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900000018

第18章 内外铁三角推行新政(2)

但是,与历代的改革家不同的是,张居正用来改革人事的方式是不改革,而是稳定为先,不主动有针对性地对官场进行改动,这就避免了反对派的人人自危。主政者拿稳了大权,就没有以拉帮结派的方式来维系自己的影响力的必要。张居正已经和冯保及太后形成了稳定的铁三角,扫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所以,他也就不怕谁能撼动自己的位置,更没有必要和谁过不去了。

既然操权者不拉帮结派,其他的人也就不敢率先违制了,这就使官场从朋党之争的内耗中得到了解脱,获得了初步的稳定。张居正上台后没有遭到任何弹劾,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大权去排除异己。看似可能会对官场大动筋骨的京察,最后以皇帝的谆谆告诫结束,并没有贬黜多少官员,这就使人人自危的局面很快得到缓解,大家虚惊了一场,之后都意气风发地准备好好大干一场。而且得到皇帝的许诺,暂时不会做大的变动,这样使所有的官员都获得安全感,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张居正的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托古改制是历代改革者惯用的手段,但一般的改革者如果没有全面的战略眼光,往往会把自己引入循环推理的旋涡,最终只能夸夸其谈,仍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张居正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切以解决当下问题为中心,他不为托古而托古,这就使得他在利用古制古人为自己说话的时候显得得心应手更胜一筹,往往使反对者只能无言以对,丝毫没有反抗的机会。

传统的儒士一掌权就想着怎么样把皇帝架空,进行所谓的王政仁政。殊不知,这种理论是基于战国时代各诸侯独自当政使得天下分崩离析的时代背景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了重新集中王权,对各诸侯提出的一种忽悠理论,为的是把诸侯架空,重新还政于执掌天下的周朝天子之手的一种策略。谁能想到后来的腐儒们要把这一招用来对付本身就是掌管天下的历朝天子呢,这正好达到了相反的功效,把天子架空了,天下因为权臣当道而又陷入纷争和内斗。

张居正对这些死读书的腐儒简直是咬牙切齿,而后来的所谓开明思想,又一味尊崇已经糅合了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的阳明心学,走向玄谈。这使得张居正在他的时代的流行文本中很难找到变革新政的可靠的理论支撑,他不得不求助于古人。这时,他饱读经书的那段经历派上了用场。他做什么事都是引经据典,从来不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或许是所有的现代学术大家惯用的计策。但在当时,张居正无疑是吃螃蟹的人。这样做,既达到了抵制反对者的功效,又顺便表明了自己的政见,可谓一举两得。

张居正准备实行大政,很多大臣也期待他实行大政。那些只会读圣贤之书的文弱之士,希望张居正能按孔子、孟子说的那样,敦促皇帝执行所谓的王政。但是,他们忘了朱元璋上台杀了多少儒士,朱棣又杀了本来是朱元璋留给辅佐建文帝的大儒生方孝孺。皇权和儒生本来就是对立的,因为儒生的那一套只有在削弱诸侯力量架空诸侯时对皇权有利,但他们现在却跑到本应该维护的地方大搞架空之术。这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

张居正根据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些执政纲领很快就使这些儒士们大失所望,他们把现有问题的出现都归结为王道不行,但他们本身就不知道什么是王道,怎么行才算是行王道。他们纷纷议论:我们以为张公在朝,当行帝王之道。现在看他的议论,不过是富国强兵,仅仅这样,真使人失望。

张居正听了以后,只是一笑:“诸公真是太抬举我张某人了,我怎么能使国富兵强呢?孔子论政,开口便说‘足食’、‘足兵’。舜令十二牧曰‘食哉维时。’周公立政‘其克诘尔戎兵’,难道他们说的不是富国强兵吗?我如果像诸位所说的是在富国强兵,那岂不是完成了孔夫子的夙愿,实现了尧舜周公的遗嘱了吗?”

后来的这些儒生,只知道断章取义,高谈阔论,不注重现实:“剽窃仁义,谓之‘王道’,终涉富强,便云‘霸术’。不知王霸之辨,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奚必仁义之为王,富强之为霸也?仆自秉政以来,除密勿敷陈,培养冲德外,其播之命令者,实不外此二事。今已七八年矣,而闾里愁叹之声,尚犹未息,仓卒意外之变,尚或难支,焉在其为富且强哉!”

这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一次次地堵住了上层官员的非议,使得张居正在新政一开始就打开了局面。

张居正提出遵守祖宗旧制,其中的祖宗不是指近祖嘉靖,而是远在200年前的明太祖。众所周知,明太祖以重典治国,所任官员都要熟读《到任须知》、《责任条例》,明确职责。任满三年考核一次,六年再行考核,满九年实行通考。考核中“劣者劾以八法”,凡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的八关行为者,统统以不称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连浮躁、不检点都可能受到降级或罢免的处理,由此可见对官员审核的严格。对贪官污吏的惩罚尤为严酷,有凌迟、洗刷(滚水烫)、铁刷(铁扒)、袅令(钩脊)、抽肠、挑筋。贪赃六十两(约相当于今天的一万元)就剥皮塞草,放在大堂,以示惩戒。为了加强监督,还特地准许百姓扭送贪官上访,成百上千人进京,没有文引(凭证),也要放行,凡有拦截的官员一律治罪。这样发动民众监督,不惜动以种种酷刑惩办贪官污吏,其刑法之残暴,超过历朝各代。所以,明初的为官者,莫不兢兢业业,不敢越出雷池半步,确实肃清了官场,建成了高效、清廉的政府。

张居正看重的就是这高效、清廉的效果。在他看来,这是尽善尽美的法纪,是他梦寐以求的治国理想。所以,他极力讴歌、美化明初的法制。事实上,他没有也不可能恢复明初的严刑峻法,只不过用开国皇帝的业绩,针砭时弊,推进改革的大业。以先祖压后祖,形似向后看,实际是向前进,这可谓是托古改制的一大发明。“法祖”的提法,使改革赢得合法性的基础,可以义正词严、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但这口号本身也含有难以克服的矛盾,甚或束缚自己的手脚。例如,明太祖废除了宰相之职,而张居正本人就拥有宰相之权,发号施令,这是反对者经常利用的口实。然而,对于接踵而来的种种诘难,他都能够应付自如,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这在后来事态的发展中有充分的表现。

重要的是,张居正以效法明太祖的名义,加强集权,伸张法纪,整顿官府,进行体制性的调整,使改革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获得大权之后的张居正没有急于实行新政,而是先着手改革人事。但他改革人事的方法是一切不变,只是以新皇帝京察的借口整饬了一下官场的气氛。和一般的封建政治家不一样,张居正已经认识到体制的重要性,他要依赖的是体制而不仅仅是支持他的人。但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那将面临巨大的阻力。所以,他推出了遵守祖宗旧制的办法。可惜祖宗旧制只是一些条条框框、典章规范而已,再好的条条框框、典章规范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配套才能彻底地发挥作用,不然只不过是欺人自欺的谎言而已。

张居正似乎也已经觉察了这一点,他不可能去改变或者完善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没有完善的制度,只有从条条框框典章规范的完善上着手了。为此,在完善人事制度之后,张居正紧接着开始了整修法度。

以信为先修法度

人事的稳定,尊祖的口号以及典章规范的提出,只不过是为新政制造舆论氛围和扫除上层官僚抵制的一种策略而已。这些都是为了名正言顺以及顺应儒家思想等的举措,只能起到造势的作用,还不算新政的真正开始。具体的新政执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新的法规的出台及其执行,这就要用到法家的策略了。张居正在整饬官场风气之后,紧接着又开始修整法度,把新政往深层推进。

在上古时期中国的学术中,并没有众多的门派,只有一家,那就是天启的圣言,人们按照这些行事、生活。后来的国家也依赖圣王的治理,由此一直延续着尊贤慕圣寻道修行的习惯。但进入铁器时代,随着人们的定居生活,自然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日趋变小,致使人们不再敏感于变化无常的自然,进而失去了敬畏之心。没有了尊贤慕圣寻道修行的习惯,圣贤也就随之绝迹了。在战国的纷争中,原先的天启神授至高无上的言论权力被放开了,有见地的人们各抒己见,就出现了儒道法墨杂等各家之说。

但是,言论与执行之间只有一条联系,也就是不管有多少观点,最终被执行的只有一种,各家就争抢起来。其实,这种观点是从结果逆推得出的一厢情愿的解释,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执行者并不按理论条框行事而是按实际需求行事的。所以,不管哪家的一厢情愿都是一种难以找到最终答案的假命题,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各家的争夺,因为谁也说服不了谁,由此中国进入漫长的封建时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空谈时代。为了阻止这种纷争,使其不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皇权随之出现。

如果说上古的王权是天启神授的言辞的维护彰显机制的话,封建时代的皇权就是对后来人们的纷纭杂说屏蔽规范的机制。因为这些既脱离现实生活又不符合个人内心的空谈对社会秩序的存在和正常运行都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整个封建时代就是皇权即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机制与滥觞于战国时代的空谈理论的博弈过程。而各个朝代以及不同的朝廷仅仅是这种博弈的载体和战场而已,一旦一方忽视或忘记了自身的本来身份一切就将分崩离析,进入下一个新的循环。伴随整个封建时代的是皇权的一次次重新振兴和一次次衰落,随之而来的是空谈的一次次兴盛和被遏制。

在张居正所在的明朝中后期,皇权已经被空谈之风架空到了即将失去效力的境地。当时的空谈体系不光包括滥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法墨杂,而且又加了一个已经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很有本土特色的佛家,这使得空谈的气氛空前高涨。各地书院盛行,所谓的学者仅仅是些说书先生。而与此同时的欧洲,封建社会已经走到末期,伽利略等一系列对近代实务理论有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已经崭露锋芒,他们的学说虽然只得到很少的同时代人的认同,但却拥有影响后来的整个世界的潜力和持久生命力。当时盛行于中国的空谈,尤以王阳明的心学为代表,在当时盛极一时很受欢迎,追捧者趋之若鹜,就像天空刮过的一场狂风一样,古代的人们往往以洪水猛兽比喻这种空谈之风。但那种空谈不仅对当时社会现实无益,也没有影响到后人的生活,以至于现在已经隐没无闻。张居正在当时就已经认识到这种空谈之风的弊端以及皇权被架空的危险,他的一系列举措都致力于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才能免除那些空谈对社会实务的误导,并且借助皇权的力量从重新规范社会秩序的角度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而法规的执行必须要有威信的支持,面对明朝后期已经衰落的皇权,为了使已经没多少威慑力的皇帝诏文重新得到彻底的执行,张居正首先从重整朝仪加强皇权的威信开始。

社会的变革无非两种,自下而上的改朝换代和自上而下的改革振兴。这两种情况看似截然相反,但在重新集中权力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做到权事归一,有效地避免空谈误事,这是任何社会变革的终极目的,对于张居正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集权措施,加强朝廷对各级机构的控制力,改革就是一纸空文。而封建时代的最高权力是以王朝朝廷的至高无上地位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这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落脚在维护王朝的利益上,以此来确保皇权的有效存在,使权威有可能执行,并通过权威来革除闲谈,改变理论脱离现实的状况,使得所有的问题都被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用合适而且具体的方法解决。这样一来,由众多小事汇集而成的社会危机也随之消失,改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张居正入阁不久,就以《陈六事疏》进呈改革方案,万历元年(1573年)获得内阁首辅大权之后,他立即展开“振纪纲”和“重诏令”的举措,整顿法纪废弛的颓败之风,强调君不主令则无威,臣不行君之令则无法。以君主作为法纪和诏令的象征,并用威仪来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诏令的神圣性。

威仪是皇权至高无上地位的体现和保障,没有威仪就体现不出皇权的至高地位,具体到皇帝本身或者某个朝廷也就没有了确保至高无上地位的保障。历代王朝的衰颓和一些皇帝的被篡位,都始于威仪的衰颓。作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治国的各个朝代,按照孔夫子遗著的记载,都设立了繁琐的礼制内容。它有一系列烦琐的规范,涵盖名号、器用、礼仪等诸多制度。按明朝的祖制,朝贺、奉参都是大事,大臣们的跪拜行礼、进退揖让、山呼万岁有法定的程序,穿着佩带都有严格的品级序列,容不得任何疏忽或轻慢。明初的朝会,有五百名校尉列队在奉天门下纠仪,就像小学门口监察仪表的门卫一样,看谁穿戴不整,就要揪出来。如果稍有不慎哪天把扣子系错了,帽子戴反了,马上会被纠出去削官减职,有的可能还要论罪下狱。这使得当时的大臣们每次遇到上朝,就如履薄冰,唯恐有失礼仪。见完皇帝,如果在礼仪上没有什么差错平安归来,那就高兴得不得了。

可等到了明中叶以后,上朝时大臣们往往三五成群,嬉笑喧哗,肆无忌惮,甚至一些沿街叫卖的小贩也乘机混在里面拥入宫门。景帝即位时为此大发脾气,发榜文公示于城门,强调倘有不遵祖宗之法失仪的,必定“重罪不肴”。这时正值土木堡国难之后,百废待兴,也是明朝建国后的第一次整肃朝仪。到嘉靖、隆庆时期,由于皇帝长年不上朝,连朝参的程序、仪式都已遗忘,明初的赫赫威仪早已风光不再,臣僚们对朝仪不再存有敬畏之心,这正是皇权黯淡的征兆。

这次借着新皇帝上任,张居正就此大张旗鼓地整肃。万历二年(1574年),神宗接见廉能官吏,张居正安排以明太祖午朝之仪的大礼觐见。由于多年没有举行过这样隆重的典章制度,好多人都不熟悉相关程序。为此,张居正专门让礼部事先拟定程序,预先进行演习,力图重振威仪。在他主政期间,始终把君臣礼仪作为树立君威的重要手段。在《奉谕整肃朝仪疏》中,张居正引经据典,要人们效法孔子面见君主的敬畏之心,将为臣的敬事之道提升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同类推荐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内容简介: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在这样一个细节决定命运的年代,那些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一生,改变着你的命运。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要从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和掌握孩子的性格培养。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影响深远。父母如果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启发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如果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会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万元归一诀

    万元归一诀

    一个原本家境贫困,一无所有的学生天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导致混沌本源真气入体,领悟万元归一诀,但正当他小有成就正打算一展抱负时却被一道神雷打入异界,且看他如何在异界一边寻找回家之路一边叱咤风云,追寻力量的极限!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失踪后妃:不做帝王妻

    失踪后妃:不做帝王妻

    一场莫名的车祸,她穿越了时空,顶替了那个天之骄女;他幼年的遭遇让他决定放弃青梅竹马的她,可她偏偏还是闯进了那个她不该进入的局,如此,她就不该逃出他的手心;而她与他是曾经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甚至决意抛弃一切的爱人,可一朝变换,曾经的心何在?
  •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在“世界首富”耀眼的光环背后,比尔·盖茨身上有许多为人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他致富成名的秘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市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这里旨在把握比尔·盖茨走向成功的奋斗过程,揭开比尔·盖茨敛财聚富的神秘面纱!
  • 红颜罪:怒倾天下

    红颜罪:怒倾天下

    看着她迷离的目光,他的嘴角残忍的荡起一丝讽刺的笑:“冷若溪,原来你骨子里也是渴望有人亲近的。哼,这一吻,是朕赏你的。”''你以为,朕还会爱你么?““冷若溪,朕不会再爱你。不过,如果你愿意讨好朕的话,也许,朕也不会反对。毕竟,你也稍有姿色!”
  •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纵观世界上那些驰骋商场的顶级富豪,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经营的智慧,创下某一行业的“霸主”之业!所以商场的成功在于智慧!正要步入商场或已在商场上拼搏的年轻人,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战场上赢得成功,你除了要拼时间、精力、热忱……更重要的是拼智慧。本书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的年轻商人拥有足够的智慧,让更多的年轻商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商场上的巨鳄。
  • 极品逍瑶:云家四小姐

    极品逍瑶:云家四小姐

    云家四小姐?如假包换!痴傻儿?应该没错!丑八怪?千真万确!但是,废物?尼玛别以为没灵力就是废物,尼玛别以为自己灵力有多强大!!!宫主是她仆人,门主当她厨子,战神成她打手,冥王与她契约,一个比一个牛逼的人缠着让她收为己用时:云家四小姐?您说的是那个云家?抱歉,心情不太好,给玩没了!痴傻儿?男女不分啊你,白痴!丑八怪?看看姐身边的这些,再自个去照照镜子,姐实在是不想打击你……废物?没灵力?关门,放……算了,一起上吧!且看曾经的一代天之娇女碰上了二十一世纪最狗血的‘穿越’在同一片大陆重生之后如何扮猪吃老虎把坑蒙拐骗狠懒邪发挥到极致,与股掌间玩转天下逍遥一世!【正剧浓缩版】:她,萧小柒,苍云大陆第一世家萧家的天才,一场阴谋,被至亲之人舍弃,被至爱之人背叛,含恨而终。她,云轻瑶,苍云大陆最末世家云家的小姐,一场重病,灵力全无,丑颜残容,被至亲遗弃,自生自灭。一场倾天赌局,一次精心设计,她成为了她,至此,天下局势因她的重生而波涛暗涌,而王朝,则等着她颠覆。......当一切自以为尘埃落定,却没想到只不过是开始,她,又该何去何从!【萧瑶语录】:她说:从今以后,世上再无萧家小柒,有的,只是一个与天争命的云轻瑶!她说:天既弃我,我便逆天,世若不容,我便灭世。她说:光明的背面一定是黑暗么?正义的背面一定是邪恶么?如果这一切都不过是场未醒的梦,那么为了我的梦境我愿意毁灭三界,因为我爱的背面,是绝望和惨烈。她说:......PS:女强文,玄幻+言情,美男多多,炮灰不少,结局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谁将与她,携手同行,仗剑天涯,醉看十里桃花,共赏千江明月?------------------------------【我是如风华丽的分割线】---------------------------------【片段一:“大家都洗洗睡吧,那地上的人,随便找人给我治治,别死在我这。要是死了,就当花肥吧,定能培育出极品草药。”略显慵懒的打了打哈欠,这看了一晚上的戏,还真是有点累了。而在其身后那一群黑衣人就这样眼神错愕的看着那一抹白色肆无忌惮的消失在众人的面前,隐藏在面具下的嘴角微微抽搐着,这女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片段二:“嗯,黑蛋,虽然这天气挺冷的,容易感冒着凉,但是我还是觉得你不穿衣服比穿上衣服好看。”
  • 恨世破天录

    恨世破天录

    自太古之始,混沌初开,天地间便生死循环不息,人类虽为万物灵长也不免其外,但世间万物都厌死贪生,于是各种长生之术应运而生,有灵之物纷纷欲寻找一窥天道之法……华夏神洲大地瀚无边际,自古求仙修道之人举不胜举,修炼法门更是多如牛毛,传闻得道成仙者亦不也数记……