佛那个孩子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他也是你的孩子,你就真的那么狠心吗?”“我以后会有孩子的,但是绝对不会从你肚子里生出来。”“那好,我马上就去打掉,绝对不会留下来!”她忍痛说出违心的话,却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当管家再次把一堆脏衣服扔到苏春花的脸上,高傲的说道,“这是我们未来少奶奶的衣服,你赶紧拿去洗了,记住,用手洗。”春花面带微笑把衣服抱在怀中,只是到了没人的地方,她却一把火烧了那些衣服,然后冷冷的笑了起来。未来少奶奶?这个称呼还真是讽刺啊,从今天起,她就要他们知道,到底谁才是这豪宅里面的女主人。从此以后,大家眼里的乡巴佬土包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少奶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原本属于自己的新房里面,她的丈夫正和那个嚣张的小三忘情承欢,她推开门,一声不响的坐在他们床前,看他们现场表演。“可恶,谁允许你走进这里的?”男人一丝不挂,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怒气和厌恶。“这里是我的房间,我为什么不能进?对了,明天我会去找律师,我会起诉离婚的。”春花说完便潇洒的离开了房间,手里拿着数码相机,里面有她刚刚拍到的照片。☆那一夜,她怀揣着离婚协议书,决然的走出那栋豪宅,没有一丝留恋和不舍。她只穿着自己当初来时的那一身衣衫,没有带走任何一样不属于她的东西,如果硬要说她带走了什么,那么也只是带走了对那个人的恨,深入骨髓的恨!两年后,再见面,她已是上市公司的总裁,一口流利的英文,一身大方得体的长裙,还有那精致的五官,掩盖不住的迷人气质,她已经完全蜕变。“回来吧春花,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爱你。”他面容憔悴,浑身酒气,衣衫褴褛出现在她面前,卑微的请求她的原谅。“对不起先生,你认错人了,我叫苏菲。对了,麻烦请你出去,我们这里应该是不欢迎你的。”说完指着门口的牌子,让他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借脸

    借脸

    以新鲜与现代的文笔,并能够真实地检视历史与现实,说人生现象和道理。曾颖的作品,回溯人生历程的坎坷与莫测,收录70篇作品,借生动有趣的故事,省察命运的遭际和悲喜。新浪博客点击700万以上,腾讯点击突破千万。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借脸》所选作品,能充分体验到那份厚重,其中《诚实的代价》(或《一支烟的发家史》或《孔夫子千里走单骑》)是作家曾颖近年来微型小说的精品选集,也能体味到轻灵和快乐,内容涉及都市情感、婚恋爱情、官场浮沉、乡村民风,以及底层百姓的日常情态。,有多篇曾入选各类教材和选本。使人们在阅读中,作者个人博客为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天涯的知名博客
  • 后宫尔珍公主

    后宫尔珍公主

    她,21世纪都市女性常紫苏穿越到清朝。复活于一个公主的身上。从此她便是爱新觉罗·尔珍,有一个不受宠的额娘秋沁柔。宫廷里的那些女人们永远都是斗争不断,常紫苏冷眼看这宫斗不停。由于秋沁柔遭人所害,得了不治之症,为了报答秋沁柔的救命之恩她溜出宫求医。他,说:“紫苏花为你开,清风为你来,雪影为你倾倒。你是我这辈子都值得爱的女人,此生永不负你。”他,说:“有朝一日,我要让天下美食都是出自我的手。让我给你做一辈子的山珍海味。”他,说:“医者本仁心,而我不是仁心的医者,但为了你我愿下山救治你的额娘。”他,说:“我原是佛门中人,因为犯了戒律被逐出师门。既然已不是佛门人,那么我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他,说:“我愿意等你一生一世,你可愿等我凯旋之时来娶你?”她,在清宫中原本是想清静的过日子,却没想到树欲止而风不停。聪颖的她是如何巧妙的应对这群后宫里的女人,又是如何溜出宫,流浪于江湖苦寻救命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