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000000015

第15章 城乡矛盾(6)

进而言之,上述观点并不意味着否定城市化,城市是后续产业的主要载体,加速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客观要求来看,加速城市化对于缓和城乡矛盾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点都相当低,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1950年工业化率比城市化率高出2.9个百分点,随后经“一五”和“二五”计划强有力的推动,工业化率迅速提高,于1960年达到高峰点,为46.3%,比城市化率高出26.5个百分点;到1978年工业化率比城市化率高出31.5个百分点;到1992年两者差距缩小,工业化率比城市化率高出23个百分点,但是工业化率仍明显高于城市化率。显然,在短期内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还有一些困难。

换言之,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实现了以建立城市工业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工业化,却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业和乡村,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缪尔达尔对南亚后发国家的研究认为,工业化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已经为城市的劳动力增长所饱和,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的整体推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向农村转移,还会排放出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加上城市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和市场化改革挤压出来的隐性失业者,形成较大的城市就业压力。这种情况使得城市解决自身的失业问题都颇为棘手,因而根本无力吸纳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当然,由于农业收入需求弹性不足的推力以及与城市地区相比收入差距的拉力,农业劳动力存在着向城市转移的巨大趋势,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去做城里人不愿做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例如饮食服务业和商业部门等第三产业除了吸纳城市本身排给的劳动力之外,还会有较大的空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三产业过度扩张的特征。但是,这一较大的空间相对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总量来说,无疑是微不足道的。从南亚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看,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并没有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因而单纯依靠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不能解决城乡矛盾;在此基础上,单纯依靠第三产业扩张的城市化来解决城乡矛盾也就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劳动力的增加势必主要在农业中寻找归宿”,这需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此逐步缓和城乡矛盾,实现农村现代化。

1.继续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和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农村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乡镇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稀缺资金替代和排挤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通过廉价劳动力来替代一部分资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走了一条以产业从城市转移到乡村而不是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村振兴和发展道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而且农民的眼界开阔了,农民的观念改变了,人的素养提高了,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政策,引导和形成传统工业的生产和市场向农村转移,并积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城市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引导技术含量低和劳动密集度大的产业和产品,以包、租、卖的形式向农村经营者让渡,并且采用税收、利率和补贴政策,形成农村同类产业的比较优势。城市工业逐步走上高精尖道路,城市工业化的升级主要是发展资金技术集约度高的现代产业。尽管这种模式仍然内含着城乡之间新的不平等和发展差距,但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却是一种有益和可行的策略,这在工业化道路上似乎是一种先验的命运。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化区域,这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时必须根据城乡的具体情况和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予以区别对待。国民经济的整体集约化水平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步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乡镇企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有一个历史过程。第二,发展乡镇企业需要避免后发国家中企业在技术选择方面的障碍,把握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技术变革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是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由低至高的渐进过程,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革则是在外部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环境下不得不采用的“突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是同引进移植发达国家现有技术密切相连的,同早期技术相比明显不利于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加之乡镇企业在同城市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排斥劳动力使用的技术偏向又使得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趋向弱化。第三,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非农产品的收入,尤其要在非农产业中加快农用工业发展以稳定农用生产资料的保障和供应,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接。

从宏观层面看,要建立乡村工业体系,并把乡镇企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工业体系之中,推动城乡工业的协调综合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在城市工业内部结构中,需要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在农村工业内部结构中,需要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城市要增强轻工业的发展力度,走集约化和高精尖的工业化道路,在乡村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优化工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

2.农村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相结合

从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在城乡分割政策的限制下,农村工业化相对独立于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不仅形成双重工业体系和双重工农关系,而且造成布局分散化,使外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增加,工业污染缺乏统一治理,土地使用缺乏统一安排,并且无法产生相应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力,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延缓城镇建设步伐。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呈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格局,实际上是自发性的“非城市化”的工业化。虽然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目标,但由于忽视原料的供应、基础设施的配套、生产协作和投资效果,存在着污染严重、耕地浪费、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这种分散化工业布局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因此,在农村要特别注意把工业布局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发展城镇可以实现先进技术、专门人才、产业群落的集聚,加速工业化并进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政府要有步骤地改革阻碍乡镇企业集聚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小城镇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政策。这在全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要鼓励农民集资兴建城镇,并建立小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在农村发展传统产业要结合城镇化进程,选址布局要科学合理,城乡统筹规划。乡镇企业是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不但形成企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扩大城镇规模,而且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小城镇的兴起和繁荣。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与城镇建设和工业小区建设相结合,是中国乡镇企业布局的优化选择。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又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便于完善城镇的公用设施,使城镇生活质量和设施水准向城市靠拢,促进准城镇人口市民化。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已达到相当规模,应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产品创新,拓展国际市场,逐步建设工业小区。中西部地区乡村企业布局应吸取东部地区过于分散的教训,采取集中布局的据点式开发模式较为适宜。

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尤其是农村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要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依托原有城镇,以据点为主发展新建的乡镇企业,逐步形成工业小区,改变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并以此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要依托有条件的工业小区,把有条件的工业小区建设成为新型城镇,以工业小区为基础,通过非农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和比重上升,推动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可以实现农业兼业化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可以实现乡镇企业改善投资环境,可以实现完善小城镇功能设施,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可以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就地转移上,促进产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相结合以及劳动力职业转化和小城镇空间转移相结合,并逐步转变人们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3.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较第二产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就业范围广泛,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和信息业、旅游业、智能服务业等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可以满足在年龄、体力和文化素质等不同层次上的剩余劳动力的求职需要;同时,劳动力就业成本较低,而收入弹性较高。另外,从现实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从以安排劳动力为目标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中国乡镇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就业弹性已出现下降趋势。1980—1988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率为20%,同期就业增长为15%,乡镇企业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就业弹性为0.65;1991—2001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率为20.1%,同期就业增长为6%,乡镇企业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就业弹性为0.24。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需要更多地依靠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加强农业服务行业,为农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显著差别,不仅在于用现代科学武装农业,而且在于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的完善。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在美国,从事农业服务的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比例为9∶1。在中国,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农用物资供应、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等方面潜力十分巨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需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需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驭夫36计

    驭夫36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穿越到嘉靖年间才发现,历史名人在青春期也不过是这个德行。这模样怎么打倭寇、拒北虏?作为班主任,她只好以暴制暴+攻心为上。且看穿越女教师PK少年民族英雄。谈一场禁忌的师生恋也算是为国捐躯,了不起嫁过去,管他一辈子!为了民族大业,我容易嘛我!
  • 重生贵妻难为

    重生贵妻难为

    ◆宁锦出身世族,虽为庶女,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该按照父亲安排好的一切,荣华一世时,她却在意外“苏醒”了。前世的她从皇子庶妃到正妃,一切自有家族安排。她荣耀加身,也乐得自在,对并不爱慕的夫君,极尽正室的大度和宽容。然而在夫君称帝,她荣登后位时,却被囚禁于地下,由怀着龙子的庶姐踩着她上位。而整个相府落败,家族中人多数处以极刑…重活一世,这一世的宁锦只有一个目标:保住家族荣耀,誓让一切渣滓生不如死!◆一句话简介:上一世能嫁了你,这一世便能休了你。男主版简介:皇后,你还能更难搞点么!(╰_╯)#本文1V1,男追女,男宠女,互宠。另外,渣男撤退!宅斗撤退!
  •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本书带你详细解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之暗夜箭神

    异界之暗夜箭神

    带着前世魔法师和射手双职业的最高成长值和四系生活职业宗师渊博的知识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规矩杨进很熟悉,就是网游《陨落》又名:神磷,的现实体验版,当然,杨进不可能將这个世界当作真实感100%的网游来玩游戏,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死了就是死了,并不可能因为你信春哥而满血满状态原地复活。
  • 为人处世小忠告

    为人处世小忠告

    觉时自悟,迷时听人。俗话说,听得别人一时劝,换来一生都平安。生活需要不断的感悟,人生需要接受他人的忠告,特别是在一个人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悟则进,不悟则退。但是,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时间和领悟。不是说悟就能够悟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悟透人生。那么在一个人不能悟透人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的感情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更应该倾听一些智慧人士的忠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魔修

    魔修

    他想成神,却成了魔。他不想杀人,却很多人想杀他。他无奈,徬徨。在爱与恨之间,他选择了爱。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