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500000015

第15章 叶圣陶与中小学教育(1)

叶圣陶(1894—1988)

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儿童自己在生活中寻求真正的知识,而不是向他们灌输别人所掌握的知识。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么制造,有生命的可不成。

叶圣陶,名绍钧,字秉臣,后改字圣陶,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悬桥巷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为人老实,因替地主管账,并承揽当地人的婚丧账务,被称为“账房先生”。“账房先生”精于人情世故,希望儿子在读书之余多多接触社会,这使叶圣陶很早就有观察社会、关心民瘼的能力。叶圣陶的母亲虽然识字不多,却擅长讲故事、猜谜语,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1905年,叶圣陶参加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不幸落选。对此,叶圣陶似乎不以为然。他说:“我本来就没有要考的欲望,是父亲叫我去的。”第二年,他考入当地一所高等小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07年,叶圣陶提前毕业,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即著名的草桥中学。在这里,他与顾颉刚、王伯祥等同学组织社团、创办刊物,表现十分活跃。

辛亥革命后,叶圣陶从草桥中学毕业,当了一名小学教员。但不久他就被排挤出校。无奈之下,他只好卖文谋生,开始小说创作。1915年以后,经朋友介绍,他先在上海尚公学校教书,后在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吴县第五高小位于甪直,叶圣陶在那里度过六年的教学生涯,因此他把甪直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时,老同学顾颉刚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经顾介绍,他参加新潮社并成为该社发起人之一。1921年,在郑振铎邀请下,他参与并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不久,他与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人成立中国新诗社,并创办《诗》月刊。在此期间,他在《新潮》《晨报》

《京报》《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许多小说和诗歌。1921年秋,他开始童话创作,仅半年时间就发表20多篇优秀的童话作品,成为中国最早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之一。

1924年,叶圣陶经胡适的好友朱经农介绍,担任商务印书馆中学国文教材编辑,并与早期共产党人沈雁冰(茅盾)、瞿秋白、杨贤江往来密切。在此前后,他写了大量“教育小说”。其中,以反映小学教师生活经历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最具代表性。1930年,叶圣陶离开商务印书馆进入开明书店,担任《中学生》《中学生文艺》《新少年》等刊物主编,继续关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抗日战争开始后,叶圣陶辗转来到成都,担任四川教育厅教育科学馆专门委员,从事中学教学的计划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叶圣陶回到上海,继续供职于开明书店,并积极参加“争民主、反内战”的运动。1949年初,叶圣陶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安排下绕道香港抵达北平,参与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文革”中他被免除一切职务,革命造反派以“文教界祖师爷”、“漏网大右派”等名义对他进行批斗。“文革”结束后,叶圣陶以80多岁高龄再次投入工作,担任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务。1988年,叶圣陶逝世,终年94岁。

叶圣陶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出版事业,他不但在小说、诗歌、童话等创作中通过艺术的手法反映教育问题,而且还写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杂文和随笔,直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意见。叶圣陶教育思想涉及范围很广,既有对教育的哲学思考,又有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这里只能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一些相关的内容。

一  早年教学生涯

辛亥革命前夕,17岁的叶圣陶还在草桥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了女子教育问题。他认为,由于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远远超过成年人,因此人的观念往往是在儿童时代形成的。又由于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作为一个母亲,凡是有害于儿童智识和道德的事,既不可说,也不可做。如果说了,儿童就会听从;如果做了,儿童就会模仿。从这个角度来看,女子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事。

辛亥革命后,叶圣陶从草桥中学毕业,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升学。在校长帮助下,他进入苏州言子庙小学任教。他本来是个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尽心尽力的人,但由于应付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对教育界的腐败深感不满,很快就被该校排挤出去。

1915年,叶圣陶经儿时的朋友、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郭绍虞介绍,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属尚公学校任教。在这里,他倡导教育改革,反对陈腐观念,希望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第二年,他开设一个小型图书馆,取名“少年书报社”。他在《我校之少年书报社》一文中说:儿童到学校来,是为了求学。“学校应其求,乃授之以课程”,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授课的时候,如果老师用注入的方式,就可能会徒劳无功;如果利用孩子的求知心理,“采用自学辅导主义”,则可能会事半功倍。何况,学校的课程范围有限,儿童的求知心无涯,“以有限应无涯,难乎其无违教育之本旨矣”。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办少年书报社的理由。他还说,低年级儿童爱读童话,高年级学生则爱读小说和知识性读物。因此开办少年书报社无非是为了让大家增进课外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另外,这个小小的少年书报社备有三种日报。每天报纸一来,少年儿童争相阅读,说明大家都很关心国内外大事。

这些话虽然简单,但却反映了这位21岁的年轻教师已经明白,办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养成自学和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商务印书馆看到叶圣陶是个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便邀请他协助编写《国文教科书》和《国文教授书》,这对他是很大的鼓励。

1917年,叶圣陶应老同学吴宾若、王伯祥邀请,到苏州甪直镇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这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叶圣陶不仅自编教材,还在学校办农场,开商店,造戏台,建立展览馆、图书室、音乐室、篆刻室,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吴宾若是该校校长,他奉信“爱的教育”,善于用情感来打动学生。叶圣陶认为他是最真诚最有实践精神的教育家。在与吴宾若、王伯祥相处的日子里,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创造新人”。不久,他的妻子胡墨林辞去南通女子师范教职前来任教。甪直的小桥流水,黑瓦白墙,窄街深巷和农夫村妇,颇有诗情画意;几个年轻人的情趣爱好,理想志向和奉献精神,也令人钦佩。这里虽然远离北京,却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他们虽然可以住在城市,却甘愿为乡村教育无私奉献。这种“甜津津的”乡村老师生活,在今天看来仿佛是天方夜谭。难怪当地人要说:“甪直是圣陶先生的摇篮”。叶圣陶也说,他已经“做了甪直人”,并把甪直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二 反思小学教育

1919年,正在甪直担任小学教师的叶圣陶写下《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对小学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他首先把小学生比作植物、把小学教师比作“种植家”,然后指出: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但为什么有些种子却不能发芽,或者是发了芽也长不好呢?这恐怕有两种可能,一是遗传有问题或环境不适宜,二是“种植家”扼杀了植物生长的可能性。叶圣陶的说法与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一致的。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内部,教师的作用是唤醒潜藏于学生内心的知识,使之达到意识的层面。这说明,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唤醒学生潜在的追求真理的意识,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知识。这就是说,教师应该像园丁一样,千方百计呵护自己的学生。

紧接着,叶圣陶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他认为小学教育既不是为了模仿古人的行为、记忆他们的思想,也不是为了学习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明确方向的人、一个“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的人。小学教师的作用,是要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努力的方向,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可能性”。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很好的根基。

叶圣陶说,如果小学教师“欠缺修养功夫,……没有切合人生的人生观”,就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如果小学教师没有“明确的主义”,那么他们就会“只捡那最容易的不用费心”的办法管理学生。其中最典型的一招,就是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不许他们有活动的自由”。如果孩子们耐不住约束,仍然要自由活动,做教师的就会“如临大敌,仿佛官吏对待乱民一样,定要设法压服他们”。叶圣陶认为,这其实是在“摧残学生的可能性”。当然,叶圣陶也反对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如果学生沾染了社会恶习,教师又放任不管,那就是失职的表现。因此,要想正确地指导学生,应当很好地研究儿童心理,然后把他们引向正确的人生历程。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如今的教师早已失去园丁的形象。

对于读书,叶圣陶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书籍是“古人的思想行为的符号”。读书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已往”、为“未来”做准备,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有价值的人。但是许多教师却只知道让学生一味地读书,不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根本不考虑教科书是不是切合人生,是不是可以为未来做准备,离开教科书是不是还有别的材料等问题。如果说在当年的教育体制下,教师还可以考虑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在如今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的体制下,所有的教师已经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了。

叶圣陶说: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学生“不很用心,倒是他们的造化;如果全部容受,无不记忆,那么吃亏就不浅了。”为什么这样讲呢?这是因为第一,“读书只求记忆,没有研究的方法,没有实验的机会,那(终)究不会切合人生,丝毫没有用处。”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听讲、记忆、背诵,会耗费许多精神,占用许多时间。如果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这些方面,那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现代社会需要明辨是非、热爱真理的人,但是死记硬背却只能会让人养成盲从的习惯。习惯于盲从的人,只能做“他人的奴隶”。

叶圣陶指出,注重事实,欢喜体验是儿童的天性。好玩有趣的,他们就喜欢;索然无味的,他们就抵制。学校的作用,应该是把所学的东西变得好玩有趣,让孩子们在游戏和玩耍中受到教益。但现在的学校为了教学方便,把所有学科分成若干门类,分别教授。这样一来,学校就难免变成“学科杂货店”。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只能获得一些学科的皮毛,根本不可能得到货真价实的有利于人生的学问。

叶圣陶还指出,由于教师缺乏修养,“没有主义”,因此他们在学校只能得过且过,逢场作戏。他们甚至把学生当作装饰品,把学校当作古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觉得了无情趣。于是,许多学生就会把学习内容抛在一边,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校外面。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就会乘虚而入。

叶圣陶的观点让人难免想到当代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等现象。这本来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但是有关方面和一些专家却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一是学校周边环境不良,二是青少年心理有病。于是他们开出两个处方:一是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规定在校园周围不许开设网吧之类; 二是开办青少年心理门诊,为这些孩子治病。这其实是庸医的做法——校园周围没有网吧,孩子们便去更远的地方上网,因此还造成几个孩子被火车轧死的悲剧;仅仅是因为迷恋网络就断定孩子心理有病,这和把正常人送入精神病院没有两样。

三 分析教育误区

1919年,叶圣陶以《小学教育的改造》为题,对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出路,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首先指出,经过仔细观察研究,他发现人们对学校教育至少有四个教育误区:第一,以为儿童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提高德行。第二,以为“知识是可以授予的,德行是可以勉强修炼的”。第三,以为小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把知识授予儿童,并且让儿童修炼德行。第四,以为传授知识的方法,就是让儿童拼命读书;修炼德行的方法,就是让儿童摒弃已有的习惯嗜好, 去过那种特殊的“符合玄虚抽象的概念的生活”。

正因为存在这样的误区,大家都认为只要刻苦读书、能够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学生;只要能认真教书、能督促孩子修炼的,就是好老师。如果儿童对老师教授的知识不能接受,对那种特殊生活不能习惯,老师就会“以为自己对于学生可谓倾诚竭力,无心复加了,而学生竟不体谅他们的苦衷”。于是,他们就会对学生“加以训斥和种种惩罚,幽闭,留级,甚至开除。”叶圣陶说,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学校当作工厂,把学生当作原料,如果学生不能符合制造的要求,不能“成器”,那就一定要把他剔除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校里肯定不会得到快乐。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叶圣陶认为这与大家对人生的错误认识有关。许多人以为,“人生的种种行为,只不过是各不相关的表现,把这种各不相关的种种逐一学会,便是人生的真义。”于是,当教师的便根据这个观念去教学生,办教育的也把学校分为训导、教授、管理等部门。至于“这种设想是否谬误”,则不加考虑。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教师“像商家的会计和社会上的警察”一样。与此同时,学生对那些“硬要他们理解、记忆、练习”的“一件一件零碎的知识”,也不会产生任何兴趣。

如今的家长和老师们,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总喜欢用“考大学”、“找工作”、“有前途”等说法“教育”他们。殊不知孩子们根本不会像成年人一样考虑这些问题。叶圣陶所说,儿童的心理和习性,与深谋远虑的成人是有区别的。“成年人对于事物力求精研,往往有为着未来的功利目的”,但是儿童却没有这种“本事”。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只想去弄个明白,至于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好处,却不去考虑。所以,在遇到好奇的东西时,“他们只管自己玩弄,抚摩,观察,试验,在成人看来也许觉得可笑,而他们却有无上的乐趣。”这恐怕就是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吧。正因为如此,叶圣陶认为儿童不好学,不是因为他们不懂道理,而是因为学校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

叶圣陶发现,由于老师所教的那些知识不切合人生实际,因此儿童不会感到缺少这些知识的困苦。他问道: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会对知识发生兴趣呢?老师的讲授又怎么会成功呢?基于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叶圣陶甚至认为,如果我们的儿童早已养成“信仰教师的习惯,因而恪守教师的训诲,把教师的训诲作为立身之本,那么最吃亏的就是儿童本身了。”

同类推荐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皇后很极品:后宫三千我独宠

    皇后很极品:后宫三千我独宠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穿成了一个正在挨皇帝老公揍的可怜皇后。揍完之后,还被这该死的暴君往冷宫里扔。好不容易想办法让这暴君赶她出门了,以为日子潇洒了,惬意了。没想到她不过就是用他的钱出去挥霍挥霍,结果他就直接让人家店铺关门大吉!难道当皇帝的都像他这么闲吗?
  • 拜金女狼:磨刀霍霍向首席

    拜金女狼:磨刀霍霍向首席

    林夕与宫熙楚枫的爱恨纠葛改何去何从?我以为我一直在你心底,从未离开。我以为我还有机会牵你的手拥你入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唱着古老的爱情旋律,踏上征程,这条荆棘密布的路谁能最终走向终点?董倩,楚枫,Rose,艾利特,宫泽……他们又情何以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皇子太狂妄

    绝色皇子太狂妄

    ※“大皇兄,你、你要干什么?”七岁的穆羽风一脸惊恐地看着越穆皇朝里名扬四方的龙阳君穆凌诀,小手纠结地抓着被子。一向温文尔雅的大皇兄,今天好像有点不正常。“小风儿,如今你已是太子,就将皇兄收房可好?”穆凌诀眨着漂亮的眼晴,一张美若谪仙的脸凑在穆羽风眼前,修手的手指抚在羽风脸颊。“可、可是大皇兄,我是你‘弟弟’,你怎么能…”穆羽风避开穆凌诀的手,脸转身一侧,结结巴巴地说道。“小风儿,皇兄都不介意,你还介意什么,等你继承皇位的时候,父皇都已经死了,管不着我们的。”穆凌诀将羽风的脸扳向自己,再次暧昧说道。“大皇兄,你好妖孽啊!”穆羽风羞红着脸。穆羽风,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惜失去性命,没想到死没死,却在一个陌生的朝代在一个婴儿身上重生,分明是个女儿身,母亲为了争宠欺君瞒上,九公主从此成了九皇子。此文,男主强大腹黑妖孽,女主强大腹黑,扮猪吃老虎。注:※此文非禁忌恋。※此文感情方面会比较纠结,背景比较沉重,情节比较幽默。羽风——我就喜欢这样酒池肉林,穷奢极欲的生活,你敢挡我享受,我便要你性命。——有一朝日,我要是再蹋足这片土地,就是你恶梦的开始。推荐自己的新文:《贪财小逃妃》:未来的姐夫好男风,为了姐姐的幸福,李小色决定重操旧业,将未来姐夫的相好勾引过来。谁知这男人却是个妖孽,三更半夜出现在李小色房间,眼神勾魂摄魄,胸膛半裸,“小五,今天我决定成全你的心愿,来吧!”风起云涌,金戈铁马!“杀了他,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强者!”夜倾寒将剑递给李小色,冷酷地说道。李小色握着剑的手擅斗得厉害,紧咬着唇,心下一横,披风斩浪,从起…祁沧月:只要你想的,只要我能的,我都能给,我的要求不多,就要你的一颗真心!楚昔策:原来爱情就是这么简单,他看上你了,你也看上她了,你们就爱了!可是我呢?——如果你想要,我给你全部真心,只希望你能留在身边!感谢liyingxu亲的花花!感谢小灰灰123456的花花!推荐文文:冷爱月:《黑道至尊女王》薄唇醉:《红鸾》清荫:《弃妃招夫》疏桐挂月:<谁动了我的新娘>筱兔:《筱筱的亲亲夫君们》北藤:《女皇选夫》影宿:《悍妻的极品夫君们》粟么:《穿越之赐你一纸休书》苏照颜:《后宫如此多妖》北藤:《极品特工女皇》
  •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这是一部讲述经历过五代四帝,地位和身份都很特殊的奇女子的故事。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却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她不仅懂蒙文、满文和汉文,而且还擅长满文书法。她平时是孝庄的“秘书”,在皇位争夺战中还是一名出色的“间谍”。同时,她是康熙的老师,还曾抚育康熙的十二子。她受到了同一时代,不同帝王的尊重,被孝庄称为“格格”、被康熙称为“额娘”、被皇子称为“奶奶”。她死后,人们为了尊重和纪念她,称她为“苏麻喇姑”。
  •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推开日常生活这扇门,充满的是平庸、烦忧、单调、重复等状态……而这些庸俗、无聊的琐事纠缠在一起,扰乱了惯常的秩序,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疑前科》各章节围绕一个“疑”字,通过塑造北城纪检书记马庆新夫妇,北城电视台台长许立扬、“周末文艺”制片杜美、主持人王晓玲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场景,拷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夫与妻,妻与夫,上级与下级,下级对上级,闹腾了半天,底片洗出来,只有四个字———“庸人自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废后重生

    废后重生

    风的新文(大宫女)宫女女强文!女主绝非宫中善类!她曾立誓【即使是一粒尘埃,我也要写下它的历史。即使是做一个老死的大宫女,我也要写下长孙清的历史。】入于宫,死于宫,葬于宫,魂归宫。喝下绝孕药,断了鸾凤梦。她们从此便是-------大宫女!长孙清,壅圣王朝时期,大宫女的代表人物。历史曾评价她是一个出色政治家,权术家,一个比太后还要有权的-----大宫女!她,先后侍奉了二代君王,为壅圣帝指点江山,辅佐新帝登基,且守下这一片疆土!这样的女子,乃是当时的风云人物。野史也曾暗自猜测,更记载:她是壅圣帝独宠一生的女子,是亘古一帝的生母。野史也记载,这个颇受争议的女子,她以双手血洗整个后宫女子,且霸天下,独天下。。。实则。。。。。。长孙清,她只是个传说!【此文,女主穿越,但绝非善类!但结局美满!】废后重生————力推荐_____随意风优选宫廷文风风处女文<废后重生>己完结风风的连载文(大宫女)连载中风风的新文<替妃洞房>更新中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