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12

第12章 逝去的风格——浪漫派钢琴大师(7)

科尔托生于瑞士,他主要的老师有两位——德斯科贝和杰梅。前者可能是肖邦最后的学生。除了科尔托,德斯科贝还教过拉威尔、萨蒂、哈恩和里斯勒。杰梅则是当时法国最著名的钢琴教师。科尔托于1896年从杰梅班上毕业并获一等奖。他的视野远比演奏钢琴要开阔得多。他是位德国音乐的崇拜者,1898年至1901年在拜罗伊特当合唱指导和助理指挥。1902年他在法国指挥了《众神的黄昏》巴黎首演,后来又指挥演出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当然,他还积极介绍法国当代音乐。科尔托原本可以成为法国指挥学派的一代宗师,但他后来还是在钢琴演奏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他的音乐活动和社会活动都很繁忙,卡萨尔斯—蒂博—科尔托三重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室内乐组合。1907年起他接替普尼奥担任巴黎音乐学院钢琴高级班的教学,1919年又创办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他长长的学生名单中,最著名的人物有哈斯姬儿、李帕蒂、莱菲比勒、车尔尼—斯特凡斯卡、恰尼等等;晚年时,他还教过弗朗索瓦。科尔托在二战期间支持维希政府和在德国演出的行为被视为通敌,被停止演出一年。战后虽然在法国不受欢迎,但他的音乐会在英国和意大利还是有相当多的观众的。他的演奏一直持续到1958年前后。

科尔托的演奏融理智的权威性、贵族气派、阳刚之气和诗情画意于一炉。虽然他还保留着极少数浪漫派的手法,但他首先是个理智的现代派演奏家。看看他录制的曲目便一目了然,几乎找不到李斯特和莱舍蒂斯基的门徒们喜欢的沙龙小品。科尔托有着一手高超的技术,但是从不炫技,他从来不使人觉得他只是个技巧家。他的错音一直是人们的话题,不过那是他1946年恢复演出后的事了,在1940年以前他的技巧是很准确的,偶尔会有一两个错音,比霍夫曼和霍洛维茨少得多。不少评论家把他的错音归结为没时间练琴,其实看看科尔托编的肖邦练习曲就知道他是怎么练琴的了——他写了大量的练习注解。在这一点上阿劳的看法比较可靠:科尔托的错音还是心理上的问题。

他留下了很多录音,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二战结束前。科尔托最擅长的是浪漫派作品,他尤其被广泛认为是肖邦作品的代言人(尽管有人更推崇鲁宾斯坦的波兰血统)——还有谁能把肖邦弹得那么诗意盎然而又气势不凡呢!科尔托的肖邦作品录音的核心之一是二十四首前奏曲,这也是肖邦上承巴赫,下启浪漫主义时期的最重要的作品。科尔托前奏曲的完整录音有四个,分别录制于1926年、1933年、1942年和1957年,其中的差别并不是很大。1926年的演释最富有诗意,也更细腻,技巧状态也是最好的,在Naxos发行的CD之前,这个录音是比较稀有的。1934年的录音由EMI的reference系列发行。四十年代的录音收录在EMI法国公司发行的六张一套的廉价版里面,这个录音里的错音最多,演释更趋于内在,平铺直叙。四首叙事曲也是科尔托诠释肖邦的核心曲目,在两次完整录音中也是二十年代的版本比较好,从中可以感受到科尔托对这四部作品的整体性诠释,这在当时的钢琴家中是很罕见的。这个稀有录音如今也由Naxos发行,音质上佳。EMI的六张肖邦作品的套装还包括两首奏鸣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十四首圆舞曲,都是科尔托在鼎盛时期的录音。堪称经典的是两次全套练习曲的录音,虽然在技巧上漏洞不少,但充满诗意,是把肖邦练习曲演释成音诗的范例。

科尔托对舒曼和李斯特作品的诠释也是权威性的。在同时代的钢琴家中,他录制的舒曼作品数量最多,包括《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童年情景》《克莱斯勒利安那》和《A小调钢琴协奏曲》。他的演释非常尊重原谱,不作任何删节和改动。在风格上,他演奏诸如舒曼的《克莱斯勒利安那》和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都没有什么浪漫派的痕迹,而是现代式的直译,突出大型作品的结构感。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和《“弄臣”幻想曲》还特别展现了科尔托完美的技巧。科尔托和当时最著名的瑞士男中音潘采拉在1935年还合作录制了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潘采拉对弗雷、迪帕克等法国艺术歌曲的诠释至今也没有被超越,而他演释的德国艺术歌曲也非常精到,这是他们留下的最珍贵的历史记录。此外科尔托还录制了韦伯和门德尔松的重要作品,包括韦伯的奏鸣曲、著名的《邀舞》和门德尔松的《庄严变奏曲》。

法国作品当然也是科尔托的最爱,弗兰克、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重要作品他都有录音留存。弗兰克的《前奏、圣咏与赋格》、德彪西的《前奏曲》第一集在科尔托的手里弹得比当时任何法国钢琴家都更有气势、更具对比,对作品架构的把握也是无与伦比的。

科尔托的录音里很少有浪漫主义钢琴家们特有的沙龙音乐,这也是他是现代派的明证。如果想找到他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人物的特征,只有在他最早的声学录音中寻觅了。那是1919年的录音,包括圣—桑的《圆舞曲—练习曲》、李斯特的《轻盈》和两首阿尔贝尼兹的西班牙小品。其中展示出来的惊人技巧,可以和列文涅媲美。

这些稀有录音由Biddulph转录成CD,效果出奇得好。除了钢琴文献的录音外,科尔托和他的著名三重奏组留下了许多珍宝级的室内乐录音,他还指挥乐队录制了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2012年是科尔托逝世五十周年纪念,EMI公司发行了四十张CD的纪念专辑。

其实从几年前EMI就开始把老一辈演奏家的录音进行“打包”,但最让人振奋的还是这套科尔托的纪念专辑。在此之前,很多珍稀的录音只能在Biddulph、APR、Music&Arts或者日本EMI厂牌中寻觅,他们有的早就绝版,有的限量发行,很难搜集齐全。这次的专辑涵盖了从1919年至1959年科尔托几乎全部的录音,包括最早的Victor公司录音、声学录音时代的舒曼协奏曲和《狂欢节》、四次肖邦前奏曲的录音、科尔托与蒂博早期室内乐录音。最后三张还附加了1958年至1960年科尔托解说的几首贝多芬奏鸣曲,并示范了其中的几个乐章,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哈罗尔德·塞缪尔(HaroldSamuel,1879—1937)生于伦敦,他早期的私人老师是阿尔贝尼兹和米歇尔·汉伯格,然后他进入皇家音乐学院。1894年塞缪尔首演时的曲目是门德尔松的《D小调协奏曲》。为了开展作为独奏家的职业生涯,他还演奏一些炫技作品,不过很快他便觉得炫技不是他的喜好,开始专攻巴赫的作品。

1898年他在伦敦演奏了《哥德堡变奏曲》,那个时候伦敦还没有人知道这部作品。

塞缪尔的独奏生涯并不顺利,他教学生、做声乐指导、弹伴奏,直到1919年,他才在伦敦举行了全巴赫曲目的音乐会。很快,塞缪尔就建立起一个听众群,欣赏在钢琴上以巴赫原来面貌演奏的巴赫作品。在那个时代,巴赫键盘作品的演奏基本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在钢琴上演奏巴赫—李斯特、巴赫—陶西格、巴赫—布索尼,另一个就是在古钢琴上演奏巴赫作品。塞缪尔通常都是以五到六场独奏会的形式系统地演奏巴赫,绝不会有重复的曲目,而且他可以完全背奏巴赫所有的键盘作品。当时著名的古钢琴家兰多夫斯卡责备塞缪尔不用拨弦古钢琴演奏巴赫,塞缪尔针锋相对:“兰多夫斯卡夫人,我不喜欢拨弦古钢琴。”

1923年至1931年,塞缪尔录制了一些巴赫作品——降B大调和C小调帕蒂塔、《A小调英国组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C小调幻想曲》以及两首“平均律”中的前奏曲与赋格。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1923年之前,唱片中录制巴赫作品的可谓屈指可数:布索尼录过一点点“平均律”,几个《G弦上的咏叹调》;克莱斯勒和津巴利斯特的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乐队部分居然只是弦乐四重奏。相比之下塞缪尔的录音是真正有分量的。

唱片中的演奏呈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完美技术,迅速、流畅,具有极佳的柔韧度,演释让人一目了然,风格非常现代,浪漫派因素比起以现代风格著称的施纳贝尔和菲舍尔还要小得多。塞缪尔的演奏使巴赫作品各声部之间纹理清晰,节奏、分句、速度的选择都十分明智。在动态上他有明显的个人特色:他结合击弦古钢琴固有的动态特点,将其自然移植到现代钢琴上。

虽然塞缪尔以演奏巴赫著称,但他的曲目范围要广泛得多,从伊丽莎白时代到拉威尔无所不包,他对勃拉姆斯的诠释也很杰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留下更多其他作曲家作品的独奏唱片。

最后的浪漫:霍洛维茨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Horowitz,1903—1989)是浪漫派大钢琴家中的最后一人,也是这一行列中唯一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人。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从而也成为在现代演奏风格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最独树一帜的钢琴大师。

霍洛维茨从小就显示出绝佳的音乐天赋,十一岁时弹琴给斯克里亚宾听,受到了赞扬。进入基辅音乐学院后,他最重要的老师是布鲁门费尔德,同门的重要钢琴家还有巴雷勒和尤金娜。在俄国巡回演出了一段时间之后,1925年12月霍洛维茨在柏林首演获得成功,然后是巴黎和伦敦,1928年又举行了纽约的首演,曲目是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他和托斯卡尼尼的初次见面是在1933年,继而成为这位伟大指挥家的女婿。他在美国迅速成为头牌明星,并于1944年加入美国国籍。霍洛维茨的演奏生涯曾多次中断,最长的一次是1953年至1965年,其间没有举行一场音乐会,主要还是心理上的原因。他的演奏风格也多次转变,这一点很像李斯特的学生罗森塔尔。五十年代以前他的演奏是强劲、清朗、直截了当的,具有罕见的力度、速度和强大的控制力。进入六十年代后,矫揉造作的风格开始潜入他的演奏,诠释作品比前一时期要夸张得多。而八十年代,他又体现出精致和纯净的风格,尽管还保持着一丝当年的力度,但大大发展的是纤巧风格。不过,无论霍洛维茨处于哪个时期,他都是人们疯狂崇拜的对象,连钢琴家们都对他顶礼膜拜。

霍洛维茨大量地录音,包括录音室和现场。和他的演奏生涯一样,他的录音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最早的录音录自他1928年赴美国演出时,包括德彪西的《对洋娃娃唱的小夜曲》、“卡门”变奏曲、肖邦玛祖卡、斯卡拉蒂—陶西格的《随想曲》,如今这些录音都分散在RCA的CD中。EMI的三张CD是他在欧洲的商业录音,包括第一次“拉三”和李斯特奏鸣曲,都弹得直截了当,速度飞快。德奥作品他演奏得不多,但贝多芬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和舒曼的《托卡塔》都是极其精彩的演释。RCA发行的全集共二十二张CD,覆盖了他整个演奏生涯,一大半是单声道录音,立体声录音则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主要有纪念他在美国首演的“拉三”以及八十年代伦敦和大都会音乐会的现场录音。Sony的十三张CD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立体声录音,其中斯卡拉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经典演释成为他集德、俄之大成的明证。DG公司的七张CD则是霍洛维茨晚年录音室和部分重要音乐会的记录。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已经发行或还未发行的私人录音,多数都是现场。

霍洛维茨的协奏曲录音大都集中在他演奏生涯的早期。APR发行的勃拉姆斯协奏曲中,第一协奏曲是很罕见的录音,录制于三十年代卢塞恩的现场,弹得并不好,连霍洛维茨自己也认为那是一场比较无聊的演出。而1948年音乐会上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弹得最好的一次,速度适中,灵感迸发,录音效果也不像RCA录音室版本那样干涩。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霍洛维茨标志性的曲目,APR的现场录音效果很糟,主要是要忍受巨大而不规则的背景噪音,不过钢琴声音转制的还算过得去。这个版本是最能体现霍洛维茨在现场制造高压电场能力的佐证。在六十年代复出后,他就再也没有录过“柴一”。

和绝大多数浪漫派钢琴家一样,霍洛维茨也热衷于作曲,不过主要的作品还是改编曲。比才的《卡门》、索萨的《星条旗永不落》、李斯特的《拉科齐进行曲》,还有些二手改编,比如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圣—桑的《骷髅之舞》,再加上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等一些浪漫派的保留曲目,构成了著名的CD——返场小品集。

在德奥曲目方面,他留下的历史录音有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莫扎特的《F大调奏鸣曲》、贝多芬的“月光”以及舒伯特的最后一首奏鸣曲,都是他第一演奏风格时期的经典录音。他和米尔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也是罕见的室内乐录音之一。

舒曼、李斯特、穆索尔斯基、斯克里亚宾的大型作品构成了霍洛维茨最著名的浪漫派作品诠释范围。其中斯克里亚宾的第三奏鸣曲和十六首前奏曲录制于1956年的录音室,舒曼的《幻想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 (被霍洛维茨彻底改写)都是音乐会现场的私人录音,最近才由Sony公司发行。很多大型作品在七十年代之后就很少再公开演奏了,因此这些现场的历史录音就显得弥足珍贵。

霍洛维茨热情地宣传现代音乐,这些东西很适合他有些神经质的气质。他留下的很多现代作品录音都是世界首次,包括普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巴伯奏鸣曲,都为后人的演奏订立了非常高的标准。RCA发行的“私人录音”第二集都是现场录音,包括很珍贵的三首德彪西练习曲,卡巴列夫斯基奏鸣曲、前奏曲和巴伯的《漫步集》的首演现场,从中可以听到他对现代元素非常敏感,而他的超人技术则制造出与众不同的钢琴音响效果。

霍洛维茨于1989年去世,浪漫派的钢琴演奏就此绝迹了。在霍洛维茨还活跃在舞台上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风格已经完全统治了钢琴演奏的舞台,布伦德尔和波利尼成为人们的偶像,人人都在追求完全遵循乐谱的所有细节,众多的国际钢琴比赛也为现代钢琴家们订立了一个个演释的“标准”。但是,当人们觉得听了太多相似的演奏之后,开始怀念当年浪漫主义黄金时期的丰富多彩时,那种浪漫派绰约风姿的感觉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回来了。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热门推荐
  • 嚣张皇妃

    嚣张皇妃

    一觉醒来,她落入陌生时代,无处走可只好依靠纳兰老爷,谁知道她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皇子妃,又莫名其妙的乾隆的儿媳妇,又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孩子!天哪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态度决定高度,人品决定产品,能力创造价值。投资你的态度,拥有美丽“薪”情;亮出你的人品,拥有光明“钱”途;提升你的能力,拥有过硬业绩。要做就做最棒的员工!
  • 妖孽当道,请小心

    妖孽当道,请小心

    人潮涌动的街头,雪轻手握一张纸,几乎要将之捏碎一般,虽然身子单薄,看上去与一般的十二岁少女无异,但那张娇俏可爱的脸上却是与之不相符的愤怒神色。紧握着纸张的手揉了揉,刚刚还好好的纸,瞬间变成了碎屑洒落在地。她走进人群中,紧绷着一张脸,漫无目的的走着,憋着的那口恶气不知道该如何发泄。那对毫无责任心的父母,竟然将十二岁的她丢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美其名曰为了分散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原来他就是当朝一手遮天的太子殿下,毒母弑兄控制着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登上太子之位,他的狠他的绝情震惊天下。他玩弄政治权谋、坐拥如花美眷时,她在民间苦苦找了他整整六年,找到最后只等到一封休书……难怪他能那么轻易抛下她,一个青楼出身的低贱娘子。
  • 何妨相爱(全本)

    何妨相爱(全本)

    好友出版文:《宝贝,爱永不迟》http://m.pgsk.com/a/396683/******【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你知道吗?有这样的爱情,在日复一日中,也会变成将就。这就是痒……如果真爱,又何妨相爱!最爱的那个人不一定能陪你生活一辈子。他们相识一共六年,结婚三年,从最初的热恋到后来的貌合神离。一场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感情,最终果然是被人言重,从高高的云端,掉入了深深的地狱。要如何拯救这段在婚姻中渐渐迷失的感情;要如何挽救这两个明明互相深爱却越走越远的爱人……******她是个极其普通的女子,却偏偏遇见了那么不普通的他,说是幸运,还不如说是命运!曾经的他不为任何女人而停留,却偏偏看上了那么普通的她,说是缘分,还不如说是命运!因为命运,当她碰上他,会有怎样的火花?******【顾意】说:梁子辰,和你在一起,我很累。我原本以为我们能相爱一辈子,原来,还是我太过天真了。【梁子辰】说:顾意,你给我听清楚了,我永远不会放开你,就算是痛苦也好,我也要我们纠缠一辈子!
  • 这个江湖不太冷

    这个江湖不太冷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争斗。人这一世,谁都逃不过江湖。但即使逃不过江湖,我也要远离江湖,和她平平淡淡……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