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菲特眼里,长期投资是获得巨额利益的前提,而短期投资却可以使投资者顷刻之间倾家荡产。所以坚持长期投资,拒绝短期投资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的原则。
1.要投资而不要投机
巴菲特对于股票的投资有着他自己的理解,所谓投资必须要同时具备三点,才能算作是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最终才有可能真正获利。其一,在决定是否投资之前,一定要对所要投资的企业及进行全面而彻底的理性分析;其二,所要进行的投资一定要充分确保本金的安全;第三,投资行为要保证能够有充分的回报。
几十年的投资经历,让巴菲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让他对证券市场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它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难以捉摸,利益的诱惑让所有渴望财富的人们身陷其中,泛滥的消息,漫天飞舞的流言,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分辨真伪,在它的掌控之下,人们就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为股价上涨而疯狂,为股价暴跌而沮丧。当人们被它玩弄的失去理智的时候,索性就进行赌博式的投机,一旦陷入这样的循环,血本无归实属必然。
所以巴菲特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价值投资,他总是试图全面而透彻的研究投资目标,对它各个层面的信息都了如指掌。他经常把购买股票形象的比喻成谈生意,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所有情况,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有的放矢。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曾说过:“没有做过充分认真的分析研究便匆忙地去购买股票,就相当于一个对于游泳一无所知的人跳进水里,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出这样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巴菲特始终认为仅仅凭借那些妖言惑众的消息去想象或臆断,而进行的投资都是不理智的,投资者随时都会为他的不理智承担可怕的后果。他劝诫所有的投资者:投资不是简单的低价买人、高价卖出,而投机就像是投资者在走钢丝,虽然有成功的可能,但危险时刻都在。
巴菲特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股票市场上挑选出在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公司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能够确保其投资安全。他十分清楚证券市场上的游戏规则,不管出现何种失误,其后果只有那就是一个那就是损失本金,血本无归。而投资者之所以会出现投机心理,原因在于他们对获利的期望值远远超过了其现实可能性,从而导致判断失误,损失惨重。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在投资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一个“安全边际”,以此来确保自己的投资安全。
巴菲特认为,投资最终能否获利,关键在于投资者对“确定性”的把握。追求利润是所有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但正是由于人人都渴望投资获利,所以大多数投资者都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这种“确定性”的出现。利润的诱惑让他们蠢蠢欲动,于是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还没有充分了解所要投资的企业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进行投资,他们信心十足的确定利润即将出现在眼前,但十之八九他们等来的都是让他们灰心失望的消息。
但这时的巴菲特却在静静地等待着“确定性”的到来,他要求投资对象不仅能保证资本金的安全,而且还要能给他带来充分的回报。因为他相信,投资成功绝非易事,利润不会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他拒绝投机,除非他已经对投资目标一清二楚,否则他绝不会轻易做出投资的决定。
2.坚持长期投资,才能真正获利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坚持长期投资。在他看来,如果投资者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投资该股票也就失去了意义。他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察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符合他的要求,他会长期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他相信,坚持长期投资,才能真正获益。所以在巴菲特所描绘的投资蓝图里,最具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也要属他的“长期投资”了。在他的众多言论里似乎都透露出了他对“长期投资”的钟爱之情。那么巴菲特为何对“长期投资”如此痴迷呢?
在华尔街,大多数人衡量一个企业,往往关注的是它的短期绩效,因为短期绩效意味他们将不会丢掉饭碗。但巴菲特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投资的一切秘诀在于,在适当的时机挑选好的股票之后,只要它们的情况良好就一直持有。巴菲特在1989年投入6亿美元的资金买下了吉列公司9900万股的股票,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巴菲特始终坚持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但是令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公司出现了股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当时公司的很多大股东由于恐惧都对急列公司产生了怀疑,于是便竞相抛售所持股票来躲避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却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他在静静等待吉列股价回涨的那一刻。因为早在他决定投资吉列的时候,他就坚信吉列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如果长期持有它的股票,将来一定会回获得丰厚的利润,而目前的困境对于吉列来说只是暂时的。于是他决定继续保留吉列股票。然而坚持为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由于吉列被宝洁公司收购,公司的股价从2005年1月28日起每股猛涨5.75美元至51.60美元,这对巴菲特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此刻他的吉列持股总市值已经冲破了51亿美元的大关。事后巴菲特在答别人的疑问时说:“我对吉列公司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我打算和它成为永远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做好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10年的心理准备,我的建议是马上出售你的股票,立刻走开。”
纵观巴菲特的所有成功的投资项目例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银行、富国银行、联邦住宅抵押公司、迪斯尼、《盛顿邮报》、麦当劳等。不难看出,巴菲特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功的原因就是:长期持有、长期投资。巴菲特认为,持有股票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使你拥有了经营该企业的机会。当你买入了一家公司的股票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从此刻开始你要和该公司的经理人一样,时刻关心公司各方面的情况,时刻关心公司未来的发展。一个有远见的投资者应该把目光投向公司的长远发展,应该以获得长期利润为最终目标,而不是像华尔街的投资专家那样只偏爱短期获利。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能和巴菲特一样坚持长期投资呢?对此巴菲特有着他自己的理解。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在大多数的投资者眼里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捉摸不定的,所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便产生了对股票市场的恐惧感。但是渴望投资获利的心理却又让所有的投资者无法摆脱股市的诱惑,所以在他们看来最聪明最保险的做法便是短线操作,一旦获利,便立马抛售股票,从而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其实股票投资者之所以对股票市场心存恐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无知,以及对股市逆转的担心。而在他们看来最保险的短线投资,其实是由于他们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所以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情况才会频频发生,其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法获得最终收益。
巴菲特说过:“购买股票其实很简单。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如果该企业管理层诚实可靠,那么你就永远持有这些股票。”这是他对普通股票投资者的忠告。多年来的投资实践使巴菲特认识到,和短线操作相比,长期投资更容易使投资者获得利益。因为长期投资和短线交易之间的差别那在于,坚持长期投资者关注的是盈亏的质量,而不是盈亏的比例。如此一来,长期投资者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市场进行分析、去学习更多的投资理论给自己充电、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这样自然就会避免因为恐惧和紧张而进行短线操作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巴菲特总是喜欢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家公司股票的时间是:永远。”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无法成功预测股市在短期内的波动走势,而任何试图预测股市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去寻找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并在对其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之后,就坚持长期持有。
那么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具体应该如何做到长期持有呢?第一,由于市场上的公司多如繁星,要想从众多鱼龙混杂的公司当中找到些优秀的公司就会很困难,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一定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保能够准确的找到投资目标的可能性;第二,一定要对投资目标的经营范围和业务有透彻的把握;第三,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第四,对所选择的投资对象进行研究;第五,分析投资成本,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确定投资比例;第六,分析投资目标的市场盈利概率;第七,对可能获得的收益进行预测评估。努力做好以上几点,投资获利指日可待。
3.理性投资,拒绝投机
巴菲特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所有的投资者说:“投机会让我们永远记住,它是酿成大祸的开始,当灾难来临时,所有人都将无一幸免。”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股神”竟然发出这样的感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于华尔街——这个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来说,是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来往于华尔街的每一个人,都像是被注射了兴奋剂,股票市场上那漫天飞舞的纸屑把每一个投资者躁动、狂乱的心理描绘地淋漓尽致。电子类的股票就像是一阵热带飓风,横扫了整个华尔街,在它那股价飙升的热浪里,掺杂着人们一夜暴富的幻想。
于是每一个人都把电子股奉为上帝,渴望它可以保佑自己美梦成真,随着投资者的不断吹捧,电子类新股的股价一涨再涨,它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欲望,许许多多的投资者一哄而上,把大量的资金压在了不断兼并的大企业集团中。每个投资者的脸上都散发着洋溢的微笑,因为他们坚信发财的日子离他们不远了。
这时的巴菲特无比孤独,他陷入了痛苦,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好股票都这场飓风刮走了,迫使他不得不中止他原来的投资计划。他对自己的合伙人说:“尽管我们不分昼夜地拼命维持着,但我的灵感源泉已经变得只有点点滴滴了。如果它们完全干涸了,你们会收到我诚实而迅速的通知。”因为他知道投机这个魔鬼很快就会吞噬掉整个华尔街。于是当所有投资者都在进行着的疯狂的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时,巴菲特解散了他的投资公司,离开了。
没有了巴菲特的华尔街仍旧熙熙攘攘,股价的上涨仍然一浪高过一浪,理智早已被人们抛在了脑后。直到1969年6月股指开始急转直下,那些还沉浸在买空卖空的游戏当中的人们刹那之间似乎都被送上了绞架,股灾来临,恐慌蔓延,华尔街转瞬哀嚎一片,许多人顷刻之间倾家荡产,大批大批的投资者流离失所,更有甚者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而选择了离开这个噩梦般的世界。这就是巴菲特之所以感慨的原因所在。巴菲特面对着如此惨痛的现实,无奈地说:“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不愿须臾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呆得太久了。应该记住一些古老的教训: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投机在看上去最容易做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此时你必须离开。”
在巴菲特眼里,金融市场常常是喜怒无常、变化多端的,容易被利益诱惑的人们只有时刻保持冷静,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才能在这个毫无情面可讲的利益圈子里,确保自身的安全。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投资哲学中最耀眼的就是他的理性投资。他的每一次投资都是一次理智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被他发挥到了极致。他始终相信在金融市场的动荡背后隐藏着某些因果关系,他总是利用他的理性思维和推理去摸索寻找其中的必然联系。所以当大多数投资者兴奋狂乱的时候,他能够保持冷静,心如止水;当大多数投资者茫然无措、止步不前的时候,他能够果断出击,出奇制胜。
4.短期投资,风险巨大
巴菲特对于所有投资者的建议是: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对象。相反,投资者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的投资,就像你与家人共同经营的一门生意。
从这个建议当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对于短期投资的频繁交易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说短期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
他说的这句话并非是凭空想象、危言耸听。他曾经算了一笔帐。如果投资者打算对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为15%的企业进行投资。如果投资者的股票换手率每年高达100%,而每次买入和卖出的手续费为1%,以账面价值买卖一次股票,那么,也就意味着投资该公司的股东们要拿出该公司当年资产净值的3%作为股票交易的成本。这对股东来说就意味着将频繁的交易将会消耗掉该企业盈利的60%。所有这些频繁的交易将会迫使投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巴菲特曾经对股票频繁交易带来的后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说:“巨额的交易成本会给股东带来巨额的损失。股票市场是一个矛盾体,这让所有投资者都感到不知所措。股票市场的繁荣来源于每天所进行的大量的交易,交易活动越多证明股票市场越繁荣。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频繁的交易并不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频繁的交易会让投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频繁交易的受惠者只是那些股票经纪商,而不会是投资者本人。一个过度活跃的股票市场最终将会慢慢吞噬掉企业所取得的利润。在巴菲特的眼里,过分活跃的股票市场无形中损害了理性的资产配置,而使蛋糕收缩变小了。而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频繁的交易活动会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过程中的理性。
巴菲特说:“投资的精髓,并不仅仅是看公司和股票,同时要看企业本身,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看你是看这个公司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情况,否喜欢并且信任公司的管理层,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同时股票价格合适,你就应当长期持有。”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巴菲特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名不文终于成为了45年后名扬世界的传奇股神。在这45年的时间里,他的财富也从区区的40万美元飙升到了近500亿美元,他的年收益率达到了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