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000000015

第15章 城乡矛盾(6)

进而言之,上述观点并不意味着否定城市化,城市是后续产业的主要载体,加速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客观要求来看,加速城市化对于缓和城乡矛盾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点都相当低,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1950年工业化率比城市化率高出2.9个百分点,随后经“一五”和“二五”计划强有力的推动,工业化率迅速提高,于1960年达到高峰点,为46.3%,比城市化率高出26.5个百分点;到1978年工业化率比城市化率高出31.5个百分点;到1992年两者差距缩小,工业化率比城市化率高出23个百分点,但是工业化率仍明显高于城市化率。显然,在短期内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还有一些困难。

换言之,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实现了以建立城市工业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工业化,却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业和乡村,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缪尔达尔对南亚后发国家的研究认为,工业化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已经为城市的劳动力增长所饱和,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的整体推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向农村转移,还会排放出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加上城市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和市场化改革挤压出来的隐性失业者,形成较大的城市就业压力。这种情况使得城市解决自身的失业问题都颇为棘手,因而根本无力吸纳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当然,由于农业收入需求弹性不足的推力以及与城市地区相比收入差距的拉力,农业劳动力存在着向城市转移的巨大趋势,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去做城里人不愿做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例如饮食服务业和商业部门等第三产业除了吸纳城市本身排给的劳动力之外,还会有较大的空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三产业过度扩张的特征。但是,这一较大的空间相对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总量来说,无疑是微不足道的。从南亚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看,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并没有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因而单纯依靠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不能解决城乡矛盾;在此基础上,单纯依靠第三产业扩张的城市化来解决城乡矛盾也就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劳动力的增加势必主要在农业中寻找归宿”,这需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此逐步缓和城乡矛盾,实现农村现代化。

1.继续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和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农村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乡镇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稀缺资金替代和排挤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通过廉价劳动力来替代一部分资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走了一条以产业从城市转移到乡村而不是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村振兴和发展道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而且农民的眼界开阔了,农民的观念改变了,人的素养提高了,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政策,引导和形成传统工业的生产和市场向农村转移,并积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城市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引导技术含量低和劳动密集度大的产业和产品,以包、租、卖的形式向农村经营者让渡,并且采用税收、利率和补贴政策,形成农村同类产业的比较优势。城市工业逐步走上高精尖道路,城市工业化的升级主要是发展资金技术集约度高的现代产业。尽管这种模式仍然内含着城乡之间新的不平等和发展差距,但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却是一种有益和可行的策略,这在工业化道路上似乎是一种先验的命运。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化区域,这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时必须根据城乡的具体情况和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予以区别对待。国民经济的整体集约化水平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步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乡镇企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有一个历史过程。第二,发展乡镇企业需要避免后发国家中企业在技术选择方面的障碍,把握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技术变革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是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由低至高的渐进过程,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革则是在外部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环境下不得不采用的“突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是同引进移植发达国家现有技术密切相连的,同早期技术相比明显不利于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加之乡镇企业在同城市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排斥劳动力使用的技术偏向又使得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趋向弱化。第三,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非农产品的收入,尤其要在非农产业中加快农用工业发展以稳定农用生产资料的保障和供应,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接。

从宏观层面看,要建立乡村工业体系,并把乡镇企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工业体系之中,推动城乡工业的协调综合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在城市工业内部结构中,需要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在农村工业内部结构中,需要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城市要增强轻工业的发展力度,走集约化和高精尖的工业化道路,在乡村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优化工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

2.农村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相结合

从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在城乡分割政策的限制下,农村工业化相对独立于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不仅形成双重工业体系和双重工农关系,而且造成布局分散化,使外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增加,工业污染缺乏统一治理,土地使用缺乏统一安排,并且无法产生相应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力,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延缓城镇建设步伐。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呈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格局,实际上是自发性的“非城市化”的工业化。虽然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目标,但由于忽视原料的供应、基础设施的配套、生产协作和投资效果,存在着污染严重、耕地浪费、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这种分散化工业布局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因此,在农村要特别注意把工业布局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发展城镇可以实现先进技术、专门人才、产业群落的集聚,加速工业化并进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政府要有步骤地改革阻碍乡镇企业集聚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小城镇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政策。这在全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要鼓励农民集资兴建城镇,并建立小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在农村发展传统产业要结合城镇化进程,选址布局要科学合理,城乡统筹规划。乡镇企业是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不但形成企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扩大城镇规模,而且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小城镇的兴起和繁荣。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与城镇建设和工业小区建设相结合,是中国乡镇企业布局的优化选择。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又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便于完善城镇的公用设施,使城镇生活质量和设施水准向城市靠拢,促进准城镇人口市民化。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已达到相当规模,应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产品创新,拓展国际市场,逐步建设工业小区。中西部地区乡村企业布局应吸取东部地区过于分散的教训,采取集中布局的据点式开发模式较为适宜。

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尤其是农村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要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依托原有城镇,以据点为主发展新建的乡镇企业,逐步形成工业小区,改变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并以此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要依托有条件的工业小区,把有条件的工业小区建设成为新型城镇,以工业小区为基础,通过非农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和比重上升,推动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工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可以实现农业兼业化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可以实现乡镇企业改善投资环境,可以实现完善小城镇功能设施,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可以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就地转移上,促进产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相结合以及劳动力职业转化和小城镇空间转移相结合,并逐步转变人们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3.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较第二产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就业范围广泛,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和信息业、旅游业、智能服务业等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可以满足在年龄、体力和文化素质等不同层次上的剩余劳动力的求职需要;同时,劳动力就业成本较低,而收入弹性较高。另外,从现实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从以安排劳动力为目标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中国乡镇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就业弹性已出现下降趋势。1980—1988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率为20%,同期就业增长为15%,乡镇企业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就业弹性为0.65;1991—2001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率为20.1%,同期就业增长为6%,乡镇企业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就业弹性为0.24。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需要更多地依靠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加强农业服务行业,为农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显著差别,不仅在于用现代科学武装农业,而且在于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的完善。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在美国,从事农业服务的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比例为9∶1。在中国,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农用物资供应、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等方面潜力十分巨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需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需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问鼎后宫

    穿越之问鼎后宫

    无故穿越到羽国后宫成了皇甫康然最宠的妃子,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陆语曼得知自己得宠并不是因为皇甫康然真正的喜欢。本无所求的她,必须为了生存而开始进行一次次的斗争。暗杀——看语贵妃如何化险为夷;嫁祸——看语贵妃如何反败为胜。争后位不为权、不为宠,只为生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复仇天使

    复仇天使

    她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离开母亲上大学。一次意外,让母亲生病住院,救母亲居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自己,居然是一个私生女?身份被获悉后,正牌老婆不断的刺激她的母亲,意外的,身体不好的母亲受刺激而离世。为了报复,她夺走了同父异母姐姐的情人。
  • 丫鬟代嫁

    丫鬟代嫁

    第一次,迷晕代嫁进宫,正好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宫闱之内的众女高兴的返乡,她却是耷拉着脑袋依依不舍的走出朱漆宫门,原因是皇后,妃子梦破灭了。第二次,胁迫嫁进王府,做不成皇上的女人,混个悠闲自在的王妃也行,只可惜,人家管家一句王爷不喜欢指腹为婚,一纸休书,连个面都没见到,就被扫地出门了。第三次,同情心泛滥,将军夫人,好歹也是官太太,不做白不做嘛!新婚之夜,丫鬟来报,将军不好女色,让她独自解决。我靠,不干了,再怎么地,咱也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的一健全女人,还怕没男人要啊!再说了,代嫁三次,多少私藏些珍贵首饰,怎么地也饿不死人啊!包袱款款,闪!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那就是,在你决定独自逍遥快活时,皇上邪邪的说:“朕说大赦天下,可没说要赦你!”王爷坏坏的说:“指腹为婚的又不是你,何来不满意之说?”将军霸道的说:“我还没休了你,你还是我的妻!”太子纯真带邪道:“我虽幼于你,却能疼你一辈子!”清冷男淡然道:“爱上我,你注定要。。。。。。”既然各位人中之龙凤都那么有眼光,同时看上她这一无是处的份上,“勉为其难”水玲珑笑兮兮的建议道:“比一场!规则由我定!”。。。。。。。混乱之中,各路帅哥,陆续出现,拉帮结派,明争暗夺,阴谋阳谋,看平凡小女子,最终花落谁家。。。。。。。感谢亲亲蓝做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VIP书:《丫鬟王妃》《假婚总裁》《冷艳丫鬟色王爷》《男色》耽美推荐自己的公众书:《隔世情缘》耽美《野蛮夫君泼辣妃》==========================================友情链接妃若涵的《祸月》:大力推荐紫玉流光的《相公N-1》:姐姐柳少白的文《烟雨一千年》:四星级作者,错过可惜哦!徒弟梦幻的色彩的文《替身情妇》:调皮小妹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好友樱淘晓玩字的文《谁动了朕的娘亲》:徒弟飘泊的天使文《我的王爷我的夫》:孤月如我的文《宿世情债》:
  • 师傅带我去捉鬼

    师傅带我去捉鬼

    滴血的陶瓷娃娃忽然复活,乱葬岗突然出现的房子,鬼岭里的那个神秘老人,一切看似简单的冤魂作案,而背后却又隐藏了那么多令人心酸又惊悚的过往。
  •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古都修复与拓展,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时间观,不是整旧如旧,认为古迹是不可以再造的,而是整旧如新,以此标榜新的朝代重新开始。由此,众多的古老的建筑技艺传统大都成了绝响,连彩绘、胶漆、颜料、木刻等均已失传。后人以不断的更新为自豪,以随时可以替换的非恒久性材料取代本可以永久存留的古迹。几番“修复”,真品也就成了赝品,古都也同样成为了赝城——到时候,你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古物,连每一片砖瓦都是不久前修复时才烧炼的。当人们高奏“现代化进行曲”之际,作为一位建筑学者,我却在古都感到一种植根于历史深土中的恐惧,有那么一天,我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嫁祸

    嫁祸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人生的历程就像攀登一座高山,所有的人生经历仿佛在铺就一条通向山巅的道路,其中的每一种经历都好比是人生的一道台阶,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什么,就只能永远在山脚下徘徊。体验我们应该体验的经历,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厚重、深刻,也会启发我们更理性地思考人生。只有经历过,我们才能睿智,才能练达,才能有所发现。只有睿智、练达的人才会拥有卓越的人生,生命才会因此而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