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500000030

第30章 动荡中的生存之道——我们将走向何方(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经济战争之惨尤甚于兵战,为政者可不慎乎?

1929年爆发的股市泡沫崩溃直接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间接导致了欧战的爆发。据1932年9月的美国《财富》杂志估计,美国当年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占总人口的28%,这还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口。街头流行的歌曲是《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一个阿肯色州人甚至为找一份工作步行了900英里。

持续的大萧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才宣告结束。大萧条期间,世界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仅为2600亿美元。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国家财产为653亿日元,换算到泡沫经济时期,约为885万亿日元。而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产生的经济损失,12年间大约是1400万亿日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损失的1。6倍。〔日〕松田久一。下一个十年,消费崩盘的年代。盛凯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11:48。

按照苏联官方的数字,1989年苏联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61%,居世界第二位,到了1991年年底,苏联财政和货币崩溃。继承了前苏联70%的国土、70%的经济基础、60%的人口以及约70%国家资源的俄罗斯,一直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3000亿美元,仅为1989年苏联的1/10。

中国经济在长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泡沫经济破灭的危险。这是一场泡沫的大决战,决战的对象不仅是现在的泡沫,还有曾经的自己,犹如左右手互搏。左右手互搏是残酷的,但我们似乎根本没有准备好。在大众一片泡沫危机的嚷嚷声中,很多地方政府却依然沉迷在舔舐泡沫的那点甜味之中,他们没想到这种泡沫很快就会变成毒药,或者他们已经想到,但以为最后去品尝毒药的将不会是他们。

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路径猜想

“什么叫泡沫?所谓的泡沫就是拿针戳一下就破,那才是泡沫。中国的楼市说有泡沫,但用什么都扎不破。中国的楼市泡沫是钢做的,而且还得继续涨。”2011年6月10日,张五常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商业领袖高峰论坛”上的发言。这话出自大家,因此颇为热闹了一阵。

但如果有人坚持说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那我想一定会有新的“牛刀”们出来打赌。中国楼市本来就是用钢筋和水泥堆出来的泡沫,尽管有的保障房混凝土用手可以揉碎,楼面用脚一踩就能感觉到整个楼层明显的抖动四川泸州402套保障房楼板现大面积裂缝。华西都市报,2011年8月26日。

,但那也是钢筋和水泥,你拿一根针去戳,又不戳关键部位,自然是在演戏。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特色的泡沫究竟会怎样破。加尔布雷思曾说,“价格的下跌总是比上涨更加迅猛,一只充足气的球一旦被戳破,就不会有条不紊地漏气”。但事实上,泡沫的破灭并不总会发出“砰”的一声,慢撒气也是可能的。

纯粹的市场经济下,泡沫常常是急速破灭,但在大萧条之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有形之手”减缓了经济波动的幅度。政府既可能加速泡沫的形成,也可能使泡沫破裂的过程不至于过于激烈。

警讯与预期的变化

合理预期理论假定人们是理性的,他们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采取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预期需要随事件发展而调整。在预期形成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但一旦投机进入狂热阶段,政府的告诫事实上已经失去作用,并不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很多时候反而是将危机推向更广更深的阶段。因为如果政府发出的警讯起作用了,危机被阻止了,那么以前的投机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反而会激发此后更加激烈的投机。

理性的政府一般趋于谨慎和保守,在泡沫刚刚泛起时,一个掌握了比投机者更多信息的政府就希望泡沫可以得到抑制,但这个时候正是泡沫价格上涨快、投机者获利迅速、市场趋于狂热的阶段,投机者如饮甘饴。政府的警讯可能会使市场暂时停顿或者稍微下降,但随后的报复性反弹将证明政府的警讯只是空口白话,政府的行为会被市场认为是在和“幻想的泡沫幽灵”作战,甚至会被喜欢阴谋论的人视为政府被新一轮投机者绑架进行的“合谋”。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我们的房价会在一片调控声中不断上涨。事实上,2003年中央银行发出收紧房地产信贷警讯时正是大好投机的开始,而此后的政策调控,不管“国八条”也好,“国六条”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房价上涨的助推器。

如果政府发出的警讯不能协调一致,那事情就会变得更坏,我国房地产泡沫正是如此。2003年中央银行首先发出警讯,但随后国务院宣布房地产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大力支持;到了2006年房地产泡沫已经成型,政府想打压又怕经济受损,投鼠忌器;2008年后眼看房价回落有望,2009年政策又转为极度宽松。

至此,市场成为所谓的“刚性泡沫”,大多数人经过长时间泡沫考验,以为泡沫不过尔尔,实属正常,以前买房投机的心态已转为“就是投资也还不错”。

1929年10月华尔街大崩溃之前,美联储在1928年就开始收紧银根,缓慢提高再贴现率,到1929年1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再贴现率已达到5%,2月,美联储主席就公开发布警告,认为股价已经过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议马上将再贴现率提高到6%,以抑制投机。

美联储的行为被认为是“为阻碍繁荣这架机器的运转而竭其所能”,“激起了一个正直、聪明、具有爱国心的群体(指华尔街)的敌对情绪”。而即将离任的总统柯立芝此时发表了令投机者欣慰的关于股价偏低、国家经济健康的言论,市场在年初小挫后随即创下新高。此后接任的胡佛总统要接着创下“胡佛繁荣”,对股市也是爱护有加,尽管贴现率在1933年8月已经提高到了6%,但市场依然持续上涨,直至最后大崩溃。

1996年,科技网络股推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股市大牛。10月14日,道琼斯指数跃过6000点,《今日美国》头版宣称这是为“有史以来最稳定牛市”树起了一个里程碑,《纽约时报》注意到“人们普遍认为仅有股市是长期投资之所”。12月,格林斯潘因此发出“非理性繁荣”的警告,《纽约时报》报道说“一声沉响,振聋发聩”,《华尔街日报》则问道:“市场过高了吗?”格主席的这番讲话却只维持了不到两天,股市不但没减速,反而加剧了,到1997年的2月,道琼斯指数已经突破7000点了。

此时的格林斯潘再次警告市场:“在过去两年里,人们总被警告要特别担心股票猛涨这一情况,这显然产生了行情能持续多久的问题。”1997年3月,美联储把短期利率提高到5。25%,市场猛跌了7%左右。然而,没过几周,市场就飞快回涨,到6月中旬,道琼斯指数逼近7800点,9月,突破了8000点关口。在格林斯潘看来,他和美联储都被投资者“教训”了一把,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知道市场何时被高估,而且无法和市场对着干。

1997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波及美国市场,10月27日,道琼斯指数狂跌554点,尽管一个月之后,美国股市就将失地收复,但1998年9月29日,美联储却开始了连续三次快速降息,降息政策与其说是为应付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如说是格老在政治上屈服于股票市场的结果。到2000年1月,道琼斯指数创下11722点的纪录,其后市场暴跌,科网股泡沫破灭。

如果用我们前面提到的识别投机狂潮的几个标准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早在2007年就已经进入过度投机阶段了,2009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将泡沫更推进了一步,一些西方人因此嚷嚷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准备要“卖空中国”。

看来,老外手上的中国存货不少,不然焉能“卖空”?但事实上,中国房地产泡沫基本都是自己人搞起来的,前几年每当楼市相对低迷时,就有传言说什么境外资金要抄底,准备大肆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那其实是为了忽悠国人上当而已,当不得真。

老外要“卖空中国”了,中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来,2010年又是提高房贷首付,又是实行密集的限购,还要求财政加紧催收土地欠款、税务部门加紧查征房地产商税收,但房地产商已经不怕了。

经过2009年这一轮新的泡沫,房地产商和银行、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起来,土地财政、银行信贷、房地产开发贷款将三者绑在了一起,他们相信中央政府不敢玩得太大,不然很可能玉石俱焚。

但中央政府是不能被绑架的,银监会站出来说:“银行能够承受房价下跌50%。”并表示,“从长远来讲,房地产市场的科学调控对银行业是个福音。”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银行能够承受房价下跌50%。财经网,2011年7月29日。中央银行是不方便说话的,自从2003年发布收紧房地产信贷的通知被国务院“否决”后,至今头都有点晕,加息也变得小心翼翼了。

泡沫终将破灭,似乎已是共识,但关键是泡沫究竟会在何时、以什么方式破灭。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导火索将始于资金链最薄弱的开发商。如果政府的紧缩政策持续甚至加强,一些资金缺乏的开发商迟早要面临资金链的问题,进而不得不降价卖房,从而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和市场对房价预期的转变。

虽然中国存在严重的金融压抑,房地产市场似乎并不是由过度信贷推动的,绝大部分购房者所用杠杆并不大,首次购房首付最低都在20%左右,目前第二套房贷的首付更是达到了60%,银行也没有表现出对风险的非理性追逐。但由于投资性购房比例已经远超2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50%,投资性购房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房产升值后转手。

按照明斯基的概念,投资性购房首付在40%以下者都应该属于庞氏投资者,因为房租收入远不够支付贷款利息。当投资者资金耗尽,或者其预期房产价格下降时,他们将被迫抛出房产。卖盘大量涌出之时,由于信贷限制,市场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低收入边际买房者接盘,房价将出现急剧下跌。

慢撒气还是“砰”的一声

泡沫“砰”的一声破灭,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快速破灭必将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连锁反应,不仅经济将“硬着陆”,社会也将大范围动荡,甚至会引发政治上的危机。苏联因为体制刚性的缘故,经济失去了自我纠错能力,经济增长泡沫快速破灭,导致了一个阵营的大崩溃;近期发生在埃及等中东地区的动乱本质上也是因为政治结构的刚性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适能力之间出现了冲突,导致民怨爆发。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路上已经走过了30年的时间,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在不断摩擦中寻找着双方的结合点,内生的经济活力和政治体制的适度变化使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有了不少的弹性,可以免于苏联的刚性失败。

但正因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间存在不少摩擦,我们的社会也积累了不少矛盾与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靠人民币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我们目前依然承受不了泡沫极速破灭后的灾难性后果。

泡沫的急速破灭只有在中央对经济和地方政府彻底失控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诱发泡沫快速破灭的基本条件是中央银行不顾一切地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利率,收紧货币供应。而中央银行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就是中国出现持续恶性通货膨胀。

事实上,中国近期要出现持续恶性通胀的可能性很小,一是中国的粮食价格基本与国际脱钩,且国内基本可以实现自足;二是中国政府对于通胀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这不单是统计局控制数字的游戏问题,核心在于国有企业基本上掌控了我国的基础资源和重要行业,政府因此拥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就算是输入型通胀,政府短期内也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其他方式阻断其在国内的传递。

当然,长期来看,政府控制通胀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将导致经济的持续扭曲,从而损害经济发展,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因此,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方式只应该是慢撒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着陆”。在这点上,我们其实是可以和日本进行比较的,日本大藏省当初选择的泡沫破灭路径也是“软着陆”,希望在维持原有机制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对社会的冲击,等待景气回升逐渐消化已形成的泡沫。

虽然选择的是“软着陆”,但能否真正实现“软着陆”,关键要看政府调控经济的水平和能力如何,那才是真正考验执政能力的时候。

日本泡沫是“软着陆”了,但“软着陆”的后果却比“硬着陆”更可怕。日本股市泡沫从1990年1月开始破灭,到2003年才探底成功;房地产泡沫则是1991年年底出现慢撒气,到2005年方算触底,漫长的跌势带给日本的是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萧条。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我们其实已经在做“软着陆”的准备了,但我们不能踏着日本的足迹,重复悲剧。

日本步入“失去年代”的启示

现在很多研究者都将我们现在的泡沫和日本当年的泡沫进行比较,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当年的日本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策略,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处于美元贬值周期,经常项目赤字逐渐收窄;都有较高的储蓄率,货币政策都很宽松,本币也面临升值压力等。

而中国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日本还糟糕,比如,投资比例过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低级等,因此有人预言中国泡沫破灭的后果会比日本更可怕。对于这种简单类比,我们是不同意的。日本之所以在泡沫破灭后沦入“失去的十年”,主要是因为自误。

第一,政局动荡。

日本泡沫破灭的过程,也是政商之间、银企之间丑闻曝光之时,丑闻的暴露重创了日本政府的威信,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1993年,日本“1955年政治体制”宣告终结,自民党不得不结束长达38年的一党执政,多党联合执政不仅没有提高政党的执政能力,反而导致政局动荡。

自民党一党执政时期,党、政之间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僵局不断出现,政府处理经济问题多方掣肘,进退失据,行政效率大受影响,一再错失扭转颓势的良机。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热门推荐
  • 蜜爱天价娇妻

    蜜爱天价娇妻

    谈妙然,落魄千金,失忆,寄居他人篱下。为了重振外公基业,不得不遭受“三条腿的怪兽”们横加嘲讽羞辱。怪兽一:银行巨子霍子铭,典型的风流无情花花公子。“就算你脱光了跳上他的床,你也贷不到半毛钱!”“谈妙然,你给我看好了,今天我霍子铭碰过的女人,谁敢给她贷款!”怪兽二:酒店王子顾西爵,深藏不漏别扭闷骚的腹黑狼。“谈小姐,我们这里是正经的高级餐厅,不是酒吧那种随便搭讪调凯子的地方。希望谈小姐能稍稍自重……”“……霍二公子为人风流,但并不下流,也是风评较好的豪门公子。年龄又与你相仿,更无妻室,若是交往得当,要谋得一份巨额贷款,应该……”好歹她谈妙然也是深得真传的赌神外孙女,岂容这些卑鄙无耻的“三腿怪”欺负?!“这次是想断手指,还是直接断了命根子!”有点悬……“妈妈!你就是我的妈妈。”蹦出一团污漆抹黑的小肉球,死认她做母亲。可她即未结婚更无男友,哪来四岁大的女儿?!谁曾想……一场暗藏锋机的豪华宴会,一个胡乱认爸妈的超萌小宝贝,一夜意乱情迷的颠鸳倒凤之后,三腿怪们齐齐转了性儿……“谈妙然,嫁给我!”花花公子的银行巨头,深藏不漏的酒店王子,同时向她求婚!她的世界翻天覆地,从落破的豪门千金,一跃成为最抢手的天价新娘。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孩子他爸。她该选谁,更值价?【婚前――绝对要腹黑】“谈妙然,我再问你一次,你嫁不嫁?”“我不……我,能不能给我几天考虑一下?”男人气得牙痒得很想咬人,“几天?”“一周……七天。”她觉得,不能厚此薄彼,应该公平对待。“不行,三天。”多一天,都会要他命。“顾西爵,你能不能……”“七天也行,但这七天你也别想见小月月一面。”“啊,你怎么可以这样?”两天不见她都心慌,七天怎么受得了啊!“顶多给你三天半的时间。不答应,拉倒!”“三天半就三天半,但是这段时间,你不能阻止我跟小月月见面。”这算是在求婚嘛,简直就是土霸王抢亲嘛!“可以!早上必须等我来接,再坐别人的车,一根头发也别想见到!”“你……”她气绝!“无商不奸!妙妙,这是你逼我的。”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未婚生子,别后重逢,先婚后爱的温馨浪漫甜蜜喜剧的婚宠文文!一切以一家四口滴幸福生活为主线,其他神马滴人物都是打酱油滴炮灰。
  • 嗜血公主的暗夜冷王子

    嗜血公主的暗夜冷王子

    “不要,不要死,不要离开我。”女孩儿捧着男孩儿的脸,泪一滴一滴的滑落。“傻瓜,我会永远陪着你。”男孩儿支撑着站起身,将女孩儿搂入怀中,张开嘴,对着女孩儿的脖颈咬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千秋雪

    千秋雪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他看了很久才看明白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他所看过的最为特别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本该写成架空文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不错的武侠风格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假如出版他就要去出版社打、砸、抢的清穿文;小喜说,这其实是一部穿清文而不是清穿文,这是一部不知何时可以开始的玄幻大作的前奏,这是小喜心底埋了很深很久的一颗种子萌发出的一点点小芽;你会怎么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冰处女

    冰处女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仙府道途

    仙府道途

    破剑烂宝,原石废料,有多少要多少!在仙府里,这些都可以转化成昂贵的炼器材料。
  • 妖王的宠姬

    妖王的宠姬

    男主:蓝穆修斯身份:妖王性情:残忍、冷血、无情、嗜血、性淫(除了长得好看好像没有任何优点)年龄:八千(高龄老妖咯)女主:今晚身份:人类性格:胆小、善良、单纯(单纯的有些白)年龄:十八(大好年华啊)当一个如花似女的小MM被送到一只千年老妖的嘴边去“吃”的时候,千年老妖是怎么把她给“生吞活剥”了呢?当一个天下间唯我独尊的妖王碰上一个白到一定程度的小女人,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花絮一:某晚:呜呜,不要吃我妖王:女人,你哭的本王很烦某晚:你、请你不要吃我,我就不哭了妖王:本王讨厌有人讨价还价某晚:我的肉不好吃,人肉不好吃妖王:……(这个蠢女人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把她“吃”了)某晚:求求你,我会烧饭,我去给你烧东西吃,不要吃我妖王:女人,本王今天一定要把她生吞了某晚:啊…于是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某个白白的小女人被某腹黑强大的妖王给生吞了,连骨头都不剩。花絮二:妖王:女人,给本王把换洗的衣服拿过来某晚:要衣服自己拿妖王:你是本王的宠姬,必须要听本王的话某晚:你现在是个小毛孩,不是妖王,要叫我姐姐妖王:……(身体受人陷害变小,这个女人竟敢不把他放在眼里!)某晚:啊,你怎么不穿衣服妖王:今晚你死定了某晚:救命啊…妖王(该死的,他一定要尽快恢复过来)于是某个黄昏日落时间,某个说错一句话的女人被某缩小的妖王给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麒麟◇妖王座下第一神兽【由亲亲大大huangqiqi12领养】◆艾斯菲尔◇温和儒雅的妖国二王子【由亲亲上官羽曼领养】◆赤炎◇强悍的玄界尊主【由亲亲total佐藤】◆今晚◇单纯善良的女主【由亲亲御行风领养】◆蓝穆修斯◇残暴妖媚的妖界之王【由亲亲幽蓖领养】花絮与正文不尽然相同,请看文的大大们正文中看到不要质疑,谢谢!欲知腹黑强大的妖王和胆小单纯的今晚PK详情,尽情关注《妖王的宠姬》!简介小白,内容不小白;小宠+小虐,不喜欢此类文的大大们请勿人身攻击,谢绝拍砖!推荐好友文文:随云飘舞《堕一落》樱落《妖王的宠姬》烈焰如歌《夫君不怕多》蓝色紫色《童养妃》醉舞狂歌《囚欢》筱静梦《九夜借腹》听海忆梦人《纠缠》西子情《夫君太多谁的错》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整个2012年对双鱼来说,是劳累、付出、压力很大的一年,被积极的对手、活跃的伙伴逼到,完全没时间思考,看到机会抓了就跑,陷入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情境。 2013年,学到许多本事的你,对任何可能性都跃跃欲试,有了位子,有了筹码,真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畅、自由。你也可以尝试海外市场,让梦想实现,有精彩表演,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