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9500000024

第24章 犹太人重返家园(2)

巴比伦人也曾经这样试过。他们送移民到原来的以色列王国去,这些移民同残留在当地的半饥饿人口混居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新的种族,叫做撒马利坦人。但是这一种族从来没有繁盛过,它是由希伯来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人和腓尼基人组成的一个奇特的混合体,深为原犹大王国的纯正犹太人所看不起。

当居鲁士开始在巴勒斯坦建立王国时,他首先想找到当年从以色列王国掳走的居民的后代,结果无踪迹可寻,他们已经为巴比伦人完全同化。这些人的命运至今还是一个谜。

不过,就原来从犹太王国掳走的人来说,事情就好办了,因为他们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完整性。

这是一个奇妙的历史现象:当某地的原住民消失之时,当初从该地迁走的原住民移民却较为完好地保存了民族特性并最终回到故乡。

公元前537年,波斯国王下令犹太人立即回到耶路撒冷去,同时准许他们重建圣殿,把四十多年前尼布甲尼撒拿到巴比伦去的金银器皿归还给他们,还鼓励他们把耶路撒冷建设成一个新的首都,重现所罗门时代的光彩。

经过半个世纪的祈祷,先知的预言实现了。耶和华的孩子们的又一次流放终于结束了,犹太人可自由离开那里。

门真的打开了,却只有极少数人愿意重返祖国。

这和他们的祖先在埃及时的情况很相像。在异乡时确实比故乡好,异乡比故乡更像故乡。尤其“故乡”这一概念被有相同元素(土地、家人与社区)的广义家乡取代后,更多的人就更不愿回去了。

很多犹太人安静地留在巴比伦,或者迁移到亚马他、尼浦尔、书珊或者其他新波斯帝国的大城市中去。一部分人走上了穿越沙漠的漫长而艰险的路程。

从各地回去的那些犹太人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宗教职责的虔诚者,他们要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新国家,它将消除一切外国影响,绝对信奉耶和华。

实际上应该由但以理领导人们重回巴勒斯坦,但他年龄太大,不堪长途跋涉了。波斯人对他不错,留他继续供职。过了一段时间,他被控不忠,因为国王曾经下令在一个月内不准向神或人请愿,而但以理却依然向耶和华祈祷。由于这一违令行为,他被判处死刑而投入狮笼。但是这些猛兽拒绝吞噬如此神圣的先知,但以理竟然不损毫发地走出狮笼。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搅挠他了。

但以理已肯定不能上路,波斯人得寻找另一个人来担任新建的犹大省省长。他们选中了一个名叫所罗巴伯的原犹大国王的远亲。所罗巴伯到达耶路撒冷后,就和大祭司约书亚一起投入新的工作。

工作不轻,全城都须重建。城郊大部分地区已被撒玛利坦人强占并开辟为农场和牧场了。他们自然不愿放弃所占的地方,所以便使尽办法让新来的人不得安宁。

撒玛利坦人想在修建圣殿的工地上打工,却得到这种回答:圣殿工程不招异教徒。为报复起见,他们匿名上书给居鲁士,说有人阴谋叛乱,一旦圣殿建成,就使犹大成为独立王国。

居鲁士是个繁忙之人,他没有时间去考虑犹太人叛乱,但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他命令在调查清楚之前暂停圣殿工程。

时隔不久,居鲁士逝世,事情也就给忘掉了。几年过去了,工地上长满了杂草。先知哈该出面责骂所罗巴伯懦弱无能,希望他继续开工,不管国王是否批准。

所罗巴伯正需要有人支持他,便满口应承,告诉工人开工。

因此,他和撒马利亚的总督达乃产生了分歧。达乃问他:凭什么权利建造这座越来越像堡垒的神堂。所罗巴伯说是若干年以前经居鲁士批准的。达乃便上报宫廷。此时的国王是大流士,他下令查阅陈年档案,这很麻烦,终于找到了居鲁士签署的原件。达乃不再反对,四年后圣殿建成。

大多数犹太人仍然住在埃及、巴比伦和波斯的各商业中心,但每逢重大的宗教节日,只要环境许可,就有少数流放者回到圣城(耶路撒冷)过节。他们承认并尊敬这座旧城为心灵之家。这个地处内陆的城市,街道既窄又脏,工场简陋,没有多少发财的机会;所以等到上了最后一道祭品,唱完最后一首赞美诗后,远方来客就急忙赶回书珊或达府纳的商业区。他们以身为犹太人而自豪,他们也爱耶路撒冷,不过不能整年住在那里而已。

家乡是什么?家乡就是一个祭祀先祖与贡奉本族神的地方。家乡有家乡人生活在那里就够了。

这样就发展成了奇怪的双重忠诚,在以后的四百年里产生了很多麻烦和痛苦。犹太人虽然分散居住在波斯人、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之中,却从来不适应当地的习惯风俗,无论在何地方,他们都形成了国中之国。

自己聚居在一块地区;

有自己的神庙;

禁止孩子们同异教徒孩子玩;

宁愿杀掉女儿也不让她嫁给异教徒;

他们吃的食物不同,烹饪的方法也各异;

他们认真地遵守当地法律,但他们同时又遵奉自己特有的某种非常严格和复杂的戒律;

出于爱好,他们穿的衣服也和别人不同;

他们刻板地欢度某些节日,别人无法理解。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以疑惑的态度对待自己所难以理解的邻居。犹太人聚居地的隔离性质,犹太人公然诅咒异教神,再加上犹太人只愿跟自己人一起干活了,这就往往使犹太人不受邻居欢迎,从而引起激烈纠纷。

基督诞生前5世纪的早期,某一次激烈纠纷使住在波斯的犹太人面临全部被消灭的危险。这一突发事件的内在原因不详,但《以斯帖记》详细记载了事件的经过。

《以斯帖记》是《旧约》诸史书的最后一卷,跟《但以理书》一样,是在波斯王薛西死后好几百年写成的。这一事件在波斯史书中不见记载。关于薛西王,史料甚多,他几乎毁灭了欧洲大陆的新文明。他耳朵很软而又为人卑鄙,以下所讲的关于他如何对待妻子的故事,是完全符合他的为人的。

薛西(犹太人称之为亚哈随鲁)和他的妻子在经过了一场丢脸的争吵之后离婚了。当时国王和王后都喝醉了,两人恶语相向,妻子瓦实提被迫离开王宫。

薛西马上在全国挑选新的王后,年轻的犹太姑娘以斯帖被选中了。她是个孤儿,为表亲末底改所收养。末底改在社会上颇有地位,和宫廷里的人也相当熟悉。以斯帖进宫以后,末底改常去看望她。

一天,末底改在前厅无意中听到有两人在私语谋杀国王,他便向以斯帖报警,以斯帖随即报告国王。那两人被捕并处死,但末底改却被闲置一旁,他虽然救了国王的命,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他毫不在意。他不需要什么钱,而且他是王后的养父,已经得到很多荣誉,他很满足了。但是,他的地位忽然提高,名声不小,也招来了很多仇人。

一个名叫哈曼的阿拉伯人,是薛西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属于亚玛力部落,而亚玛力人同犹大部落的人是世仇,所以他看不起末底改,末底改不亢不卑一如既往。

哈曼坚持说,两人相遇时,末底改必须首先鞠躬,末底改不这样做。闹到国王那里去,国王说不管。于是,两人之间的仇恨愈演愈烈。这看起来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不过三千年前的人是看不到这一点的。

哈曼向薛西屡进谗言,使薛西对犹太人大起疑心。他指着犹太人的豪华住宅,说他们如何发迹;这位国王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大多数犹太臣民所住的贫民窟,他相信哈曼所讲的一切。不费多少事,哈曼就使专制君主甘愿签署了一道命令,把全国所有的犹太人一律处死。

哈曼被受命执行这道命令。同一切刽子手一样,他周密地布署了有关事宜,因为他要充分享受这报仇的乐趣。他抽签决定在哪个月份来对耶和华的信徒执行大屠杀,结果抽定了二月份。哈曼有足够的时间去在一个高山之巅搭起一座绞架,以便把他的仇人末底改“吊得比所有人都高”。

哈曼的阴谋不是一个人所能包办的,所以不可能长久保密。应末底改的紧急请求,以斯帖不经宣召就去见国王,要求他赦免她的族人。

薛西一开始为以斯帖未经宣召而觐见一事大怒,但他随即想起末底改曾经救过他的命,同时他把所有材料凑在一起,发觉哈曼是怎样地为报私仇而欺骗了他。

国王派信使骑着快马奔向全国各地,通知犹太人应对哈曼的屠杀计划。就这样哈曼被吊死在他自己原来打算吊死他的敌人末底改的高山之巅上。

哈曼的阴谋细节被披露后,犹太人庆幸自己得以脱险,决定永远记住这一重大事件。此后,每年亚达月(巴比伦历法的一个月份,相当于目前公历的二月和三月之间)的十三和十五两日之间定为普珥节。到此节日,要在每一个犹太人聚居区高声朗读《以斯帖记》,公开诅咒哈曼,富者须慷慨周济穷人,以纪念贤惠的王后使她的本族人民免遭戮杀。

这个故事发生在波斯帝国,犹太人的普珥节即起源于此。但早已回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不喜欢这个的节日。有很长一段时期他们反对每年庆祝这个看来有点“洋气”的普珥节(其庆祝方式恐怕源自古代的亚述人或巴比伦人)。不过这一节日还是以其新的形式迅速得到公认,一直传到现在。

以斯帖的故事,表明了在波斯王统治时期,外国移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成就同故国的情况恰成对照,因为一切文字记载都说明了当时的耶路撒冷一片萧条。

圣殿总算建起了,可是城墙仍然倒塌,商业和贸易恢复得很慢。所罗巴伯已死,接班人一个个都因缺钱少人而难有作为。

国外的犹太人决定为祖国做出贡献,他们资助了一位名叫以斯拉的祭司到犹大去了解情况。他呼吁人们和他同行,一开始响应者不多,经过多次劝说后,大约有五百人跟他一起回去。在路上走了四个月,这群朝圣者才看到了圣殿。

以斯拉发现耶路撒冷的情况不妙,移民回来的人大都娶了外国女子为妻,对自己的宗教职责毫不关心。犹大快要变成另一个撒马利亚了。

以斯拉在尼希米(曾为波斯王亚达薛西的侍从)的帮助下,着手重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他们修好了城墙,清理了街道,把外国女子遣送回她们的娘家。在圣殿的大门外建了一座木制讲坛,以斯拉定期登坛宣读和讲解神圣约法,使人们永不忘记自己的责任。

当时旧城的大部分还是空荡无人,这就意味着远远不够人来防守在人丁兴旺的所罗门时代所精心设计的城墙。这当然危险之极。以斯拉于是便采取断然措施以增加必需的居民。凡居住在城外各地的犹太人,经过抽签,必须有十分之一的人迁入耶路撒冷;自愿迁入的少数人,被当作无私的爱国者而备受欢迎,其他的则是以武力押来的。

尽管这样,耶路撒冷仍然只是部分地恢复了旧貌,过去那种政治和商业重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以西结的梦想看来是实现不了了。

但是,这座城市就要成为一位伟大先知的家。耶路撒冷将再获荣光。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热门推荐
  • 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本书是一本史料性较强的“百年香港快览”系列之一,它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所编写的,该书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事件关键词、背景扫描、大事脉络、结果与影响、精彩点评等栏目的精心设置,深入浅出生动地描绘了香港自开埠至2007年百余年的沧桑,为你扫描百年香港今昔之巨变,透视沧桑历史之荣辱,解读东方之珠繁荣之历程。
  • 国王的人马 海顿斯坦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国王的人马 海顿斯坦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流光溢彩,各具特色,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
  • 一分钟改变管理的弱点

    一分钟改变管理的弱点

    约翰·科特是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的权威。在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领域著作甚丰,他曾两度荣获颇具声誉的麦肯西基金会“哈佛商学院最佳文章”奖。他提出,在管理活动中,一分钟内改变管理弱点是目前全球各大企业所追求的、最有效率的改变管理弱点的理念,即需要每个管理者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现自己管理的弱点和不足并迅速有效地改变,使自己企业的管理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趋完善和高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 豪门重生之暖爱成婚

    豪门重生之暖爱成婚

    沈沐希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爱了五年的男人最后竟然为了别的女人和孩子,要了她们母子的性命。许君翔:沈沐希,娶你不过是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得到沈家;爱你,不过是为了得到你的骨髓给我的枫儿;宠你,不过是为了要你儿子的肾脏换给我的菲儿!沈轻枫:姐姐,这就是你跟你儿子存在的价值,没有你们母子,我们母女又怎么能活下去呢?沈沐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被硬生生的夺走了一颗肾脏,像个破布娃娃一样躺在手术台上,双眸竟流出血泪来:许君翔,沈轻枫,我就是化作厉鬼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们!未曾想到,她没死,一遭重生,回到了刚...
  • 萌妻逆袭:错惹腹黑男神

    萌妻逆袭:错惹腹黑男神

    某晚卢安怡把自己灌醉,将自己心仪已久的男人压倒墙角:“你这样神一般的男人就是为了保护我这种弱女子而存在的,你逃不掉的。”某男邪魅扯唇:“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女汉子倒追腹黑男,爆笑连连……
  • 极品阴阳师

    极品阴阳师

    方云这辈子最大的烦恼,是他身边的女鬼太多。08最新都市精品,要看!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