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19

第19章 你喜欢舒曼,还是勃拉姆斯?(1)

舒曼第一次见到克拉拉的时候,她9岁,他18岁。他是莱比锡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她是远近闻名的钢琴神童。在一个艺术沙龙里,他听见她弹琴,起初无甚印象,对这个严格训练出来的机器娃娃甚至有些反感。后来舒曼在朋友家中结识了克拉拉的父亲,弗列德·维克,莱比锡最著名的音乐教师。

那段日子正是舒曼荷尔蒙泛滥的青春期,白天参加学生社团,诗朗诵,玩剑术,搞辩论赛,泡酒吧泡妞,忙着体验人生;夜晚弹琴作曲,被自己汹涌的灵感激动地日夜颠倒。他知道自己迟早会是个大人物,但还不知道会在哪方面出名。让·保尔的文字夺走了他的灵魂,舒伯特的去世又叫他痛哭一整夜。总之他忙到三年没空去上一堂法律课。但三年下来,他的音乐已经玩得很专业了。自从认识了维克,舒曼的人生有了方向。他赶紧登门拜师学艺,为了挤时间练琴后来干脆搬到维克家去住。他写信给母亲说,他再也不想读什么法律系了,他“已经和诗情画意斗争了20年”,现在要“服从他的禀赋”,去做一个音乐家。

在维克家,舒曼和克拉拉有了很多时间相处。舒曼是年轻英俊的才子,身边少不了贵妇小姐点缀,一开始他没对这小姑娘上心。她像个天外来物,一手漂亮的钢琴技惊四座,让他啧啧赞叹,又有些自卑。两个势均力敌的野生动物,偶尔暗暗交手。舒曼觉得克拉拉的眼睛和鼻子都长得太大了,克拉拉拍拍舒曼—“人家瓦格纳先生比您强”。

几次跟随父亲旅行演出归来,克拉拉忽然从女童变成了少女。她像小时候一样喜欢拖着舒曼讲故事、散步。在花荫下,山路旁,她要求他全部的关注。这个小天才总是叫舒曼迷惑,她一边上蹿下跳刁蛮淘气一刻不得闲,一边跟他探讨最深刻的哲学问题。他曾说,“这个孩子仿佛懂得如何讲述一个由空气和痛苦编织的长故事”。

这些情景后来都记载入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这首曲子作于1838年,是他们婚后的第一年。《童年情景》并不是一部儿童乐曲,这是舒曼写给克拉拉的第一首情诗。他怜爱的目光回忆她,像她老去的亲人。12岁的克拉拉,穿着蓬蓬袖的裙子,像一只疲倦的小昆虫。她自小忙着练琴,连基本的读写也不会,时常抱着故事书来找他。

故事开始了。在遥远的东方,马车到不了的地方。那里流传着一个奇怪的传说。

哦,罗伯特,又是老一套,你的故事没劲死了,连你自己都不信。我们来玩捉迷藏吧?好不好?来嘛,快点!

女孩的嗓音在空旷的记忆里回荡。这可怜的女孩一整天都要练琴,得空抓紧时间玩《捉迷藏》。在他的旋律里,她简直就是满院子赶鸭子疯跑的精力旺盛的小男孩,就像她弹琴一样,蛮横起来像个“匈牙利轻骑兵”。有时候她来到他书桌前,眼巴巴地请求他扮老鹰。儿时的《奇怪的故事》,现在听着有点儿天真。《梦幻曲》后来在无数钢琴家的苦涩岁月里徘徊。依稀记得倚《在壁炉旁》唱童谣的时光。《过分认真》的孩子容易早熟。但她回头就忘了,照样骑《木马》闹得凶。玩了一整天之后,穿上公主睡裙静静《安眠》。睡梦中,诗人还在她耳边讲大海另一头的故事。

他的精灵,他几乎是崇拜她的。反正他没办法。他记得她满足的样子,不屑的样子,倔强的样子,过分认真的样子,得不到礼物的可怜样。他的曲子又快乐又伤感。

《童年情景》中的13首曲子,结构简短,曲调精湛而甜美,仿佛曾在记忆里定格过千百回而被记录下来。是为留念。他曾这样看着她长大。虽说小曲,日后却成了舒曼的代表作,创新意义超越了他那些煞费苦心的大型交响曲。年迈的霍洛维茨弹来尤其动人,见他轻抚琴键,琴音温柔醇浓,像一把成熟的嗓音念三两句童谣。纹丝不动感情,只平添了岁月苍茫。你尚年少,而我在遇见你的那一天苍老。

1835年,克拉拉再次旅行演出归来,已是16岁的大姑娘了。她不算漂亮,却有一双藏着千言万语的眼睛。如今她是成功的女艺术家,带回歌德的表彰和维也纳的高度声誉,比舒曼见过的所有女孩都大方洋气,说话举止简直像个外国人。在舒曼生日的时候,克拉拉作了几首钢琴曲题献给他,舒曼借她的曲子写了《克拉拉·维克主题即兴曲》,他给她配上生动的节奏,仿佛逗她玩儿。克拉拉后来回应以一首《舒曼主题变奏》op.20,曲调中的柔情千回百转。自此他俩开始了流传佳话的夫唱妇和,现在看来简直到了肉麻的程度。

再次见到克拉拉,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港湾。只是克拉拉的感情多少叫人疑惑,她已是欧洲的钢琴皇后,追求者无数,嫁个贵族豪绅毫无问题,为什么偏偏喜欢这个神经兮兮、恃才傲物、脑子缺根筋的穷音乐家葬送演奏前途?这要多听几遍《童年情景》,才会明白他们之间的深沉的牵绊。这是一曲家园之梦。可怜的克拉拉,她早在发育之前就爱上了舒曼。

诗人之恋

接着是结婚大战。维克气疯了,这个女儿花了他半生心血,眼看着就要变成摇钱树,却要跟这个没前途的穷音乐家跑了。他赶紧带上女儿再次出门去巡演。

离别与等待却把年轻情人的心拴得更紧。

“你鲜明的形象在黑暗中闪耀,协助我度过困厄。…·我相信我们的守护神会眷顾我们…”—舒曼。

“你像一座充满了游戏与故事的湖泊,总是给我丰富的想象与惊喜,人能够活多久呢,现在的心情,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呢,我想尽快跟上你…”—克拉拉。

“我瘫痪了,我很清楚什么才能挽救这些退缩的心绪,我需要一个心爱的女人。”—舒曼。

“奇怪得很,如果我像现在这样写那么多信给你,我就不能作曲,音乐都往你那儿去了。”—舒曼。

舒曼给克拉拉写了不少情书,谈音乐,谈理想,谈他们的未来,但全都被维克没收了。

“我一直在等你的回信,结果在等待中我写了一大本作品…·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你在我面前真像个孩子。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30首有趣的小品…他们会让你发笑,但首先你必须忘了自己是个演奏家。”

“常弹我的《克莱斯勒偶记》吧,其中有些乐章倾注了我狂热的爱,描述了你我的人生,以及你对事物的看法。”

后来他的热情终于得到了回应—“我这样一颗溢满难言之爱的心,又怎能坦然直说?是的,我能,我从灵魂的最深处绵绵无尽地向你诉说…·”—克拉拉。

这是200年前的书信生活。如今伴着浪漫派的旋律读来,这些信比爱情电影更激动人心。他们的爱情已成了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了。浪漫主义者全身心投入,身体响应灵魂,物质趋同精神,生活忠于信仰,婚姻只为爱情,他们从不曾将现实与梦想分开,毕生都在与市侩虚伪战斗,身体力行要将浪漫主义过成一种生活方式。在如今制造话题借绯闻炒作的娱乐时代,更觉得这些100年前的配乐诗朗诵般的情信无比值得信任。克拉拉爱他的才华、诗情,爱他浪漫主义的灵魂,完全不顾他穷、脆弱和他的家族神经病史。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梦幻般的纯洁气质,属于那个年代的气质。当年他们的爱情也确实成了大事记,得到了各方浪漫主义者的强烈声援,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都纷纷表示力挺他们,闹着要跟维克绝交。

没有比地下恋情更刺激的了。他们找各种机会见面、递情诗小纸条、偷偷写信,还发明了街头暗号。克拉拉朝他挥挥白手绢,表示今天我们在新市场见面吧;莱比锡每座房子的门廊,每条通往郊外的小径,都留下他们的身影。舒曼从内心深处需要这个“如钢铁般坚强”的姑娘,拯救他于忧郁任性,而克拉拉觉得她与舒曼的狂热与诗意情投意合。克拉拉的少年成名叫他又激动又忧郁,此时舒曼还只是一个看不到前途的小作曲家,刚刚创办《新音乐杂志》,而克拉拉已被任命为奥地利宫廷演奏家,每天都会收到优美的情书。他总是询问克拉拉,是不是真的喜欢他?是不是真的觉得他会成为大作曲家?是不是自愿演奏他的钢琴协奏曲?克拉拉常常被他的敏感烦死,但她的回答证明她是多么适合作他的妻—“当然!我弹奏它是因为它到处都受欢迎……我自己是否对它满意,这是一个问题。你以为我傻到不清楚这首协奏曲的缺点所在?”

她巡演归来,见到《幻想曲》OP.17。帮他收拾了满桌铺散的乐谱,走到钢琴前面坐下,一首一首弹过来。爱不释手。她不时从钢琴上抬头兴奋地瞧着他笑。渴望、温柔而无畏的眼睛。她的艺术家气质和少女情怀令人迷惑地混合起来,令他不安,又给他勇气。

这首大型的三乐章《幻想曲》,美得叫克拉拉想哭。热情的旋律透着忧伤与幻想,奔腾的音流间有思省,还有执拗叩问青春的迷人节奏。在第一乐章的末尾,贝多芬的“致远方的恋人”主题忽然流露,在克拉拉听来简直就是谜底。第二乐章绽放理想主义光芒。进行曲一般铿锵的曲调,像壮志满怀的年轻音乐家反复念叨着自己的志愿。叫人想起舒曼离开法律系初学音乐时的热忱,每天清晨起床,一边煮咖啡一边工作,写信给母亲描述自己辛勤工作的幸福感:“世界有时真是可爱极了”。第三乐章如夜曲般静谧。但舒曼的夜曲与肖邦不同,他的和声里缠绕着神秘莫测,他将自己迷失在夜空里。他这个人就像一个谜。

罗伯特,你生来就是作曲家。

维克彻底冷了心,将克拉拉赶出家门,并四处散播谣言叫女儿丢了演出合约走投无路,又向舒曼提出5条刁难要求,不惜撕破脸皮摧毁一家人。最后争执不下,两代人闹上了法庭。在法庭上,维克百般指责舒曼,没前途,没才华,养不起他女儿。父亲的翻脸让克拉拉震惊,更叫舒曼伤心。在自己父亲去世之后,舒曼几乎是将维克当作亲生父亲,亲人陌路比婚姻遇阻更叫他消沉,他觉得维克拿着“刀柄”也能刺伤他,自己已被“连根拔起”。伤心之余,两人已像患难夫妻了。

经过一番痛苦折腾,法院终于宣判年轻人胜诉。

1840年9月12日,克拉拉生日前夕,婚礼在舍内菲尔德的教堂举行。克拉拉在日记里写“我热烈祈求,让我拥有他久一点,再久一点……”

爱情的胜利与欢乐,只有《春天交响曲》可以表达。走过30个春天,他第一次看见了万物复苏的春的欢欣。这大约是忧郁型才子舒曼最明亮的曲子,据说灵感来自浪漫主义诗人贝特格的一句诗—“在溪谷的原野上盛开着春天的花朵”。这样普普通通的一句诗,让沉浸在幸福的狂喜中的舒曼,重新发现了生命,认识了春天。他了解一句朴素的诗中有真意,将自己的幸福升华至“春天的激情”,召唤埋藏在生命中的神魂激荡的忘我本能,要人们像他那样张开全部灵魂去拥抱生命,去用力生活。你听,小号声如春神在云霄呼唤,大地醒来,鸟雀醒来,空气中春天的气息弥漫……

新婚的甜蜜,加上给维克一刺激,一向散漫的舒曼忽然才华井喷,成了高产作曲家。从来没有作曲家像舒曼那样,作品可以按照婚前、婚后来划分,婚姻像信仰一般将从前的风流浪子变成了一个忠诚的丈夫,并且塑造了一位全能型的作曲家。婚前,从1830—1840年,舒曼主要写钢琴曲;婚后,从1840到1854年被送入精神病院之间,他尝试各种声乐和器乐曲类型。

那一年,他写了138首艺术歌曲,此外还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和歌曲集《桃金娘》。《桃金娘》是献给克拉拉的结婚礼物,为此结婚时克拉拉特地挑选了用桃金娘花枝编织的新娘花冠。这些歌曲选了吕克特的诗句,共26首,如今流传甚广的有《献词》和德奥民歌风味的《胡桃木》。舒曼的歌曲完全不似他天马行空的凌乱幻想,它们曲调悠扬,总有一两句教你的心灵和嘴唇铭记。他以138首风评很高的歌曲,成了公认的舒伯特的继承人。与舒伯特相比,他更关注钢琴伴奏的表现力及其与歌唱之间的互动。舒曼说,相比器乐曲,写声乐曲叫他快乐极了,他写起歌来特别顺手,好像把心里流动的歌记录下来就好了。也许他本来就有一个歌唱的灵魂。这份快乐如实地反映在歌中。对于情感丰沛的舒曼,无需刻意寻觅旋律,所有曲调即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如此他的曲线舒展,句读自然,一层一层揭开他内心的婉转与奔放。让你听见爱的悲伤预感、胸口涨满的眼泪、一颗起飞的心,他将丰富的情感浓缩于艺术歌曲这只袖珍盒中。《诗人之恋》中,钢琴声与人声,停停走走,相互倾听。精致的钢琴织体,温柔而骚动的和声,让你听见歌声背后那个忧郁地有些消沉的舒曼。《在可爱的五月中》,城市流行歌曲的调子里隐藏着微微触痛的直觉;《笛子与提琴》中,钢琴声如古老的舞曲,兀自旋转,而女声唱着若有所思的句子;《夏天清晨》,没唱几句就由钢琴接过独白而结束。这样淡淡歌曲,叫人听见诗人的孤寂,其中心灵的痛苦或许甚于舒伯特的风雪中孤行的《冬之旅》。

在舒曼的传记里,克拉拉始终是灵魂人物,他的缪斯,他的主宰,虽然这个著名的老婆,这根有点大的肋骨时常咯着他。一同旅行演出,见妻子比他受欢迎,总是叫他难堪,悻悻说搞作曲的要比搞表演的高级,他的名字应该排在她前头。私底下他像个孩子般依赖她,若她一出门,他便借酒浇愁无法工作,直到她回家吻了他才能下笔如流。他甚至在《新音乐杂志》中向曾经的情敌一一放枪,一个都不放过;有时候他甚至嫉妒长期跟她合作的门德尔松。毫无悬念地,他的曲子几乎都与她有关,即使结婚十年爱情褪色的时候也一样。《幻想曲》里峰回路转地援引贝多芬的“遥远的爱人”,让克拉拉雀跃不已;《大卫同盟舞曲》里也有舒曼对婚姻的深情联想,他说“来日我再向你细述”;《克莱斯勒偶记》里有舒曼狂热的爱,“描述你我的人生,还有你对事物的看法”。后来有点抑郁的《声乐套曲》op.39中的五度音程核也是“想对克拉拉说的心里话”。他们读书、旅行,研究巴赫的赋格曲,一起写日记。偶尔不无得意地闹点艺术家的优越感,人们问“罗伯特勤奋作曲,总有新意。那些火花,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罗伯特答:“她常常以不理我或不见我为手段,来换取我的歌,这就是艺术家的婚姻”。婚后十年,他还是不断献诗献曲,而克拉拉也依然像恋爱中的少女,在日记里写:“这是才华横溢的舒曼的作品。”

罗伯特,我们要到贝多芬和舒伯特生活过的维也纳去,在那里安家。我们的小天地。不需要很大,但要有好多书和乐谱。下雪的时候,我们坐在窗台上喝热咖啡。有时候你陪我旅行演出,搜集各种美丽的宝贝,带回来装饰我们的家;有时候我伴你失眠,在幽暗的温柔乡,我们一起写出最美的歌剧。

好像童话的结尾,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得生活在一起了。

同类推荐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全能王妃超凶哒

    全能王妃超凶哒

    那夜,她以女汉子的姿态虐他:“废话那么多,不会是有问题吧?”有木有问题验过才知道!隔日,某女只能扶墙而出。再横观某人,分明一副精神抖擞嗨死了的表情!继母狠毒,姐妹无良,未婚夫恨不得她早死早超生。为了不让他们太无聊,她决定好好活着!结果一不小心惹了一个闷骚腹黑的男人,宠她上天,粘她入地…
  •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书中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
  •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命运弄人,为何让他们在这样的时间,以这样的身份相遇?吾生君未生,君生吾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纳兰烨收拾好一身萧索,孤独的走出书房,莹柔的灯光辉映,月牙衣袍比降下的白霜更凄更凉……金丝楠木的棺材里,熟悉的容颜呈现的是死亡的淡青,仍记初见时,这张脸是多么的惑魅人心,有神的眸子闪烁着狡黠和邪魅。可如今,所有的表情都不见了,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如幻梦一场般,一夕之间消失殆尽,遗留给无双的,只有此刻毫无生气的容颜.......瞳孔猛地一缩!心,如滚油浇心,五脏俱焚!浑身陡然剧烈颤抖,双臂踉跄的伸向棺里想去抚摸他,抱抱他:“南宫月,你曾许诺过要一生一世好好待我,怎么可以先离我而去了呢?
  • 入画

    入画

    一场花灯会倾一颗心。能够嫁给他,已经不错了吧。可是他娶她并不是因为喜欢她。“对于我来说,我只是想要一个可以管理家事的女人。”“其一你与我指腹为婚,娶你定不会错,其二云家也是经商人家,娶你多少可以助我的生意往来,其三我不想娶一个养在一个深闺里的大小姐来家里供着,所以我放弃了丞相爱女,因为我需要的是一个端庄贤淑的女人主持家业。”“虽说楚家现在一时半刻不会纳妾,可是必要的时候父亲和姨母还是会给我纳妾,如果推拒不得我也懒得总是为这些操心,这件事你要有心理准备。”“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的正妻,即便以后纳了妾你在这府上依然为尊,我希望如果今后府上有别的女人,你可以拿出正妻深明大义的姿态,不要拈酸惹麻烦,否则我照样会休妻。”
  • 百才盛世

    百才盛世

    五代十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他的到来,加速了历史的演变,也几乎在一开始就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轨迹,或者说,这里只是一个平行世界。拜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一位道教高手为师,学艺下山便加入了军队,开始随波逐流,只因为不屈服,所有才会有无尽的争斗,颠覆皇朝也只为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爱人不受伤害罢了
  • 沧海月明珠有泪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来自现代人的灵魂,有着古代人的许多束缚,爱情终归何处?是英勇霸气的少年天子?还是年少英雄的魔教之主?抑或是情深旖旎的音辰楼主?一切尽在不言中……
  •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迷离是一只未得道的狐狸精,却爱上一个冷漠无情,又心有所属的男人,他说,“我的温柔,只会对待一人,那便是阿房,我的爱也只会对待一人,那也是阿房,而你迷离,什么都不是。”清楚他所爱的迷离,丝毫不计较付出……当赢政与迷离相爱时,可恨的王母娘娘竟然将迷离送往千年后,并惩罚她一辈子得不到所爱人的真心,身处千年后的迷离,该怎样面对生活种种痛苦与磨难……
  • 弑魔

    弑魔

    问世间何为魔。为所欲为者为魔。为仇,杀!杀千人,杀万人,杀到到尸山骨海,血雨腥风为情,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魔挡屠魔,为心爱之人可以杀遍天下人为义,杀!欲杀吾。
  • 必知的战车枪械

    必知的战车枪械

    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与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青少年若想培养自己的军事爱好,必须从多方面去了解军事知识,学习军事历史,掌握军事动态。这样才能对世界军事形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为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