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100000009

第9章 二十岁以前(6)

《大同书》中对理想社会的政治、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家庭与婚姻等,都有十分具体的描写。毛泽东对这些极感兴趣。从1919年12月《湖南教育月刊》上发表的他所作的《学生之工作》一文中,可以明显看出所受于《大同书》的影响。文中说:“我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七年(1918年)春季,想邀数朋友在省城(长沙)对岸岳麓山设工读同志会,从事半耕半读……今春回湘,再发生这种想象,乃有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议,而先从办一实行社会说本位教育说的学校入手。此新村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当时并不是只有毛泽东一人思考“新村”问题。《新青年》杂志上就刊登过周作人、武者小路实笃等谈新村的文章,***、瞿秋白写过介绍一些美国人办的公社的文章。北京“少年中国学会”与“新潮社”一部分人,于1919年11月,组成北京工读互助团,《简章》提出每日每人做工4小时,同时发动募捐,***、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周作人、高一涵、张崧年等17人为发起人。工读互助团成立三四个月即陷困境,终至解散。毛泽东是《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也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他当然会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1920年2月,周作人宣布新村北京支部成立,由周本人主持。毛泽东于4月7日往八道弯访周作人,当同此事有关。但是看来康有为的《大同书》对毛泽东的影响似乎更具体些。我们可以把《学生之工作》中所写的新村计划,同《大同书》甲、乙两部所写的理想社会对照看看。

《学生之工作》说:

“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吾以为岳麓山一带,乃湘城附近最适宜建设新村之地也。”

《大同书》说:

“贫民归公政府恤养。”

“病者皆归公医院治之。”

“死者归考终院料理丧葬。”

《大同书》乙部《去国界合大地》,力言有国之害。“欲去国害必自弭兵破国界始”,然后“立(世界)公政府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语中,论及个人有无上价值后,有这样的话:“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也。”把“国家”列为恶魔,自是当时受到《大同书》(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大同书》中其他一些意见,也对毛泽东有所影响,例如其中说的“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以情好相合,而立私约,有期限,不名夫妇”(第124页),妻子“不必其夫赡养”,婴儿“不必其母抚育”(第192页)。尤其将社会一切罪恶都归之于家庭,综合出家庭妨碍人类进入“大同之世”的14条公害:“故家者,据乱世人道相扶必需之具,而太平世最阻碍相隔之大害也。”(第191页)至于“农夫之乐”则“坐得工金,听其挥霍,居得公室,逑匹同居,好学者有图书之益,中才者有听讲之教,食有公厨,游有公园,除每日工作数时外,悉皆自由”。后来“大跃进”时期,毛泽东多次提出过废除家庭的主张;人民公社大办公共宿舍、公共食堂等,则受到他的极力称赞。每天工作的具体时数:“太平之世,一人作工之日力,仅三小时或一二时而已足,自此外皆游乐读书之时矣。”(第248页)《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说:“共产主义者从来都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从沉重的负担变成愉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将来每天劳动的时间无疑将大大缩短。随着机械化、电气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争取在今后若干年内开始实行每天劳动六小时的制度。在目前时期,不但在城市中,而且在农村中,应当实行平时实际工作八小时、学习二小时的制度。”《大同书》中的“中国江南之宜稻,河北之宜麦,江浙之宜桑,四川之宜药,广东之宜花果,北口外之宜牧畜,沿海之宜渔盐”(第240页)的提法,多年之后也反映在《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中了。难怪在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开始时,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干部到徐水县去时,除带上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外,还带了康有为的《大同书》。

《大同书》提出了废除私有财产,实行财产公有的要求;主张全球性的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原则。肯定工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第247页)。还设计了一个没有阶级、人人平等的社会、实行社会自治制度。“太平之世不立刑,但有各职业之规则”,“职规之外,立法四章”——“第一禁赌博”,“第二禁独尊”,“第三禁竞争”,“第四禁堕胎”。诅咒专制皇帝为“民贼屠伯”,激烈地反对“独尊”,从而描绘了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全部生产包括服务行业,都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康有为特别重视教育,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人人学到20岁,人人皆无恶习。“当太平之世,人性既善,才智过人,惟相与鼓舞踊跃于仁智之事;新法日出,公施日多,仁心自厚,知识日莹,全世界人共至于仁寿极乐善慧无边之境而已,非乱世之人所能测已。”(第277~278页)

总之,《大同书》反映了康有为资产阶级自由派改良主义的思想,反映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对作者的影响及其远远超越之处,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公正的幸福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在思想史上有很高的价值。当代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三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这就是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大同社会主义空想和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主义空想。”《大同书》中提出的政治主张,和孙中山倡导的“天下为公”的思想“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康有为的这些思想,“在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进步地位,它比朴素的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已向前大大进了一步,它根据社会必然向前发展的历史进化理论,提出了一个以高度物质文明为基础,以人人劳动和财产公有为基本原则,以政治民主个人平等自由为社会结构的‘大同’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表达了中国先进人士和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科学发达的希望,对封建专制的憎恨,对人权民主的要求,在这个社会主义主观空想形式里充满了民主主义的客观内容。”

《大同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却绝不能作为制定现实政策的指导理论。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到此书,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对此书的内容,无一字评论,他所惋惜的,只是康有为未能找到通向这个理想的道路。历史的不幸是,9年之后,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执掌国柄以为找到了这条道路的毛泽东,作了一次失败的尝试,其代价之大,是人们多少年也不会忘记的。

东山学堂并不能满足毛泽东求得更多知识的渴望。正是辛亥革命前夕,他于1911年春来到长沙,这一步对他辉煌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到长沙

既然康有为、梁启超为少年毛泽东打开了眼界,东山学堂自然不能满足他的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他极想到长沙去,因为听许多人说过,那里是个大城市,湖南的省会,城里有好多更高级的新学校。在清末,湖南开风气之先,是办新式学堂最早也最多的省份之一。到1907年,总计全省有商业、实业、师范和普通中学等82所学校,还有女子学堂7所,学生共达一万三四千人,而长沙就集中有二三十所。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只读了半年。学校的校长、教师,看到他年纪较大,成绩又好,都主张他去长沙考中学堂,继续深造。恰好学校的贺岚岗老师,应聘去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堂任教,愿意把他带去读书。这正符合他想去长沙的迫切愿望,于是他从东山回到家里,做去长沙的准备,但仍然受到父亲的阻挠。他请来舅父及以前的老师劝说父亲让他继续读书。临行时,他抄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示自己立志求学和男儿志在四方的决心。1911年春,他挑着行李走到湘潭城乘船到长沙,进入湘乡驻省中学堂。这时的长沙是革命党剧烈活动的地方,社会上充满新的气象。他才知道有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马上成为同盟会的《民立报》的热心读者,为报上的反清言论和黄花岗起义等革命事迹所深深感动。他回忆说,自己这时竟激动到这样的程度,写了一篇平生第一次表示政见的文章,贴在学校的墙壁上。文中主张让孙中山回国就任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部长,表示了坚决反对帝制的思想。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三个人早已属于两个敌对的政党。为革命的潮流所鼓舞,他毅然剪去自己的辫子,并且说服他的朋友和同学也剪掉,以表示反抗清朝的决心。这时,萧家兄弟子升、子璋也同在这个学堂读书。

关于辛亥革命前夜湖南青年学生革命情绪的高涨,在五四运动时,毛泽东以自己亲身的经历,作过这样生动的描述:“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黄兴在广州起事,全国震动。消息到湘,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跃欲试。”四川反对铁路国有运动爆发后,“继起者则为湖南,学生界尤其愤激,倡言罢课,到处开会演说。庸懦无知的湖南巡抚杨文鼎,横加干涉,学生公然开会不成,则秘密开会,城里开会不成,则聚议于岳麓山头”。他说,自己“当时也是这许多人里的一个小卒。我们学校里每天关着大门演说,好些同学慷慨激昂地主张革命。还记得演说的时候,一位同学将他身上的长袍卸下一丢,说,‘快习兵操,准备打仗’。”

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南是全国第一个响应独立的省份。当革命党人和新军正在长沙起义时,毛泽东立即准备到武昌去参加革命军;听说汉口街道潮湿,连雨鞋也在朋友那里借到了。后来因交通缘故,没有成行。当“汉旗”一在长沙的抚台衙门升起,他就毅然参加了新军,当一名普通列兵。这时有许多学生参加了军队,成立了一队学生军。他认为学生军太复杂了,要干革命,就要准备打仗,还是应当参加正规的军队。在新军中,除了操练和做一些军事勤务,他将剩余的饷银订了省内外几种报纸,每天贪读不厌,非常注意政治时事与社会问题。在鼓吹革命的报纸中,他第一次见到“社会主义”这个名词,那是江亢虎所宣扬的社会主义。他对这个新东西很感兴趣,就写信同东山学堂的朋友和同学讨论。他跟军队中的大多数士兵以及正副目(即正副班长)和排长都建立了很友好的关系,常常帮助他们写家信和讲解报纸上的新闻。他们都很尊敬这个列兵,认为他有学问。他同士兵中的一个铁匠和一个矿工特别亲近,极其喜爱他们的质朴。1950年夏天,他收到当年同他有过友谊的一个副目的来信,曾亲切地给这位40年前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副班长回了信。

辛亥革命时,谭延恺用阴谋手段在湖南攫取了“都督”的位置,类似的事件也在其他省份发生。推翻君主专制的伟大革命果实,仍旧落到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军阀官僚的手中。这时,毛泽东认为这一场革命已经过去,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于是,他只当了半年士兵后,便从新军中退出,决定继续读书,以求得新的学问和寻找新的出路。

他一连投考了几个实业、法政、商业等专门学校,都不惬意,有的住了个把月又退出来。1912年春天,他考进了湖南省立中学校(就是后来的第一中学)。这个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兴趣使教师感到惊奇。国文教员胡汝霖很看重这个学生,特地将自己的一部《御批通鉴辑览》给他看。《御批通鉴辑览》遵照乾隆旨意编辑,为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删节本,是一部116卷大书。《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此书“凡书法褒贬,一秉圣裁,其沿讹踵谬之处,并亲为论定,以昭千古之是非”。其中经乾隆指授笔削者几千条;内有800多条为御笔朱批,经臣下编成《御制评鉴阐要》12卷,卷首有乾隆为《辑览》写的序言。用四库馆臣所写“提要”的话来说,御批的意义是“用定千古是非之准,而破儒生迂谬之论”的。看来,乾隆出这部书,同他决定修四库全书一样,是清朝整个文化统制政策的一部分。梁启超在《新民说·论私德》中说:“及夫雍(正)乾(隆),主权者以悍鸷阴险之奇才,行操纵驯扰之妙术,摭拾文字小故以兴冤狱,廷辱大臣耆宿以蔑廉耻,又大为四库提要、通鉴辑览诸书,排斥道学,贬绝节义,自魏武以后,未有敢明目张胆变乱黑白如斯其甚者也。”

可是,就是这样一部书,对于青年毛泽东来说,却起到了一个借书给他看的教师没有预料到的效果:他竟因而下定了退学自修的决心。1936年,他同斯诺谈往事,这样说起这事:“我下一个尝试上学的地方是省立第一中学。我花一块钱报了名,参加了入学考试,发榜时名列第一。这个学校很大,有许多学生,毕业生也不少。那里的一个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他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而很愿接近我。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览》,其中有乾隆的上谕和御批……我不喜欢第一中学。它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我在校6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书同他后来关系之大了。我们不知道的是,当时使毛泽东感兴趣的,究竟是《御批通鉴辑览》中写的那些史迹还是乾隆的批语。但是我们确切地知道,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的兴趣终身不衰,直到晚年还常常阅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这一类书籍;遇到他以为重要的内容,还送给他最亲密的同事看。

现在人们能够看到毛泽东最早的文章就是一篇史论。是1912年上半年在省立中学的时候写的,写在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校名的作文纸上,在题目《商鞅徙木立信论》之下,写有“普通一班毛泽东”7字。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卷二。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即左偏裨将军),准备实行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一金”是多少,说法不一。有的以为是金一立方寸,有的以为是金一斤(旧制,即500克),有的以为是金20两(旧制,即625克)。虽然不能确切地说这是多少,总之可想而知是一个可观的大数目,以致人们都不敢相信,搬一段木头会有这样的重赏。想不到当真给了这样的重赏,这就让人们亲眼看见了并且相信了上面颁布的任何命令都是要执行的。“徙木即赐”,这样就为新政的推行做了一项奇特的准备:获取了公众的信任。

同类推荐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热门推荐
  •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情迷小妖精

    情迷小妖精

    她本来是个逍遥自在的小妖精,在某天却莫名成了一个小太监;皇帝帅哥总是用怪怪的眼神看着她,恨不得吃了她似的;好不容易活下来,却发现这条命被别人捏在手里;小小妖精,颠倒众生……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玄脉异天

    玄脉异天

    他是当朝皇帝拾于百花林边的遗孤,天生体弱,投入中原第一修真大派,奈何得知自己经脉被封,终身不能修炼,江湖的纷争与情仇让他得知保护自己身边在乎之人需要多么强大的实力,在机缘之下得到一块奇特的寒玉,这让他看到自己体内不一般的力量,命运就此发生改变。心爱之人的离去与命运的折磨让他变得逆天,终要与那苍天斗上一斗。洪荒之行体内庞大的力量浮现,飞升仙界后绝世隐秘终于浮出水面,那体内被封经脉究竟是天命安排还是一场惊天预谋.......且看主角如何以一己玄脉之力纵横各界,与天地争!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王爷,回头爱

    王爷,回头爱

    她,一个因白血病死亡而魂穿的现代女高中生,到古代后除了头发特长外没啥特长,但是却是一位乐天派,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有时脑子一热就天不怕地不怕。他,异世界大秦王朝二皇子,18岁便被封南王,骁勇善战,令敌国闻风丧胆,引无数少女芳心暗许。她,是他休掉的发妻,他,是她初吻的掠夺者。她说他是高傲的公鸡,他也曾对她不屑一顾。可是慢慢的他却在她的小聪明和小计量里慢慢陷入……
  • 终极武力

    终极武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终极的武力,造就终极的人类。当王越的人生再一次重新开始之后,这个世界固有的规律就被彻底改变了!一把神秘的剑器载着他穿过两个宇宙间的黑洞,就如同桥梁一般承载着不同世界的他……。就让我们跟随着主角的脚步,一步步的揭开这个世界最神秘的面纱吧!!
  • 纨绔皇后

    纨绔皇后

    据说…这位丞相府的纨绔千金不学无术,作恶多端,遭万人鄙夷。这千金锲而不舍的追求当今皇上,遭其厌恶。一个月前,因为嫉妒,打伤夏将军的妹妹,夏将军替妹报仇,PK中她不幸坠马掉落臭水沟。醒来之后,迎来的却是另一个全新的女人,一个来自现代的金融高手,冷静沉着,风采飞扬。一道圣旨,纨绔千金入宫为后。当面对皇帝三番四次的冷嘲热讽,厌恶冷落;当后妃们为一个男人暗地杀得你死我活之时。身为皇后的她,却淡然一笑,只要不惹上她,一切都好谈!宫斗,朝权,天下,步步为营,惊心动魄。商界,风云再起,斗智斗勇,一代商贾强大崛起;江湖,群雄逐鹿,惊涛骇浪,魔教女枭重现江湖,一袭红装凤临天下。又有谁知,如今黑白魔三道之主,竟然是曾经三龙争夺的纨绔皇后?【片段一】啪啪啪,一连几十巴掌连续打在了四大嫔妃脸上,她吹了吹手,嘴角勾起一道邪魅的笑容,说道:“记住,本宫没兴趣跟你们争那个男人,谁爱谁拿去!”俊美的皇帝阔步走来,怒吼:“大胆!”“臣妾擅自殴打妃子,罪无可赦,请皇上赐臣妾一纸休书!从此不相往来!”她转身对视那双黑眸,坚决的吐出。她退下凤袍,卸下凤冠,朝着地上地丢,只穿着单薄的单衣和光着脚丫朝着冷宫的方向走去,只留下错愕的眼睛和那失了冷静的黑眸。【片段二】“恭喜小姐,是龙凤胎。”她支起身子,看了摇篮里的孩子,皱了皱眉,“为何他们看上去像是在敌视着对方呢?”两婴儿瞟了他们的母亲一眼,继续相互瞪着眼睛。——小偷!别想逃!——你这个死条子,要不是你,我也不会穿越!——就算是穿越了,我也要将你绳之以法!——屁啦!的确,他们便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小偷与警察,命运让他们成为了龙凤胎。【片段三】某宅院的门口站着一对长相十分相似的龙凤胎,正气鼓鼓的瞪着对方,就像是对峙的仇敌。“小偷!你是不是又偷了娘的钱?你真是死性不改!”小男孩指着小女孩吼道。小女孩悠哉靠着门框,挑了挑眉,“条子!有帐一会再算,先解决这个!”两小孩同时看向眼前的男人,默契的异口同声道:“你找谁?”“找沈梦璃!”“抱歉的告诉你,你来晚了,我们的三个爹爹都在里面陪着我娘。”“你说什么?”“这位大叔,我哥说的对,除了三个爹爹,还有五个预选爹爹都在陪着我娘。”“请回吧!”兄妹俩同仇敌忾的说道,完全打破了之前敌视的场面,“别来打扰娘亲为我们选爹地,要不我们就不客气了!关门,放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