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这一次不满意的服务代价是多少吗?原本这家公司的订单金额就已经超过百万了,再加上其它关系企业预备订购的数量,这么大的一笔订单,最后在他转述给主管之后,主管同意转移到另一家企业,对于原本有机会的那家公司来说,这位小姐态度不佳造成的隐藏型损失,是以数百万的订单金额,相当惊人的损失吧!没关系,反正这个“服务”的专柜小姐也不在乎,当然也永远不会知道这笔订单的数目,更不会知道她做成了这笔生意,她的业绩奖金恐怕超过二十五万。反正她也不在乎!
曾经有位专家史考金(Daniel R. Scoggin)说过,要知道顾客对自己公司的看法,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如此才知道顾客为甚么不再上门,公司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
抓娃娃与CS。
你有没有玩过“抓娃娃”呢?这是一种放了很多娃娃,顾客一次投十块钱或二十块钱,可以用机器里面的爪子,抓一次放在里面的娃娃的一种游戏机器。
“抓娃娃”究竟和顾客满意有甚么关系呢?其实,“抓娃娃”这件事真的与顾客满意绝对相关。在台湾的娃娃机不容易抓得到娃娃,可是在日本的就很容易,这又是为甚么呢?
我有一个朋友,在台湾的时候是屡抓不中,可是一到日本以后,就变成了“抓娃娃之神”,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他发现台湾的娃娃机不容易抓得到,日本却可以容易抓到的关键因素在厂商。
假如你抓不到,为了满足顾客的欲望,日本的娃娃机商店也会把爪子调整好,或者放个娃娃在底下,让你可以很轻易的抓到。可是在台湾,厂商才不会管你到底能不能抓到,只要有钱有收入就好。这两种作法,你会选择哪一种?
日本人的想法是,如果顾客一直抓不到,又怎么会再次上门呢?他们相信顾客就像奔驰的马,马头前面必须放着诱饵,偶尔让顾客尝到甜头,顾客才会为了想要再尝一次而一直上门。可是台湾的业者不做如是想,他们认为只有一直让顾客在不断的追逐中,才会带来利润,能抓得到娃娃算顾客厉害。这两种说法都通,可是抓娃娃在日本风行多年至今不坠,还出现许多种的变化玩法,但是在台湾才开始不久就已经逐渐凋零,其中的原因是甚么,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
满意利润简单模型。
我们活在一个不会对顾客感谢的时代,我常常自问:“对顾客说一声谢谢,需要付出甚么代价吗?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吗?”到加油站加油、到书局买书、到餐厅吃饭、出门旅游、去政府机关洽公都是我们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却越来越少看到有服务人员,以一颗感恩的心对顾客表达谢意。可能是不了解让自己的顾客感到满意,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因此,这一节除了讨论顾客满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还要提出“满意利润简单模型”,如图6-3所示。
<插入旧版图7-3.1,改为图6-3>
所谓“满意利润简单模型”的意义,就是真正的利润是由忠诚的顾客带来的,满意的顾客只会带来一部份的利润。顾客从购买到满意,再从满意到忠诚,最后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传播口碑,这个过程都会带给厂商利润。
我发现有大多数的公司,都会按照这个比例来组成他们的利润。这个比例是甚么呢?就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利润是由一般顾客带来的,其它有十分之三则是满意的顾客带来的,但是最多的十分之六是由忠诚的顾客带来的。
顾客服务曲线。
如图6-4所示,纵轴是服务水准,横轴是时间。顾客服务管理也有一个像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一样的S曲线,分为四期,每一个公司都可能经历这些过程,也有可能快速经历第一、二期,营运不久就进入第三期。不论是哪一种,都要小心避免步上衰退期,而且到了衰退期想再改革,就有很大的困难与障碍,付出很大的代价,还不一定能成功。
<插入旧版图7-3.2,改为图6-4>
第一期是产品导向期,这个时候的公司就像早期福特公司的名言:“汽车,就是黑色的”一样,注意的只有产品还有要怎么卖,至于顾客是谁,Who Care?顾客的需要是甚么,Who Care?
第二期是利润导向期,这时候的公司对顾客都是一视同仁,只要能够帮公司赚到钱就好了。公司的目标都是如何去赚钱,个别顾客的心意当然不会照顾到。
到了第三期就是顾客服务导向期,以满足顾客为优先,所以开始依照顾客的不同,提供符合个性化的服务。也会重视顾客的看法,会投顾客喜好,针对顾客的想法去满足他,这是一个顾客满意最高的时期。
第四期是衰退期,任何的公司如果没有改善的观念和动作,最终会走上这个衰退期,顾客流失业绩下降等等这些现象,都开始出现。会造成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公司规模变大了,就产生“我是老大”的心态;有的则是因为人事庞杂,造成管理上与员工心态上的偏差,这个时期就好比一颗放在树梢上的蛋一样危险。
图6-4中有第一、二、三、四等四个时期,这条S曲线的意义,就是代表着顾客服务的水准会随时间变化。若从产业竞争层面分析,第一期里,产业里的厂商先从服务不佳者开始逐渐淘汰,留下表现相对较佳的厂商,这些存活者会从存活的事实中发现,还是需要提供优异的服务,才能够顺利度过第二期的第二阶段淘汰赛。
服务表现的最高点,是出现在第三时期的后半段,当然最高点的意义,也在于即将反转直下,一旦过了策略转折点后,立刻开始走下坡,这段坡度可能极为陡峭,输赢之间往往瞬间决定,顾客离去是不会回头的。请你衡量一下,究竟贵公司是在哪一个时期呢?检讨自己,再拟定改善的对策吧!
(第三节),如何提升CS以增加利润。
从顾客的观点解释服务品质的高低,其实就是综和了三个想法所组成,由于都是顾客主观的看法,因此不论企业是不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顾客都会经过这三个看法,来形成他的主观意识下的服务品质。
连佛都不认识,怎么临时抱佛脚?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顾客关心的服务品质,不是企业手中报表的数字所能表示,顾客认为的服务品质,是由许多不可见的内容所组成,所以企业看到的现象和顾客看到的,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个看法就是所谓的“服务品质”,就是从顾客眼中看到的内容来判定,就算企业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会喜欢的顾客依旧喜欢,不喜欢的顾客也难以改变。因此,如何塑造卓越服务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第三个问题就是存在于客观事实与主观判断之间的落差。一旦顾客对企业的印象已经形成,就存在先入为主的想法,不管以后的产品有多好、未来的服务有多么优秀,顾客的看法不容易转变,就算花费大量的金钱做广告宣传,也不易出现显著的效果。
有句俗话“临时抱佛脚”,意思与“临阵磨鎗,不亮也光”的道理类似,都是紧要关头多少做些事情,也许有用。可是,我发现这样的观念对于企业赢得顾客满意,并没有太多功效。顾客在乎的还是平时的互动相处,一向都不照顾顾客的公司,怎能让顾客相信,这家公司重视顾客满意,更不用说请顾客再次上门,把利润带进公司里面。其实,平常都不烧香,连佛不认识,要祂怎么救呢?
一家公司如果能够让顾客满意,会发生甚么情况?若是不能让顾客满意,又会发生甚么情况呢?也许只是因为厂商的一个动作不够贴心,或者不符合顾客的需要,但是最后的结果将会有失之亮厘、差之千里的困扰。也许只是书局提早十分钟打烊就关掉电灯,但是在顾客心里面,仍然会觉得不够亲切,只想到自己早点下班,没有照顾到顾客的感受。
满意与不满意的结果。
如表7-1所示,我将顾客动作简单分为五个阶段:购买、评价、决策、演变、结果,并且说明让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他们会采取哪些行动,我希望大家都能走上让顾客满意的这一条路,因为这样才能长久的赢得他们的满意,并且正面的口碑相传,进而成为忠诚的顾客,使公司应有的利润持续增加,有能力进行组织规模与能力的扩充,而服务更多的顾客。当然,如果走上让顾客不满意的那一条路,顾客的抱怨一旦累积日久,顾客必然开始流失,而销售量及销售金额一定会随之减少。
<插入旧版表7-3.1,改为表6-1>
曾经有一家制造高精密生产设备公司的主管对我说:“我们公司的调查结果,顾客满意度最低,可是重复购买比率最高,这又是为甚么原因呢?”乍看之下,彷佛与顾客满意的概念相违背,其实,还要考虑经营环境的问题。
这家公司在全世界的竞争者不到五家,其中最大的是他们,其它四家多半还在起步阶段,也就是技术与能力都不足,制造出来的生产线设备远不及这家公司。就企业顾客的采购观点来说,“自利”仍然是最主要的目的,他们仍希望采购最适合使用(精密、规格等要求)的设备,生产出最符合自己顾客要求的产品。
然而,现在这种“低满意度却有高重复购买率”的现象,只不过是缺乏竞争的特殊现象。我常强调,顾客满意是竞争下的结果,越是开放竞争的经营环境,顾客满意越被重视,企业越需要保障顾客的权益。因此,这家公司的企业顾客满意度这么低,应该去问这些顾客:“假如有别的公司能提供同水准的设备与能力,服务会不会是影响你转换供货商的原因?”经过实地访谈的结果,这些高科技公司都认为,如果有别的竞争者可以提供类似的设备,只要比这家公司亲切快速,他们多半考虑转换供货商。
这就是寡占或独占市场时(例如公家机关、公共事业等),顾客没有别的选择机会,只好自认倒霉,再怎么差劲的服务都得接受。不过,政党轮替之后,新上台的执政党一定存在着非常强烈的危机感,怎么上台就怎么下台,难怪行政院经建会在2001年八月中旬完成的“建立行政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方案”实施计划(资料来源:联合新闻网,2001年8月20日,网址:http://udnnews.com/NEWS/FOCUSNEWS/IMPORTANT/424543.shtml)中,明订五大目标,其中第二项“建立公务人员对社会的关怀情,增加公务人员与民众的接触互动”,以及第四项“建立公务人员对民众的服务心,灌输公务人员顾客导向工作观念”,都希望在公共行政这种独占市场中,赢得顾客的信赖,政权才得以维系。
除了经验以外。
有效吗?我希望经建会这次的计划能够成功,不过,请官员多多参考顾客满意经营的导入程序中,强调的一件事情:“多听顾客的声音”,政府的顾客是老百姓,多请教人民对公务人员与政府机关的服务意见,了解自己还有甚么要改进,并且确实执行这些符合民众期望的事情,过去类似计划或口号太多了,人民需要的是“行动”,特别是符合期望的行动。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足以依赖了,还是去询问现在的意见吧。
当然,企业在设计顾客服务时,难免会以“过去的”经验来进行“现在的”规划,即使经验未必管用,缺乏经验却让人无处着力,所以,经验只能适度参考,不能全部仰赖,我提供各位三点建议参考,防止在根据经验时还会发生的各种错误。
第一项就是保持弹性,对事物采取开放的心胸,不要受限于“我们过去都是这样做”的窠臼,而不敢大胆尝试。第二就是向高手学习,多参考别人的经验,以收截长补短之效,而且多看一些案例,也可避免受到单一经验蒙蔽的危机。第三就是设计许多的标准作业程序,例如设计顾客抱怨处理流程,当顾客抱怨时,相关员工可以有一些标准可以参考,不仅可以妥善处理,也可以避免每个人经验不同,造成执行时出现主观偏见的误差。
如何才能增加企业的收入?不论是顾客或员工,人,还是最主要的问题,尤其处理顾客的不满,我们都了解,妥善处理顾客抱怨,不仅会增进满意,还可以藉由补救服务的提供,消除顾客再次上门的抗拒感。问题是,该由谁来面对抱怨呢?或者,面对抱怨的人,该具备甚么样的条件呢?
抱怨就是商机时。
对于任何的公司而言,一个理想的怨言处理者,并不容易培养。简单来说,顾客抱怨处理人最好要具备以下三项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