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000000003

第3章 刮痧 拔罐——最天然的国医自疗法(3)

罐象紫黑而暗或者发紫且有斑块,说明有瘀血或者是寒证,如瘀血性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受了风寒也会是这样的罐象。

罐象如果是散布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罐象颜色为淡紫,一般提示是虚证,如果伴有斑块,提示虚证伴有血瘀。如果在肾俞穴处呈现这种罐象提示肾虚。

罐印颜色鲜红,一般为热证,提示体内脏腑有积热。

罐象如果在大面积走罐后集中在某穴及其附近,则提示与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出现异常或存在病变。

拔罐疗法的宜忌与注意事项

留罐、起罐与疗程的把握要适度

留罐:吸拔时间的长短,是拔罐疗法临床应用应该注意的重要事项。

根据病情的需要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疼痛的病症,吸拔的时间可以长一些;麻痹的病症,吸拔的时间可以短一些。如果遇到患者疼痛感强烈时,就可以提早起罐;如果患者感觉舒适,罐的吸力也不是很大,而局部的肌肉又较多,时间就可以延长一些。

体格消瘦虚弱者,罐子吸拔的力应小,时间要短,拔罐的数量要少;体格健壮肌肉丰满者,罐子吸拔的力要大,拔罐的数量要多,吸拔的时间要长。

患者比较敏感,耐受能力比较差,吸拔的时间要短;患者反应正常,耐受能力比较强,吸拔的时间可以长一些。新接受拔罐疗法的患者,即首次接受拔罐疗法的患者,吸拔的时间要短一 些,经常接受拔罐疗法的老患者,吸拔的时间可长一些。

根据拔罐的形式和罐具决定:闪罐、走罐、留罐的治疗时间以局部或罐下皮肤出现潮红或花红豆点的丹痧、痧块、痧斑、瘀斑等为度。如果采用兴奋手法,所用小罐的数要少,使用大罐的数要多,吸拔的时间要短,10.15分钟即可;如果采取抑制手法,用小罐的数要多些,大罐的数要少些,吸拔的时间要长,15.30分钟即可。

起罐方法:指拔罐疗法过程中最后一步操作方法。根据使用罐具、排气方法不同,一般分为手工起罐法和自动起罐法两种。

手工起罐法:此法为临床所常用。常规手法是用一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另一手以食、中指按住倾斜对方罐口处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让空气进入罐内,吸力就会消失,罐具就会自动脱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以免损伤皮肤。

自动起罐法:起罐时,先卸掉气嘴上的螺丝帽,再抽气门芯使空气从气嘴进入罐内,则罐具自动脱落。

起罐时间:起罐时间要根据病情的需要而 定。如果遇到患者疼痛感强烈,就可以提早起罐;如果患者感觉舒适,时间可以长些,按要求时间起罐。

起罐顺序:在起多个罐具时,要按拔罐先后顺序而定。原则是先拔先起,后拔后起。还要注意上下顺序,如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按先上后下的顺序起罐,这样起罐,可防止发生头晕脑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起罐后的局部处理:起罐后,用消毒纱布(或干棉球)轻轻拭去罐斑处的小水珠、润滑剂、血迹等。

起罐后,若拔罐部位有痒感,嘱患者切不可搔抓,以免感染。罐斑处的紫红色,可于几天内消失,不必顾虑。

起罐后,应嘱患者适当休息一下,缓解疲乏感觉,忌当风口,以防外邪侵袭。

拔罐疗程:若急性病(感冒、发热等)每天1次;若病重、疼痛每天2.3次(拔罐部位要改变)。慢性病每天1次;特殊手法致瘀斑、痧块等应待瘀血瘀痕退后再拔,一般2.5天1次;亦可交替选穴,每日1次;一般治疗7.10天为1个疗程,间隔3.5天,再行第二疗程。急性病治疗2.3次, 慢性病治疗2.3个疗程,无明显效果,应改用其他疗法。如果手法得当,选穴准确均会收到满意效果。

一般操作方法的注意事项

做好拔罐前的准备:

1.做好器材准备。如用火罐疗法,就选择口径大小不等足够用的火罐个数,备好酒精和棉球,备好火柴或酒精灯、油灯、蜡烛,长镊子2把,肥皂,毛巾,面盆。如用竹罐疗法,就选择口径大小不等的竹罐数十个,中药、不锈钢锅、电炉或火炉、毛巾、大镊子。如用药罐法,就用青霉素瓶切去瓶底,或用大小不等的盐水瓶截掉下部2/3,将余下的瓶底磨平,或在玻璃制品厂特制,瓶口橡皮塞保留备用,准备好足够需用的药液。

2.施术者洗干净手,做好技术操作准备。

3.给患者解释清楚,选择合适的体位。

4.保持环境舒适。拔罐时,须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选好体位、穴位和罐具:根据患者病情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好拔罐治疗的体位、施术穴位、部位,以及罐具等。

选准应拔部位:一般取穴以肌肉丰满、皮下 组织丰富、毛发稀少、局部皮肤紧张的部位,如背部、腹部和四肢为多,根据病情选定主穴与配穴,一般以2.3个为佳。

选择好体位:一般原则是,患者体位既要舒适,又要便于拔罐操作。暴露穴位,消毒,如有毛发需剃去。

选择合适的罐具: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来选择罐具型号和口径大小、罐具多少。

每次需用罐具数目和口径大小,要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患部面积大小、年龄以及皮肤的弹性等情况而定。体弱的老年人及7岁以下儿童,宜用较小口径的罐具。

如拔罐部位在背、腰、腹、胸部,可用大号罐子;如所拔部位在肩、臀、大腿部,可用大号或中号罐子;如所拔部位在小腿、上肢可用中号或小号罐子;如所拔部位在手、足或阿是穴,则应用小号罐子。吸拔部位平坦、肌肉丰满、皮下脂肪较厚可用大罐;部位窄小、肌肉较薄、皮下脂肪少可用小罐。

各种拔罐方式的特殊注意事项:火罐法:火罐点燃的火,主要是要求能排尽罐内空气,以达到最大吸力,为此,待燃烧火苗(火焰)行将熄 灭时扣罐为佳。忌火旺扣罐(特殊用法除外),否则容易灼伤皮肤。

如在点火过程中发现罐口过热,应当换罐,或用消毒湿毛巾降低罐口温度,以防烫伤。

煮罐法:煮竹罐时间长短要适宜。煮罐时间过长,则易脱落;过短则吸拔力不足,不易吸住。一般以3.5分钟为宜。

煮罐后必须甩净罐内的热药液或热水,以免烫伤皮肤,并立即用干毛巾捂住罐口,保持罐内的温度,使其有一定的吸拔力。有知觉障碍者不宜用竹制煮罐。

其他拔罐法注意事项:

1.在走罐的时候,不能在骨突起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更不能在走罐过程中使火罐漏气。

2.抽气罐可能会造成过大的负压,出现水疱。若无真空压力表观测数值,要注意控制负压,避免罐内外压差过大。

3.挤压罐有时维持的时间过短,应该随时对其进行检查,一旦发生罐具脱落的现象,应该及时重拔。

4.其他针刺或刺络拔罐时,若用火力排气法,消毒后必须用碘酒、酒精完全挥发后才能拔 罐,宜选用玻璃罐具,以便随时观察局部变化情况;针刺时要防止因肌肉收缩发生弯针、折针现象,以防撞压,出现意外。

5.特殊部位或穴位,拔罐不便时可使用点压、揉按手法,如风池、身柱、太阳、合谷、列缺等穴。

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1.掌握拔罐吸力。吸拔力的大小与扣罐时机及速度、罐具的大小、罐内温度等因素有关,用火力或水煮、水蒸气排气拔罐时,若罐内温度高,扣罐速度快、罐具深而大,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

2.防止罐具脱落。拔罐时,患者不要随便移动体位,以免罐具脱落。需要罐具数目多时,距离不宜排得太近,否则因罐间互相挤压会致罐具脱落。

3.拔罐时间长短要适宜。如病情重、病灶深,以及疼痛性疾病,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病,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可略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背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相应缩短。体质强壮,青年人,拔 罐时间可适当延长;体质虚弱,老年人或7岁以下儿童则相应缩短。

4.注意起罐手法。起罐时手法宜轻缓,以一手指抵住罐口边的皮肤,按压一下,使空气透入,罐子便会自行脱落,不可硬拉强扳或旋转。

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1.注意患者的反应。在拔罐时,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如患者有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暖、舒适、思眠入睡等,都属于正常得气现象。如出现疼痛较明显,或灼热难受时,应立即起罐,变换部位再行拔罐,或减小吸拔力,或改用口径较小的罐具多拔几次。拔罐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足,应重拔。

2.晕罐及其处理。患者有晕罐征兆,如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脉细数等症状时,应及时取下罐具,并令患者取头低脚高体位平卧。症状较轻者喝些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症状重者(如血压下降过低,呼吸困难等)可用如下两方。

一方为卧龙丹——西牛黄、金箔各1.2克,冰片、荆芥、羊踟蹰各6克,麝香1.5克,朱砂(水飞)1.8克,猪牙皂角4.5克,灯心炭7.5克。

另一方通关散(无荆芥)——北细辛1.5克,白火硝、明月石各3克,蟾酥4.5克共研细末,再入适量冰片、麝香同研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将上药适量吹入鼻中,取嚏数次后,一般可恢复;也可针刺人中、少商、合谷等穴;或重灸关元、气海、百会等穴。

3.注意特殊患者。初次治疗、过度紧张、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应注意发生意外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对这类患者宜选用小号罐具,拔的罐数要少,并尽量采用卧位。

拔罐术后处理:

1.水疱的处理。烫伤、吸拔过久、皮肤过敏,比较容易出现水疱。一旦发生水疱,要防止擦破,可涂适量甲紫,也可不作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疱液,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然后敷利凡诺纱布,再用消毒干敷料覆盖、固定。但此处不宜再拔罐,待完全愈合后,方可拔罐。因治疗需要所产生的水疱则应注意保护,由其自然吸收,因其渗出液的自然吸收过程对于增强免疫功能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2.罐具的保管。罐具用后要认真清洗,采用适当的方法消毒。罐具要妥为保管,竹罐不宜放在火烤和日晒的地方,也不宜浸泡在水中;如果是陶瓷罐、玻璃罐等,切忌相互碰撞,以免造成毛口。

拔罐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拔罐疗法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均可使用。

家庭常见疾病: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泄泻、腹痛、习惯性便秘等。

骨、关节常见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病、肩背冷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胁屏气、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痛等。

五官常见疾病:结膜炎、鼻炎、牙痛、咽喉肿痛、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等。

女性常见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产后缺乳、子宫及附件炎、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

小儿常见疾病:百日咳、哮喘、消化不良、遗尿、小儿疳积等。

皮肤常见疾病: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等。

禁忌证

拔罐疗法简单易学,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1.皮肤局部破溃或高度过敏,以及患皮肤传染病的患者不宜拔罐。抽搐、痉挛、醉酒等不宜拔罐。

2.形体消瘦,皮肤失去了弹性而松弛者,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拔罐。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用拔罐疗法。

3.有重度水肿,病情严重,心衰、呼衰、肾衰者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拔罐。

5.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白血病等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6.在体表大血管处、静脉曲张、癌肿、外伤者不宜拔罐。

拔罐注意事项

1.施术前,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充分暴露局部体位。

2.选择合适罐具,操作时,不能烫伤皮肤,棉球蘸酒精不可太多,一旦滴落到皮肤上则发生 烫伤。若出现烫伤,小水泡可自行吸收,若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挑破水泡,涂上龙胆紫。

3.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适中,使罐拔得紧而又不过,当罐数目较多时,注意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

4.留罐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变化情况。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冷汗、脉细弱,应立即取罐让患者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

5.取罐时应一手握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食指按压罐口边上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罐体即可脱落,切忌生拉硬拽。

拔罐疗法的4种治疗原则

根据病痛部位和拔罐施术体位选择拔罐方法与罐具:一般来说,病痛只局限在一处,可以只用单罐来吸拔,例如偏头痛,就用单罐只吸拔痛侧太阳穴处;如果病变为大片,则宜选用多罐丛拔,例如腰背部风湿,就在背部和腰部用数十个罐子,罐子间距3~4厘米,进行吸拔。

根据施术者的经验与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疗法:施用拔罐疗法,每个施术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和不同程度的熟练操作技巧。一般来说,各种拔罐方法的原理大致相同,施术者用哪种方法熟练、有把握,就可使用哪种方法。选择拔罐方式,两者应考虑周全,否则会影响疗效。

罐法多样,取用灵活:虽然罐具简单,但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及配合疗法等,可有多种罐法,而不同的拔罐方法则具有不同的作用,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果。

根据中医治则选择罐法:根据疾病的症候表现,分析其病因、病机、辨证,确定中医治则,按照不同治则,选择适当的罐法。

以下是不同治则适合使用的罐法。

1.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可用闪罐法、水罐法、单罐法、留罐法、灸罐法、神灯罐法、频谱罐法、刮痧罐法等。

2.清热降火、解毒泄浊:可用留罐法、单罐法、药罐法、提罐法、水罐法、刮痧罐法等。

3.强壮身体、平衡阴阳:可用留罐法、按摩罐法、灸罐法、刮痧罐法、摇罐法、走罐法、神灯罐法、频谱罐法、磁罐法等。

同类推荐
  • 健康饮食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健康饮食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健康生活从饮食开始。健康饮食首先要学会健康饮食的方法,合理搭配每天的营养,平衡膳食,是保证健康的首要条件。每天怎样吃,吃多少,吃什么,是健康饮食的关键。本书根据人生必需的八大营养素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教你健康饮食的方法和技巧,是家庭饮食的良师益友,也是饭店、宾馆、酒楼、食府专业厨师必须掌握的膳食标准和配餐方法。
  •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每个人的健康能仅仅依靠医生来捍卫吗?不能。求医不如求己,治病不如防病。本书提供了四季养生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睡眠保健、心理保健、疾病保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保健等方案。还对识别疾病的征兆、急救、体检、排毒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对自我保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家常食材饮食宜忌

    家常食材饮食宜忌

    本书分为五谷杂粮类、蔬菌类、肉类、水产类、水果干果类、调味品类、饮品类七个章节,讲述各种家常食材的饮食宜忌。本书基本涵盖了常见的食材,每种家常食材的基本信息全面,全面解读选购宜忌、烹调宜忌、食用宜忌等各种饮食宜忌,还列出对应的相宜食物和相克食物,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各种家常食材的各类饮食宜忌。
  • 杨力谈老年养生

    杨力谈老年养生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让每个老年人都掌握自我保健之法,延缓衰老,提高晚年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由中国首席中医养老专家为你讲解养生的奥秘,这是一部让中国人多活十年的书!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策划的《百味》丛书之一,陆续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关于100种你不可不知道的家常食物功效。
热门推荐
  • 高血压病自然疗法

    高血压病自然疗法

    书中简要介绍了主血压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按摩、运动、饮食、拔罐、药枕、敷贴、沐浴、情志、起居等自然疗法。为了使读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书末还附有高血压病的预防。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取材便利,疗效确切,无副作用,适合于高血压病患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
  •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总是挂满点点繁星,让抬头仰望的人无限神往。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_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对自己头顶的这片星空浮想联翩。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十二星座的故事风靡全球……还有许多神秘精彩的故事,尽在本书中!
  • 男人的弱点女人的弱点大全集(超值金版)

    男人的弱点女人的弱点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男人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女人就是一座瑰丽的花园。打本书,读懂自己,读懂异性,让我们一起发现男人、女人内心深处的阳光和阴影,深刻理解男人、女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百炼飞升录

    百炼飞升录

    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秦凤鸣,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机器大战的故事

    机器大战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荣获二十多项大奖,现象级家庭教育图书!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2009年一经出版发行,即引起巨大轰动,数年来一直高居各大图书榜榜首或前列,全球总销量已近600万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 凤仪天下:菲雪情丝

    凤仪天下:菲雪情丝

    “为什么人家穿越就是皇后,宠妃,锦衣玉食,而我却倒霉的穿越到了死囚的身上,为什么?”“这倒霉的皇帝居然让我给他跳脱衣舞?”“既然你选择不相信我,那么我又有何留恋呢?”“爱真的是让人遍体鳞伤的东西!”“带我走吧,只要离开这里,我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为什么再次遇到你,我的心会疼呢?”“贱人,你给我记住,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别走,我知道我不够好,只要你提出,我愿意,真的愿意为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