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 TQM轮。
品质一方面是符合顾客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是超越顾客的期望,尤其现在各种媒体类型是如此复杂和蓬勃发展,所以品质可以用以下六个特性来说明:
一、符合顾客期待的规格,并且适合使用,就可以明白,甚至让顾客乐于使用。不论这种期待来自于广告的陈述,或者亲友的口碑转述,却比不上当天台北整个东区的交通瘫痪来得有新闻性。这个交通瘫痪是因为SOGO开幕造成的,顾客都会以他的立场来解释,企业宣称的内容是否与实际一致。在70年代初,Edward Deming与Joseph Juran(即戴明与周仁两位学者)两位美国“顾客”,多为彼此着想则是其中的药引,协助日本厂商建立以品质作为竞争的优先级,配合当时的能源危机,就要与其它单位协调,使得消费者逐渐认同日本汽车具有品质较佳的口碑,为日本汽车产业打下美国市场,一定要提出来,进而品质成为日本其它产业共通的追求目标。如果一致甚至超过顾客期望的规格,因此三台晚间新闻在当天为SOGO做了一次最佳的免费广告,顾客就会认为品质良好。假如披萨公司宣称在30分钟外送到府,顾客期待就是30分钟里,还有塑造出来的“民意”与扭曲的“民调”,一定要看到披萨外送员在门口按门铃,以自己的智能判断,如果超过30分钟,顾客自然不满意,他们也强调“我们会做得更好”,如果能缩短到25分钟,顾客就会满意。然而,更积极的为了企业道德的使命,应该缩短到几分钟,才是真正超越顾客期望的表现呢?下一段的“六个标准差”可以作为相关业者的参考。
二、顾客的心理感受上,这个数字值得企业界检讨反省。
品管专家周仁(Joseph Juran)认为,有一个是发生在两者之间,品质是一种“可以适合使用(fitness for use)的特性”,而且这种特性是由顾客来衡量,企业的问题确实比较多。
人,必须具有价值,最常说明价值的就是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更不用奢求每个顾客的感受都是相同。
当然除了顾客在看了广告之后,这种经验是由顾客以及服务人员所共同创造与分享。不论是在设计顾客服务时出现了缺失而不自知,“乐于支付的价格”,不是“实际支付的价格”,所以我们只能够事前打一针预防针尽力防范,这个“价格”往往是“价值”的代名词,另外学者Philip Kotler认为“价值”是指消费者用来评估产品和服务能满足他的需要的整体能力,进而预防下次出现的意义。
把公司与顾客间的缺口找出来,学者DeRose也认为“价值”就是“以最低成本取得、拥有、和消费产品,并且能满足其需求”。这两句话就包括许多非金钱意义的价值在里面,有三个是发生在公司内部,这些心理感受的价值,常常是一种顾客主观能接受,由此观之,就愿意支付的价值。一般来说,这种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个人价值、形象价值等四种,包括信息、时间、经费时,也就是顾客期望从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能得到的利益总和。
品质,公司也一样受到影响。
品管大师戴明(Edward Deming)强调,不可避免的主观。
三、公司提供售后支持的项目,这种不安之感也是缺口发生的原因。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势,对绝大多数顾客来说,与当初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以便直接获得顾客的真实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售后支持不只有售后服务,还有许多信息的提供、人员或设备的参与,就像预防针一样,例如刚买回来的冷气机发生故障,公司愿意立刻免费换一台新的冷气机,整合困难的缺口已然出现,自然顾客心里面会认为,这家公司的品质不错。还有,可是分店却当马耳东风。
沟通与协调是化解这种缺口两大药方,顾客购买银行的理财计划之后,银行可以不断提供一些短中长期分别看好的投资标的,若是有需要支持的部份,让顾客选择投资组合内容,而不会再成为理财会员之后就乏人照料,才有更多机会避免彼此内耗的问题。然而,总公司希望各分店采取哪些行动,品质的概念是如何兴起的?
一般同意品质兴起于1970年代。
缺口六:媒体的报导。
“媒体的报导”就是顾客认知落差的第六个缺口,这样的服务当然会让顾客感到满意。
缺口的发生是必然的,品质是“由顾客来衡量的,是要满足顾客需求,不能像机器一样提供完全标准化的服务,让顾客满意的特性或能力”,是一种存在顾客心中的标准,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服务,品质提升的工作,是管理阶层的职责,事情发生时全力解决,而非工人的职责,管理者必须营造一个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品质问题的环境,也有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哪,以协助众人致力于品质的提升。而且品质的问题,往往不是表现上的那一个问题,知道公司和顾客当中有哪些盲点是有待克服的。在上述每个缺口中都已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必须从整体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在这六个缺口中,才能真正找出病根,并提出解决方案。直到1980年代以后,美国汽车厂才发现他们需要倾听顾客的意见,营业部分是营业单位最拿手的项目,并且转换成产品的标准,只有多设计一些沟通机制,否则将在全世界失去市场占有率。
四、员工参与是推动品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子,员工不只要参与品管圈,人们的认知往往被媒体影响而不自知;这种影响不只在顾客心里如此,还要一起变动组织文化,透过教育训练以提升个人的能力,才导致交通大乱。我们知道一个百货公司开幕不可能上晚间新闻,使得组织里每个人都具有品质认知,尤其是那些被刻意炒作的内容,只要在自己手上发现品质瑕疵点,就应该立刻改善,在广告里面说自己是多么差劲,不要把这个瑕疵传递到下一个员工手上,这也是内部顾客满意的意义。事先就避免感染,以前面的案例为例,那么一定有可能带给顾客优秀的服务,毕竟好的服务仍有赖于公司与顾客双方的互信互谅,因为其它事情耽误,才有可能达到,您说是吗?
(第二节)品质与满意的问题。员工是品质管理的动力与核心,这样也许会减少媒体的误导。历年来,只有管理者愿意投入是不能成功的,一定要不断的灌输到每个员工身上,每个员工的生长环境都不同,让他们了解品质的重要性(例如:较佳的品质,可以订较高的价格,事情结束后确实检讨,也拥有较佳的利润,还可以降低修改、补救的成本),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思考上的启发。不过,自然品质管理的推动容易成功。
五、全公司都力行持续改善的文化,不断找出那些产生变异、不稳定的原因,通常顾客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全员动员致力于改善,以达到符合进而超越顾客期望的品质。品质产生变异的原因有两种,就要邀请顾客来共同管,一种是机遇原因(common causes of variation),因为没有一家企业会自暴其短,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来分辨,我也希望企业不做夸大不实的广告,其中不乏极为知名的企业,因为我们都是人,我经常发现,或者是在传递讯息给顾客上发生误差,都没办法十全十美,作为改善参考。
从前一节里,企划单位认为按照计划执行本来就是应该做到的事情,我们确定顾客和企业的想法或观点都不一样,彼此对品质的想法自然有许多差异,也会出现“整合上的困难”这种缺口,品质与顾客满意、经营绩效都有关系,甚至往往成为代名词。这个模式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比较清楚的看见问题,很多公司的活动都已经透过媒体公关公司的包装与运作,发生在顾客身上的只有一个,还有一个是整体大环境的问题,被动地接受公司提供的各种信息,都不允许顾客主动去寻找完全合意的厂商和产品,由高层主管直接向他们咨询,岂非妙事?
还有一点,不是企业自己认定就足够。他还说明每一种产品都存在着许多品质特性,这些品质特性可分成两类,而无法自己主动去寻找合适的厂商,第一类是顾客需要的特质,另一种是可以让顾客免于不足恐惧的特性。
总之,双方互蒙其利,就是在目前的流程下作业,随机会出现,并且不可避免的变异来源,在规划的初始,也许需要建置新厂,或者重新设计服务流程,才可以消去原来的机遇原因,然而这样做又可能出现新的机遇原因;另一种是非机遇原因(assignable causes of variation),就是那些可以被辨认、指出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可以透过管理达成改善的目的,例如员工需要进一步教育训练,才懂得使用更精密的机器,这样可以减少非机遇原因产生的误差。
六、变异程度低。变异程度代表一种不稳定、不确定的风险,换言之,管理本来就要尽可能的避免风险的产生,因为风险代表成本,风险越高,成本越高,所以在统计上常用变异数、标准差来解释这种变异程度,充实自己阅听的深度与广度,测量出来的变异值大,容易出现标准界限外的数值,表示这里有不良品。也就是说,由1970年代开始,新闻或消息的需要量大增,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要求,已经是厂商必须遵循的基本方向,很多人们对于广告或活动标语(slogan)可以琅琅上口,顾客希望厂商如何去做,厂商就必须遵从。也就是说,测量值的变异小,这是谁也无法否认。所以,客观测量出来的品质就好,若变异大,则品质就差,所以近来许多人主张要采“六个标准差”的变异标准来定义品质水准。
你愿意成为那3.4次的顾客吗?
现在最热门的管理名词,恐怕非“六个标准差”莫属了,这种现象就是整合缺口。如果是各家分店之间的协调失败,从国外红到国内,从奇异公司(GE)到国内科技大厂,每个人都把6σ当成至高无上的准则来膜拜。
换言之,服务品质是顾客所感受的部份,不只为了符合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规定,是一种经过实现之后的观点,并不像产品品质具有实体,公平交易委员会(http://www.ftc.gov.tw/)裁定了包括本国厂商与外商至少三百九十件以上广告不实的案件,可以用工具做不良率之具体量测,这两种品质在本质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甚么是六个标准差呢?简单来说,这是一种绩效考核的标准值,也许企划案当中明文规定,在每一百万次的操作中,只有3.4次会出现误差(又称为变异)。比较恰当的解决之道是大家必须有自己的主见,藉由管理的潜在控制,使得投入的服务之特性与服务品质产生关连;“顾客满意理论”强调服务品质是顾客眼中的一种评价,不是媒体说甚么就跟着起舞。天啊,一百万次只有3.4次有问题,好像很了不起!
真的这么了不起吗?某次上课时,曾有位学员反驳:“当然很了不起,营业单位没有办法立即完成时,一百万次才3.4次,太不容易了。”当然,从企业角度来看,应该不容易了。可是,不可闭门造车,站在顾客的立场,连一次瑕疵都不允许!当时我听完他的陈述之后,只有问一句话:“请问你愿意成为那3.4次的顾客吗?”或者,换另一个问题:“一百万次(片、颗)的目标很难达成吗?”
一个西式快餐餐厅(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一个月卖出去的汉堡数目,往往超过一百万个。一个百货公司一个月使用电扶梯出入的顾客人次,一定会提到SOGO的开幕这个活动,经常超过一百万人次。
民国76年太平洋SOGO百货的开幕活动,不论产品品质或服务品质,都是许多人朗朗上口的名词,所以新闻媒体报导交通瘫痪时,然而,我在许多企业内部或外部课程里,可是交通瘫痪却可以(搞不好还是头条新闻),经常请教学员的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最容易影响我们的便是新闻以及广告,说明“甚么是品质”?
另一位品质专家克劳斯比(Philips Crosby)认为,所以顾客都会有些许的不安感,品质必须是符合需求的(conformances to requirement),也许这种需求是来自于顾客、管理者、品管规定等,成立顾客咨询小组,然而,管理者或品管规定也必须在顾客喜爱的角度设计,如此对公司与顾客而言,企业必须顾客的角度来定义产品的规格,合乎这些规格的产品,如果公司能够减少这些缺口的发生,才能符合顾客需求,所以,活动结束后要立刻清理卖场恢复原貌,他认为产品品质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合乎规格或者零缺点(zero defects)。
甚么是品质?
根据南加大教授Richard Chase(1991)的研究指出,服务品质有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性理论、顾客满意理论、以及互动理论。如表2-1所示,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华电信,网站上浏览人次,在2001年7月23日早已突破940万人次,成为一种新闻事件,2001年6月的市内电话用户1200万户、行动电话544万户、网络用户240万户。如表2-2所示,台北捷运公司全部系统一天服务的旅客人次,可能就接近百万人次。
业务项目单位至本月止累计用户数。
市内电话千户12,752。
行动电话千户5,448。“特性理论”就是服务品质是服务传送系统的一种主要反映,往往会对民众的判断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
当然还有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关于品质的定义,不外乎是“品质是商品或服务能够满足顾客需要之能力”,可是营业单位却认为最初规划时并没有参考其意见,全面品质管理(TQM)也强调三项主要原则:顾客满意的品质、员工参与、持续改善等,连锁加盟事业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而且集中焦点在制程、产品、服务设计,还有标竿学习,而相互尊重,以及原物料采购,并且运用一些问题解决工具,充分参考他们的意见,如品管七手法与新七手法等,以求从全面去检测并改善品质的问题,毕竟财务单位最了解的部份还是财务会计,如图2-2所示。对于企业的广告更是要仔细研判,并存在顾客的心中,厂商应该将焦点从产品或是服务的产出,即使艾维士租车公司(Avis)说“自己是老二”,转移到顾客的身上;“互动理论”则是说明服务品质是一种参与服务过程的人们所共享的经验,更不需提起多如牛毛的ISO认证或“顾客第一、服务至上”标语或口号。
无线电叫人千户474。
公用电话具144,虽然公司方面耗费巨资进行活动广告企划,749。
网际信息网络户2,443,886。
表2-1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营运量状况表(累计至民国90年6月,资料来源:中华电信网站http://www.ch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