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000000014

第14章 高原壮歌(1)

2006年10月29日,就在文成公主离开都城长安前往西藏和亲一千三百六十五年之后,终于被迎回了故乡西安。

其实,文成公主生前,曾有过两次归返长安的机会。

抵达吐蕃,置身异域的气候、环境之中,面对迥然不同于中原的风物,文成公主的一腔愁绪与思乡之情可想而知。松赞干布不必多问,自然心知肚明。怜香惜玉的他,为宽解公主之忧,亲口许下诺言,将安排时日,容她回乡省亲。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期而至的战乱,打断了松赞干布的计划,延宕了文成公主的行程。直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相处十年后逝世,这一允诺也未曾兑现。关于松赞干布之死,有病死、战死、毒死三说。无论何种死法,松赞干布弥留之际,只要想到来自中原、长留西藏的文成公主,心中肯定充满了无以排遣的遗憾与惆怅、愧疚与痛苦。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唐高宗并未像汉成帝敕令王昭君那样冷酷无情地命她“从胡俗”。松赞干布之子贡松贡赞已于四年前夭折,孙子芒松芒赞继承赞普之位,文成公主并无“胡俗”可从;加之她虽然不是当今皇上的亲生女儿,毕竟是一位自幼被唐高宗与长孙皇后收养在宫中的宗室女,浓浓的血缘之亲与养育之情,远甚于汉成帝与从未幸临过的宫女王昭君之间的普通关系,因此,唐高宗降下圣旨,令寡居吐蕃的文成公主归返长安,安享余生。若以常规、常理、常情而论,夫君辞世,膝下又无儿女,吐蕃并无多少牵挂,归返日夜思念的长安,回到父母亲人怀抱,该是一件多么快乐而惬意的事情呵!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一难得的机会,却被文成公主放弃了!以国家、民族和平大业为重的她,不愿看到和亲之后唐蕃之间的友好局面出现波折与反复。文成公主相信,只要留在西藏,以她在吐蕃长达十年的地位影响,便可稳定局势,巩固和亲成果。同时,松赞干布虽死,可两人结下的深情厚谊,也令她不忍离去。留在吐蕃的她,常常守在松赞干布墓旁;有时住在由松赞干布主持修建的西藏第一座佛寺——山南昌珠寺;当然,她也会回到拉萨王宫住上一段日子,这时的她,便会爬上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向东眺望,缓解思乡之苦。能回而不回,思归而不归,文成公主的内心,便在这没有止境的思念与决绝、牵挂与抛舍的两极间,作着无以解脱的痛苦撕扯,直到三十年后身染恶疾,抱病而逝,被藏族人民尊为绿度母。所谓度母,即观世音的化身,藏传佛教中普渡众生的女菩萨。由人而神,可见文成公主在藏族百姓心中的地位多么崇高。

据说文成公主还有第三次归返长安的机会,那是松赞干布逝世二十年之后,继承唐太宗大统的唐高宗李治遣使尚凯入蕃,诏命文成公主回乡颐养天年,但她仍然选择了继续留在吐蕃。

一千三百六十五年,真可谓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地老开荒,一段多么漫长而遥远的归乡之路呵!

回到西安的文成公主,并非她的肉身。文成公主去世后,被送往藏人的发源之地——雅砻琼结。这里是历代赞普的归宿之地,一片著名的藏王墓区。她的身前愿望得以了却,与夫君松赞干布合葬一处,与吐蕃大地融为一体。而今归返娘家的,只是文成公主的一尊樱桃木雕刻塑像;还有当年随她进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也是一尊按原型复制的紫檀木雕像;当然,一同回来的,应该还有肉眼不能窥视的精灵——文成公主的悠悠魂魄。

迎请文成公主及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是台湾旅美华人齐茂椿先生精心策划,在相关单位支持下组织的“梦怀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2006年10月29日下午,在各界代表、群众数千人举行的隆重入城仪式中,载誉归来的文成公主雕像供奉在西安广仁寺内,这也是西安乃至陕西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饶有兴味与传奇色彩的是,广仁寺里至今仍珍藏着文成公主当年因路途遥远而没有带走的那座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的莲花底座。迎回的此佛像虽非彼佛像,但尺寸大小、外型神态却完全相同,木雕佛像严丝合缝地安放在空置了一千三百六十五年的莲花宝座上,文成公主的归乡夙愿,也算划上了一个别致而圆满的句号。

据有关资料介绍,迎请团沿着文成公主的入藏路线由拉萨原路返回,现代化装备的车队行进在已是公路的唐藩古道上,行程三千五百公里,历时十二天。

而当年的文成公主一行从西安出发,行走在这条唐藩古道上,则耗费了三个年头。

由刘邦发明创造的以女人贿赂强敌、缓解国家危机的和亲手段,从某种角度而言,越往后发展,便越是考验着中原王朝的胸怀、气度与自信。一部古代和亲史,多发生在汉、唐、元、清等强盛开放的朝代,而宋朝、明代及战乱分裂、国力衰退时期,则死要面子决不和亲。

当然,与中原王朝和亲的对方,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与相当的实力,这种实力,并不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仅指军事而言。此外,古代受交通条件的制约,距离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路途过于遥远,交往少而艰,则无和亲之必要。

唐朝对吐蕃的和亲,便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位于西藏高原的吐蕃部落,虽然在公元前1世纪就出现了第一代赞普(藏语,意为英武之王),但整个社会长期处于纷乱动荡之中。直到公元7世纪初,第三十二代赞普朗日松赞征服邻邦开拓疆土,接触中原文化,不断发展经济,吐蕃社会才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然而,朗日松赞的改革遭到了部分守旧阶层的强烈反对,公元629年,被叛臣下药毒死。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继位,接过父亲未竟的事业,以其少有的雄才大略,最终完成了雪域高原的统一,然后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政措施:创立藏文,订立法律,引进佛教,统一度量衡,建立职官制度与军事组织,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其铁腕手段与卓越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堪比汉族之秦始皇。

吐蕃王朝的日异崛起,并未引起唐朝的高度重视。毕竟,唐朝与吐蕃是那么遥远,两者之间,隔着一个辽阔的地域——吐谷浑。此时的大唐,兵强马壮,经济兴盛,文化发达,特别是都城长安,气势宏伟,繁华无比,为异域各邦所景仰。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在中原各地享有崇高威望,也赢得了诸蕃的推崇,被尊为“天可汗”。于是,“绝域酋长,皆来朝贡。”因此,当仰慕中原文化的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公元625年)初派使者前来朝贡之时,以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唐太宗也就将其视为一般的异族小邦,只是出于礼节,才遣人回访慰问。当松赞干布再派使者入朝,“赍币求婚”之时,唐太宗想也没想,当即予以回绝。是呵,一个知之甚少的吐蕃异族,遣使回访,就给你天大的面子了,还向大唐王朝求婚和亲,也太有点得寸进尺了吧?

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使节返回吐蕃,向松赞干布汇报时说道:“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

回话对吐蕃使者而言,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如果实话实说,无异得罪了天朝大国,也说明自己无能,没有很好地完成使命。于是将矛盾转嫁他人:恰好遇上吐谷浑王前来,唐皇本来答应了的事情,却节外生枝了,大概是吐谷浑王从中作梗、挑拨离间的缘故吧?使者的话说得相当婉转,但潜台词不言自明。唐太宗厚此薄彼,许以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衡阳公主嫁与突厥王子,却拿吐蕃根本不当回事儿。通过这段“妄语”,我们可从另一侧面见出吐蕃使者的聪明与机诈。

松赞干布闻言,自尊心受损,觉得自己在西方各族中的威望受挫,不禁怒不可遏。突厥离吐蕃远了点,那就先拿夹在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近邻吐谷浑出口气吧。于是,当即联络羊同部落进攻吐谷浑,将其赶到青海之北,又一鼓作气攻破与吐谷浑关系亲密的党项、白兰羌。再率二十万大军进军唐朝松州,一边遣使进贡金甲,说来迎娶公主,一边对左右说“公主不至,我且深入”。随后进攻松州,都督韩威轻敌,被松赞干布击败。一时间,周围羌族全都背叛唐朝,投向吐蕃。

面对如此骚扰,在战争中摔爬滚打过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他沉着应对,派出五万步骑予以进讨。先头部队抵达松州,乘夜突袭吐蕃军营,斩杀一千多士兵,给松赞干布当即来了个下马威。“至是弄赞始惧,引而去”,再次派遣使节,一为谢罪,二为求亲,《旧唐书·吐蕃传》以“固请”二字加以描述,说明态度之坚决,颇有点不屈不挠的味道。

松赞干布动武乃为和亲,也算一片至诚。经过一番较量,唐太宗认识到偏处西南一隅的吐蕃王朝并不遥远,原来就在近旁,竟对大唐王朝构成威胁,军事力量实在不可小觑,出于安抚之策,思虑再三,也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固请”。

历经六年波折,和亲请求终于得到许可,松赞干布的愿望实现了,同时说明吐蕃的军事实力、文明开化获得了大唐的认同,这可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呵,对周边地区及其他民族的影响,远甚于武力的威慑与征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冬,松赞干布以甚为器重的大相禄东赞为正使,派出使者百来人,带着黄金五千两、金绿绫缎衣服、镶嵌红宝石的琉璃铠甲等聘礼,前来长安,向唐朝正式求婚。

和亲公主大多不是皇帝亲生女,这也算得上一个公开的秘密。唐太宗对与吐蕃的首次和亲十分重视,他虽然不可能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往雪域,但与和亲女之间的关系,其亲疏远近,也相当重要。一番考虑,他选中了自幼收养宫中、视同己出的一位十六岁宗室女,封文成公主,作为吐蕃末蒙(赞普之妻)。文成公主虽为宗室女,却是以唐太宗女儿的身份嫁往吐蕃的,她既是和平的使者,也是大唐文明的象征。因自幼生长于唐室宫廷,受封的文成公主不仅拥有高贵的身份,并且饱读诗书,有着颇高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合乎于情,止乎于礼,不失皇家闺秀应有的风范与韵味。

松赞干布求娶唐室公主历时长,曲折多,以致留下了不少和亲传说,至今仍在西藏大地广泛流传,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五难求婚使”。当其时,除吐蕃外,还有印度法王、波斯财王、格萨军王、美色市王等争聘美丽聪慧的文成公主。各国使者齐聚西安等着回话,唐廷出了五道考题,唐太宗下旨,哪国使者顺利解答,文成公主就嫁给哪国。这五道题目相当之难:以绫绸穿过绿松石的孔眼,辨别一百只鸡的母子关系,一天之内吃完一百只羊、揉好一百张羊皮、喝掉一百坛酒不醉,夜晚入宫而不迷路,从二千五百名年轻美丽的女子中认出文成公主。所有使者中,唯有吐蕃大相禄东赞足智多端,机敏过人,全部答对,不辱王命。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有了唐太宗亲口许亲的铺垫,其余的一切,不过是一些具体的仪式与过场罢了,断不会生出如此夸张的难题与考验。

经过一番充分准备,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丁丑日,一支长长的队伍从西安出发,经凤翔、秦州、河州迤逦前行,踏上了前往雪域吐蕃的和亲之路。

这支庞大的队伍不仅包括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大相禄东赞一行,还有唐朝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率领的送亲队伍,他们带着大唐赐予的丰厚嫁妆。皇帝嫁女,本来就十分风光,加之唐朝又是那样的繁华强盛,唐太宗是周边少数民族敬仰的天可汗,陪嫁更是贵重无比。除不可缺少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外,还有药材、香料、医疗器械,特别是吐蕃没有的谷物、水果、茶叶、蔬菜种子,这些种子(包括蚕种),后来都扎根吐蕃造福藏民。此外,带去的尚有大批诸子经典、佛教圣卷、医学论著、卜筮典籍、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汉文书籍。与文成公主同行的,除使女、奴婢、侍卫外,还有一批文士、医师、乐师、工匠、技师等专业人员。其中一支乐队带去的乐器,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仍有几件逃过劫难,作为稀世珍宝,分别收藏在大昭寺、西藏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内。

陪同文成公主前往西藏的,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文化使团、科技使团。历史将证明,以此为契机,中原文化、中华文明对吐蕃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改造、推动与促进作用。

与文成公主一同迎请回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木雕,原物为印度送给大唐的礼物,自然也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之列,它被供奉在一辆木轮车上,由两名力士牵引前行。

佛祖等身像共有三座,为释迦牟尼修行得道后应教徒要求所建,分别是八岁、十二岁、十五岁三个年龄段与真身大小一致的塑像,依据佛祖母记忆中的形象塑造,并由释迦牟尼本人亲自开光。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显得尤为珍贵。《西藏王统记》述及此次和亲时,特别提及这尊雕像:“唐主遂以文成公主出降,并赐觉阿释迦像及丰厚奁仪而遣往吐蕃。”

唐太宗以这尊称得上国宝的十二岁佛祖等身像作为陪嫁转赠吐蕃,除文成公主信仰佛教外,可能与松赞干布的另一女人——墀尊公主有关。

中原皇帝尚有三宫六院,吐蕃赞普肯定不会只有一个女人。迎娶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已有四个妻子——三位藏族女子,一位墀尊公主。墀尊公主为尼泊尔国王亲生儿女,于贞观九年嫁到吐蕃,也就是说,赞普与她已有六年婚龄。松赞干布对这位尼泊尔公主十分珍爱,三位藏族妻子都没有王妃称号,而唯独封给了墀尊公主。六年前,尼泊尔国王以八岁释迦牟尼等身像作为宝贝女儿的嫁妆,已被墀尊公主带到了吐蕃,供奉如仪。这样一来,国力、气度、威望、信义远甚于尼泊尔的大唐自然不能示弱于人,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像成为文成公主的陪嫁之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文成公主有辇舆、马匹、骆驼、骡子等庞大的队伍作陪,其规模远甚于汉朝出塞和亲的王昭君。虽然都为中原盛世王朝的和亲女子,都由长安出发,抵达的目的地都为边塞苦寒之地,但高原苦寒比草原荒漠更为恶劣,除了不断呼啸的飕飕冷风、没有止境的荒凉大地,文成公主还得面对缺氧、头疼、恶心、呕吐等严重的高原生理反应。与生于荆楚山野乡村的王昭君不同,文成公主在皇宫的温室中长大,何曾受过如此艰辛磨难?

同类推荐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隋唐洛阳

    隋唐洛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挖历史(第一辑)

    挖历史(第一辑)

    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本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如袁腾飞、岳南、马勇、孙宝根、李冬君、傅国涌、杜君立、冯学荣、王跃文、张宏杰、蒋丰、周海滨等众多历史学者倾情加盟。书中所选文章皆为他们原创发表,言之有物, 论从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篇篇文章皆行文生动活泼、简洁易懂,还配有一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可读性和趣味性非常强。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末世危途

    末世危途

    末世之中,最可怕的不是怪物,是人心!!!
  • 琉璃美人煞

    琉璃美人煞

    我一定能成仙,她说。他上下看看她,冷笑:确实能成仙,懒仙。她心安理得地舒了一口气:懒仙也是仙。他无语。很好很强大,谁说懒人不能成仙~
  • 重生之娇妻刚成年

    重生之娇妻刚成年

    她前世豪门大族小姐,因为男友劈腿,发生争吵,被雷给劈死了。她今生重生为一个小奶娃子,势必要报当年被雷劈之仇!奈何报仇之路何其漫长,仇还没报完,就已经被某只豺狼给困进狼窝了…片段一:麦倾倾三岁,乖宝宝一枚,但只要到安家做客,就鸡飞狗跳…“安叔叔,被雷劈死了是什么样啊”小娃娃明亮的大眼好奇的发问着。对面的俊雅男子一愣,随后尴尬笑道“倾倾还小,不懂。”“那安叔叔什么时候被雷劈死啊。到时候安阿姨一听要通知倾倾。”麦倾倾六岁天才小宝宝“闻人逸,我太聪明了,真懊恼啊!看吧,你从垃圾箱里捡了个宝吧。”小女娃得意洋洋的说完,就被冷漠的男子从床上给拎出去。“闻人倾,警告你乖点,要是再给我惹麻烦,从哪来,就滚回哪去!”这个调皮蛋就知道闯祸,前天一条假蛇,把安太太吓的流产,问题还没解决,她又不安分了…无视某人的警告,小女娃嘴里咋吧的啃着棒棒糖,大摇大摆的离去。麦倾倾十八岁终于修成正果,被拐进婚姻的殿堂“倾倾,不要嫁给他,不要,你们这是乱伦!”教堂外面男人毫无形象的嘶吼着,眼底是一片悲凉。“安叔叔,难不成你想老牛啃嫩草?”“倾倾,我爱你,求你别嫁他!”“安谦,可我不爱你了。”错过就是错过…漂亮的新娘子俏皮一笑,旁边的新郎满脸阴霾,开口道“都是有身晕的人了,还不老实!”看着调皮老婆恶作剧的模样,新郎头疼…,这个老婆是活生生的被他养大的,却养出一个麻烦精…推荐溪的旧文:总裁的笨笨小娇妻憨憨小老婆
  • 重生之孟洛

    重生之孟洛

    重生在古代,竟然是众所周知的傻郡主!年满三岁,不通人事,不懂人言,满脸痴呆…… 老爹虽是皇帝的儿子,无奈身子病弱,不过胜在对她疼爱有加。便宜娘不得爹心,待她也是不错;再加上有长公主的姑姑疼,三个亲亲表兄一个表姐对她甚好,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病弱弱的老爹死了,便宜娘竟然有奸夫,奸夫还是杀害老爹的凶手,还想着斩草除根,要她的命…… 怒起……杀了她的老爹,还要她的命,她偏不死,不仅不死,她还要帮老爹一点一点讨回那些原本属于老爹的东西……谁敢拦她复仇之路,她遇神杀神,遇佛弑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选录了新世纪十年来的部分爱情婚姻小说。这些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新世纪十年中的情感历程,记录了这个时代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希冀、期盼和焦虑的情绪。新世纪以来,爱情与婚姻中包含的物质内核逐渐露出水面。当爱情和婚姻走下精神的祭坛,不得不滑向物质的漩涡。爱情和婚姻中的物质主义,是整个时代缺乏精神性追求的缩影。当我们从精神的教条中迫不及待地逃脱后,又被物质的车轮赶得喘不过气来。豪华的房子、昂贵的车子和各种各样高档的会所,是否就可以安放我们的爱情?在这转型的时代中,不愿放弃爱情的人们,注定要在这纷乱的缠绕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圣道

    圣道

    异界为尊,我若为王,欢迎支持,书号2447626,大家把网址换一下就可以了,或者每个作者的下方,都有我的推荐,手机书城的朋友,帮忙转告下哈,我们这本书再会!天上有天九重天重重游神仙地下有地十八层层层荡鬼魂人间有鬼又有神只是凡人分不清天能悬多久地将飘何处神来鬼去无踪迹人心岂能测天机天机玄妙妙不可言天意神奇奇中有缘天旋旋地转转万千年人茫茫世苍苍成云烟神来鬼去寻常事传到人间成奇谈本人读书群正式发布,群号91213661,VIP群94253598。呼……等了好久,终于有读者兄弟给我创建了一个群了,感谢!群内可以找本人联系,催文也可以,又或者为以后的剧情,提出自己的想法,本人会仔细斟酌,从而采纳的。(玄幻作者群:群号:16360756!来者请报笔名作者名!)
  • 邪王追妻:倾世妖妃惑天下

    邪王追妻:倾世妖妃惑天下

    痴傻草包庶女遭主母设计,百般凌辱,替姐下嫁,心有不甘,试图逃婚,死于非命。再睁眼,废柴早已脱胎换骨!敢虐我者,我必废之!敢伤我者!我必诛之!精心布局,步步为营,谈笑间,斗小姑,戏二婶,杀二伯,废主母,夺回原本属于她们的一切!她惊才绝艳,琴技惊人,医术惊天,哪怕已为人妇,依然惹来众多男子注目,任他是皇子还是天子,统统被她踩于脚下!非我所爱,思想有多远,全部滚多远!背负“祸水红颜”,她命悬一线,“病秧子”夫君身披黄马褂,在百官震惊的眼神下牵着她的手走出金銮殿。谁曾想到,昔日的病秧子竟然是……,她凝眉道:“男人,你在与天下为敌?他邪魅一笑:天下?你便是为夫的天下!天下若不容你,即便覆了这天下又如何?
  • 独家珍藏:前夫你认错人了

    独家珍藏:前夫你认错人了

    “别逼我再动手打你!我唐傲伦虽然很不屑对女人动手,但对你这样不顺从的女人,我还是不会手软的!”他扼住她的脖子恐吓。“手软?呵呵……”她冷笑了一声,他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比死神还残暴的人也会手软吗?如果他真的会手软不轻易对女人动手的话为什么他打她的次数已经多的让她数不清了?这个男人说话可真是矛盾的讽刺明明一边非人的欺负她,一面却在霸道的干涉别的男人接近她,将她死死的扣在身边,他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