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的选修课程之后,卡耐基就开始写作,并尝试着给一些杂志投稿,比如当时比较有名的《美国杂志》、《画报周刊》以及《图画世界》等。
虽然卡耐基很有激情,但他的写作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起初屡屡遭到杂志社的退稿信,因为他是一名新人,没有任何名气。但卡耐基骨子里就是一个有韧性、不服输的人,他并不气馁,依旧笔耕不辍。
功夫不负苦心人,1916年8月,他的一篇文章被《美国杂志》的编辑看中,发表在了当期的杂志上。自这之后,他的文章、专访就频频见诸报端或杂志了。
后来,卡耐基通过采访一位成功的银行经理,记叙了这位经理从学校毕业后先进入家乡的一家小银行,从柜台职员的岗位干起,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年收入逾6万美元的银行负责人的故事;写了一篇题为《我如何为高薪建基》的文章,这篇文章刊登在当时的《美国杂志》上。
在文章的末尾,卡耐基这样写道:“银行经理向记者表示:‘我以燃烧的热忱向我的新任务冲刺,把银行的业务推送至高空,达到快速、决定性的一击—那是我的雄心!我恳请合作,并耐心地试着使我的员工燃起憧憬及热忱。’”
虽然文章中写的是这个银行经理所要说的话,但这也恰恰是卡耐基的内心感受,他从这位成功的银行经理身上,似乎也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以及今后事业的发展方向。
不久,卡耐基为《图画世界》杂志撰写的一篇特稿也发表了。这篇特稿是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澳大利亚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澳大利著名的地质科学家、探险家、率科学探险队前往南极洲的故事:
1907年,道格拉斯·莫森第一次随英国探险队去南极洲。1912年的夏天,时年30岁的莫森再度率领一支25人的澳大利亚科学探险队去南极洲东部进行科学探险活动。
这次探险活动极其艰险,充满曲折,以致25人的探险队最后只剩下莫森一个人。莫森于1914年回到澳大利亚,由于他饱受磨难,回国后获得了爵士称号。
卡耐基在文章里这样写道:“道格拉斯·莫森原本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而后来这个人却变得坚强得令人吃惊。莫森正是凭借着不动摇的意志最终拯救了自己的生命,他面对天灾人祸,摆脱了忧虑的羁绊。要知道,忧虑是会削弱人们渡过难关的精力的。”
当时,卡耐基还在《世界景观》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募款冠军》的文章。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卡耐基采访了战火中在美国积极为协约国募捐的沃德先生。
沃德先生是一位最能触动公民荣耀、热忱及“愉悦自我奉献”的募款人。卡耐基在采访沃德的时候,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他的亲和力及强大的说服能力。
当卡耐基向沃德先生问起说服人们乐于捐款的诀窍是什么时,沃德对卡耐基说:“如果你想使人们行动,请瞄准他们锁骨下方几寸偏左的地方—那是他们经常思考之处。”
后来,卡耐基在撰写这篇对沃德的专访时,引用了威尔逊总统的观点作为开头:“拯救世界的唯一要件是,有少数公正无私的人活在世界上。”卡耐基在文中还写道:“沃德热心于公众事业,正是由于事业的需要,也才使他练就了过人的口才。”
在这段时期,卡耐基除了写一系列人物通讯外,还对当时的新发明、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他就曾经采访过一位科学家—蒙·大卫博士。这位博士发明了一种“态度测试器”,蒙·大卫博士向卡耐基解释说:“‘态度测试器’的原理就是人们看到不同词汇时会引起心跳、呼吸、生物电强弱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然后反馈到测验装置中。可见,拥有强而有力的心理力量的词汇,能立即产生极愉快或沮丧的效果。”他还当场让卡耐基亲身做了体验。
在这段时期,卡耐基将自己几年来在青年会讲授演讲课程的经验写了出来,并想把它们出版。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利平科特月刊》杂志主编约瑟夫·伯格·伊森卫的鼓励。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早日出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戴尔·卡耐基每日都伏在桌案前,将自己平时上课的点点滴滴都写进了书稿,其中,卡耐基还引用了布瑞安在一次著名演说中的一段话:“我不像某些人那样讨论进化论,我尚未承认人类是低等动物的直系后代。如果你想接受那种论调,我不会找你的麻烦。但当你因为能追溯你的祖先直至猴类而高兴时,请不要在没有更多的证据前把我和你的祖先牵扯在一起。”虽然卡耐基未必同意布瑞安的观点,但他承认:布瑞安的这段话中蕴涵了较高的演讲技巧。
并且他在书中还贯穿了许多演讲的名家名段等内容。当然,这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汲取前人的演讲经验,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这些著名的演讲包括亨利·与特森的《新美国主义》,图姆斯1861年的演讲稿《自议会退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美国人的母性》,以及当时美国国务卿威廉·珍尼斯·布瑞安的《和平王子》等。
卡耐基为各知名杂志采写稿件的这段经历,在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他通过做人物专访,结识了许多社会名流,这对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他的作品陆续被热门杂志所刊载,广受读者欢迎,也进一步奠定了他作为一名优秀作者的地位,为他后来走进图书出版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