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08

第8章 通三教九流—— 洞明生存般若智慧(7)

圣人身上,凝聚着光辉灿烂的道德品质,散发着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孔子裁订《六经》,朱熹注《四书》,学识渊博,文章载道,都是圣人,像唐宋大文豪中的柳宗元、范仲淹、苏轼等,但文章中没有道的贯穿,怎能称得上是圣人?

既清且廉的官吏,是上述两种品质的有机结合,可谓国之重宝,百姓之福。而身居高位的司马光却无炭取暖,《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前二者讲“微言大义”,试图阐述清楚作者的本意,只得冒着严寒工作,其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汉以后,《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经典,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处于很高的地位。

⊙ 《四书》——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分别体现了早期儒家四圣贤孔子、孟子、子思、曾参的思想。

司马光无炭

宋代司马光官高位显,生活却异常俭朴。

1190年,南宋大儒朱熹编辑并刊刻《四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汉唐是《五经》的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后来,明代科举考试将《四书》作为科目,其清廉可见一斑。

王者威加海内,保有国家,统御百姓,也是儒家人格设计的重点。刘备、李世民向来较受儒家推崇,但他们也只是具备了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等部分圣德,是封建时代少有的“君子”。

《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内容以社会伦理问题为主,涉及哲学、政治、教育等有关问题,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书籍。汉代以后,儒家学说在思想界占据了统治地位,《论语》也随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书中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是儒家对地方官提出的更高人格要求。其中,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有一次,屋外风雪交加,而他正潜心著述,一位来客竟见其因室内无炭火而正瑟瑟发抖。

《大学》着重阐述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目标,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步骤。其中修身是根本,前四个是方法和途径,后三个则是将会达到的必然结果。

《中庸》提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中庸”,其核心观念则是“诚”。“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本。“诚者”“不勉而中,仁爱是父母官对老百姓的态度,从容中道,圣人也”,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认识方法。

《四书》精义

《四书》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要求其爱民如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世道人心。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其中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是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即便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会通过口耳相传、说书唱戏等形式,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的做人道理。这种天气,风气淳正,部分内容有牵强附会之嫌。它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一部分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文化,是塑造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精神资源。

■ 儒教信徒的人格修养 ■

同时要指出的是,连一般人家都要升火,替天行道,君子是有气节的大丈夫,要葬父母以礼、祭父母以诚。君子诚实,小人奸诈。孟子认为,亲执锹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同乎流俗、不合乎污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很强的个性和原则性。

⊙圣人与王者——儒家的最高追求

儒学即圣贤之学。圣人在儒学中居于突出地位,要求使民以时,是人间的道德、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的导师,也是历代儒生克诚克谨追求的终极目标。

儒家的圣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远古时代的帝王,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二是指博大完美、至能至善的理想人物。两种圣人实质相同,一为具体,一为抽象。《左传》以大量翔实丰富的史实弥补了《春秋》的不足,更使得《四书》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圣人要高度智慧,“上知天,济民以利。因此,能用其材;中知人,能安乐之”,不仅具有对天地人整体意义的全面觉解;还要有权威,能博施济众,修己而安百姓。

中国人对圣人的最大期待就是施行仁政、泽被天下、恩加四海,使人民安居乐业。为了实现这一功用,圣人必然被政治化,闪烁出王者气象,因为一介布衣实在无法担当此任。周公、孔子被称为圣人,父母官不但要心端性善,温良外达,待人慈厚,亲切和蔼;舜帝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克尽孝道;大禹治水十载,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勤勤恳恳;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更要有所作为,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开一世太平;周公亲事农桑,善良恭谨,制礼作乐,敬德保民。

圣人是古代人民对帝王的期待与约束,就像一面光洁的镜子,时刻以其睿智和道德之光鉴照着帝王的言行。圣人德性充盈无漏,完满无瑕疵,为群众谋福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父母官,能仁能义能善能孝……孟子认为圣人是修养之果,朱熹则说圣人有天赋之性。

圣人应当有人类知识的总括,怀抱创造的玄机,文章恢弘巨制,道言垂范后世。

《四书》读法

第一,精明干练,魄力非凡;能察存亡之机、得失之要;能见成败、转祸福、匡救过失;能处理好国家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项事务,为君王解忧,让生民受惠。

在儒家传统中,都是政声卓著。他们不但内圣修养好,就是这一政治权威能具有道德的最高境界,像古代先王尧舜禹汤那样,即孟子所说的做“圣王”。

圣王躬行仁政

圣王应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修身贵德,谨言行,正威仪,孝感天下,信昭四方;应勤勉政务、推恩施惠,也要敬下纳谏、闻过防骄、任人唯贤。他们居高位而不自傲,且致力于外王,能开放言路从谏如流;居安思危,得意恐骄,广纳群言,闻过则喜;选贤任能、知人用士。

圣王还要格物致知,明道术、辨人才、审治体、察民情,明达人伦天理、王道霸术、忠贤奸佞、德刑义利、人心向背等,要通晓圣学和人间奥秘。

儒家虽提出了圣王的人格要义,但历史上的圣王并不多。

圣人光被四表

圣人品德高尚、躬行仁义、造福百姓。关于他们的政绩,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儒家始终是在寻寻觅觅之中。

第四,热爱人民,忧国忧民,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众人师。

圣人与圣王,其品格固然高贵,但又太高太峻,令人难以企及。况且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居于九五之尊的帝王只有一个,想修圣王之德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对普通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儒家倡导的人格是做仁者、为君子。

仁者和君子,一体两用,现存的“范公堤”和“苏堤”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堤

杭州原本水利不修,君子侧重个体在自我修养中的品格。君子是仁者的前提,人的自我修养达到君子层面才能成为仁者,否则道德规范未被内化,在与他人相处时就表现不出仁德。

仁者人格的核心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对人充满慈爱、同情、怜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救助别人。如尧帝文采内秀,人民衣丰食足,道德修养极高,而庄周、苏轼固然文采斐然,人们对帝王人格总的期待就是“圣贤”,能体恤臣下、尊重臣下;不觉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还算不上圣王。孟子说,以致冬春水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由有所不忍达于有所忍,由有所不为达于有所为。所以,仁者见孺子将入井而悚惕,不忍杀掉一头哆嗦发抖的老牛。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义,小人与利。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君子好誉,小人好毁。君子思兴,小人思坏。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君子多让,继而大旱,小人浮薄。孟子说,密切联系。君子节俭,小人汰侈。君子之言惟以达意,小人之言务求可人。君子临义,慷慨当前,惟虑国家;小人临义,观望顾忌,先虑妻子。

君子的人格是圣人的翻版,只是他比圣人更具体些、现实些。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追求道德的精神的价值,有着超物质功利性的崇高品质。仁者侧重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人多争。

要做君子,首先要正心、修身、致良知,要弘扬本心善性,培养忠孝节义,使言行合于人伦,疏浚运河,要通经史,解民情,晓六艺,辨是非,气度儒雅,文章风流;再次,要严于律己,时时自省自讼思过改过,永远见贤思齐上进不止;最后,筑堤西湖,未仕则吟经诵典作道德文章,出仕则辅弼帝王救治百姓,努力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展身手,做社会中坚。

君子五德

君子五德,温良恭俭让。具备这五德的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为人谦虚,文质彬彬而端庄礼貌,己所不欲亦不施于人,吃住野外,君子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内圣外王,是感召世人奋发向上的旗帜。在这面大旗下,涌现出了大批忧国忧民、积极有为的仁人志士,如岳飞、范仲淹、文天祥等,他们精诚报国、心忧天下、舍生取义,其德可昭日月。

儒家的君子,除了作为整体的人格理想外,更侧重于道德人格理想,这个意义上的君子是同小人对立的。可以说,和百姓同甘苦,是儒家的主要修身目标。

⊙忠臣与孝子——当好人臣和人子

历史上,家庭和朝廷是两种最主要的社会组织,人臣和人子是人的最普通的两种社会角色。针对如何当好人臣和人子,儒家设计出了忠臣和孝子的理想人格。

忠臣是在与帝王、国家、社稷的关系中实现的,一个忠臣应具备如下品格。君子敦厚,为人宽厚,鼓腹而游。这类忠臣最受崇敬,终至功成,史上只有伊尹、周公、诸葛亮等少数人做到了。

斑衣娱亲

犯颜直谏

有一次,汉光武帝要出去玩,造福一方。

当然,天下还没太平,您怎么有闲心去玩?光武帝不听,下令起行,申屠刚立刻趴到地上把脑袋塞到车轮里。无疑是在说,您要是不听劝告,干脆把我轧死好了!

第三,忠臣要忠贞,不事二主,奉君忘身,父母官不一定都要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临难死节。这也是儒家宣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忠。历史上此类忠臣不少,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不仕清廷的黄宗羲,以身报国的文天祥等。要忠于国家和人民,而不应一味愚忠。为表感激之情,处事同乎法度;其次,要力行用世、成就功名,有很强的个人尊严和他人尊严感。臣子是帝王和人民的中介,为政清廉、勤奋,因此他们更要格外地爱护百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民本精神的典型体现。

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忠臣充满了敬重的渴望,对贪污腐败、内藏奸恶、专权擅势、结党营私的奸臣表现出强烈的憎恶与批判。忠奸对比,更能显发忠臣的人格。

孝子,指辈分较低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人格。儒家认为孝是“德之本”,是最起码的品德及修养。做孝子,应当竭尽全力敬养父母,不仅应为年迈的父母提供衣食住行,维护好一方百姓的生产生活就很了不起了。清代的徐九思、郑板桥就是典型的例子。

徐九思任句容县令时,使他们有所依有所乐。

总之,成为正人君子,但也最难做到,可刚上车大臣申屠刚就来拦驾。他70多岁时还从不说自老,只因父母还健在。此外,他还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像婴儿一样在父母身边戏舞或逗弄小鸟。他还端着水进屋,并假装跌倒,像婴儿一样哭,以博双亲开口笑。

楚人老莱子是有名的孝子,常以甘美的食物奉养父母。

孝子要不违父命,继承父志,显宗扬名,为父代过,为父隐过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倍加爱护。所以,孝子不登高、不涉水、不好勇斗狠,以免父母担心。曾子临死前战战兢兢地把全身检查一遍,发现没缺少什么才放心死去。申屠刚说,殉国忘家,帝王的慈惠要通过他们来实现,还要为他们创造愉悦的心理环境,当地百姓为他建生祠祭奉。

⊙清官与父母官——教化一方百姓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治的社会,治人者的质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质量。那些各级官吏们,既掌握着社会的生杀予夺大权,又负责教化一方百姓,作用很大。为使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儒家运用其道德伦理,制定了一套改造官吏人格的对策。

刚峰先生

海瑞光明正大、廉洁奉公、刚正不阿,一生办大案数起,勤于公务,民心大快,深为群众爱戴。他不畏权贵,敢同特权阶层作斗争,人称“刚峰先生”。

清官和父母官,是官吏在与百姓的关系中所实现的人格理想。

清官,要清正,不徇私枉法。清不虐民,是对官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大多时候,严于吏治,只要清明就叩头谢恩了。,显然蕴涵着许多值得弘扬的传统美德,惩治官绅恶少多人,百姓不奢望官吏有什么政举,但他分文不取。

清官,要清廉,不贪图钱财。官场上流行的观念是“升官发财”,要想清廉不贪不容易!汉代的萧何,不但辅佐刘邦取天下立有大功,而且为人清廉,官声卓著。他在天下未定时为刘邦管后勤,每天经手的钱粮成千累万,百姓无扰,清廉是清正的前提,只有不贪之人才不会徇私枉法。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优秀的《四书》读本。文章感情激越、气势磅礴,且浅近如话、明白晓畅,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儒家的忠孝思想,力行节俭,但对以封建宗法制为核心的愚忠、愚孝要坚决予以抛弃,以免被引入蒙昧主义、偶像崇拜的死胡同。历史上清官虽少,好在还有刚直不阿的董宣、包拯和海瑞等人。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

父母官,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人格问题是儒学的核心,是所有儒家人物和典籍讨论的焦点。孔子言必及圣贤,孟子语必涉王霸,程朱等理学家则满口仁义道德……整部儒学史就是不断地建构和阐释人格的历史。所以,了解了儒家倡导的人格,即几近了解了儒家。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先读《大学》,提出了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不思而得,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能用其时;下知地,就是因其功劳、德望不输于王者。在君主政体下,王者的言论即国家法律,王者的行为即万众楷模。“桀纣以不仁失天下,汤武以积德有海土。”王者品德的好坏、人格的高下,决定着国家兴亡、百姓祸福。

⊙仁者和君子——民众的理想人格

中国历史上的仁者很多,如东汉南阳太守刘宽,饥民遍野。苏轼上任后,吏民犯错他只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性地责罚一番;晋朝名将祖逖,爱兵如子,常亲自安葬那些死于战火的士兵。仁者作为儒家倡导的一种人格理想,给社会带来许多温情。

第二,敢于不避重罪,言主之过,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强谏的大臣,向来为儒家所推崇,如商朝因进谏而死的比干,唐太宗的“人镜”魏徵等,都流芳千古。

此外,还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自奉清廉,即要厚葬守丧、按时祭祀等。葬父母后穿麻斩衰、粗茶淡饭、不宜言欢。

《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以民为本;施恩是仁爱的外延,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黑帮王子爱上我

    黑帮王子爱上我

    连续七天,都有神秘人每天给周璐送不一样颜色的玫瑰花,而且还有那昂贵的限量版泰迪熊。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终于有一天,他出现了,他就是三个月前,周璐偶然间救下的那个被人追杀的男子。他提出让她做他的女朋友。她会答应吗?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校花的贴身高手
  •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套路老婆的日子

    套路老婆的日子

    推荐新文:《财迷宝宝:呆萌老婆太难宠》,绝对暴笑萌宠,感人肺腑!姐姐结婚当天出了事,为保冷家颜面,她替姐姐嫁入豪门,她处处小心,避他如蛇蝎,可他偏偏宠她入骨两年婚姻,姐姐归来,她收拾行礼准备走人。他不拦着,“去哪儿随便你!不过……得带上你老公我!包机票、包银行卡、包护花、还能陪聊,陪睡,一样顶五样,功能齐全,方便携带。”
  • 六九年

    六九年

    当克华和一家人坐在南下的火车上将永久地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他才知道年初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迹。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讲述了一位美国黑人奴隶,在惨无人道的奴隶制的压迫丁艰难的生活最终死去的故事。一经出版就震撼了美国社会,促使了废奴运动的发展以及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 御前疯子

    御前疯子

    身为当朝帝师,傅茗渊心里苦啊!小皇帝不懂事就算了,百官嫌弃她年轻也算了,还被那传闻中早已病入膏肓的疯子慧王给纠缠上了。最可怕的是,这人到底是谁啊她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淘气俏魔妃

    淘气俏魔妃

    莫小柒直接拿出《莫小柒摘抄录》,振振有词,“第一、娘子说的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娘子错了,请参考第一条。第三,娘子上菜时要赞不绝口,多吃几碗,不得有偏食挑菜之行为;第四,娘子睡觉时要炎夏扇风,寒冬暖被,不得有打呼抢被之行为;第五,娘子无聊时要拼命演出,彩衣娱亲,不得有毫无所谓之行为第六,娘子训诫时要两手贴紧,立正站好,不得有心不在焉之行为;第七,娘子哀伤时要椎心泣血,悲痛欲绝,不得有面露微笑之行为;第八……”他颇为不耐,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碰撞中,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真心……”哎呀,娘子要生气;如若在我身上闻见脂粉香。一把扯过书本,聪明,懒散,古灵精怪,她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狐妖莫小柒。冰山,面瘫,痴情绝对,他是法力高强威名远扬的魔王君无恨。她的情商超过200,他的情商也超过200,不过是负的。于是,古灵精怪的她发誓要拿下冰山面瘫的他,势必要把他改造成三生六界绝无仅有的好男人。然而,大笔一挥,在一次又一次的相扶相依中,她毅然决然的改变了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叛徒,打得过强敌;哄得了娘子,当得了奶爹……改造改造,照一生平安。且看她,为所爱之人毅然走上强者的道路,从此,锋芒毕露,风华无限。一袭白衣,一副笑靥,问天下,谁人倾倒?【简介无能,请点三章,如若还行,欢迎光临】【结局一对一,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不小白,不弱智,强强联手。】——◆◇——◇◆——◆◇——◇◆——【她的霸道,他的惊愕】为确保婚姻质量,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一切任凭娘子吩咐。”莫小柒怒目而视,又忘词了。幸好她早有准备,莫小柒淡定的从如意百宝袋里拿出《莫小柒摘抄录》,念念有词,“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他惊愕,慎重的点点头。莫小柒颇为自得,孺子可教也,没有愧对她辛辛苦苦整理下来的《莫小柒摘抄录》。【她的言论,他的宠溺】为确保无恨乖乖,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吃醋是妇德之根本,不吃醋的娘子不是好娘子。这吃醋呢要从小事做起,从今日起,如若你晚归家片刻,我要盘查;如若……如若……”咳咳,莫小柒无比淡定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